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甘油二酯可有效減少脂肪攝入-甘油二酯人體脂肪代謝的關鍵因素
脂肪又稱三脂醯甘油或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結合而成。
體內脂肪酸來源有二:
一是機體自身合成,
二是食物供給,某些不飽和脂肪酸,機體不能合成,要靠食物供給,稱必需脂肪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ω-3系列的α-亞麻酸,在含有油脂類的植物食物中含量高,如亞麻籽、白蘇籽、紫蘇籽、火麻仁、核桃等,還有深綠色的植物如螺旋藻及深海微藻中。動物食品中只有蠶蛹、深海魚等極少數的食物中含有。一種是ω-6系列的亞油酸,主要存在於豆油、玉米油和葵花油中。
人體脂肪的合成
1.合成場所
肝、脂肪組織、小腸是合成的重要場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強(注意:肝細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儲存脂肪)。合成後要與載體蛋白、膽固醇等結合成極低密度脂蛋白,入血運到肝外組織儲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時轉運,會形成脂肪肝。脂肪細胞是機體合成及儲存脂肪的倉庫。
合成甘油三酯所需的甘油及脂肪酸主要由葡萄糖代謝提供。其中甘油由糖酵解生成的磷酸二羥丙酮轉化而成,脂肪酸由糖氧化分解生成的乙醯CoA合成。
2.合成基本過程
(1)甘油一酯途徑:這是小腸黏膜細胞合成脂肪的途徑,由甘油一酯和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
(2)甘油二酯途徑:肝細胞和脂肪細胞的合成途徑。
脂肪細胞缺乏甘油激酶因而不能利用游離甘油,只能利用葡萄糖代謝提供的3-磷酸甘油。
甘油二酯可有效減少脂肪攝入
脂肪在人體合成代謝過程不用詳細描述,吃是第一大來源了喔。看看脂肪在人體的分解代謝過程,脂肪分解分有一個關鍵因素:」甘油二酯
甘油二酯是一類甘油三酯中一個脂肪酸被羥基取代的結構脂質。DG 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體內脂肪代謝的內源中間產物,它是公認安全的食品成分。近年來發現,膳食DG 具有減少內臟脂肪、抑制體重增加、降低血脂的作用,因而受到廣泛的關注。
甘油二酯是由丙三醇(甘油)與兩個脂肪酸酯化後得到的產物,簡稱甘二酯、雙甘酯,英文名為diglyceride或diacylglycerol簡寫為DG 、DAG。它分為1,3-甘油二酯和1,2-甘油二酯兩種異構體。研究表明甘油二酯在降血脂、減少內臟脂肪、抑制體重增加等方面有重要功能。此功能主要是通過抑制甘油三酯在體內蓄積實現的。1993年K.Hara等人最早發現膳食甘油二酯 具有降低實驗大鼠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員對體重調節的分子生物學機制有了進一步認識。Takatoshi Murase等人的研究從分子水平解釋了膳食甘油二酯,抑制脂肪蓄積的機理。
甘油二酯是一類甘油三酯中一個脂肪酸被羥基取代的結構脂質。甘油二酯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體內脂肪代謝的內源中間產物,它是公認安全(GRAS)的食品成分。近年來發現,膳食甘油二酯具有減少內臟脂肪、抑制體重增加、降低血脂的作用,因而受到廣泛的關注。而27.3%以上含量的甘油二酯油才會對人體的健康起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