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回到家,女兒已經睡了,我卻不敢親她

2021-01-09 中國長安網

我是安徽省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室佟婧,除本職工作外還負責單位食堂管理,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我「佟掌柜」,我想和大家說說自己的戰「疫」故事。

1月25日 大年初一

「佟婧,這次疫情挺嚴重的,我在醫院一線工作,穩妥起見,這段時間我住在醫院,就不回家了。」

「好的,家裡有我,你安心工作,也保護好自己。」

掛了電話,我點了點女兒的小鼻子,故作輕鬆地說「老鄒同志又去打怪獸啦」,想了想又給在馬鞍山的父親發了一條簡訊「爸,請求增援。」片刻,回:「初三,歸。」心定!

傍晚,微信一直「叮叮」在響,本以為是拜年信息,仔細一看發現是市裡工作群通知到市委辦拿相關文件,我顧不上吃晚飯,把女兒一個人丟在家,戴上口罩下樓開車直奔市委辦。拿到文件後迅速瀏覽了下,果不其然,戰「疫」「集結號」吹響了。我趕緊在第一時間向院領導匯報情況,回家路上,我滿腦子都是「我們法院的內部防控要怎麼做?」

1月26日 正月初二

做好單位的內部防控,防護物資是最起碼的保障。我在各購物網站上搜索,酒精、口罩、額溫槍、手套等都已斷貨。我心裡急得像貓抓一樣,單位的立案庭、信訪辦都是對外窗口,執行局也要和當事人接觸,法警支隊執勤時經常面對外來人員,這麼多一線同志的安全防護不是小事,其他部門同志的防護也很重要,初七就要上班,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放棄網購,我不斷給「可能有防疫物資貨源的人」打電話,剛上一年級的女兒想讓我陪她玩一會,我告訴她「你自己玩會,媽媽有重要的事要做」,看著她失落的小眼神,雖已是家常便飯,但心裡仍不是滋味。

父親提前回來了,我來不及多說什麼,把女兒丟給他,開車到市區的各個藥店去碰運氣,終於在一家偏遠藥店找到了貨源。我反覆確認物資的來源渠道,藥店老闆說「我們剛從正規廠家訂到貨。你放心,我也是一名黨員」。

1月28日 正月初四

院長接到通知,早已從合肥的家中返回銅陵坐鎮指揮。院黨組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今天召開院黨組擴大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院辦,我們要迅速做好全院幹警的排查,並每日向市委、省高院報告疫情防控具體措施;要儘快採購測溫儀、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資;要對訴訟服務中心、接待室、會議室、電梯等公共場所進行全面消毒……千頭萬緒,壓力山大,好在有院領導的重視和同事的支持,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

開完會我沒走,繼續在單位加班,做表、草擬方案、聯繫物資,晚上十點多下電梯有些無力,才發現忙到現在只吃了一碗泡麵。回到家,女兒已經睡了,我卻不敢親她。

1月30日 正月初六

昨晚九點多第一批防護物資到貨了,我和單位駕駛員約好去藥店提貨,出門前女兒問我「這麼黑了,你出去不怕嗎?」「當然害怕,但媽媽要勇敢。」「媽媽,你出去吧,我在家乖乖的,聽外公的話。」

今天繼續加班。假期延長三天,我要把延長期間值班表做好並發給各部門。全院幹警的排查匯總昨天出來了,按照大家登記的情況要進行分類管理,返銅人員需居家隔離,每日將自己的體溫、身體狀況報給我們;即將返銅人員,如乘坐高鐵等公共運輸工具,要向我們報送返銅日期、車次。要聯繫物業公司對訴訟服務中心、安檢中心、電梯等重要場所進行消毒。安排院機關食堂暫停供餐,綜合樓及審判樓空調均暫停使用。在不斷失望和希望的循環反覆中聯繫著其他防護物資。明天院裡要召開疫情防控第二次工作會議,我要總結近期準備工作以便匯報,忙完下樓又是晚上十點多了。

今天愛人在醫院忙不忙?那隻小皮猴在家又讓父親操心了吧?

2月3日 正月初十

今天是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早上七點半,院辦的幾位同志就在法院大門口「上崗」了,給重新投入工作的幹警逐個檢測體溫,並做詳細登記。大家相互打著招呼,也相互打著氣。大家來到電梯前,發現按鍵附近懸掛著紙巾,他們可以用紙巾摁開電梯進入,再用紙巾按下各自到達的樓層,隨後將紙巾放入專用的紙簍,大家笑著說這是給他們準備的「新春禮物」。上午八點半,我通知各部門內勤來領取防護物資,大家非常重視個人防護,排隊時都間隔一米安全距離,隨後各部門此起彼伏地響起了「嘶嘶」的噴灑聲。而在上班前一天,我已經把口罩、消毒水、手套等物資先行發放給立案庭、信訪辦、法警支隊和執行局,物業公司也做好了公共場所的全面消毒通風工作。

快下班時,女兒用父親手機打來電話,讓我記得塗護手霜,因為我最近接觸消毒水比較多,手上皮膚粗糙不堪。聽著女兒軟糯的聲音,一句「媽媽今天不能準時回家」沒說出口。

2月8日 正月十五

疫情防控的形勢依然嚴峻,今天按照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我們對全院幹警進行了第二輪排查,要求登記的事項更為全面、具體。我把排查登記表發給各部門負責人後,心裡有點忐忑不安,同事們會不會認為填報的內容太多太細產生小情緒?結果大家都在規定時間之前把表格反饋回來,有領導和同志和我私聊「辛苦啦,注意休息」,天氣很冷,但我的心裡滿是暖意。

今天看到一句話,哭了:「我站出來,不僅為了責任,還因為我們同根」。

2月19日 正月二十六

連續「作戰」的我有點繃不住了,我有甲減,每天需要吃藥,而這段時間忙碌於單位內部疫情防控工作讓我的頸椎病又犯了,起來後吐了兩次,頭也昏昏沉沉,上午在家多躺了一會,遲到了。父親勸我請個假,養好身體再去上班,但單位一堆事在等著我,疫情防控又到了最關鍵階段,我搖搖頭出門了。

走到樓下回首望了一下家裡的窗戶,父親站在窗戶邊,我向他揮了揮手。

2月21日 正月二十八

今天下午單位召開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第四次會議,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其中單位食堂自下周起恢復供應中餐,為減少人員聚集,各部門安排人員分期去食堂領取盒飯。這段時間天天吃方便麵的同事們,你們又可以吃到熱飯熱菜了,你們的「佟掌柜」又要回來了。

忙完手頭工作看看電腦上的時間,已是晚上八點半,翠湖二路55號的辦公樓靜悄悄的,仿佛沉睡的孩子。下了樓,在車裡坐了一會,先打了個電話給愛人,又打了個電話給女兒,然後發動汽車,投入城市的萬家燈火。

等疫情結束那天,我將穿越人海去擁抱我愛的人。

相關焦點

  • 河南女醫生的戰「疫」日記:「每一次下班後清點人數,一個不少...
    趙敏,兩個孩子的母親,一雙老人的獨生女兒,因為是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醫生,披著白衣戰袍的她請戰上一線,而那一夜,她徹夜未眠,淚流滿面。 1月26日至今,已過去20多天,這20多天,只要得空,只要體力還行,趙敏都會寫下戰「疫」日記,她說,日記是寫給自己的,也是寫給長大後的孩子們看的,同時,也是寫給上蒼,希望她的祈禱能被實現。
  • 「疫」路有你 唯愛相連丨一位台州女護士的援漢日記
    大年初一,她和4位「戰友」一起踏上前往武漢的徵程……1月25日,初一 ,星期六,小雨 大年初一凌晨12:40接到醫院電話通知明天去武漢,女兒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我擁著女兒說沒事的,媽媽不去,就會有別人去,媽媽是黨員,又是護士長,理應要做好榜樣作用。雖然這樣安慰女兒,但我自己內心還是有些擔憂,不知道武漢那邊的真實情況,一夜輾轉難眠。
  • 「她力量」「她智慧」凝成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陳靜略微想了想,依次撥打了9個電話,最後一個名額,她留給了自己。從接到命令到入駐醫院,總共不超過48小時,陳靜率領著大多都是「90後」的護士們出徵。「若有戰、召必回!」退役時的誓言,她做到了。我是黨員,也是軍人!名字就不說了吧。」在重症感染區她完成高強度救治工作,臉上的血印、水泡也是她的勳章。
  • 女兒來信想抱我卻抱不著,我強忍沒哭想讓孩子知道媽媽是鋼鐵俠
    外地忙抗"疫",家書抵萬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一紙家書書寫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綿長的思念牽掛與難以名狀的酸楚。今日,馳援湖北武漢雷神山醫院的葫蘆島醫療隊員王楠給記者發過來一篇日記,介紹了收到女兒來信後的複雜心情和感受。
  • 戰「疫」日記:我的金銀潭醫院十二時辰
    「金銀潭」是抗擊疫魔的前沿陣地,是離「炮火」最近,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1日晚宣誓動員大會的場景仍歷歷在目。「不僅要接下部隊的臨床工作,還要傳承部隊的硬朗作風和拼搏精神。」福建醫療隊領隊兼臨時黨委書記寧永鑫說道。動員會上還播放了與時間賽跑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感人事跡。今後,將與他並肩作戰,我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述。
  • 德陽援助湖北醫生何清的戰「疫」日記...
    何醫生到達後,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每天的經歷:「希望所有人平平安安」 德陽援助湖北醫生何清的戰「疫」日記(四)「病區迎來了第一位出院患者」 德陽援助湖北醫生何清的戰「疫」日記(五)「戰『疫』結束,想去武大看看櫻花。」
  • 連線主戰場|戰「疫」前線的「陀螺」轉
    連線主戰場|戰「疫」前線的「陀螺」轉 2020-03-23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孔雀藍」「火焰藍」伉儷情深 戰「疫」情渡難關眾志成城
    郭保樂的愛人秦恆是一名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她所在的兗州區鐵路醫院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是戰「疫」情的最前線。作為發熱門診的大夫,她每天工作超過18個小時,要接診數不清的病人,有時累得寫著病歷就睡了過去。醫院領導得知她的家庭情況後,將她調離發熱門診安排到二線透析室工作,可是她仍然主動請纓自願回到一線崗位,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工作中。「國難當前義不容辭。」秦恆堅定地回答。戰「疫」任務繁重,她只能趁著夜裡稍有空閒時和丈夫視頻聊天,這深夜裡的一通電話成為了連繫夫妻感情的唯一載體。
  • 山東戰「疫」十二時辰!疫情面前,你們都是勇士!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7日訊 新年伊始,一場疫情突如其來,山東全省人民團結一致,奮力戰「疫」。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越是困難時刻,越能見證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用鏡頭記錄下全省各行各業從業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精彩瞬間。今天,一起看山東戰「疫」的十二時辰。
  • 《凱哥日記》講述一個加拿大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故事
    現在,他推出了一本《凱哥日記》,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一個加拿大人的重慶戰『疫』」。《凱哥日記》作者喬拉·凱·伍德(Jorah Kai Wood,中文名:王凱)自2014年8月起,與妻子王曉琳在重慶生活,就職於重慶外語學校,是重慶國際傳播中心iChongqing的兼職審稿編輯,被大家暱稱為「凱哥」。
  • 戰「疫」英雄回渝丨吃得好麼?睡得香麼?他們說:「一切安好,請大家...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鄧亮笑著說,好久沒有這麼暢快的吃辣了,之前在湖北的時候,其實也能吃到重慶大後方送來的方便火鍋,可是大家不敢吃太多,一個是怕上廁所不方便,也怕吃多了拉肚子會降低免疫力,所以只敢偶爾嘗嘗味道。回到重慶,一下子就感覺放鬆了。
  • 女兒的信就像「強心針」
    現在每天來回都要坐1個多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醫院上班,而且由於工作時間的問題,錯過飯點是常態,回到宿舍後以各種方便食品填飽肚子。         每天的實際工作時長只有4個小時,但實際遠不止這點,每天下班後在車上感覺困得不得了,回到宿舍更是想辦法儘快睡,即便如此,連軸轉的夜班打亂了我的生物鐘,睡眠呈片段式,1-2小時醒一次,所以只要不上班隨時都感覺很疲憊。
  • 傳播防疫知識 傳遞抗疫力量 戰「疫」中的廣播電視強信心暖人心聚...
    1月23日至今,湖北衛視每天7檔滾動播出戰「疫」特別節目《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日播出總時長達到600分鐘,不間斷報導疫情防控一線情況。北京衛視《生命緣》節目第一時間派出報導小分隊進駐地壇醫院採訪報導,至今已有18批報導團隊進駐重點醫療機構展開報導。
  • 【華西專家義大利戰「疫」日記】我們來了 和義大利人民在一起
    【華西專家義大利戰「疫」日記】我們來了 和義大利人民在一起 2020年03月19日 15:13:48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2020-03-24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中的柔情與大義:援鄂一線的「她」這樣說
    現為山東援鄂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的她,是山東省女子監獄三監區監區長、黨支部書記、四級高級警長。她是監獄人民警察,亦是知心大姐。在援鄂抗「疫」的第一線,她用一把柔情利劍,帶給更多萍水相逢的人以希望、以力量。 「我是監區長,這個時候就應該衝在前面!」
  • 「北歐疫情的翻轉,讓我這個學戲劇的都不敢這麼寫」|留學戰疫ing
    此前,他們中有人全力籌措物資,為國分憂,盡心盡力;此刻,他們中也依然有人身處他鄉,不為國添亂,全心全意。萬眾抗疫,齊心協力,手足同胞,心手相牽。海外戰疫的故事,值得我們去記錄;海外留學生的聲音,也值得我們去聆聽。 即日起,東方網·縱相新聞推出《留學戰疫ing》專欄,連線多個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還原海外疫情的真實面貌,側耳傾聽海外遊子抗擊疫情的心路歷程。
  • 戰「疫」一線日記|韓成龍:每天行走上萬步 一周時間鞋子穿破洞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4日訊「有時候憋尿憋急了直跺腳,就再也不敢多喝一口水。這個狀態正是我們隔離病房所有護士的真實寫照。」
  • 「聖人」曾國藩為何推親女兒入「火坑」?專家:日記早已給出答案
    曾國藩知道這件事後,也是十分氣憤,但是礙於兩家已經結親,不想別人說閒話,仍然堅持把女兒嫁入袁家。婚後,袁榆生仍胡作非為,花天酒地,這讓曾紀靜十分難堪。曾國藩有意引導一下這位不成器的女婿,但結果卻大失所望,最終曾國藩宣布與這位女婿斷絕了關係。
  • 成都12歲女孩陷入藍鯨遊戲:感覺很恐怖 不敢單獨睡
    成都12歲女孩小雅,通常獨自一人睡覺,但7月24日晚,她驚慌失措跑進隔壁房間,要和媽媽一起睡。  家長追問之下,小雅說出了實情,兩年前,她在網站上點擊了一個名叫「藍鯨」的遊戲,看到一條手臂上刻著鯨魚圖案,還有刀片……  「我只是點進了網站,沒有接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