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該咋念?語文老師:家長不懂別亂教

2021-01-07 小意觀育兒

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的課本知識也在不斷更新,很多家長會發現,現在孩子的課本知識和他們以前講的完全不同。楊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孩子平時非常自律,很少要楊女士輔導功課,而且成績也很好。

每次提到兒子的時候,楊女士總是一臉驕傲,大家也非常羨慕她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這天楊女士下班回家之後,看到兒子和往常一樣,在自己房間寫作業。楊女士交代了幾句便去做家務了,做完家務後,寶媽看到小孩仍然在寫作業,於是便好奇進入房間,想看看孩子還有多久能寫完。

孩子告訴媽媽其他作業都寫完了,還剩下背誦古詩。小孩翻開語文課本,讀到"遠上寒山石徑斜"這樣一句的時候,楊女士納悶了,因為兒子把"xia"讀成了"xie"。

寶媽連忙糾正孩子的錯誤:"斜"字究竟該咋念?小孩表示它就是讀"xie"。兩人爭執不下,楊女士決定諮詢語文老師,語文老師知道後告訴家長:課本內容和從前早就不同了,家長不懂別亂教。

如今很多家長在小孩寫作業的時候都會在一旁輔導,但如果家長沒有注意以下幾點的話,對孩子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反而還會誤導他們。

家長輔導小孩寫作業要注意哪幾點內容?

1、自己熟悉教材

現在的家長工作都非常忙,回家之後還要輔導小孩寫作業,家長的出發點原本是好的,但如果連自己都沒有熟悉教材的話,又怎麼能輔導得了孩子呢?

就比如我們上面介紹的這位家長,她並不知道如今課本知識內容和從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沒有自己提前熟悉教材,就盲目輔導小孩,最後還是在老師的糾正下才了解自己教得是錯的。

2、耐心一些

有很多小孩即便一年級課程下來,連最基本的加減法也不會,家長往往非常惱火,上來就是一頓批評。其實這世界上沒有笨孩子,對於一些不能掌握的知識,家長只要耐心一些,在輔導小孩時,多跟孩子講解幾遍,相信他們也能理解。

畢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才,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比較普通,沒有什麼知識學一遍就會,在反覆多次的練習過程中,相信他們也能真正掌握知識。

3、制定學習計劃

有些家長會發現小孩,坐在課桌上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只知道呆呆地坐在那邊,要等家長告訴他們先寫什麼作業,再寫什麼作業。說到底這些小孩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沒有一定的計劃,所以才會這樣。

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小孩制定學習計劃,不過前提得基於了解孩子掌握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否則計劃制定得再高,小孩仍然無法執行,最重要的是要長期堅持。

4、給予一定獎勵

大多數孩子一開始對學習的興趣都是非常濃厚的,當小孩在學習上取得一些進步的時候,家長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給予小孩一定的獎勵,比如口頭或物質上的獎勵。

但物質獎勵並不適合長期使用,否則小孩只會為了錢而學習,違背了學習的初衷。父母適當鼓勵可以讓小朋友擁有足夠的自信,有了自信,他們才更願意主動學習。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小孩所掌握的知識難度也是不一樣的,而每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才需要家長在旁輔導。輔導孩子寫作業對他們的學習和未來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但只有針對性的,正確的輔導才能讓小孩變得更優秀。

相關焦點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些古詩詞當中的一些語音也發生了變化,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新教材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們當初學的時候讀音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哪一個讀音才是正確。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山行》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第一句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字正常的讀音就是xié,但是很多家長以前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卻被老師告知這個字讀xiá。
  •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作者常識《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在把中唐拖入了晚唐的「牛李黨爭」中,他不願歸附任何一方,於是雙方都沒把他列進了黑名單,打壓不已,在長達四十年的黨爭中,杜牧近乎於雙方的出氣筒。人生後期他回京任職,居於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山 行杜 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 「我女兒錯哪了」遠上寒山石徑「xia」被判錯,家長質問被打臉
    遠上寒山石徑「xia」被判錯,家長質問老師被打臉雖說現在許多父母的學歷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父母的知識儲備也足以輔導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這些年輕的父母來說,因為長時間沒有接觸過教材,而且已經畢業多年,他們對於一些知識的記憶已經模糊了,所以可能一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和題目,也會讓一些父母犯難,他們有時候也無法肯定知道答案的正確性,而且可能在一些問題上和老師教的答案或者一些字詞的讀音有了分歧
  • 「遠上寒山石徑斜」以後讀xié不讀 xiá,憑什麼要遷就「文盲」?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樣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書法了賀知章長時間留在他鄉的傷感之情,同時也寫出來終於回到家鄉的親切感。
  •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山 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一說到與眾不同的秋日,劉禹錫的《秋詞》便會出現在腦海其實,在筆者看來,杜牧的這首《山行》中秋日的氣象,一點也不下於《秋詞》。
  • 鐵騎(qí)、斜斜(xié)……這些字的拼音改變了,讀古詩詞的時候...
    語文老師鄧京:多音字是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考察成都市石室中學語文老師鄧京開玩笑道:「我感覺自己不會教書了!」高考語文是以《現代漢語詞典》作為準則的,就是因為學術嚴謹,有權威。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鄧京經歷過《現代漢語詞典》的幾次改版,對於詞典中一些多音字的改變有著自己的體察:「我看到好多把多音字給改了,雖然現在高考全國卷取消了字音字形的直接考察,但是字音字形的辨析,已經蘊涵在大量閱讀中,兩個形近字寫法不同,理解就不同。讀音亦然。」「漢字的不同讀音是有不同含義的,尤其是古詩。古詩本來字就少,寫得就含蓄,很多時候我們鍊字,推敲,就是為了一個更好地傳情達意。
  • 古詩裡的「衰、斜、騎」讀音真改了嗎?標準答案來了!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 老師坦言:家長不懂就別亂教
    同學相見不相識,驚問胖子你是誰?」經歷了四個月左右的「寒假plus」之後,很多人不禁這樣感嘆在朋友圈瘋傳這首被改版後的《回校偶書》。說到被改版的這首詩,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原版中的第二句——「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怎麼念?一位家長說,這個字不就是讀作「cuī」嗎?
  • 遠上寒山石徑xie還是xia?為迎合大眾,古詩改讀音?
    不少網友翻閱字典時發現,以前學過的古詩詞讀音竟然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斜」的讀音由「xia」變成了「xie」;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騎」由「ji」變「qi」;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衰」由「cui」變成「shuai」;……這可真是驚住了一眾網友。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中的「斜」,原來讀作「xiá」,新版教材和詞典上的注音卻改成了「xi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古時候讀「cuī」,現在改為「shuāi」了;「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的注音由「jì」改為「qí」。這樣的改動有科學依據嗎?這些字到底該怎樣讀呢?
  • 網友大喊:我不同意!教育部...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難道我這麼多年讀的是假書?話題一出來網友都炸鍋了,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這是真的嗎?   全文共236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怎麼念?是「shuai」還是「cui」?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怎麼念?是「shuai」還是「cui」?賀知章有一首詩特別有意思,歷來教材也是為之大動幹戈,這邊是小學課本中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一首詩有趣點就是在於「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字怎麼念?
  • 熱點丨語文教材拼音出錯?古詩出錯?官方這樣回答……
    >最近,昆明市民黃先生陪孩子背古詩時,發現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山行》一詩,寫的是「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他覺得很奇怪,這裡的「斜」不是應該讀作xiá嗎?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怎麼和當年自己學的不一樣了?無獨有偶,市民於女士也發現,孩子的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有一個拼音:chua。「這是什麼字?」於女士很疑惑:是教材寫錯了嗎?
  • 問過賀知章同不同意了嗎?
    「衰」念shuai時,指衰落、衰老、衰退。「衰」念cui時,其意則為減少、疏落。《戰國策趙策四》中有雲「日食飲得無衰cui乎?」其義即為「每日飲食有沒有減少?」所謂「鬢毛衰cui」指鬢髮變得稀疏,老態畢現。
  • 香港小學生寫「知」字被判錯,家長求助網友:這字到底怎麼寫?
    文|爸媽盒子前陣子,一位香港網友在網絡上求助,說自己上小學的孩子作業裡,有個字被老師圈錯了,孩子很不高興。可是她橫看豎看也看不出,到底哪裡寫錯了,於是求助廣大網友:「這個字到底怎麼寫?我是不是要重讀小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