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養出「刺身級」淡水魚「翡翠皇2013-05-31 08: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羊城晚報 瀏覽量: 2990 次 我要評論
    
日前,來自東莞的活魚「翡翠皇」從茶山用特製粵港直通車運送到香港。隨後,這批生鮮擺在了香港百佳等知名超市顯眼位置,並進入香港馬會等高級會所的宴廳。東莞養殖的活魚擺上香港人的餐桌,這意味著中斷了近10年的莞魚供港歷史被改寫。
「世界工廠」東莞所出品的淡水魚翡翠皇,不僅零汙染,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還超過三文魚三倍。香港環食署對於魚場的硬體軟體設施連連稱讚,就連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檢定中心也為翡翠皇頒出國內同類產品首個「刺身級」認證。
東莞鮮魚是怎樣突破香港嚴苛的食品檢測標準,記者日前進入魚場進行了一次「探秘之旅」。
1
高科技養魚全國首屈一指
2008年前後,梁遠雄和妻子溫小燕,與5位港商投資近800萬美元養魚。2011年5月,東莞茶山的一處荒地開始大興土木,僅用了一年多時間,三泰環保漁業公司建成,這是一座佔地24000平方米的工業化魚場。
洗手、穿鞋套、進入風淋消毒室消毒。走進魚場,一系列嚴格的安全措施讓你產生錯覺,像是要進行一次科技實驗般嚴謹。而對於這裡的工作人員來說,卻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程序。在綠樹亭臺的掩映下,這座鋼筋水泥搭建起來的養魚基地,造型更像是一個科技產業園。
「魚場的整套養殖技術是從澳洲引進,由我們自己改進升級,現在已更新到第四代,在國際上都是領先水平。」運營總監劉魯彬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全國只有兩個地方採用這樣高科技技術養殖翡翠皇,一個在上海,另一個便位於東莞茶山。
劉魯彬介紹,魚場有三種魚池:兩個魚苗隔離池、24個成長池和兩個吊水池(淨化池)。整個生產過程都採取了數據化管理。翡翠皇的每個生長階段,都是可視可控的,在辦公區的視頻監控室裡,可以隨時監控到各個車間鮮魚的生長活動情況。由於實現了科技養魚,龐大的魚場僅有員工35名,每個車間只需配備一到兩名養殖人員。
    
    翡翠皇魚肉製作的刺身
2
莞產活魚香港獲「刺身級」認證
「新鮮的魚苗進入魚場要進行1個月的隔離,其中10%的不合格魚苗將被篩選清出魚池。然後才開始進入為期5個月的成長池,所有的魚飼料原產地都來自美國。」 劉魯彬介紹,餵養翡翠皇的魚食均是純天然魚粉磨製而成,人類也可以食用。
在全封閉的環境下,魚場可以常年達到恆溫恆溼,4.6米的深水魚池為翡翠皇營造最佳的生長環境。同時,魚場還配有一個水質實驗室,每天給28個魚池的水做檢驗,檢測數據將輸入電腦,製成一張水質走勢圖,而實驗室的兩名員工的職責是保證魚池的水保持在一個平穩的數值內。
魚場還有自行研發的全天候環保養殖系統,重金打造的「A EFS」可以實現魚場水循環再生,每天僅產生1%-2%的水消耗。
「被挑選好的鮮魚,還要在吊水池呆上兩星期,停止餵食進行觀察,當體內的魚糞排清,沒有出現病變才能出售。」劉魯彬稱,每一條出品的鮮魚都要以最佳狀態進入餐桌。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檢定中心經過4個月的嚴格檢測,為魚場「3A澳洲翡翠皇」頒發國內同類企業中第一個「刺身級」認證。這證明翡翠皇不含有任何有害重金屬、毒素、抗生素和雌性激素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中斷了近10年後,食品標準相當嚴苛的香港,再次向東莞漁業打開綠色大門。
劉魯彬介紹,目前,翡翠皇已進駐香港30多家超市,雖然售價比同類寶石魚要高,但依然受到香港市民的歡迎。劉魯彬稱,魚場每年產量達到350噸,未來翡翠皇將覆蓋香港70家超市,並走入深莞穗市場。
3
味道更勝三文魚
採訪期間,養殖人員為記者挑出一條翡翠皇。粗略一看,論相貌,巴掌大的翡翠皇很難與老虎斑、花鱸等魚類媲美。細看之下,翡翠皇的淺灰色魚鱗面上,還覆蓋著翡翠綠般的漸變色,一兩顆黑斑「鑲嵌」在魚面,確實有特色。
獲得「刺身級」認證,那便意味著翡翠皇不僅可以烹飪,生吃也是其一大特色。作為淡水魚,翡翠皇鮮有魚刺,一條魚骨貫穿全身。將鮮魚從魚肚剖開,掏盡內臟洗淨,取整個魚肚腩,用長刀快速地切成薄薄一片,放入冰鎮的菜盤,點綴些花果便大功告成。紅白相間的魚肉搭配芥末生抽,入口魚肉緊緻鮮甜,毫無土腥味,相比三文魚更有嚼勁。
翡翠皇一魚可四吃,生吃、白灼、清蒸、椒鹽烹製各有特色。
資訊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