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微生物學的開拓者,用自己的愛好闖下一片天地

2021-01-14 和歷史相伴

人的命運是不可預料的,你也許覺得自己的愛好不會成為事業,也許對自己的事業抱有一定的失望。可是,相信我,用你自己的愛好加上自己的勤奮一定可以闖出自己的小天地。接下來小編給你聊聊來自荷蘭的顯微鏡學家,還是微生物學的開拓者,列文虎克。

1632年,列文虎克出生在荷蘭德爾夫特,那是一個風車漆成藍色,河面高於街道的奇妙地方。可惜他父親去世的早,母親一個人出來工作送列文虎克去學習知識。可是好景不長,十六歲的他就出來謀生了。過著孤獨無依、飄泊苦難的生活,後來回到代爾夫特市政廳當了一位看門『大爺』。 看門的崗位工資低,不過好在清閒啊,每天工作內容就是定時敲個鐘,按時開關市政廳的大門就好啦。不過列文虎克沒閒著,還反倒比其他人還要忙。那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他忙著製作顯微鏡。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一位友人告訴他,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許許多多的眼鏡店,除了磨製鏡片外,還磨製放大鏡。並告訴他:「並告訴他說:「用放大鏡,可以把看不清的小東西放大,並讓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極了。」 列文虎克磨鏡片著了迷,一心要磨出一塊完美的透鏡:表面均勻光滑,裡面不含氣泡。那年頭,磨鏡片很花功夫,列文虎克每天沉迷磨鏡,日日夜夜沉溺於磨玻璃,屋子裡到處都是摩擦聲。列文虎克顯微鏡後,非常高興他伸手到顯微鏡前,看到手指上的皮膚,粗糙得像橘皮,醜陋不堪;他看到蜜蜂腿上的短毛直立著,像縫針一樣,讓人有點害怕。然後他看了看蜜蜂的刺痛,蚊子的長嘴和甲蟲的腿。 由此可見,小編覺得他對對任何東西都感興趣,都要仔細觀察。這一大愛好,也成為了他的事業的基礎。

後來的列文虎克更加認真地磨製透鏡。由於經驗加上興趣,使他毅然辭退了職務,並把家中的一間房改作了自己的實驗室。幾年以後,列文虎克所製成的顯微鏡,不僅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大,而且也越來越精巧和越來越完美了,還能把細小的東西放大到兩三百倍。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保密的,他從不允許任何人參觀,總是單獨一個人在小屋裡耐心地磨製鏡片,或觀察他所感興趣的東西。他作為自學者,從動物學各科中,獲得了廣博的知識。他把從於草浸泡液中所觀察到的微生物,稱之為「微動物」。

他的朋友因格拉夫既是代爾夫特城裡的名醫,在得知列文虎克正在研製什麼神秘的眼鏡,專程前來拜訪。他熱情地接待了客人,並拿出自己的顯微鏡請格拉夫觀看。。不看則已,看著看著倒使格拉夫抬起頭來,他嚴肅地說:「親愛的,這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格拉夫接著說,「你知道嗎?你的發明意義重大。你不能再保守秘密了,應該立即把你的顯微鏡和觀察記錄,送給英國的皇家學會。「這是列文虎克從未考慮過的一個嚴肅問題——公開他的顯微鏡。他認為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財富。所以,聽了格拉夫之後,他忍不住把顯微鏡收起來。

「朋友,這種公開不是壞事,誰也不會侵佔你的成果,你必須向世界公眾表明:你的觀察是如此非凡,這是人類從未發現的新課題。」小編認為如果不是他的朋友極力邀請他公開自己的研究,我們現在也就見不到如此美妙的『新世界』了。

後來,列文虎克變得越來越出名。一天,一位記者來採訪列文虎克,問他:「列文虎克先生,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列文虎克想了片刻,他一句話不說,卻伸出了因長期磨製透鏡而成為滿是老繭和裂紋的雙手。小編覺得這不是一種最誠摯而又巧妙的回答嗎? 讀者朋友,您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方心芳——我國現代工業微生物學的開拓者
    我國現代工業微生物學開拓者和應用現代微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傳統發酵產品的先驅者之一。從30年代初期開始終生從事食品發酵微生物學研究,在釀酒、烷烴發酵生產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畢生重視微生物菌種的收集、研究、應用和開發。50年代後組織和指導建立了我國現代微生物學的一些新興分支學科,培養了一批高級專業人才,為我國微生物學和現代微生物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堂「龍船仔」萬桂成:小龍舟闖出新天地
    今年至今,他已經完成了70多隻的小龍舟訂單。27歲的萬桂成製作小龍舟已有8年的時間,是目前中堂最年輕的一名小龍舟製作達人。8年時間,萬桂成已經累計製作了近800條小龍舟工藝品,這些小龍舟遠銷海外,將東莞龍舟文化推廣到世界,他也在一刨一削的過程中,用小龍舟闖出了自己的新天地。
  • 動能轉換,轉出一片新天地
    推動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現實倒逼下的主動作為,更是謀劃未來的長遠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時,囑託湖南「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日前召開的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從「快」字當頭的規模擴張,轉向「好」字優先的質量趕超,關鍵在於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接續。
  • 他是清華大學優等生,地雷戰的開拓者,卻被自己人用石頭給砸死了
    今天筆者就來說一個人,他就是地雷戰中地雷的發明製造者,被人遺忘的抗日英雄熊大縝。熊大縝祖籍江西南昌,1913年出生於上海新閘路一戶富商人家,他自幼受到家庭的薰陶,很小時候便接受學習。1931年,熊大縝考入清華大學,據他的大學同學回憶,熊大縝相貌英俊多才多藝,不僅能出演話劇還打的一手好網球,踢得一腳好足球。
  • 理想主義的幻滅,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這句話用來表達對《海上鋼琴師》這部偉大的電影作品,可以說是最貼切不過的了,這部電影最初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而後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聯袂出演的一部文藝劇情片。
  • 濠江漁民用海洋生物打造出一個「藝術天地」
    他把內心的美託付於這些海洋生物、映照於親手製作的藝術品種,創造出一個美妙的藝術天地。王惠虹說,後來是丈夫不斷向她普及海洋方面的知識,告訴他這些收藏能夠讓下一代懂得去保護海洋,她才漸漸理解並支持丈夫這一愛好。
  • 中國人的故事|強國脊梁:爆炸力學「開拓者」鄭哲敏
    漫漫求索之路,我們不能忘記一個人,他就是中國爆炸力學的開拓者鄭哲敏。「鄭是我最好的學生之一,他不僅天資聰穎,思路開闊,並且工作極其努力,而且盡職盡責,假以時日,他將成為應用科學領域出色的科學家。」這是70多年前,「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寫給鄭哲敏推薦信裡的一段話。今天,讓我們走進鄭哲敏的傳奇人生。
  • 火箭與開拓者秘密交易?重建未來在何方?
    據相關消息透露,火箭將考文頓送到開拓者,換回阿里扎和兩個首輪籤,大家怎麼看待這筆交易?然後你就把他出了,就換了一個35周歲的阿里扎,實在看不出這是挽留哈登的什麼態度(我知道有選秀權,但是這對於挽留哈登並沒有什麼用,哈登31歲了,畫餅沒用了)。開拓者:終於把近些年來鋒線的大問題給解決了,考文頓是市場上頂級的3d鋒線了,關鍵還便宜啊,剩下兩年均薪1.2kw左右的合同。這對開拓者而言是十分的補強。
  • 開拓者談開拓者|人生從未停止開拓 此刻迎來新的回合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愛車懂車的年輕人他從事著很多人羨慕的行業他剛剛獲得了人生新的身份與責任他是一位真正的開拓者走近他分享他的有車生活孫啟雄/ 我的人生從未停止開拓一直在國外留學,對射箭項目頗感興趣,從學生時代便在國外的射箭比賽中屢獲佳績,畢業回國後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射箭俱樂部同時從事射箭教學工作,把射箭項目更好的推廣下去。
  • 「與世無爭」的水豚是如何在動物界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
    除了吠叫,它們還會用口哨聲、尖叫聲和呼嚕聲進行警示。憑藉這種獨特的交流,也可以減少被捕殺的概率。一般來說水豚在黃昏時最活躍,不過當感到威脅時,它們會選擇白天睡覺,夜間活動。黑暗為它們的進食和社交提供了掩護,這樣捕食者就不太可能攻擊它們。
  • 這一片海域從不敢亂闖,只因當年教訓太慘痛
    因為知道自己的軍事實力很強,全世界沒有國家能夠抗衡,美國為了增強自己的威懾力、穩固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經常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在全球海域肆意妄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不過其實美國也有害怕的時候,有一片海域美國就從來不敢亂闖。這片海域就是俄羅斯周邊的海域。
  • 微生物學創立者:巴斯德
    巴斯德在科學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創立了微生物學,打開了人類看不見的微觀世界。巴斯德1822年生於法國汝拉省,在大學中他最感興趣的是化學,畢業後從事的第一項研究也是關於有機化學結構的研究。憑藉著關於酒石酸旋光性的觀察使他收穫了很高的聲譽,在他27歲時即成為了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化學教授,5年後他又來到了裡爾大學教學。
  • 讀書是一種什麼樣的愛好
    乍看上去,讀書是一種很奇怪的愛好。一個人,泡杯茶,拎把椅,拾起書。面對一些印刷在紙上的文字符號,他就能坐上幾個小時,混然不覺夕陽西下,甚而不知東方既白。在最寬泛的意義上,讀書是一種欣賞型的愛好。用帶點哲學味兒的話說,這類愛好通過觀照和感知某種客體,使主體獲得審美體驗。聽音樂、看電影、參觀畫展、遊覽勝景都屬於這一類愛好,只是欣賞的客體不同。
  • 【微生物學大咖晉級必讀】臨床微生物學圖譜
    在亞馬遜網站上用Atlas microbiology檢索,綜合性臨床微生物學圖譜如下:1. A Photographic Atlas for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作者Michael J. Leboffe和Burton E. Pierce。Morton Publishing Company出品。2005年第3版,216頁。
  • 第二節 醫學微生物學及其發展簡史
    巴斯德創用的加溫處理以防酒類變質的消毒法,就是至今仍沿用於酒類和乳類的巴氏消毒法。在巴斯德的影響下,英國外科醫生李斯德(Joseph Lister, 1827~1912)創用石炭酸噴灑手術室和煮沸手術用具,為防腐、消毒以及無菌操作打下基礎。   微生物學的另一奠基人是德國學者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
  • 2021寧夏省考申論熱點:弘揚「蒙古馬精神」,奮力「闖」出新天地!
    弘揚「蒙古馬精神」,根本目的是用「蒙古馬精神」提振幹群士氣,引導和激勵我區各族幹部群眾奮發有為、幹事創業。要讓「蒙古馬精神」發揮作用,就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蒙古馬精神」,讓更多的群眾產生廣泛的認同感。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擴大「蒙古馬精神」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 合肥:一片創新的天地
    他在賀詞裡提到:「『墨子號』飛向太空。」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支持下建設的遠距離光纖量子通信骨幹網絡「京滬幹線」全線貫通。「京滬幹線」全長2000餘公裡,連接北京、上海,貫穿濟南、合肥等地,可為沿線城市間的金融機構、政府及國家安全部門提供高速、高安全等級的信息傳輸保障。
  • 黃衍博:一路披荊斬棘,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導讀一名大一學生,在身邊同學還處於新環境新生活的興奮中時,他已經開始帶領團隊走上創業道路,開啟了在網際網路世界中探索的大門。一路披荊斬棘,幾經挫折,終於在龐大的網際網路世界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但是創業的激情讓我選擇必須堅持下來,我也相信我能在網際網路世界裡闖出一片天地。在這三個月內,一方面需要穩定團隊核心成員情緒,鼓舞士氣,另一方面還需要繼續尋找網際網路世界裡面的空白領域,並尋求市場機遇,考證市場需求。很幸運我挺過來了,我同選擇留下的人一同創立了現在的「憶年」。
  • 印度天降詭異「紅色血雨」,時間長達兩個月,天地之間一片血紅!
    印度天降詭異「紅色血雨」,時間長達兩個月,天地之間一片血紅! 大家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大家有碰到過什麼詭異的天氣嗎?
  • 北歐神話中創造天地的神,可相當於我們的盤古大神?!
    在我們接受到的教育裡天地起初都是混混沌沌的模樣,都是一片虛無沒有任何其他東西,直到天地間誕生了一個盤古,於是手拿著斧子揮開了天地這才有了後來人類的一切。但是在世界的北方傳說裡卻並不是這樣!那小編就這個創造天地的大神來說說,西歐神話故事裡的天地是怎麼出來的呢?也是有人拿斧子砍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