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千年的對話!成都平原遇上兩河流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2020-12-05 紅星新聞

雖然同處北緯30°,但卻遠隔千裡,三星堆青銅頭像與兩河流域統治者頭像面對面,竟也毫不違和。青銅時代的成都平原作為早期中華文明的一部分,與中原和荊楚互通有無,卻又以鮮明的個性卓然獨顯,與舊大陸世界的其它文明相互應和。

10月21日,為配合第二屆考古學大會,「成都平原和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在四川大學博物館正式開展,作為世界上首次在大學博物館舉辦的古蜀文明主題跨國展覽,此次讓以色列耶路撒冷聖地博物館、美國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巴比倫特藏、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家單位的文物代表面對面,來了一場國際對話。

漢謨拉比書信、地基石板、青金石山羊

兩河流域文物「走訪」成都

10月21日,四川大學博物館中,一群來自兩河流域的「客人」,20件海外文物帶來了異域文明,讓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歷史得以近距離接觸。展櫃中,一塊不足手掌大的粘土上,記錄著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寫給行政長官阿瑪什哈奇爾的書信。他在信中宣布,他已將一塊約0.2平方公裡的土地歸還原主。漢謨拉比還在信中稱:「為什麼要將他們從自己的田地裡驅逐出去?任何人都不該侵佔他們的土地和大麥。」這位以漢謨拉比法典聞名於世的君王,不僅關心領土擴張與法治,還關心其臣民生活中細微的事情,文物出土也讓他變得有血有肉。

據了解,古希臘人把「兩河之間的土地」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古代的兩河流域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稱亞述,南部稱巴比倫尼亞。

展館中,一件青色地基石板,滿是楔形文字,介紹稱為拉格什的國王古地亞(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2100年)為女神寧蘇布爾建造神廟時所獻祭的,石板埋在建築的地基裡,祈求女神庇佑,

除了印有文字的文物,一個山羊形護身符顯得精緻小巧,據了解,這個護身符可能是楔形文字提到的美索不達米亞神靈之一,源於詞語「領頭羊」:蘇牧坎,野生動物之神。據本次展覽首席策展顧問,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王獻華解釋,這些符號與當地紡織業比較發達有關,紡織品也是他們開展對外貿易和交流的重要出口物品。

文明的共通性:造像和器物背後的故事

共有的神樹傳說

在展館「天地人神」章節,神樹傳說讓人眼前一亮。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Ⅰ號大型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這座形體龐大的青銅樹是中國宇宙樹偉大的實物標本,反映了古蜀先民對太陽及太陽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話意識中具有通靈、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王獻華教授介紹,神樹頂端是太陽鳥,底部是龍,在兩河流域文化中,飛鳥、樹和蛇的組合也有出現。據介紹,著名的埃塔納神話中,其中一個版本就是講述埃塔納騎鷹上天尋找催生草的故事。鷹與蛇締結友好聯盟,但鷹背約吃了蛇的兒子。蛇決定報仇。根據太陽神沙瑪什的建議,它藏在牛肚子裡,向飛來的鷹猛撲,把他咬傷,拋到土坑裡。埃塔納把鷹救活,鷹為了報恩,把埃塔納馱到天上,使他找到了催生草而治癒難產的妻子。有學者們認為一些阿卡德時期滾筒印章上的印紋講述的便是埃塔納升天的故事。

髮飾背後的秘密

在展館中,三星堆出土的二號祭祀坑銅人頭像側躺放著,四川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周靜特意介紹了銅像背後的髮飾,仔細一看,不難看到這些辮子的紋路。周靜介紹稱,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人像明顯可見辮髮和笄發二類髮式。而在現存兩河流域早期人像雕塑中也不難看出,至少有兩種標準的髮式:一種是留著長長黑鬍鬚的長臉捲髮,另一種是沒有鬍鬚的圓臉光頭。

根據一些研究者的看法,前者可能是閃族人的特徵,而後者才是蘇美爾人的特徵。不過,這樣的區分也存在不少反例。不同的髮飾可能述說著他們不同的族群和社會地位。

眼睛背後的崇拜

展館裡,銅眼形器單獨出現,顯得特別誇張,而在一旁的展板上,兩河流域的造像也單獨羅列了出來,人臉上有著比例誇張的巨大眼眶。周靜解釋,誇張的雙目在古文獻中有記載:蜀人始祖蠶叢的形象特徵即為「目縱」。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還有一個人面蛇身、掌控天地明晦的天神燭龍,其形象特徵是「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縱目面具的造像依據很可能與古史所記述的蠶叢和燭龍的形像都有關。也許正是懷著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想像,對神靈與祖先的崇拜和信仰,古蜀先民們才創造出了大量與人的面部有關的文化遺存。兩河流域的古人,同樣對眼睛崇拜情有獨鍾。

對金杖賦予權力象徵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杖等金器,以明確的形式和奪目的色澤直接揭示出某種社會資源的高度集中,金杖出土於三星堆一號坑。現藏於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時間為商代中晚期之際(公元前1300年~前1200年)。長142釐米,淨重500克。表面由四個箭穿鳥、魚圖案和三個著冠、縱目、闊嘴、立耳的頭像組成,兩組圖案之間用平行線分隔。頭像似戴面具,面部猙獰,或許表明了神權的不可侵犯,或許是祭祀時一種特殊的祭司神態。魚鳥圖案可能與傳說中的魚鳧有關。該器物中空,推測原先是包裹於木質棍形器外表,代表了至高無上的神權或王權,是中國獨有的以黃金器和權杖相結合的表示最高統治權力的實物。

王獻華教授稱,在漢謨拉比法典中就直接出現了太陽神沙馬什授予漢謨拉比權杖的畫面,意味著天神授予國王權力。如此相似的權杖,都是權利至高無上的象徵。這些信息對於解讀三星堆金杖的意義提供了參考。

古蜀國是否是接收到了遠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發出的信號呢?還是由古蜀國人民自主創造的呢?這些疑問尚未解開,但我們可以從兩地出土的權杖中感受到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權或者王權。

兩種文明的對比

為加深研究更多啟發

此次展覽試圖引導大家將古蜀文明還原到青銅文明自身的時代背景之下、放入到世界文明互動的大背景中去加以觀察和思考。在展出開幕式上,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霍巍介紹,此次展出的珍貴文物包括:上世紀三十年代,西南地區首次科學考古發掘——四川大學博物館在廣漢三星堆發掘出土的一批文物以及發掘手稿;古蜀文明遺存的青銅人像、玉石器以及兩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版文書、寶石材質的滾筒印章等等。古蜀文明與兩河文明雖然在絕對年代和地理位置上都相隔甚遠,但兩者之間卻存在著諸多文化關聯和相似點,從青銅人像的鑄造、金面具和權杖的使用、神樹崇拜及其上的裝飾、眼狀器物的重視等等這些文物的對比參照,對解密古蜀文明的獨特文化現象,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此次對話展不僅展示兩種文明在遠古的交流,更是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從歷史的深處追問「人類共同命運」一次嘗試。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對人類歷史的塑造和引導,帶來的思考,意義深遠。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 餘孟祥

相關焦點

  • 當成都平原遇上兩河流域,青銅文明會展開怎樣的對話?
    「成都平原和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開展儀式。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1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導)北緯30°的緯線,似一根會變魔法的紅繩,連接著世界幾大文明的發源地。而同樣纏繞於這神奇紅繩上、以四川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古蜀文明,與其他幾大文明發展有何關聯?「成都平原和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現場。 10月21日下午,四川大學博物館「成都平原與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正式開展,從開展日到2018年11月21日期間開放給遊客免費參觀。
  • 兩河流域文明起源——超越時代局限的蘇美爾文明
    許多歷史學家都稱蘇美爾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文明,它超越了時代的局限,有著先進的生產力,發達的城市體系和高度整齊劃一的秩序,但它卻又悄無聲息地消失,這中間究竟經歷了什麼呢?,這一殖民行為,可能是為了獲得資源,即獲得兩河流域缺失的資源,如木材、黑曜石、石頭或金屬,而不是有意識地要建立一個帝國。
  • 當廣告行業遇到UV印表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UV印表機作為一款噴墨數碼印表機,可以在亞克力、燈箱、PVC板,玻璃、瓷磚等等材料上列印。UV印表機的崛起,可以說是掀起了廣告行業新一輪的綠色噴墨革命,那麼廣告行業與UV印表機碰撞在一起能擦出怎樣的火花?UV印表機能給廣告業帶來什麼價值呢?
  • AI與AR相結合兩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打開APP AI與AR相結合兩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繼2017年穀歌發布ARCore、蘋果推出ARKit後,如商湯科技、OPPO、今日頭條等更多的新玩家開始加入AR的競爭,其中網易過去AI較少浮出臺面,如今發展七年,網易AI平臺已正式上線拓展外部合作,欲全面開啟商業化之路。
  • 【司青大學習】 青年遇上「十四五」,會擦出怎樣的激情火花?
    【司青大學習】 青年遇上「十四五」,會擦出怎樣的激情火花?今天讓我們走進國家通訊社——新華社,邀請參與重磅文章《歷史交匯點上的宏偉藍圖——誕生記》寫作的兩位記者韓潔和林暉,給我們講一講規劃《建議》誕生背後的故事。
  • 貓咪遇上狐狸,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貓咪:這是我的新坐墊嗎?
    貓咪遇上狐狸,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貓咪:這是我的新坐墊嗎?在人們印象中狐狸是非常狡猾的動物,不過倘若是貓咪遇上了狐狸,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貓咪:這是我的新坐墊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一名寵物主在家裡養了一隻非常調皮的貓咪。
  • 高維看世界:當量子遇上哲學,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人們對量子懷著奇異的想像,當量子遇上哲學,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其實量子完美地闡釋了辯證法:不要孤立地看事物。既在又不在;既死又活;既有又無;既部分又整體;既是粒子,又是波;既是空,又是物;既主觀,又客觀……量子超出了科學的思維模式,卻並沒有超出哲學的思維範疇。量子理論不僅闡釋了辯證法,而且與心學、道學等思想非常契合。原因在於,人的心靈就是高維態的,是量子態的。
  • 當三種包裝的可樂遇上高溫,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實驗結果長見識了
    當三種包裝的可樂遇上高溫,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實驗結果長見識了!世界上本沒有可樂,由於一次偶然的意外,才變成了碳酸飲料,於是才有了「可樂文化」。市面上有三種包裝的可樂,分別是鋁罐、玻璃、塑料,那麼當這三種包裝的可樂遇上高溫,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國外一位網友就做了一個這種實驗,看完實驗結果的我表示長見識了!他先是給塑料瓶包裝的可樂進行加熱,儘管塑料一直在燃燒、變形,除了剛開始由於高溫出現了一點噴射的現象,但是始終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和普通的塑料並沒有什麼兩樣!
  • 巴比倫尼亞,兩河流域的文明起源
    「美索不達米亞」是個源自古希臘語的名稱,意為兩河之間的地方。兩河,一個指的是底格裡斯河,一個指的是幼發拉底河。這兩條河都是源自亞美尼亞地區的高山之中,和中國的黃河、長江類似,它們也是由西北向東南流入波斯灣。
  • 「復活」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人,竟然是業餘的
    消失的兩河流域文明 不同於今天的戰亂之地,摩蘇爾從前是古亞述王朝的中心,兩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 兩河流域文明,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Mesopotamia來源於希臘語,意為「河流之間的土地」, 是古代希臘人、羅馬人對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流域地區的稱呼。
  • 古代兩河流域對世界的認識-光明日報-光明網
    提要: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意為「河間之地」,是世界文明發端地之一,被稱作「文明的搖籃」。美國學者克雷默曾用「有記錄的歷史上的39個第一」來概括蘇美爾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如第一批學校、第一個史學家等。
  • 兩河流域「法律文明」丨法律制度維護「人權」,促進傳統工藝發展
    兩河流域雖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但兩河流域始終還是處於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人權」是最可貴的,在兩河流域中的中,特別強調了「人權」。人權發展是對兩河流域中的人民最大的尊重,《漢謨拉比法典》中有一條是關於收養制度的,收養制度是為了使那些沒有父母的孩子,可以有一個溫暖的家。
  • 當三亞遇上OTP,會擦出哪些火花?
    當三亞遇上OTP,會擦出哪些火花? 10月13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與匈牙利儲蓄商業銀行公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OTP銀行」)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簽訂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備忘錄
  • 起源於兩河流域,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巴比倫文明因何消失
    因為有了這兩條河流的滋養,此地才演誕生出了繁榮的文明,正因為這種文明誕生在兩河之間,因此,次的的文明也被稱為兩河文明。在兩河文明發展的歷程中,先後有多個民族為其發展奉獻了自己的力量,其中就包括蘇美爾人和古巴比倫人。
  • 兩河流域的帝國,常備軍先驅,阿爾貢與他的阿卡德帝國
    1.淺談蘇美爾文明 我們講人類歷史上有四大文明源。其中一個就是兩河文明,兩河文明系底特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文明。具體位置在現今的伊拉克、敘利亞一帶。說到伊拉克和敘利亞大家的第一反應恐怕就是那邊特別的亂。殊不知, 公元前3200年。也就是距今5219年。
  • 細說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與Libra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同屬於數字貨幣,當超主權數字貨幣Libra遇上主權數字貨幣,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數字人民幣與Libra區別究竟在哪?兩者的關係是競爭還是互補?數字人民幣與Libra的異同點Libra總共推出了兩個版本,但目前仍未正式發行。
  • 當三文魚遇上葡萄酒 能否擦出回味無窮的火花
    當三文魚遇上葡萄酒 能否擦出回味無窮的火花 2013年06月18日 15:10 來源: 紅酒世界網    三文魚營養價值高,所含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多種疾病非常有效,再加上其肉質細嫩、顏色鮮豔、口感爽滑的三文魚近些年來成為餐桌上備受青睞的美味佳餚
  • 當857遇見英語,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那麼今天就把857和最基礎的英語語法結合起來,看看它們可以擦出怎樣的火花。主語、謂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補語、同位語口訣:主謂賓(表)定狀補(同位語)位置:(狀語),主語(定語/同位語)+謂語(胖)+賓語/表語(定語/同位語/狀語)註:()內的東西代表可有可無,「胖」的意思指謂語通常會有時態變化
  • 氣象與虛擬實境如何擦出火花?
    那麼,氣象如何與VR擦出花火,探路全新服務方式,創造出更受歡迎、效果更好的服務產品呢?  「幾乎能模擬一切」的虛擬實境技術  如何理解虛擬實境技術?公眾當下所了解最多的應該就是體驗者戴上一個全封閉的頭戴式顯示器(即一個配有不透明眼鏡的頭盔),以主角的身份感知電腦模擬產生的虛擬空間內的事物。
  • 《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古代英雄畫像,充滿戰鬥精神的傳奇史詩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正是有這些人前僕後繼的努力,我們才能在4000多年後重溫這部偉大的經典,一窺4800年前兩河流域英雄人物的風採,了解彼時社會中對於英雄人物的判定標準,並從中追溯到塑造不同民族特性的最初普世價值觀。本文將從史詩故事,表現手法,反抗精神與兩河流域文化特性對比四個方面來欣賞這部偉大壯麗的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