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人士稱傅高義寫中國是平視的:平視就是誠意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1月18日,《鄧小平時代》中文簡體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推出,以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21周年。自2011年英文版發行以來,這本在海外獲獎不斷、好評頗多的重量級圖書,終於回到故事發生地。

  這部由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傾10年心力完成的著作,是對鄧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國改革開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兼具客觀真實性和高度可讀性,被譽為鄧小平研究「紀念碑式」的著作。

  目前,《鄧小平時代》首印50萬冊已經全部徵訂、發貨完畢,正在做重印30萬冊的準備。如果用暢銷評判本書,多少有些表面與膚淺。用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的話則是: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更是社會影響與進步。

  「傅高義寫中國是平視的,平視就是誠意」

  《鄧小平時代》的作者傅高義是哈佛大學亨利·福特二世社會學榮休教授,曾兩度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他對中國問題的觀察和寫作持續了整整40年,在哈佛大學有「中國先生」之稱。

  為了寫作《鄧小平時代》,傅高義從最基礎的資料工作入手,閱讀了大量中國大陸出版的相關文字材料,也廣泛涉獵港臺和英文、日文出版物,並充分利用了美國的檔案材料。他做了大量訪談,其中包括中國的黨史專家、高幹子女和在鄧小平身邊工作過的幹部,還訪問了與鄧小平有過接觸或者對鄧小平有特別認識的國外政界、學界人士,也不止一次採訪了鄧小平的家屬。他還親往鄧小平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在廣泛、豐富、紮實的史料基礎上,作者又進行了細緻的考辨,排除了可信程度較差的部分,儘可能地保證資料的權威準確。

  在《鄧小平時代》中,傅高義對鄧小平的個人性格和執政風格進行了深層分析,並對中國改革開放史進行了完整而獨到的闡釋。對出版《鄧小平時代》中文簡體版的工作也高度認可、理解和支持,在編輯出版過程中不時予以指點和校正,改正了英文版的一些史料訛誤和行文偏差。

  《鄧小平時代》全球中文版版權代理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甘琦表示,有人說西方人寫中國往往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俯視的,一種是平視的。「傅高義先生寫中國是平視的,在我看來,平視就是誠意,觀點反而在其次。」傅高義曾非常坦然地告訴我:「我不怕別人批評我的觀點,我只在意別人是不是認為我所寫的是事實。」

  「通過解讀鄧小平個人來解讀中國,通過理解鄧小平來理解國家」

  據介紹,《鄧小平時代》一書的著力之處在鄧小平後期,即「鄧小平時代」。50餘萬字中,作者濃墨重彩地展開了鄧小平從1969年開始下放江西到1997年生命之火熄滅的28年精彩人生歷程,不僅對鄧小平其人有深入具體的描述分析,更涉及這一時期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對中國當代變革歷程有著獨到的觀察和理解。

  傅高義強調:「我盡力客觀對待鄧小平的言行,也沒有掩飾我對鄧小平的欽佩。我認為他對世界有著巨大的影響。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對世界的發展有過更大的影響。」

  在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上,傅高義也力圖從慣常思路之外切入,以提供更加立體的透視事件的角度。他還擺脫國內某些定型說法,提出出人意料的觀點。比如,和「總設計師」的名號相比,他更願意稱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經理」。

  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公司總經理尹昌龍認為,通過解讀鄧小平個人來解讀中國,通過理解鄧小平來理解國家,《鄧小平時代》對我們理解深圳也非常重要。「可以說深圳是中國的窗口,深圳是國家整個戰略的產物,通過深圳理解中國、通過深圳來理解小平的思想,我想這是一個重要的點和一個重要的方法。」

  「在這個時點推出《鄧小平時代》一書有著非常大的意義。」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深圳市社會學學會會長楊立勳表示,「書後有八九十頁的注釋和索引,今後我們研究小平、研究改革開放,可能很多資料還要從這個地方來。我看了以後覺得書中很多資料我們都不知道,傅高義的網絡、人脈、背景、關係都比我們好,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視角」。

  「這本書是很好讀的,看這本書就像讀文學作品一樣」

  《鄧小平時代》譯者、山東大學教授馮克利稱,從這本書中,他對鄧小平以及在他領導下發生的大事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馮克利認為這本書中寫的最精彩的部分,應當是和鄧小平的外事活動相關內容,尤其是鄧小平在上世紀70年代為數不多的幾次重要出訪——日本、美國和東南亞四國之行。

  傅高義多次提到毛澤東對鄧小平有兩個形容,一是「鋼鐵公司」,一是「綿裡藏針」,馮克利認為這兩個觀察都是很到位的。「鄧小平做事一貫堅忍不拔,他並不是一個處處鋒芒外露的人,用他女兒的話形容,他是個『不愛說話』的人。他一向沉著冷靜,很講究做事的分寸。」在他看來,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候、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大概是一個政治家最可貴的品質。

  使樊希安感動和敬佩的是傅高義的「十年磨一劍」——他用10年時間寫作一本大書的精神。「傅高義先生不僅有堅持精神,而且他『磨劍』的方式非常科學,採取了科學論證的方式,所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磨劍』用的『磨刀石』也很好——廣為收集材料,把所有的研究成果進行對比,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對這本舉三聯書店全店之力推出的《鄧小平時代》,樊希安評價道:追求客觀、中立,追求資料的真實性,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作者是美國人,他是在鄧小平時代外面來看我們這個時代,有獨特的角度和視角;這本書是很好讀的,看這本書就像讀文學作品一樣;作者做的研究都是在資料的研究和敘述當中得出自己的結論,或者隱含自己的結論,讓讀者去領會;作者把鄧小平放在和時代的聯繫當中去研究,把鄧小平和中國聯繫起來研究,把鄧小平和世界的發展聯繫起來研究,把鄧小平和其他重要人物放到人物關係當中去進行研究,所以他得出的結論很有思想深度。

  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這樣評價《鄧小平時代》一書:一部內容豐富、史料翔實、觀點新穎、寫法獨特的書;一部幫助讀者重新認識鄧小平的書;一部告訴讀者中國改革開放道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書;一部對中國改革開放道路加以全面描述和總結的書;一部與中國當前的時代接軌、為現實所需的書;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生動流暢,可讀性強、引人入勝的書。「總之,這是一部極有價值、極其精彩的大書。」

  ■作者言論

  盡力摒除可能有的偏見

  ★我們這些哈佛大學的教師,不僅有教導學生之責,還有進行研究以增進學識和為公眾撰文著書之責。我感到有責任促進我們對東亞發展的了解。我們感到自己對引導美國公眾有著特殊的責任,但是我們也認識到,亞洲知識的建構需要合作努力。

  ★20年過去了,很多原來沒有興趣了解鄧小平的西方人,現在也開始願意認真考慮鄧小平在中國歷史上真正的作用。我希望的是,我的書出版的時機能夠促使更多的西方人去嘗試更深入地理解鄧小平其人和他所推行的改革,以及中國所發生的變化。

  ★我盡我所能同對鄧小平有不同看法的人交談,其中既包括非常敬仰鄧小平的人,也包括批評他的人。我盡力摒除自己可能有的偏見,儘量客觀地看待鄧小平領導時期的種種狀況。我希望,假如鄧小平今天還在世,他也會承認,不管我的書中存在什麼問題,但還是努力按照他的「實事求是」的教導做的。

  ★在寫作本書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難題是鄧小平自己沒有寫什麼,因為他沒有寫日記。所以,他怎麼想也不好判斷,他那個人不太愛說話。所以,很多事情我知道他和某某人談什麼,但是他腦子裡怎麼想,那是很難了解的。只好去想那個環境是什麼,他平常做什麼,他的行動是什麼,裡面肯定有什麼樣的想法,所以可以猜測。

  記者 孫海悅

  (以上作者言論摘自首發式上發言、本書序言、國家圖書館演講稿等)

相關焦點

  • 中國山水畫透視方法解析,移動視點、遠視距、俯視、平視、仰視
    這是講觀察景物的三種角度,即仰視、俯視與平視,所得到的三種畫面效果,即高遠、深遠與平遠。但這也不夠全面,如上面提到的《長江萬裡圖》、《清明上河圖》等等,單以「三遠」或「以大觀小」是不能完全解釋其透視方法的。還必須加上很重要的一條,也就是中國山水畫透視的核心—移動視點。這在歷代畫論中還沒有明確談到。
  • 龐巴迪公司推出加裝雙平視顯示器的「環球」7500公務機
    中國航空報訊:近日,龐巴迪公司宣布全球第一種加裝雙平視顯示器的「環球」7500公務機。這種平視顯示器配備了增強型和合成視覺系統,進一步增強了態勢感知效果,可提供額外的安全性和功能冗餘,而且第二個平視顯示器還可增加副駕的輔助操作能力,使飛行員在飛行和監控功能之間更易轉換,還增強低能見度進近過程中的安全性。
  • 德州儀器計劃提升汽車平視顯示器面積和亮度
    德克薩斯儀器聲稱,其基於DLP晶片的汽車平視顯示器可以通過偏振眼鏡創建更清晰更明亮的圖像。
  • 王石:我們對西方已經由仰視變成平視,希望能力再大變成俯視
    來源:新浪財經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於11月18-20日召開。萬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會名譽主席、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出席並演講。王石感慨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的機遇。「由被動挨打,我們仰望著西方的文明、制度這樣一個物質社會,到現在我們真的可以平視,我們希望我們什麼時候能力再大就俯視(西方社會)。由仰視變平視,我們要珍惜」。王石強調,營商環境對於企業家來說非常重要。「如果讓企業家不安的心在這裡,這是非常不利於營造有信心的社會和未來的社會」。談及深圳,王石點讚了營商環境。
  • 平視、仰視、俯視這三種視角在實際中的應用(2)
    2020.10.24聖景龍灣而採用仰視角度拍攝,則能完整地展現景物的體積,而且透視感會很強。2019.06.07瑜伽,劉弦在旅遊人像紀念照中,如果採用平視拍攝,主體與背景中的遊人重疊在一塊,主體無法突出,所以考慮以仰視角度拍攝,以天空、地標建築物、山體、綠樹叢為背景。
  • 復工包機成都赴斯裡蘭卡助力 雙平視顯示器的環球7500交付
    據愛飛嘉私人飛機平臺了解到,31日18時53分,中國港灣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港灣)斯裡蘭卡區域公司及合作單位168名技術人員,乘坐國航CA559復工定製航班,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直飛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
  • 「中國科技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仰視階段,到了可以平視的時候」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指出,中國科技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仰視階段,到了可以平視的時候,甚至在有些方面更為領先,要真正成為科技強國他說,雖然現代科學興起於歐洲,但美國卻後發先至,「亞當斯時刻」就是美國化學走向自主發展並日趨卓越的代表時刻。
  • 比汽車更舒適平視本田金翼,頂級公路巡航之王,1854ccV缸重434kg
    比汽車更舒適平視本田金翼,頂級公路巡航之王,1854ccV缸重434kg。從這車的定位上就可以猜出這車的外觀一定不俗,不出意外Star Venture的外觀看著十分的魁偉,這車的車重達到了434kg,車身是採用鋼質的混合型車架,由於發動機採用的是半乾槽式設計,機油室外置並且採用嵌入式的設計,所以發動機安裝的位置更低,這車的重心也低。
  • 【紀念專欄】王緝思談傅高義新書:為世界讀懂中國
    本期為傅高義教授紀念專題,以深切緬懷傅高義教授並銘記他為中國研究和中美關系所做的貢獻。本文是經王緝思教授校訂後整理的他在「第五屆中美青年學者」的主旨演講。首先分享了傅高義教授在新書《中國與日本》序言中憶起博士生導師對他說的話:「想要了解不同文化,必須真正走近被那種文化滋養的人。」本文約6778字,讀完約17分鐘
  • 出版界互相指責圖書封面抄襲 封面設計誰之恥?
    出版界互相指責圖書封面抄襲 封面設計誰之恥? 2012年07月24日 16:53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參與互動(0)
  • 傅高義逝世,他是怎樣的「中國先生」?
    不過,傅高義身上的中國印記遠非一部《鄧小平時代》所能概括。從上世紀60 年代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投身中國社會研究開始,到70 年代建言尼克森總統接觸中國,再到後來參與中美各個層面的交流,傅高義親身見證了中美關係發展的不同階段。 說起來,傅高義與中國結緣,還要從他30歲那年的一次訪友經歷說起。
  • 強五座艙高清圖首見,竟然用民用GPS,當年就是靠它去投氫彈的啊
    淚目,當年我們就是靠這東西去打仗的。小強大家都熟悉,但座艙內的高清圖就少見了。仔細看看,裡面那個像老人機一樣的東西是個啥。平視顯示器邊上臨時加上去的那個終端設備,是「高明定位導航」吧?就是民用的GPS定位導航儀。
  • 從葉爾欽「休克療法」看中國民眾的暴富心理
    馬未都:對對,特別是春天,秋天交節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交節秋天到冬天,冬天到春天交節的時候。主持人:哎喲,小心啊,小心啊,而且你看那天說葉爾欽,我就發現,你看他是外國的領袖,咱聊起來就可以說他死了,我一想要是中國的人物,咱得說逝世,去世,其實我喜歡死,這死這感覺是一種平視,甚至是俯視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