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吃邊聊:多倫多|如何在村裡只花10刀吃到嗨?

2021-01-09 城市觀察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不少本地英文媒體很愛出一些「cheap eats」的榜單,嚴選各年度最佳的便宜餐廳——每個人對cheap的理解不一樣,且不說這些餐廳夠不夠便宜,單是那些小小一口、點到為止的食物,就算便宜也總不過癮,多吃幾份之後發現算下來一點都不便宜,也就失去了意義。咬牙跺腳,決定寫一份俺心目中的cheap eats指南,重點有二:一來,既然是否便宜不好定義,那乾脆只寫每餐人均10刀的餐廳,再怎麼說也便宜;二來,要過癮,要療愈,要舒服,要妥帖,絕對要是comfort food——又cheap又comfort,這才夠難得。當然了,各人口味不一,對我來說,最comfort的菜系包括了燒臘、早午餐、油炸、義大利菜和越南菜,如有雷同不勝榮幸——其中有幾家是俺的私藏心水小店,獨食易肥,分享至上,獨comfort不如眾comfort。

Aunties and Uncles

那天想吃早午餐,千裡迢迢跑到Aunties and Uncles,一問,需要排隊一個小時起,咕咕叫的肚子已在抗議,只能扭頭就走。後來每次都早早地到,也要忍耐半小時——甚至和別的正在排隊的顧客一樣,去隔壁買杯咖啡慢慢等。能救活周邊咖啡店的早午餐店可實在不多見。

其實不奇怪人氣如此之嚇人——多倫多最佳早午餐、多倫多最佳全天早餐、多倫多最佳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BLT)、多倫多最佳烤芝士三明治、多倫多最佳French Toast、多倫多最佳Pancake……無論是各大本土媒體,還是權威如Zagat,都毋庸置疑地把其封為多倫多最佳Brunch之一。更明顯的優勢是價格異常親民,人均10塊出頭就能開開心心抱著肚子走出來。

尚在門外,就能聞到狹小的廚房中飄出的猛烈香氣,麵包香雞蛋香肉香焦糖香——所以客人的食量都變得很大,能吃完一整份的招牌的Banana Oatmeal Pancakes,質感鬆軟溼潤表層焦香,香蕉肉很多很滑很香,燕麥的加入除了穀物香氣,更多了粗獷的細碎嚼勁,風格明顯與眾不同,家常水準的滿分,糧食帶來的療愈感無與倫比。隨季節不同配不同的水果,這次是用香料水煮到軟熟無渣的梨,淡淡的肉桂香。

最最粗獷的Cinnamon French Toast其貌不揚,其實被評為過村裡第二的French Toast(第一屬於School):浸飽蛋液蛋香撲鼻,吐司鬆軟微彈,空氣感保水度都夠,出鍋後撒肉桂粉和糖粉,再自行淋上偏稀的楓糖漿;蛋液放的鹽比別家多點兒,能吃到明顯的鹹度,更粗狂更奇妙更衝突,按家常水準已經摸到天花板兒了。

他家的烤芝士三明治Grilled Canadian Cheddar同樣排多村第二,很好吃,應該是近期最喜歡的一款,用柔軟溫和的白麵包夾進本地產的大量切達芝士並煎到融化,火候夠小夠均勻,所以麵包每一個角落都酥脆;與常規版本不同的是更加進後切的番茄片,沙甜潤滑,讓三明治顯得不幹不燥與眾不同。愛吃肉的還可以往裡面加培根,更豐富更罪惡。

他家的BLT仍然是多村第二(蒼了天了)——所謂BLT是懶散的北美人的簡稱,是為黃金三角「Bacon Lettuce and Tomato」的簡稱。依然用白麵包但火候更輕,內餡簡單精煉,番茄厚片,生菜清脆並抹上美乃滋,本地產的培根煎到走油,香脆得不得了;口味當然不複雜,但就是好吃就是過癮,只能說,經典就是經典,1+1+1等於滿分。

這次沒吃到他家被Zagat評為多倫多必吃菜品之一的早餐taco,下次一定不能錯過。這樣梳理出來,菜單上幾乎道道經典有好吃,閉著眼睛點都是家常水準的滿分。也正因為如此,哪怕附近有Maggie's、Sneaky Dee's 等等早午餐名店,Aunties and Uncles也一定是人氣最旺的一家,沒有之一——甚至是全村人氣最旺都說不定。更一定的是,這是最comfort的早午餐店,沒有之一。

Golden Turtle

曾想過要不要單獨寫一篇Golden Turtle,只是沒忍住獻寶,在這兒一起介紹掉——這家名氣相對不大的滄海遺珠,有俺心目中多倫多最好吃的pho!俺很愛越南和越南粉,清爽過癮帶湯水,在越南旅行時天天吃,在多倫多也十分常吃,大店如Pho Hung、Pho Tien Thanh、Pho Linh等等也一一打卡,也好吃,但基本都是屬於「一般好吃」,不是肉不行就是湯差口氣。後來,僥倖發現了Golden Turtle——這間小店人氣不錯但不至於巨火,並不在商圈,在華人圈裡也沒什麼名氣,但卻是各國很多食評人認為的多村第一pho;老闆全家都來自胡志明市,很低調地給多倫多帶來了鶴立雞群的出品。

來都來了不做他想,必須要吃村裡第一的pho——貪心如我也別仔細看了,直接要什麼都有的。Special combo rice noodle soup和別家不同,除了各種牛部件還有雞肉,先喝口湯——這是俺在村裡吃過的N碗牛肉pho裡,牛肉和牛油香氣最強烈最豐富最立體的一碗之一。湯頭清澈,飄著薄薄一層牛油,入口清甜濃鬱鮮爽,是教科書般的調味,粉的軟硬粗細也合口味,有嚼感又能掛湯;

至於肉,處理得非常細緻,每種肉的厚薄大小都有在關注,生牛肉的滑、牛胸肉的軟、帶筋牛腱的彈、牛肚和牛肉丸的脆——牛肉丸還特意選了帶牛筋的,更添一絲細碎嚼勁。最驚訝的是大塊雞胸肉,看著膈應,吃起來竟然彈脆軟嫩,一點都不幹,拜服。唯一要注意的是得快點吃,因為生牛肉切得偏厚,泡到全熟後稍稍偏韌。這樣一碗下肚,溫暖微撐額頭冒汗,妥帖得不要不要的,什麼毛病都被comfort了。

材料計有牛腩、牛丸、牛腱、生牛肉、牛肚和雞肉

很少人會關注越南的粥,其實很有特點——湯底不需要額外準備,反正要熬湯做pho的,一家店pho的好壞基本上決定了粥的好壞。Golden Turtle的pho如此精彩,Seafood Congee自然不會難喝:

標準的越式粥底,米粒細碎,順滑不粘,有厚度但利落;材料很豐富,包括蝦肉、打了花刀的魷魚和很越南的魚餅,該脆的脆該彈的彈,海味十足(敏感的人可能覺得有一絲腥氣),再很規矩地用炸蔥和蔥花增香;重點提一下他家選的魚餅,彈性十足之餘比別家的更有魚味兒。整碗粥下肚自然溫暖治癒,且吃到碗底還有料更是開心。

Mì qung是南越廣南省(Qung Nam)最出名的一種粉兒,出了越南就算是冷門,很驚訝也有賣:最大的特點是湯少,剛剛蓋過料即可(甚至在本地會有不加湯的幹拌吃法),湯中要加明顯的魚露和標誌性的薑黃(也就是咖喱的顏色來源),口味比pho的湯底重一些;跟著厚重的湯頭用了寬粉,更粗獷更滑溜更過癮;

至於料,Golden Turtle是豪華版,但都足夠規矩,彈嫩帶肥的醃豬肉塊、甜脆的大顆蝦仁和水準之上的肉糕,撒上必須要有的花生碎,以及靈魂的脆米餅——這種在越南被稱作bánh tráng mè的脆餅本來是加黑芝麻的,店家換成了歐美常見的罌粟籽,香氣不同了。直接吃自然香脆不油,泡軟之後是有趣的軟韌彈滑,很厲害,強烈建議嘗試,好吃且別家少見。

呲溜一大口

和別家越南粉的價格差不多,Golden Turtle也就人均10塊,cash only,但明顯好吃一些且多出了很多更道地更冷門的口味——要知道,pho本就很難做難吃,所以各家的水平異常接近,這樣一來,「明顯比別家好一點」就萬分難得,百不獲一。

Mamma Martino's

對我來說,義大利菜是最comfort的菜系之一——某些地方和中餐很像,原汁原味,挑剔食材,以及把面吃出花兒來——只是在多倫多的意餐價格大都超出本文標準許多。要說便宜的、好吃的、治癒溫暖的義大利菜有嗎?以俺時常全多倫多嗦意面的經驗來說,有,有一家,俺私藏的一家。

義大利人Bruno Martino在1983年和父母一起,開了Mamma Martino's這家家庭餐廳,迄今36年,是村裡歷史最悠久的老字號之一。剛開業時豔驚四座,提供超出當時餐飲水平太多的comfort food——甚至被當時的媒體誇成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人們得以慶祝人生的地方」,且拿了一堆什麼「最佳義大利餐廳」、「最佳披薩」、最佳patio、最佳餐廳氛圍等等獎項,風頭一時無兩。

如今城中已有一眾世界級的義大利餐廳(如buca系列),精緻高檔,自然是好,但每每走進Mamma Martino's的用餐區,都能明顯感受到另一個極端的、年月帶來的穩重和踏實,從老派的裝潢到家庭式的服務,還沒坐下就有預感——這家餐廳沒理由不好吃啊。

的確,哪怕放在今天,Mamma Martino's依然是一家優秀的義大利餐廳,喏,鎮店之寶來了——這被BlogTO評為多倫多最佳的Lasagna長相實在有點膈應,但切開之後順眼多了——層次不算多,但依然清晰分明,肉餡分布也均勻,調味平衡老練,奶酪給得不多,故食味比一般Lasagna清爽少許(要不然這麼一大盆也吃不完啊),軟滑入味不粘不塌,外加肉末的細碎嚼勁,家常水準可拿滿分。

最愛的Spaghetti Alla Carbonara大逆不道地用美式培根代替義大利培根(pancetta,亦或是用鹽醃豬臉guanciale),雞蛋稍微有點過熟了,也不守規矩放了奶油增稠——對嘛,北美雞蛋傻大傻大,既然雞蛋不夠好,就別死心眼地只用雞蛋,得不償失,稍微變通一下也可接受,何況算是好吃的——麵條當然夠al dente,再自行撒上大把黑胡椒,香濃粗獷過癮至極。

他家的披薩也負盛名,號稱西邊最佳,飯點時不斷有客人外帶回家吃——比Pizza Pizza也貴不了多少。當然可以很守規矩地只要基本款瑪格麗塔,十塊錢左右一張夠至少兩個人吃,但他家配料很豐富,且不拘於義大利,feta芝士、Bocconcinni芝士、茄子、番茄幹、朝鮮薊芯、烤紅甜椒、醃漬鳳尾魚……俺很喜歡Ricotta Cheese+Prosciutto的組合,乳清芝士清香微彈,鹽醃火腿烤熟後鹹度更明顯,但香氣也更濃。

吃多了番茄可以來個Linguini alle Vongole,叮囑要white sauce,就是一碟清爽雪白的、告別番茄的、鋪滿蛤蜊肉的彈牙扁麵條。洋蔥、大蒜、黃油和大量蛤蜊肉混出醬汁,有意或無意做得偏溼,可以多喝到幾口鮮甜濃香的湯;蛤蜊的新鮮程度就so so(畢竟便宜),也煮久了點,但湯實在是好喝——要奢侈起來乾脆放棄所有蛤蜊肉。分量依然極其大,全盛狀態的俺只能磕掉三分之二。

他家的Tiramisu屬於可遇不可求,撞神經性質,想起來就做,去了無數次都沒吃到。運氣好的話,可以一試這方別地兒找不到的粗獷版提拉米蘇——其實提拉米蘇本就粗獷,只是Mamma Martino’s的北美改良版更狂放不羈,絕不正宗,蛋糕、餅乾層層疊疊,有的還有蛋糕口感有的已經浸透了咖啡;撒上厚厚一層巧克力粉和巧克力醬,來幾大坨奶油——其實只能意會提拉米蘇的感覺,但很奇特也蠻舒服,只此一家值得一試。

Mamma Martino's的其他甜品也全都粗獷好吃,真的是「mamma」出品的風格,樸素大塊,俺很喜歡他家的Carrot Cake,蛋糕溫暖溼潤,加入大量香噴噴的杏仁和核桃,白色夾層主要是奶油芝士(cream cheese),香甜微酸,吃完一份毫無壓力。

前菜和甜品都在10刀以下,主菜(披薩、意面或同樣出名的三明治)都在10刀左右,分量驚人味道溫馨,俺是喜歡得不得了,沒事就去吃——媽媽出品必屬精品,也當然必屬comfort,此定律任何菜系通用。

The Dirty Bird

Kensington Market藏龍臥虎,藏著無數城中最優秀的小吃,價格也都很便宜——雖然都很好吃,無論是那家taco或這家jerk chicken,以個人口味來說,都算是偶爾想吃的異域食物,但談不上真正comfort,唯有The Dirty Bird療愈得不得了——炸雞嘛,一吃就立馬被comfort了。作為城中最優秀的炸雞店之一,The Dirty Bird與眾不同,賣的是北派炸雞——與流傳廣泛的南派炸雞相比,醃漬後撒上了一層更加拿大的楓糖粉(maple dust),增添了甜香和薰香,很有辨識度。

離The Dirty Bird不遠的地方,就是城中最頂級的肉鋪之一Sanagan's,也是餐廳所用雞肉的來源;類似的,店裡的蔬菜也都來自Kensington Market裡幾間有機蔬果店——這種鄰裡之間互通有無做出來的食物當然最最獨特最最溫暖,怎麼可能不comfort?

當然要吃招牌Northern Fried Chicken,哪怕肚子不餓,也可以只點兩塊過過癮,一塊大腿一塊小腿(店裡所有炸雞套餐都是既有大腿又有小腿,很滿足,且不會出現雞胸肉這種膈應人的玩意兒),飽滿圓潤上色均勻,不脫漿不塌陷,飯量小的直接就吃飽了,要價10刀不到。

扒開來看,火候自然是很美好,汁水四溢,肉質軟嫩入味;雞皮完美地和粉漿融為一體,外層酥脆內裡有最愛的雞油香,隱隱有些和別家不一樣的香氣,正是北派炸雞的特點——這可不是心理作用,曾帶不知情的朋友去吃,他第一口就說,和別家炸雞有細微的不一樣。

俺一般是點最小size的炸雞,兩塊,吃完七分飽,還可以出門再隨心情吃一兩家kensington market裡的小店,comfort到極致。

當然了,如果真的想在這裡解決full meal,那麼鎮店招牌The ODB最推薦——店家本就以這款炸雞華夫餅打出的名號。這回用上去骨的雞腿肉,炸得依然完美,配上罪惡感十足的黃油楓糖醬和酸香微辣的Dirty Sauce;華夫餅下單後現做,熱氣騰騰外脆內喧,口味並不重,和炸雞一起吃不至於膩。不過,這樣碩大一份吃下去,再怎麼樣也十二分飽了。

如果說越罪惡的食物越comfort,那麼他家獨有的華夫冰淇淋comfort得不得了——最受歡迎的口味是The Cereal Killer,甜奶油冰淇淋+麥片+煉乳+兩塊華夫餅,名副其實是killer:冰淇淋來自村中最著名的冰淇淋店之一Ed,香甜純淨紮實黏密,密度很大但夠細膩——顯得更黏的是足量煉乳,和諧統一的濃甜和奶香。華夫餅做得偏薄偏乾脆,麥片也脆硬有肉桂香,所以整體吃起來並不膩,非常好吃,甚至沒什麼壓力——只是記得吃完去做健康檢查!

新鴻發美食軒

俺不是粵港之人,但非常愛吃燒臘,閒著沒事就會去找燒臘飯吃——dt的粵式大菜水平糟糕,但燒臘相比之下好不少,只是依然良莠不齊,可能這家店今天燒鴨好一點,那家店昨天油雞還不錯。把唐人街百分之九十九的帶燒臘的餐廳都刷過之後,很有幸找到了新鴻發美食軒——不在主路上,出品幾乎都有水準,食客都是操著粵語的大爺大媽,看點菜的架勢也都是熟客……這樣的隱秘家庭溫暖小店,本不想寫,應該偷偷藏起來自己去吃的……

落座,店裡大媽就端來一大碗湯——每天都有的例湯大鍋煮出,免費給,主要是大量的便宜的豬骨,火候夠味道足,偶爾會撈到玉米、苦瓜甚至竹笙之類的配料。味精是給了的,俺倒是不排斥,反正肉夠酥軟,軟骨啃著也過癮。

最常點的雙髀飯堪稱廉價燒臘店中最顯奢侈的東西——豉油雞腿+燒鴨腿,滿盤都是最滑最嫩的部位,加一大坨水嫩清甜的炒包菜,稅後只要10刀。燒鴨出爐久了皮自然不夠脆,肉也不至於太滑,但總算調味精確汁水充沛,皮肉骨看似鬆散分離實則緊緊相連(which正是火候正好的標誌)。小店,自然不能要求通體棗紅色、完整無焦,但的確是家常好吃的出品——要多去幾次,和老闆搞好關係,就吃得到剛出爐的,好吃得不止一點兩點。

至於豉油雞就要點名表揚了——這可能是全唐人街(甚至全城)俺吃過最有水準的豉油雞。滷汁鮮甜平衡香料恰當,雞皮滑糯微彈,雞肉嫩滑不幹,皮下還有俺最愛的雞油。浸得入味且全熟,但嫩滑程度和出品的穩定程度超過了任何一間餐廳。

有次點了鹹魚雞粒炒飯,竟然比唐人街很多大餐廳做得都好。雞肉夠滑嫩,鹹魚碎爆得夠香(or夠臭?),米飯粒粒分明香口不幹,用少許雞蛋增香,最愛的蔥花也給得夠,還透出明顯的胡椒香氣,不錯。

人多可以來個三拼,只是吃不到最滑嫩的大腿了,不過也不錯。豉油雞哪怕是別的部位也比別家柔軟多汁;燒鴨的胸部更彈韌背部更鹹香;白切雞就還好,畢竟多村的雞太次。刀工自然是不錯的,都是店主大叔一個人斬,十多年了,肉塊整齊劃一大小相仿,不粘連無碎骨。

可能是豉油雞的擁躉太多,每天餐廳會準備大量的豉油雞翅,打包不限,堂食三隻起賣。雞全翅浸出來更緊緻更有嚼勁,鹹甜口兒也更重一點,能吃到濃鬱的醬香,最適合買一大堆下電視劇下電影下一切。

店裡最貴的飯才稅後10刀,便宜的五六刀就有交易,光為了豉油雞來一趟也值得,而豉油雞哪怕價格翻一倍也絕對尚有擁躉。小tips是,店裡時不時有賣隱藏菜叉燒豬肝,焦香濃粘厚重幹香,肝味兒是有的(俺是喜歡,但有人可能不喜歡),買回家切成片下飯下酒都絕好——一定記得向老闆打聽當天是否還有。

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的comfort food,以上幾家店當然不會老少通殺,但一定都是俺常去的便宜餐廳,客觀上來講味道也一定都不錯,絕對值得嘗試——反正10刀,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走過路過不可錯過,說不定也成為您的飯堂,以後咱們得長期拼桌啊!

相關焦點

  • 邊吃邊聊:尼亞加拉瀑布城|安省居民們需要一點動力
    好在,離開景區中心一兩公裡,到了尼亞加拉瀑布城市中心,就是一個正常的小城鎮,安逸寧靜生活感強。而得益於尼亞加拉半島一眾能打的瓜果蔬菜和牧場酒莊,這裡還有些不錯的餐飲空間——不敢說值得從多倫多專程來吃,但不景區不遊客,絕對在水準之上。
  • 年輕人「邊作邊養」普遍:邊無休止熬夜 邊吃維生素
    在甘肅上學的95後大學生覃彥(化名)喜歡打遊戲,經常睡得很晚,「有時晚上邊敷著面膜,邊熬夜看遊戲比賽,第二天早上醒來再吃點枸杞」。調查顯示,82.3%的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的現象在年輕人中普遍,其中21.4%的受訪青年覺得非常普遍。
  • 邊吃邊聊:美奈|一個缺乏靈魂的地方
    Pork chop,這麼說吧,俺就沒在越南吃到過好吃的排類,永恆的乾柴死硬,外加一坨同樣沒有魂魄的飯。Vegetable with tofu mushroom,非常經典的一道越南人理解的中國炒菜,看著碗底那麼多水就頭疼。回酒店,用空調轟自己,碎一覺。起床神清氣爽活力四射,在酒店裡喝點special drink。這杯是薄荷菠蘿生薑汁兒,夠奇葩,夠爽。
  • 為了吃雪糕,感冒的我邊吃雪糕邊喝熱水
    瞬間臉都綠了………上大學時舍友有一次帶回來一份吃的,每個人都給了一點,我知道馬上要到我了,所以我一直在看著她,然後張嘴說謝謝的時候口水流出來了。當時她帶回來的吃的是什麼我已經忘了,我只知道應該挺對我胃口的半夜做夢吃麵條,準備夾麵條,突然醒了,發現手舉起來在半空中呈夾筷子的樣子那個炎熱的夏天,我拿著新買的冰棍從樓梯上滾了下來,冰棍被我高高舉過頭頂安然無恙…後面的同學都看傻了小時候很喜歡喝百事可樂,有天放學回家看見桌子上放著一大瓶
  • 邊吃邊聊:蒙特婁|蒙村主流景點大掃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糾結很久到底先大幅度寫蒙村餐廳還是蒙村景點,最終決定還是把想寫的放後面……作為加拿大的藝術中心和歷史最悠久的大城市之一,在俺心目中,蒙特婁的好逛程度已經超過多倫多了——景點集中分布,交通相對便利,且景點含金量稍微高一丟丟(俺真想不到多村有什麼好玩的
  • 邊說話邊吃紅燒老鴨,女子誤吞2釐米長「手槍」鴨骨頭
    揚子晚報網11月27日訊(通訊員 毛買珍 宋亞君 記者 萬凌雲)一邊說話,一邊吃紅燒老鴨,一句容女子竟然誤吞了一根2釐米長的「手槍」形鴨骨頭!27日,句容市人民醫院介紹,危急時刻,該院內鏡中心醫生巧手取出,這才將這一「要命」險情解除。
  • 用電飯煲這樣做的飯,一個人可以吃一鍋,家人邊吃邊贊我是大廚師
    有的時候不知道吃什麼好了。吃完飯就想著下頓飯吃啥,於是就習慣性的,天天叨咕吃啥飯。這也是每一個家庭主婦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各種搭配的飯菜。如果做滿桌子飯菜剩下很多,就會想哪個菜沒有做好吶。怎麼都不喜歡吃了。做對了口味,飯菜幾乎不剩下的時候,別提多開心了。這也是家庭主婦們的一份小快樂。有次和孩子們一起吃快餐去,其中一道廣味的煲仔飯點一個都沒夠吃。當時我就琢磨煲仔飯的做法,感覺很不錯飯菜一鍋出了。
  • 真實版熊出沒,黑熊連殺3人,其中一人邊被吃,邊打電話求救,痛
    黑熊本身就是畜牲,喜歡吃活物,不喜歡把獵物咬死,也就是說小男孩的母親是活活被咬死的。黑熊一邊吃,小男孩母親邊撕心裂肺的疼叫。孩子才7歲啊,親眼目睹母親被黑熊咬死,那慘痛的記憶可能會伴隨他的一生。之後,小孩下山將這慘痛的事實告訴村民,兩個村民上去尋找時,發現小孩子的媽媽都快被熊給吃沒了。吃肉是會上癮的,更何況是吃人肉。黑熊已經把人類當成食物了。其目光看人行走時,就像一根根行走的辣條。那兩個上去探查情況的村民,更是被黑熊從背後襲擊咬死。
  • 長在樹上的「草莓」,以前村裡小孩經常吃,現在非常珍貴
    長在樹上的「草莓」,以前村裡小孩經常吃,現在非常珍貴有很多的人喜歡懷舊,或許跟性格有關,比如我自己,就比較特別容易懷舊,就特別喜歡懷念小時候,雖然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很困難,但是我們都很開心,各種瘋各種玩,不過我們最喜歡的還是在山上摘野果,因為在那個時候生活不好沒什麼錢,家長就很少給我們買零食
  • 恢復營業:邊曬太陽邊吃麵 去北京80層高的酒廊眺望落日餘暉
    面檔中餐廳最先開門迎接京城食客,多久沒有邊曬太陽邊吃麵了?是的,在面檔門前就是超大面積的落地窗,視野開闊,陽光灑在身體上特別的舒服。午餐時分可以來份川味粉面,蘇式陽春麵清淡味鮮,招牌牛肉麵裡的牛肉燉得入味,適合大快朵頤。3月18日起,終於能再回到80層雲端眺望。午憩時分的一碗招牌椰奶叻沙,亦或是一客料足鮮美的龍蝦包,邂逅藝術下午茶也順勢誠意回歸。
  • 朋友上網買「肥螃蟹」,8隻花了139元,用椰汁煮來吃,滿滿全是膏
    嗨,大家好,小編是大家身邊的美食達人柒妹,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美食,朋友上網買「肥螃蟹」,8隻花了139元,用椰汁煮來吃,滿滿全是膏,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
  • 如何用「邊寫邊搜」寫論文?
    從閱讀到寫作,如何用 邊寫邊搜打造你專屬的 高效 文獻閱讀和論文寫作系統?邊寫邊搜是致力於成就效率愛好者的一款知識服務工具,提供 資料管理、聚合搜索、在線閱讀、一鍵引用、筆記摘錄、模版管理、協同創作、報告加速 等功能。「在線精讀」是一款基於雲服務的分屏閱讀和筆記應用,邊讀資料邊做筆記,打造個人專屬的高倍速閱讀理解體系。
  • 直刀、清底刀和修邊刀有什麼區別?
    如果要銑寬於1/2寸的槽可以多銑兩遍,1/4寸-1/2寸之間的槽可以用1/4寸直刀銑兩遍。直刀主要用於開槽或企口,清底刀主要用於將槽底修理平整、光滑,修邊刀主要是將工件邊緣修理平整、光滑。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底部工作,一個側面工作。清底刀一般都是刃長低於板厚(淺槽)試用底部和測面加工出來效果良好。
  • 想吃蕨菜別老往山上跑,它和蕨菜是兄弟,田邊走一圈,一掐一大把
    沒錯,就是到田邊附近,小河岸旁,尋找蕨菜。很多人不知道,蕨菜其實不只有山上有,田邊水旁也有,只不過它叫「水蕨菜」。在我們雲南,蕨菜有2種,一種是山蕨菜,枝幹壯實、個頭高大,應該全國都有,還有一種就是水蕨菜,顏色淺綠,枝葉較細,個頭嬌小些。雖然長相上略有差異,但都是餐桌上一等一的美味。
  • 到多倫多周圍美國感受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正面衝擊
    大家好,小編的一個朋友在加拿大多倫多住了很多年,所以我將介紹美國加拿大中的多倫多,我們馬上開始吧。第二天,我們去多倫多旅遊。第一站是加拿大國家電視塔。最著名的電視塔是離地351米的360度旋轉餐廳觀景臺,他可以從四面八方看到多倫多的景色,邊吃邊欣賞異域風情真是一種享受。
  • 來新加坡最IN玩法 除了吃吃吃還有狂歡一起嗨
    因為小長假才三天,不能去太遠的地方可是又不想在國內遊玩,不想去太冷的地方但也不想曬成包公,想吃吃吃到撐又想和當地人一起嗨,那麼,我想對於這些要求,來新加坡旅行絕對是再適合不過!吃過以後,辣辣的感覺卻還想再吃一碗。
  • 大伯宰羊記:發誓要吃肉犒勞自己,真正吃到嘴裡的只剩下了羊下水
    當他某一日忽然發現種田的收成越來越少,辛苦廉價到買不起一條煙的時候,大伯便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擱在了放羊上,用他的話說,種地沒有成就感,只可以當做一種習慣。在半農半牧的地方放羊是極其辛苦的,扔不下地裡的習慣,又不捨得僱傭專業的羊倌。村民們自發的組織起了放羊的「隊伍」,兩個人一組,一組放一星期。
  • 雲邊有個小賣部,販賣著宇宙般的溫柔
    ,卻逐漸平凡到卑微,最終卻換來像大多數人的普通。劉十三抽抽搭搭:「我一定請你吃頓特別好的!」程霜擦擦眼淚:「你人不錯,如果我能活下來,就做你女朋友。」雲邊那麼熱的夏天,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無數個季節的風穿越這條通道
  • 湘江邊有一座孤島,禁捕後,一種特色小魚乾,要等10年後才能吃到
    如今在禁捕10年的大環境下,島上漁民面臨新的選擇,有一種島上特色美食——煙燻小遊魚乾,恐怕近10再難吃到。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湘江作為長江的支流,自然也屬于禁捕保護區域。在湘江河畔有一個小孤島,位於湖南株洲河西地段,住著70多戶人家,常住人口為200多人。
  • 聊客戶外用品告訴你燒烤界的「扛把子」,你都吃過嗎?
    沒事約上三五個好友,往路邊攤上一坐,叫上幾瓶啤酒,點些喜歡吃的燒烤,從家長裡短聊到青春年少,美妙極了。 說到燒烤呢,每個人心中總有那麼幾個偏愛的美食,但總有幾樣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點的,堪稱「燒烤界的扛把子」,那它們究竟是什麼呢?本期,就讓聊客戶外用品的後臺小編來給大家揭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