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屬於複合脂,是含有磷酸的脂類。根據分子中醇的不同,分為甘油磷脂和鞘氨醇磷脂兩大類。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又稱磷酸甘油酯,是磷脂酸衍生物。
磷脂和磷脂酸
甘油磷脂的水解需要磷脂酶(phospholipases)。根據水解的位點,磷脂酶分為四種活性,稱為磷脂酶A1、A2、C和D,如下圖。另外還有一種磷脂酶B,是同時具有A1和A2 活性,如來自點青黴的磷脂酶。
磷脂酶
因為是按照水解位點分類,所以每一類磷脂酶都有很多種。比如PLA2,已經鑑定出至少30種,一般分為六大類: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胞質型PLA2(cPLA2)、不依賴鈣的PLA2(iPLA2)、PAF乙醯水解酶(AH PLA2)、溶酶體PLA2(LPLA2)和脂肪特異PLA2(AdPLA2)。
其中分泌型PLA2是Ca2+依賴的低分子量蛋白質,參與許多過程,包括類花生酸(如前列腺素等)的產生、宿主防禦和炎症反應等。溶酶體PLA2優先水解被氧化的磷脂,參與與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代謝,還與肺部宿主防禦相關(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Cell Biol Lipids. 2019 Jun;1864(6):932-940.)。
磷脂被PLA1或PLA2水解除去一分子脂肪酸後生成的產物稱為溶血磷脂(lysophospholipid,LP),因為它含有一個疏水烴鏈和一個極性磷酸基團,是強去汙劑,可破壞細胞膜,使紅細胞破裂而發生溶血。某些蛇毒含PLA2,進入獵物血液後催化生成LP而導致溶血,所以有劇毒。
LP最初被認為只是磷脂合成的普通中間體。但後來的研究表明,LP可以表現出類似於細胞外生長因子或信號分子的生物學特性。比較重要的LP包括溶血磷脂醯膽鹼(LPC)、溶血磷脂酸(LPA)和某些鞘磷脂。有研究表明,它們可通過激活PPARγ途徑參與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性痴呆和脊髓損傷等疾病過程(Int J Mol Sci. 2017 Dec; 18(12): 2730.)。
溶血磷脂介導的PPARγ信號途徑。引自Int J Mol Sci. 2017 Dec; 18(12): 2730.
溶血磷脂被溶血磷脂酶等繼續水解,最終生成甘油、X基團(或稱鹼基)和磷酸。甘油可參加糖代謝,鹼基可用於磷脂再合成,也可分解或轉化生成其他物質。
甘油磷脂的合成可以先合成磷脂酸,再連接鹼基。例如腦磷脂(磷脂醯乙醇胺,PE)的合成。首先乙醇胺生成磷酸乙醇胺,然後再與CTP生成CDP-乙醇胺,這是其活性形式。磷脂酸水解掉磷酸,生成甘油二酯,最後與CDP-乙醇胺生成腦磷脂,放出CMP。
最後一步由內質網上的磷酸乙醇胺轉移酶催化。這是一種硒蛋白,由SELENOI基因編碼。催化磷脂酸水解的磷脂酸磷酸酶也定位與內質網膜,水解分散在水中的磷脂酸,用於磷脂合成。在肝臟和腸黏膜細胞還有一種可溶性磷脂酸磷酸酶,只能水解膜上的磷脂酸,是用於合成甘油三酯的。
腦磷脂和卵磷脂的合成,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卵磷脂(磷脂醯膽鹼,PC)的合成可以利用已有的膽鹼,這個過程與腦磷脂合成類似。膽鹼先磷酸化,再連接CDP作為載體,最後與甘油二酯生成卵磷脂。如果要從頭合成膽鹼,可以將腦磷脂的乙醇胺進行三次甲基化,生成卵磷脂。供體是S-腺苷甲硫氨酸,由磷脂醯乙醇胺甲基轉移酶(PEMT)催化。
磷脂醯絲氨酸(PS)可通過PE或PC與絲氨酸的鹼基交換生成,由磷脂醯絲氨酸合酶(PTDSS)催化。PTDSS1對PC親和力更高,而PTDSS2用於催化PE。PS可被PISD催化脫羧生成PE,構成一個轉化循環。
除了磷脂之間互相轉化之外,磷脂的脂醯基鏈還可以被水解下來,再換上另一個脂醯基,稱為磷脂醯基鏈重塑。這種現象詳細的生理功能還不清楚,推測它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微調膜脂質的組成,以確保最佳的膜物理性能並維持特定的脂質功能(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Cell Biol Lipids. 2019 May 27. pii: S1388-1981(19)30076-9.)。
磷脂醯膽鹼的脂醯基鏈重塑反應。引自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Cell Biol Lipids. 2019 May 27. pii: S1388-1981(19)30076-9.
在磷脂醯肌醇和磷脂醯甘油的合成過程中,CDP被用作二脂醯甘油的載體。由CDP-二脂醯甘油合酶(CDS)催化。此途徑最後合成的二磷脂醯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DPG)就是心磷脂(cardiolipin,CL)。
心磷脂的合成,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心磷脂是線粒體內膜的主要磷脂之一,是線粒體內膜的特徵性磷脂。心磷脂的合成是在線粒體內膜上完成的。磷脂酸外膜(OM)轉移到內膜(IM),經過CDP二醯甘油(CDP-DG)、磷脂醯甘油磷酸(PGP)和磷脂醯甘油(PG),在IM的基質面上轉化為CL。
心磷脂在線粒體膜上的合成過程。引自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Cell Biol Lipids. 2017 Jan;1862(1):3-7.
心磷脂與線粒體中多種蛋白複合物的組裝和活性有關。呼吸鏈複合物I至V和溶質載體家族的蛋白質均已顯示與CL緊密結合。CL不僅結合於這些蛋白的表面上,也促進它們組裝成超複合體,並穩定其結構(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Cell Biol Lipids. 2017 Jan;18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