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中科院回應了!論文屬獲資200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2021-01-12 環球網

導讀

近日,一篇神論文刷屏了,主要是因為它令人瞠目的內容——「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目前,各方回應來了!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該文確實存在與期刊學術定位不符等問題

近日,網上出現質疑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主辦期刊《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的信息。

昨晚,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發布「關於《冰川凍土》期刊發文不當問題的說明」,稱經初步了解,該文確實存在與期刊學術定位不符等問題。

說明還表示,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將儘快成立調查組,認真調查相關問題,切實做好處理、整改工作,堅決杜絕類似情況。

1月12日,上遊新聞記者聯繫上了論文作者徐中民。他表示,引發熱議的論文確實是他寫的。他說,自然科學家需要情感注入,需要點文史哲的知識,萬事視為水,有情才生春。自然科學沒有情感的注入,就是冷冰冰的。

徐中民還稱,熱議論文只是其中一篇,其他篇就進入論文要點。熱議文章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問題,實際問題潛伏得非常深刻,對目前地理學沉溺於科學的預測未來是很大的補充,主要就是探討如何攀登上共同發展之路。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根據徐中民的推薦,記者在其微信公號看到了《科研之路的認識過程——感師恩》《理論系列一:共同發展之路》《張掖市縱橫捭闔展其勢》等文章,並在中國知網找到了他提到的一篇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英文版)》(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8年第3期的 《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共同的發展之路:向心和離心動力學之間的張力》)。

在《科研之路的認識過程——感師恩》一文中,徐中民提到自己從「被動接受程國棟的教誨轉向了觀察他的工作和行為」,迅速完成了《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勾勒出了共同的發展之路,作為個人未來的圖景。

徐中民向澎湃新聞解釋,《張掖市縱橫捭闔展其勢》和《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一個是工作實踐,一個是生活(方面)的,他把它們總結成共同發展之路。此外還有《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他稱這幾篇文章講的一個道理,核心內容一樣,都是正反饋環。

徐中民在《理論與實踐(I)》中寫到的天人之際圖,即他提到的正反饋環之一。

徐中民稱,不能看舉了一個老師和師娘的例子,就理解為拍馬屁,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不是從他們倆身上總結一個什麼理論,它是一個普適的結構,別的家庭也有,那些和睦的家庭也有。看起來是拍馬屁,實際上是一個人有感而發的東西。夫妻之間和睦共處的關係,就是理論體系的核心,正反饋環、互相補充的關係。

論文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澎湃新聞報導截圖

對於在《理論與實踐(I)》中提到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給導師做飯是一種義務」等觀點,徐中民認為這是對的,是一個家庭和諧的基礎,「這是代表我自己的觀點,各有各的看法。」他說,夫妻相互之間是一種互補的正反饋環的聯繫,他身邊的同事,一般的家庭都是這樣,「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大驚小怪啊」。

徐中民還稱,《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這兩篇文章是人文科學,他在單位搞自然科學,但自然科學需要有文史哲的背景,這樣才會轉化思維方式,但是這中間過程好難,因為要轉過身來看邊上人的優點。對於這兩篇文章的立論,徐中民認為沒有問題,因為在此基礎上,後面發表了《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一般根本寫不上去(備註:難以發表)」。

值得注意的是,《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內文均提到,該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

據冰點周刊公號,根據眾多學者論文和中科院寒區旱區科學數據中心等公布的信息,編號為「91125019」的基金項目,指的是「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計劃下的重點項目之一。2010年啟動的這項重大研究計劃,被稱為「黑河計劃」,程國棟院士擔任「黑河計劃」專家組組長。2014年,程國棟院士及其團隊發表關於黑河集成研究的綜述文章,作者就包括徐中民研究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機構此前公布,「黑河計劃」以黑河流域為特定研究區域,探討中國乾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水-經濟的相互聯繫,預算總經費為1.5億元。其中,重點項目的資助強度約為200萬~300萬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運行機制下,申請者需要提交項目計劃書提出申請,經過同行評審通過後獲得資助。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規定,項目參與者不按照項目計劃書開展研究、擅自變更研究內容或者研究計劃,會受到警告、追回資助經費等處罰。

徐中民研究員的這項研究,與「黑河計劃」有何必然聯繫,是否偏離了項目計劃書所設定的內容,「91125019」號項目的負責人是誰,仍需要基金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和所涉學者作出正式回答。

澎湃新聞從科學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欄目中查詢到,這兩篇論文屬於《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成果,項目負責人是徐中民,依託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現已併入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屬於重大研究計劃,資助金額為200萬元。

該項目結題摘要提及,通過研究期內的工作,項目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形而上方面,從中國的傳統陰陽平衡的文化入手,結合了西方的傳統文化,以黑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為案例,搭建了一條東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在這一過程中,提出了天人之際的發展理論,提出了四位一體的方法論,在總結研究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矛盾的四種大而化之途徑,這與黑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實踐是一致的,中間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該項目成果包括五方面:生態經濟學的研究進展,理論篇;生態經濟學的研究進展,實踐篇;上升型的生態視角;生態經濟學的集成研究框架;第三窗口——超越牛頓和達爾文的自然生活。其中,《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這兩篇論文屬於「生態經濟學的集成研究框架」成果。

徐中民論文中提到的導師程國棟的名字,也出現在了上述《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成果的作者一欄。

期刊決定對該文撤稿,主編稱已申請引咎辭職

1月12日中午,《冰川凍土》期刊編輯部宣布撤稿,「經報編委會審核,決定對該文撤稿。我刊在該文刊發前審核不嚴,在此鄭重致歉。」

《冰川凍土》主編、也就是論文的被研究對象程國棟院士就此回應說,這兩篇文章與《冰川凍土》學術定位不符,自己「事先一無所知」,已引咎申請辭去主編一職,並向讀者道歉。

相關焦點

  • 冰川凍土「馬屁論文」系獲資200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近日,一篇7年前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熱議焦點在於,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贊導師與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追回已撥項目資金
    今年初,兩篇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程國棟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並且論文標註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經調查,論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
  • 濟南大學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濟南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周偉家教授申報的「金屬-碳基電催化劑」項目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了濟南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上歷史性突破。近十年,山東省屬高校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2項,其中2020年獲批2項,濟南大學周偉家教授獲批項目即為其中1項,周偉家教授成為濟南大學第一位自主培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也被稱為「小傑青」,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鋪墊性科技支撐基金。
  • 獲8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中心醫院2021年度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獲8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張冰 張璐 ,推進了該院「醫、教、研」協同發展    上周,2021年度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市中心醫院獲批8個項目,創造了該院的歷史新高。
  • 中科院回應博士吹捧導師事件
    《冰川凍土》由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是我國冰、雪、凍土和冰凍圈領域唯一的學報級學術期刊。1月12日,《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撤稿聲明,中科院也深夜回應。1論文闡述「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這篇論文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作者是徐中民。公開資料顯示,徐中民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博導,是凍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第一名從事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碩士生,碩士方向為寒區經濟。
  • 吹捧導師和師娘的論文刷屏後,作者這樣解釋,中科院深夜回應
    《冰川凍土》由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是我國冰、雪、凍土和冰凍圈領域唯一的學報級學術期刊。1月12日,《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撤稿聲明,中科院也深夜回應。論文闡述「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這篇論文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作者是徐中民。公開資料顯示,徐中民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博導,是凍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第一名從事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碩士生,碩士方向為寒區經濟。
  • 贊導師與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撤銷項目,追回已撥資金
    今年初,兩篇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程國棟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並且論文標註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經調查,論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
  • 院士導師稱對「神論文」一無所知,但7年前曾為該論文單行本做推薦
    論文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內文均提到,該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據冰點周刊公號,根據眾多學者論文和中科院寒區旱區科學數據中心等公布的信息,編號為「91125019」的基金項目,指的是「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計劃下的重點項目之一。2010年啟動的這項重大研究計劃,被稱為「黑河計劃」,程國棟院士擔任「黑河計劃」專家組組長。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贊導師及師娘論文」作者提供虛假信息,追回...
    今年初,《冰川凍土》雜誌2013年刊發的一篇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引發外界關注,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多次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論文顯示,作者徐中民出生於1973年,湖南華容人,研究員,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生態經濟方面研究,發表論文《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時供職於該研究所的內陸河流域生態水文重點實驗室。
  • 「導師崇高」論文作者被處理,學術容不得造假與阿諛 | 新京報快評
    資料網頁截圖文 | 熊丙奇備受關注的讚美「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神論文事件,有了新消息——論文作者徐中民被處理了。據新京報報導,經調查,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徐中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2年,給予徐中民通報批評。
  • 官宣:南京航空5位專家,獲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和優青項目資助
    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等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重要項目。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JFM、POF、AIAA Journal等流體力學、航空航天領域的國內外知名期刊上發表SCI論文40餘篇。獨立指導的1名博士生獲航空宇航學科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並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先後入選多個國家級人才計劃。
  • 西北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重點項目評審結果,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劉良教授申請的「陸殼超深俯衝作用發生的條件及其引發的殼幔相互作用分配模式」獲得重點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301萬元,是西北大學「十三五」獲批的第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陸殼超深俯衝作用發生的條件及其引發的殼幔相互作用」重點項目由西北大學劉良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合作開展。
  • 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申報項目立項結果,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繆輝來教授、邵義明教授分別主持的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資助資金達111萬元。據悉,這是該院在國家級科研課題上零的突破。
  • 這位務農出身的紹興小哥 獲得400萬國家資助
    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資助經費為400萬元!呂杭炳入選國家「傑青」基金名單,將獲得400萬科研資助經費。近日,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正式批准,紹興人的呂杭炳入選了!呂杭炳現在在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曾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納米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信息)、2015年度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不揮發存儲器集成及應用、神經元計算網絡。
  • 吹捧導師師娘論文爆火後,知情人稱導師曾非常生氣,沒人理睬作者
    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記者 |廖如雲 實習生 譚思慧日前,一篇7年前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社會熱議,作者徐中民在寫作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過程中,闡述論證「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BNU青椒,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如何穩贏?北師大心理學部部長親傳...
    日前,心理學部部長、認知神經科學教授羅躍嘉在線與教師們交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撰寫經驗,傳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乾貨。羅躍嘉,北師大心理學部部長,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於情緒與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
  • 論文中大談「導師崇高師娘優美」?處理!資金追回!
    今年初,兩篇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程國棟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並且論文標註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開始
    除上述項目類型以外的其他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另行公布指南。對於隨時接收申請的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等,申請人應避開集中接收期提交申請。3. 2021年自然科學基金委全面實行無紙化申請,依託單位只需在線確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無需報送紙質申請材料;項目獲批准後,應將申請書的紙質籤字蓋章頁裝訂在《資助項目計劃書》最後,一併提交。籤字蓋章的信息應與電子申請書保持一致。
  • 快訊丨西湖大學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取得新突破
    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8年度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作為西湖大學的前身及籌建依託主體,此次共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項,立項11項,資助率達到39.29%,較2017年有大幅度提升。其中,面上項目5項,何睿華、唐鴻雲、呂久安、鄭厚峰、蔡尚5人獲得資助;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肖建平、黃晶、陶亮、賈潔敏、馬麗佳、劉東立6人獲得資助。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回應關於饒毅實名舉報3學者論文造假
    就在剛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作出回應: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以下是截圖: 1991年獲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哲學博士。1991年進入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做博士後,研究脊椎動物神經誘導的分子機理。1994年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解剖和神經生物學系任教並領導獨立的實驗室。2004年起任(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2007年饒毅決定回國  ,受聘出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2013年9月卸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