百家原創作者:雁南飛獎講歷史
日本民族由何而來?日本文明由何而來?日本國家又由何而來?我們必須明了,所謂「萬世一系」只是神話而已。在亞洲大陸的東端,中國的東北方,浩瀚汪洋之上,漂浮著一系列島嶼,如同一條漫捲的絲帶——這就是日本列島。然而,我們不禁要問:日本民族是何時產生的?是原生土著還是外來移民?日本文明是何時產生的?它最初的形態究竟是什麼樣的?日本國家又是何時產生的?天皇制度真的如同他們自己宣揚的那般是「萬世一系」嗎?
出雲神話的輝煌期終結後,讓位給較後起的大和系神話,也即關於天照大神及其子孫的神話。在神話中,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天照突然覬覦起地上的國土來了,她對兒子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天安河立誓時從十握劍中生出的諸子之一)說:「富饒的葦原中國,應該由你來統治。」於是她派遣諸神下界去向大國主討取。大國主當然不會答應,幾撥使者都有去無回,直到天照派下了建御雷和天鳥船兩神前往,事情才終於有了轉機。
建御雷神本是個大力士,他的對手是大國主最有名的兩個兒子,八重事代主沒敢和他放對就認輸了,建御名方與他打了一場而大敗虧輸,一直逃到日本中東部的諏訪地方(今屬長野縣,險些被殺,只好答應建御雷的要求。於是大國主提出條件,要天神們為他在出雲國建造宏偉華麗的宮殿,讓他永遠接受祭祀,然後他就體面地退隱了。這就是所謂的「讓國傳說」,在此傳說中,大國主曾經的英風俠氣一掃而空,凡事都要聽取兒子們的意見,而他的兒子也都不成器,最終輸掉了國家。這段傳說中會隱藏著真實的歷史嗎?某些學者認為,這是象徵著來自北九州的大和族徵服出雲地區,而另一派學者則認為整段故事都完全是因政治需要而生造出來的西貝貨,目的是使大和王朝合法地統治出雲。
且說建御雷神完成使命,回歸天界匯報戰果,但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卻不肯下凡,他轉而推薦自己的次子天邇岐志國邇岐志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命。於是這位名字冗長的天神之子就來到九州南部的筑紫地方,在高千穗峰立都建國,據說他就是大和國的始祖一但他只被稱為「天孫」或「天神御子」,還並不是初代天皇。其實,天皇的名號來源很晚,日本古代君主多稱大王,要到公元7世紀以後,日本人才模仿中國習慣,給古代的大王們上諡號,改稱某某天皇。中國史書中就記載著五位大王,名字分別為贊、珍、濟、興和武。日本學者認為,他們可能分別對應著傳說中的仁德、反正、允恭、安康、雄略五位天皇。
當然啦,也有學者反對說,五王不過是九州地區某小國的首領而已,和最終統一日本的大和國完全沒有關係。這「倭五王」時代,大致應為公元413年到500年,正值中國的東晉南北朝時期。日本從公元3世紀末進入了「古墳文化期」,以大和地區為代表,各地都出現了大量的高冢式墳墓,乃是此時期得名的由來。許多古墳佔地面積廣大,內藏殉葬品數量驚人,說明日本的奴隸社會已經邁入了它的成熟期。
約可對應古墳文化前中期,神話中出現了神武天皇東徵的故事。傳說這位天皇名叫神倭伊波禮毗古命,他和其兄五瀨命二人決定向東方發展,於是先北上,從北九州渡海到了安藝(日本本州島的西南沿海,今屬廣島縣)地方,在這裡停留了一段時間以後,繼續乘船東進,得到吉備地區(今屬岡山縣)住民的幫助,駛向本州中部。在與攝津地區(今屬兵庫縣)的統治者登美能那賀須泥毗古的戰爭中,五瀨命中箭而死,神倭伊波禮毗古命被迫南下繞路,因為得到熊野的高倉下的幫助,才終於從紀伊(今屬和歌山縣)上岸,進入了內陸地區。
一路廝殺——雖然神話傳說中這種廝殺多為古代英雄們的單打獨鬥—最終神倭伊波禮毗古命來到大和地區今屬奈良縣),就在這裡建都,並且娶妻生子,開始繁衍蕃息。神倭伊波禮毗古命就是大和王朝的初代天皇,稱「神武天皇」。某些學者認為此神話是來自九州的大和族長途遷徙並且徵服本州中部的象徵,雖然其間摻雜太多不可解甚至不可理解的因素,但遠行路線是基本不差的。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這也是完全的西貝貨,甚至認定大和族的老家根本就不在九州地區,神話就是神話,絲毫也相信不得。
不管大和王朝的來源為何,是北九州、南九州,還是大和本土,它與前此的邪馬臺女王國是否有所淵源,總之,這個王朝從此就屹立在日本本州島的中部,並且綿延流傳直到今天。日本人因此經常宣傳自己的天皇血統純正,「萬世一系」一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逐漸不再相信這種天真的謊話了,我們今天唯獨能夠確定的,是大和王國從公元4世紀前後崛起,它或者它的繼承者,逐步統一了日本列島(不包括北海道),此後沿用「大和王朝」這個名稱,把各自的系譜篡改縫合到了一起。
據說神武天皇以後的第十世為崇神天皇,他曾經委派大毗古命徵服了北陸地方,派建沼河別命徵服了東海道十國,派日子坐王徵服了丹波地區,逐步統一除東北部外的本州島。再傳兩世為景行天皇,他生了兩位皇子,分別名為大碓命和小命(又名倭男具那王)。大碓命得罪了父親,天皇派小碓命去喚他前來責問,結果小碓命卻在廁所裡把哥哥的手腳折斷,裹上草蓆扔掉了。
面對如此殘忍的次子,天皇大感恐慌,於是乾脆派他前去討伐不肯服從朝廷命令的熊曾建兄弟,趁機趕他離開自己身邊。小碓命智勇雙全,他假扮女性,混入熊曾建家的宴會當中,尋機把那武勇過人的兄弟倆都殺死了—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北歐神話中雷神託爾喬裝女神芙蕾雅奪回自家錘子的故事。事後,他使用敵人的名字為已名這種風俗在古代並不罕見—稱為倭建命。
小編認為熊曾建兄弟很可能是指九州南部的兩個部族或國家。討平了熊曾建兄弟之後,倭建命還順路殺死了出雲國的勇士出雲建。他得勝回京,可是天皇卻說:「東方十二國還有很多兇頑,希望你能前去平定。」倭建命嘆息說:「父親的意思,大概是希望我死在外面吧。」他不能違抗父親的命令,於是遍曆尾張、相模、甲斐、信濃等諸國,連徵戰帶討老婆和「播種」,最後積勞成疾,終於在能煩野去世了。據說他死後化為一隻白色的大鳥,沖天而去,後世稱其為「大和武尊」,或者「日本武尊」——大和也就是倭,尊就是命,其意和倭建命是相同的。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