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α-單脂肪酸甘油酯?

2021-02-13 華康動物健康服務平臺

中鏈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主要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作用,但似乎也具有抗病毒的特性。由於這些α-單脂肪酸甘油酯的兩親性,它們形成膠束,使它們能夠融入這些微生物的脂質膜,從而改變滲透性。中鏈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甚至可能破壞這些細菌的細胞膜和使病原體病毒的囊膜洩漏(圖6)。此外,革蘭氏陽性菌和囊膜病毒沒有完整的膜,不能有效的粘附和侵入宿主細胞,從而不能感染和繁殖。

Alpha-monoglycerides of MCFA have mainly effects against gram positive bacteria, but also seem to have antiviral properties. Due to the amphiphilic nature of these α-monoglycerides they form micelles, which may provide them with the ability to get incorporated into the lipid membrane of these microorganisms, thereby altering the permeability. Alpha-monoglycerides of MCFA may even disrupt the cell membrane of these bacteria and the fat envelop of viruses which makes  the  pathogen leaky (Figure 6). Furthermore, gram positive bacteria and fat enveloped viruses can not properly adhere to, and invade, a host cell without an intact membrane. In this way infection and multiplication will not be possible.

此外,還認為α-單脂肪酸甘油酯對膜的幹擾會改變跨膜信號轉導,從而抑制有害的外顯蛋白。而且,更多的親脂性分子,如中鏈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更傾向於從腸細胞向淋巴系統轉運,而不是通過門靜脈到肝臟。這樣一來,除了腸道中的直接抗菌作用外,這些α-單脂肪酸甘油酯還具有系統性作用,因為它們被完整地運輸到身體的其他器官,在那裡它們可以幫助抵禦感染。

Furthermore, it is thought that interference of α-monoglycerides with the membrane modifies the 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 which results in inhibition of harmful exoproteins. Moreover, it is suggested that more lipophilic molecules like α-monoglycerides of MCFA have more tendency to be transported from the enterocytes to the lymphatic system instead of going via the portal vein to the liver. In this way, besides the immediate antimicrobial effect in the intestine, these α-monoglycerides have a systemic effect as they are transported intact to other organs of the body where they can help fighting infections.

總之,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如:α-單辛酸甘油酯、α-單葵酸甘油酯、α-單月桂酸甘油酯對革蘭氏陽性軍更有效。進行了多項研究,已經證明了α-單脂肪酸甘油酯在體外和體內的均有抗菌作用,很多科學文獻表明,中鏈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尤其是α-單月桂酸甘油酯,具有抗病毒的特性。

In contrast,α-monoglycerides of MCFA like α-monocaprylin, α-monocaprin and α-monolaurin are more efficient against gram positive bacteria. Multiple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which prove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α-monoglycerides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addition, scientific literature  is  suggesting  α-monoglycerides of MCFA, and more particularly α-monolaurin, have antiviral properties.

圖五(Figure 5).

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甘油酯對細菌的作用方式。

The mode of action of α-monoglycerides of MCFA’s on bacteria

短鏈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和中鏈的單甘油酯的作用方式略有不同。

The mode of action of α-monoglycerides of SCFA and-monoglycerides of MCFA are slightly different.

短鏈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主要對革蘭氏陰性菌有作用。人們認為沒有一種作用方式,但是這些α-單脂肪酸甘油酯有幾種作用方式可以影響細菌。細菌需要甘油來維持其重要功能和膜的形成。甘油是由細菌通過專門的蛋白質通道(水甘油三酯)從環境中吸收的。短鏈的α-單脂肪酸甘油酯可被認為是甘油,並通過這些通道被動轉運。在細菌內部,酶分解單脂肪酸甘油酯,釋放脂肪酸,降低細菌內部的酸鹼度。或者,這些蛋白通道也可能被α-單脂肪酸甘油酯阻斷,因為它們的分子結構比甘油大。結果,細菌不再能夠吸收甘油,並將死亡。此外,脂肪酸還可以通過在轉錄水平下調基因來改變DNA,並抑制參與宿主細胞入侵的蛋白質生成(TTSS複合物)。

Alpha-monoglycerides of SCFA have mainly an effect against gram negative bacteria. It is thought that there is not one mode of action, but that there are several ways these α-monoglycerides can affect bacteria. Bacteria need glycerol for vital functions and to build up their membrane. Glycerol is taken up from the environment by the bacteria through specialized protein channels (aquaglyceroporin). The α-monoglycerides of SCFA may be recognized as glycerol and passively be transported through these channels. Inside the bacteria enzymes break down the _-monoglycerides and the fatty acid is released which lowers the internal pH of the bacteria. Alternatively, these protein channels may also be blocked by α-monoglycerides, since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 is larger compared to glycerol. As a result bacteria are no longer able to take up glycerol and will die. In addition, the fatty acid can alter DNA by down regulation of the genes at transcription level and inhibit the protein production involved in invasion of host cells (TTSS Complex).

圖六(Figure 6).

短鏈α-單脂肪酸甘油酯對細菌的作用模式

The mode of action of α-monoglycerides of SCFAs on bacteria

相關焦點

  • 【有機】手性磷酸雙功能催化:基於α-烯基取代烯丙基硼酸酯的不對稱烯丙基化
    隨著現代手性Lewis酸和Brønsted酸的發展,目前可以通過使用催化量的手性Lewis酸或者Brønsted酸來實現非手性烯丙基硼酸酯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合成手性高烯丙醇化合物的另一種策略是使用α-位有取代基的光學純烯丙基硼酸酯(1)和醛進行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圖1)。
  • 丙二酸酯合成反應
    他首先對乙醯乙酸乙酯進行脫質子,生成的烯醇鈉鹽和碘乙烷反應得到α-乙醯乙酸乙酯。幾十年後, J. Wislicenus研究了丙二酸酯的烯醇鈉鹽和伯滷代烴及仲滷代烴的烷基化反應,並發現伯滷代烴的反應速率遠快於仲滷代烴。丙二酸酯的烯醇鹽和各種滷代烴反應進行烷基化,接著脫羧得到取代乙酸衍生物的反應被稱為丙二酸酯合成反應。
  • 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方法
    近來,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研究有了迅速發展,不斷有新的還原方法被發現。本文結合本實驗室近幾個月來進行的多種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對一些羧酸及羧酸酯的還原體系作一簡單概括。1.羧酸酯的還原羧酸酯一般來說比較容易還原成伯醇,常用方法為氫化鋁鋰、硼氫化鈉、硼氫化鋰等,也可以用Na-EtOH 體系,但是後者目前只是在工業上廣泛應用,實驗室中已經很少採用。1.1 氫化鋁鋰還原羧酸酯成醇氫化鋁鋰是還原羧酸酯的常用試劑。但是,該試劑能還原多種官能團,因此選擇性較差。
  • 醋酯纖維是什麼面料?醋酸面料是什麼面料
    醋酯纖維是什麼面料?醋酸面料是什麼面料 2016-06-21 13:53: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醋酯纖維是什麼面料?
  • α-胺基酸的合成--羰基α-位氮源引入法
    羰基α-位氮源引入法1.3.1 α-溴代酯氨化法對於非商業化的α-溴代物,一般首先採用Hell-Vollhard-Zelinsky 反應, 在三溴化磷催化,羧酸與溴反應,α-氫被溴取代生成α-溴代物化,然後與氨源反應生成相應的α-胺基酸;或與疊氮化鈉反應生成疊氮化合物,然後還原得到相應的α-胺基酸。
  • 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其結構和活性的關係
    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是乙醯輔酶A羧化酶抑制劑,自發現至今商品化的除草劑已達20餘種,該類除草劑主要防除闊葉作物田禾本科雜草,具有高效、低毒、高選擇性的優良特性,在世界農藥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發展歷程自1975年開發出第一個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禾草靈以來,該類除草劑獲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不斷有新品種被開發出來,目前商品化的品種已到20多種。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是一類乙醯輔酶A羧化酶抑制劑型化合物,主要防除闊葉作物田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
  • 手性伯胺/酮協同催化過氧化氫不對稱α羥基化反應
    手性伯胺/酮協同催化過氧化氫不對稱α羥基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2:54:17 中科院羅三中團隊揭示了手性伯胺/酮協同催化過氧化氫不對稱α羥基化反應。
  • 殺菌劑: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它們之間有何區別?
    說到殺菌劑,這兩年最火的莫過於甲氧基丙烯酸酯類了。也許很多人對甲氧基丙烯酸酯不太了解,但說到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大家一定不陌生,今天我們就來講述這些"菌酯"的故事。都叫"菌酯"效果有何不同?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因其分子內含基團的不同分別起了不同的名字。
  • 「明日方舟」小學科學:泰拉的工業技術——糖/酯
    不說歷史,返回到我們的糖上來,包裝上背景的分子我倒是看不出什麼端倪,不過印的結構式我倒是一眼看出它不是人。α-D-(+)-吡喃葡萄糖這裡還涉及到哈沃斯透視式就不展開說了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廣且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
  • 合成酯發篇12分文章,看看江西師範大學趙軍鋒團隊如何做到的
    在酯類化合物中,大環內酯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廣泛存在於多種活性分子中。圖片來源:ACS Catal.2020, 10, 5230−5235酸胺縮合是構建醯胺鍵最常用的方法了,縮合試劑也多種多樣如HATU,EDCI,T3P等等,一般情況下,得到反應產物沒有問題,然而如何高效的保持手性才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 甘油二酯可有效減少脂肪攝入-甘油二酯人體脂肪代謝的關鍵因素
    原標題:甘油二酯可有效減少脂肪攝入-甘油二酯人體脂肪代謝的關鍵因素脂肪又稱三脂醯甘油或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結合而成。
  • α波!請注意!
    對於那些注意力很差,甚至患有相關神經障礙的人來說,是否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注意力?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神經科學家發現,通過減少大腦中的α波(阿爾法腦電波),或許能解決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α波就是一種頻率在8-12赫茲之間的振蕩。過去的一些研究表明,α波的減弱似乎與注意力的增強有關,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它在過濾那些會分散注意力的感官信息方面起著某種關鍵的作用。然而關於這一點,我們並不確定α波是否能直接控制注意力,還是它只是產生於其他控制注意力的過程時的副產物。
  • 一文搞懂吡唑醚菌酯和醚菌酯的區別,種植戶用藥更科學
    吡唑醚菌酯這兩年在農業生產中使用比較多,廣泛用來作為保護劑預防作物的各種病害,但是很多種植戶在農業生產中會發現還有一種殺菌劑叫做醚菌酯,它與吡唑醚菌酯只差兩個字,那麼他們兩個有什麼關係呢?在使用上有什麼區別呢?
  • 早教機構裡為什麼都放α腦波音樂?有什麼好處?
    什麼是α腦波音樂α腦波音樂是基於α腦波所做的音樂,所有我們先來了解一下α腦波。α腦波頻率為8~13赫茲,振幅為20~100微伏。在安靜、閉目時出現,再睜眼、思考問題或其他刺激時又消失。所以通常我們所指的潛意識狀態,就是腦波在α波時呈現的狀態。
  • 【CBG人物】武漢大學雷愛文教授研究團隊:無外加氧化劑條件下,可見光促進氧化C(sp3)-H磷醯化合成α-氨基磷酸酯
    無外加氧化劑條件下,可見光促進氧化C(sp3)-H磷醯化合成α-氨基磷酸酯一直以來,發展溫和可持續的含磷化合物的催化合成策略都是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α-氨基磷酸酯及α-氨基磷酸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農學活性,而採用氧化C(sp3)-H磷醯化的策略無疑是合成此類化合物最直接經濟的方法。近日,武漢大學雷愛文教授研究團隊在此研究領域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進展。
  • α波對生活有什麼作用呢?
    根據腦科學家的說法,隨著年齡的增長,右腦逐漸處於休眠狀態,要激活右腦強大的記憶功能,首先要把腦電波調整進入α波狀態。腦力激發器就是利用這一科學原理,運用物理共振的原理誘導腦內α波的一種儀器。
  • 廣譜殺菌劑吡唑醚菌酯,了解一下
    吡唑醚菌酯,作為一款廣譜殺菌劑,因為兼具治療和保護作用,所以常被農友提起。吡唑醚菌酯到底有哪些作用,使用上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吡唑醚菌酯可用於小麥、玉米、花生、大豆、蔬菜、果樹、菸草、茶樹、觀賞植物、草坪等各種作物。
  • 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的後起之秀-氟嘧菌酯
    氟嘧菌酯+25.6%腈菌唑可溶性液劑觀賞性草坪、早熟禾、羊茅等作物炭疽病、白絹病、褐斑病、腐黴枯萎病、銅斑病等Arysta lifescience north america, llcFluoxastrobin  480 sc fungicideAftershock/Disarm  o40.3%氟嘧菌酯懸浮劑藍莓、草莓
  • 漲知識 | 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有些什麼特點?
    天然放射現象放出的三種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它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呢?α射線,又稱α粒子流。α粒子是高速運動的帶正電的氦原子核。由於α粒子是帶正電的重粒子,質量大,電荷多,電離本領大,但穿透能力差。在α、β、γ三種射線中,α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差,在空氣中的射程只有1~2釐米,通常用一張紙就可以擋住α粒子。但α射線的電離能力卻是三種射線中最大的,穿過空氣時可以使空氣變為導體。
  • 環己烷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
    環己烷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簡稱:HXDI,H6XDI、H6XDI。化學名稱:二(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別名:氫化XDI,氫化苯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二(異氰酸根合甲基)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有兩種異構體:1,3-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和1,4-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即間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和對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工業化產品一般是m-HXDI,英文名1,3-bis(isocyanatomethyl)cyclohexane。分子式為C10H14N2O2,分子量為1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