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寒山石徑斜」以後讀xié不讀 xiá,憑什麼要遷就「文盲」?

2021-01-07 古城時光君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樣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書法了賀知章長時間留在他鄉的傷感之情,同時也寫出來終於回到家鄉的親切感。通過對比家鄉前後的變化,流露出對生活變遷、歲月流逝的感嘆與無奈之情。整首詩樸實無華卻又充滿了真情實感。

對於這首詩的讀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老師教的讀音為「cuī(崔)」,而現在的讀音竟然變成了「shuāi(摔)」,這是我們記憶出現錯誤了?還是說讀音是後來的改的?

「斜」究竟讀什麼?

《山行》唐代·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詩描述的是秋日裡山行時所遇見的景色,通過短短的幾句詩描述出了一幅動人的深林秋色圖,用山間小路、白雲人家、秋日楓葉構造出一幅唯美的畫卷。不僅表現出了杜牧的閒情雅致和豪邁的思緒,更精準地捕捉到了秋日裡的美。

其中的「斜」字卻備受爭議,原來讀作「xiá」,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卻改成了「xié」。其實不光是這兩首詩中出現了這種情況,「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騎」,以前常讀作「jì(寄)」,而現在卻讀作「qí(其)」。

古人作詩要求押韻,就是要求詩歌中句尾一字要用相同韻母的字,這樣讀起來才順口和諧,極具音樂性和藝術性。這樣的改動不僅破壞了原來始終的韻律,讀起來更加拗口,簡直是對原作者的不尊重。

改變讀音只是為了照顧「文盲」?

這樣的改動讓家中的兩代人從老師口中學到的讀音大不相同,仿佛出現了文化的斷層,不僅讓家長感到疑惑仿佛自己上了一個「假學」,更是讓學生為難究竟應該聽誰的?既然這樣的改動有這麼多的弊端,為什麼還要繼續改下去呢。

有專家就此給出了分析:

第一、普通話是根據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北方官話被基礎,用來做現代白話文的通用語,主要是為了消除方言隔閡便於交流。

第二、為了達到詞義的統一性,減少因為不必要的詞義而增加的讀音。

第三、讀音是與時俱進的,有些專業的讀音和讀義不能被一些學識過淺的人所理解,所以為了迎合「大眾」改成了通俗易懂的讀音。

在許多「學霸」看來,這一改動就是被「學渣」打敗了,意義深刻的字為了方便「學渣」竟然改成了通俗讀音,可以說古典文化徹底被「文盲」打敗了。很多人也呼籲改回原來的讀音,畢竟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讀音變了也改變了詩人的原有意義。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古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古詩詞,而這些也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必須要學的東西,考試的時候也會考到。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些古詩詞當中的一些語音也發生了變化,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新教材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們當初學的時候讀音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哪一個讀音才是正確。
  • 鐵騎(qí)、斜斜(xié)……這些字的拼音改變了,讀古詩詞的時候...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2月18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叫做《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糟了,以後都沒辦法教娃學習了!」「感覺自己一輩子的書全部白讀了!」文化學者酈波:讀詩詞要注意語言韻腳在那篇文章裡面,就用杜牧的《山行》舉了例子:「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斜讀音是xié,而不是xiá。實際上著名文化學者酈波在自己的著作《詩酒趁年華》中還專門提到了關於古詩詞中「斜」字的讀音。
  • 為了某些文盲全世界遷就?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看了這些拼音標註,所有90後是否都一頭霧水,怎麼,和當年學的好像不一樣?沒錯,就是不一樣,因為這些字詞的拼音,都改了。按照我們當年學的,衰在詩中原本應該讀cuī,斜在詩中原本應該讀xiá,騎在詩中原本應該讀jì。由於讀錯的人很多,現在已經修訂了拼音。在新版教科書中,這些字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其實不止這些,有很多漢字的拼音,都背著我們悄咪咪地變了。
  •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他出身高貴,才情橫溢,文武雙全,似乎是註定要「兼濟天下」的風流公子。可惜生不逢時哦!在把中唐拖入了晚唐的「牛李黨爭」中,他不願歸附任何一方,於是雙方都沒把他列進了黑名單,打壓不已,在長達四十年的黨爭中,杜牧近乎於雙方的出氣筒。人生後期他回京任職,居於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你讀對了嗎?
    網友自嘲「上了個假學」18日,一篇題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文中提到,「由於讀錯的人較多,『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等古詩文中的讀音已經更改」。有網友表示,古詩文讀音都是押韻的,如此更改之後,古詩文失去了原先的韻腳。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該咋念?語文老師:家長不懂別亂教
    楊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孩子平時非常自律,很少要楊女士輔導功課,而且成績也很好。每次提到兒子的時候,楊女士總是一臉驕傲,大家也非常羨慕她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這天楊女士下班回家之後,看到兒子和往常一樣,在自己房間寫作業。楊女士交代了幾句便去做家務了,做完家務後,寶媽看到小孩仍然在寫作業,於是便好奇進入房間,想看看孩子還有多久能寫完。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中的「斜」,原來讀作「xiá」,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卻改成了「xi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古時候讀「cuī」,現在改為「shuāi」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的注音由「jì」改為「qí」。這樣的改動有科學依據嗎?這些字到底該怎樣讀呢?
  • 網友大喊:我不同意!教育部...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難道我這麼多年讀的是假書?話題一出來網友都炸鍋了,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這是真的嗎?   全文共236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
  • 到底怎麼讀?起底這篇真假莫辨的「10w+」!
    近日有貼子稱,不少80後90後熟悉的拼音讀法被「悄然」改掉,而其中不乏因遷就「誤讀」而改發音的案例。貼文一出,引發網絡上的一片譁然。  記者根據貼子「追根溯源」發現,刷屏文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徵求意見稿》,這篇「舊聞」是否屬實?
  • 遠上寒山石徑xie還是xia?為迎合大眾,古詩改讀音?
    近日來,許多網友疑惑「我讀了個假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古詩改讀音原因是不久前微博一則熱搜引發了熱議。不少網友翻閱字典時發現,以前學過的古詩詞讀音竟然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斜」的讀音由「xia」變成了「xie」;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騎」由「ji」變「qi」;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衰」由「cui」變成「shuai」;……這可真是驚住了一眾網友。為了迎合大眾?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據稱是因為關於古詩的讀音讀錯的人太多了,於是「將錯就錯」改掉讀音。
  • 「我女兒錯哪了」遠上寒山石徑「xia」被判錯,家長質問被打臉
    遠上寒山石徑「xia」被判錯,家長質問老師被打臉雖說現在許多父母的學歷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父母的知識儲備也足以輔導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這些年輕的父母來說,因為長時間沒有接觸過教材,而且已經畢業多年,他們對於一些知識的記憶已經模糊了,所以可能一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和題目,也會讓一些父母犯難,他們有時候也無法肯定知道答案的正確性,而且可能在一些問題上和老師教的答案或者一些字詞的讀音有了分歧
  •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山 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一說到與眾不同的秋日,劉禹錫的《秋詞》便會出現在腦海其實,在筆者看來,杜牧的這首《山行》中秋日的氣象,一點也不下於《秋詞》。
  • 古詩裡的「衰、斜、騎」讀音真改了嗎?標準答案來了!
    這兩天,有關字詞拼音被改的話題突然上了熱搜比如,「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讀「shuō」「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 「嗯」根本不讀「en」?讀錯不怪你,真正的讀音連字典都查不出來
    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ng」這個讀音並不多見,但其實它的發音很簡單,就是把雙唇緊閉,然後使用鼻腔哼鳴發音;而「en」這個發音則更多依靠的是口腔,雙唇處於微張,這兩個讀音雖然乍一聽有些相似,但事實二者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