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暢想-「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文化時代」

2020-07-25 共享文化藝術許祖金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暢想-「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文化時代」

向設計製造和發射的科學家們致敬!

豐富我們的暢想,點擊關注。

時間:公元二○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十三時二十五分。

地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火箭: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名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第次: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任務:開啟中國對火星的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通過火星探測任務的實施,將驗證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為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基礎工程體系夯實基礎,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設計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總設計師:孫澤洲

馬斯克發來國際祝賀:中國今天成功發射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探測器,非常振奮人心。

火星暢想-「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文化時代」

這才是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人類對於火星十分的好奇,對火星的探索自然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

火星的位置:是太陽系行星中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

火星與地球:屬於類地行星。

火星心大小: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4%。

火星的運行: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

火星的顏色:橘紅色外表,地表是赤鐵礦(氧化鐵)。

火星的古名: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羅馬稱為「神話瑪爾斯星」。

火星的狀況:火星上基本上是沙漠,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火星的特徵:與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布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約27000米高,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暢想-「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文化時代」

火星的衛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

火星的水:火星存在流動水痕跡,還發現了液態水。

火星的溫度:平均溫度大約為218K(開爾文,溫度單位,從絕對零度-273.15℃開始的攝氏度)(-55℃,-67℉),但卻具有從冬天的140K(-133℃,-207℉)到夏日白天的將近300K(27℃,80℉)的跨度。儘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積卻相當於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

火星的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將近160攝氏度。

火星的大氣:約為地球的1%,薄薄的大氣主要是由遺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的。

火星上的神秘洞穴:「奧德賽」探測軌道飛行器」和「機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了7個奇特洞穴,分布在火星阿爾西亞火山的側面。洞口寬度在100米到252米之間。

火星暢想-「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文化時代」

這些洞穴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如果火星上曾有原始生命形式存在,這些可能是火星上唯一能為生命提供保護的天然結構。其次,如果條件適宜,這些洞穴將來可能作為人類登陸火星之後的居住點。

關於火星,我們從小就知道的一些故事。

《火星叔叔馬丁》的故事,曾經令無數人充滿了想像。火星叔叔馬丁,因飛船事故,留在地球上,頭上兩支天線,可以變身隱形,幽默風趣,講了很多當時的新知識,現在看來都落後甚至成了笑談。

《火星救援》,太空人在火星上等待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自製水,展示人類的生存智慧和精神。

火星暢想-「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文化時代」

「火星男孩波力斯卡」的言論,則大大超出了地球人的思維,再一次讓人們思考火星與地球人類的關係。

給人印象深刻的有這樣幾個方面:

火星人不需要氧氣,因為氧氣會讓生物衰老。

火星人並不是地球人這樣必須要以「人」的方式存在。

從火星到地球只是一轉眼之間的事情。

這些講述令人難以置信。

但波力斯卡自稱來自火星,自他2歲開始,他每天像念經一樣談論宇宙、無窮無盡的故事漫無邊際。波力斯卡具有令人驚嘆的天賦和非同尋常的知識,他的一些驚人言論立即引起了全世界頂尖級科學家、神學家的高度關注,同時也引來了一些人的懷疑。

到8歲時,波力斯卡繪聲繪色地提到了人類古老傳說中沉入印度洋底的神秘大陸「利莫裡亞」。據這個神秘的男孩稱,他從火星抵達地球時恰好在那裡登陸,對那裡的生活了如指掌。

聽起來絕對像神話故事。

但這個神秘男孩至少具有兩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他擁有異乎尋常的豐富知識,他的智力明顯高於一個普通8歲兒童的水平。利莫裡亞是至少8萬年前傳說中的神秘國家,不要說是孩子,就連大學教授也並非人人都知道,而他如數家珍一般詳細地講述這個古老國家的歷史、文明及其居民。第二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這個小男孩具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語言表達能力。他會各種專業術語,掌握詳實的資料,甚至熟悉火星和地球的歷史。

而從來沒有人教過他那些東西,他常盤腿而坐,侃侃而談那些不著邊際的東西。他喜歡談論火星、行星系、遙遠的文明。他說,火星上曾經是有人居住的,由於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火星上的大氣層消失殆盡,因此,火星上的居民不得不生活在地下城裡。從那以後,他經常走訪地球,而且他是獨自一人駕駛太空船。

他們的太空船從火星起飛,到登陸地球幾乎在瞬間完成。他還描述,太空船由6層構成,外層佔25%,由堅固的金屬構成。第二層佔30%,由類似於橡膠的物質構成。第三層佔30%,也是金屬。最後一層只有4%,是由特殊的磁材料製成的。只要給這個磁層充滿能量,那麼太空船可以飛往宇宙任何地方。

波力斯卡曾在2008年說,行星復興的時候來臨了,更多的「火星人」會在地球上出生。

不管波力斯卡說的是真的假的,至少可以發散人們的思維。

火星暢想-「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文化時代」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現實版更震撼世界的還有「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可能是目前人類科技挑戰的大檢驗,預示著地球人向更浩瀚無垠的太空進發。

人類還流傳著很多關於火星的故事,有些是神話故事,有些是玄幻故事,有些是科幻故事,有些是童話故事。

當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之後,我們的暢想也隨之飛向火星,這意味著「火星文化時代」將會來臨,在火星探測的同時,相信會出現很多關於火星的話題,關於火星的故事也將更加精彩豐富。

向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科學家致敬!

祝願我國的火星暢想成真!

更多暢想,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7月23日,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自主研發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開啟屬於中國的「火星時代」,近百位世界青年代表齊聚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進行了一場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的探火體驗活動。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
  • 發射前往火星,天問一號八大闖關之旅正式開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獨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下一站火星!如今,天問一號的闖關之旅才剛剛開始。天問一號也將被火星引力俘獲。被燒蝕得不成樣子的隔熱大底將會墜向火星表面,成為天問一號最先抵達火星表面的部分,也算是它「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褒獎」。
  • 發射前往火星,天問一號八大闖關之旅正式開啟!
    因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時間要求很苛刻,必須在每次地球和火星會合之前幾個月、火星相對於太陽的位置領先於地球特定角度的時候出發,瞄準6-11個月之後火星的位置,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前部為著陸器/巡視器組合體,後部為環繞器(圖片來源:中國航天局)在隨後環繞火星的約2個月內,是天問一號的環繞器最為繁忙的時間。它需要逐漸開啟自身的7個有效載荷,認真研究火星表面的情況,反覆確認著陸地點和最優著陸窗口。
  • 天問一號,火星見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我國首次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 正式啟航 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 此次探測目的是 一次實現「繞、著、巡」三步走 即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首次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開啟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目標火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天問一號」今年將向火星進發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系列」成為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天問一號」是其中第一次任務。這意味著,中國行星探測已經形成整體概念,中國的目光已投向超越火星的更遠行星。啟動儀式透露,「天問一號」任務中的火星車,即將啟動全球徵名。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一顆火星軌道器、一架著陸器/一輛火星車)載荷質量:5噸(軌道器3噸多,火星車240公斤)發射意義:①中國首次獨立發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首次部署行星際探測任務,還是中國部署最遠的探測器。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邁入行星探測時代丨我們為什麼要飛向火星
    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按照預定計劃,天問一號到達火星後,將在火星表面工作90多天。除探測作業,它還會將在億萬公裡之外的「所見所聞」傳回地球。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來源:海外網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英媒《衛報》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航天航空項目發展迅速,中國嘗試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加入到徵服火星的「精英俱樂部」。
  • 護送「天問一號」飛往火星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實時數據和監視判斷,「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正式開啟,該中心將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由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下面為你一一解答。2020年的&34;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今年7月和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外媒:中國首次執行的火星探測「天問一號」,意味著什麼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即將發射,德國媒體7月4日刊文解析,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背後一些重要信息你了解多少?「天問一號」這個名稱因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德國之聲7月4日指出,中國2020年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2020年7月至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今天)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多圖來啦!↑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去火星的「徵程」中並不「寂寞」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的航行時間為7個多月,飛行距離約4億公裡。這個距離約是地月距離的1萬餘倍,就相當於約830萬個全馬賽程,地球周長的10000倍。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國際論道)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近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自然》雜誌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火星任務的成功發射拉開了全球深空探測時代的序幕」。又一個裡程碑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