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某的三位同學中了鉈毒之後在醫院治療 資料圖片
常某在山東鄒城的居住地
網上購買的鉈化工產品
「中國礦業大學3學生鉈中毒」事件隨著校方對相關情況的公布,而逐漸趨於明朗。人們在關注案件本身的同時,不禁要問,一個剛剛考上大學不到一年的19歲大學生,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向朝夕相處的3名同學狠下殺手?
昨天,快報記者在江蘇徐州和山東鄒城深入採訪,試圖通過常某的同學和老師,以及他在山東的父母親友,還原出一個天之驕子如何蛻變為一個犯罪嫌疑人的人生軌跡。
父親:表情凝重,眼睛裡噙滿淚水
昨天下午,記者通過相關渠道獲悉,常某山東老家的戶籍為「鄒城市石牆鎮某村」。
記者趕到了距離鄒城縣城20餘公裡的該村,但是讓記者意外的是,大家對常某本人顯得有些陌生。
幾經周折,記者終於找到了一位知情人。他說,常某一家人早就搬家到了鄒城市居住,他的父母都是國家幹部。
「他們都在城裡了,大人都很少回家,何況是小孩呢?」談及對常某的印象,這位村民稱,沒什麼印象,這個孩子偶爾回家一次,也很少到別人家裡,也不和其他同齡人交流。
經記者輾轉了解,常某的父親在鄒城市交通局工作,是該局的局長。母親在教育局工作,據說也是一位領導。在交通局常局長的辦公室,在和記者寒暄後,記者說明來意,常局長說,「兒子出了事,現在這個時候,你說我能接受你的採訪,能告訴你什麼情況嗎?」記者注意到,這位父親表情凝重,眼裡噙滿了淚水。
而在鄒城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稱常某的母親不在局裡,無法聯繫。
鄰居:他家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
這時,記者意外獲悉,常某目前在市區的新家就在鄒城市嶧山北路599號的教育局家屬院。這是一個很乾淨的小區。很顯然,常家在當地有一定的名氣,記者很容易找到了他們居住的大樓。這是一幢並不太新的大樓。記者注意到,這幢樓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大門。記者在大門口按了幾次門鈴,但房間內沒有任何反應。隔壁的鄰居說,常局長和他愛人還沒回來。
據鄰居介紹,常局長一家是兩年前搬到這裡的,以前在縣城有另外一處住所。鄰居說,常局長家戶型和自己家一樣,樓上樓下大概在200平方米左右。關於常某這個孩子的記憶,小區裡聊天的幾位老太太說,這孩子在徐州上學,平時不大和別人說話,有時問一句他才答一句。見面太少,幾位老太太感嘆。
在位於鄒城市新區的鄒城一中新校區,辦公室張主任聽明記者的來意後稱,「好像有這樣一個孩子,父親是交通局長。」更多有關孩子的情況他沒有透露。鄒城一中分管行政的王副校長以此事不屬於自己分管為由,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學校同學:他是一個不被人注意的人
「常某平時很少說話,在班級裡平時很少有露臉的機會,是一個不被別人注意的人」。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機電系材料06專業的學生小王(化名)告訴記者,「不僅僅是和女生,他和同班的男同學之間關係也似乎不太好,給人的感覺很不合群」。
曾和常某有過多次接觸的中國礦業大學老師張明(化名)說,「以前我曾代過他們的課,常某給人的感覺是性格木訥,思維並不是太敏捷。而且偶爾還出現曠課的情況。成績也很一般。」
前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徐海學院黨委書記劉堅稱,常某性格內向,不善於處理同學關係。
案發後,徐州警方於6月10日深夜在3名中毒者居住的宿舍718、715房間進行調查。檢測表明,中毒的3名學生的茶杯中有鉈的成分。那麼,既要熟悉3人,還要熟悉三人水杯,而且有出入718和715兩個宿舍的便利,他會是誰?警方根據718宿舍同學的介紹,很快鎖定了以前曾和中毒者牛某、李某、石某是同一宿舍的常某。
辦案人員說,常某性格內向,對牛某、李某、石某經常在一起玩耍而不理睬自己,心裡感到很不滿,曾多次要求輔導員調換宿舍。
(責任編輯:張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