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生創作「3D錯覺藝術空間」吸引民眾體驗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山西大學生創作「3D錯覺藝術空間」吸引民眾體驗 (1/6)

"← →"翻頁

9月2日,山西太原,民眾在「3D錯覺藝術空間」展館體驗「錯覺藝術」。該展館展出的3D立體藝術空間作品全部由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生創作。這種空間作品打破了立體繪畫和二維視覺界限,利用「障眼法」、觀賞角度等因素,給體驗者一種視覺錯位的立體感覺。中新社發 韋亮 攝

發布時間:2014-09-02 13:20:24 【編輯:李霈韻】

山西大學生創作「3D錯覺藝術空間」吸引民眾體驗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地的視錯覺藝術裝置盤點!
    其實這只是利用了利用反射、透視和視角的結合讓你在特定的角度看到了這種神奇的「幻覺」錯覺滑梯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利用視錯覺來打造的大型藝術裝置>日本東京大學明治大學的數學家杉原厚吉先生創作的裝置「錯覺滑梯」利用斜坡和四條向下傾斜的軌道塑造了「反重力上坡」的錯覺場景
  • 視錯覺藝術大師——埃舍爾
    hello,各位寶~ 如果你玩過《紀念碑谷》這個遊戲, 對其中視覺錯覺的場景設計應該也不會陌生。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這位視錯覺藝術大師——埃舍爾!
  • 美國攝影家帶山西民眾走近美洲原住民(組圖)
    美國攝影家帶山西民眾走近美洲原住民(組圖)     「美洲原住民張雲 攝   中新網太原7月6日電 (胡健)美國激揚美術學會和山西博物院共同主辦的「美洲原住民:瑪雅、印加和北美土著——傑夫·佛可思攝影作品展」6日在山西博物院開展。此次傑夫·佛可思帶著200餘幅攝影作品親臨現場,帶領山西民眾近距離感受神秘的美洲文化。
  • 展訊|Pi式錯覺展——3.1415926...藝術視角的π世界!
    Pi式錯覺展——藝術與科學的奇異交會
  • 視界|走進波洛克、奧斯汀的故居,看個人空間與藝術創作
    藝術家的故居和工作室與歷史上的藝術運動、當下社會形態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本文通過探訪多數已成為歷史遺蹟的美國歷史上七位已故知名藝術家的故居工作室,試圖探討藝術家的個人空間以及他們所處時代的社會形態與他們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
  • 360視覺.錯覺.幻覺.全新感官體驗藝術裝置
    視錯覺藝術裝置,一場空前的視覺藝術活動,360感受神奇的三維藝術。是指不符合客觀實際的知覺,包括幾何圖形錯覺(高估錯覺、對此錯覺、線條幹擾錯覺)、時間錯覺、運動錯覺、空間錯覺以及光滲錯覺、整體影響部分的錯覺、聲音方位錯覺、形重錯覺、觸覺錯覺等。
  • 太原北美N1藝術購物中心1月21日開業 佔地近5萬㎡
    1月21日,山西首家藝術主題購物中心——北美N1藝術購物中心迎春節盛大開業,該購物中心位於太原市最具投資增長潛力的南部新區,晉陽街體育路交匯處東北角,佔地近5萬平方米,地下2層至地上5層。   北美N1藝術購物中心採用內建築的設計風格,內建築設計就是在建築裡蓋房子,在建築裡再設計充滿趣味感和最能吸引客流的零售空間;內建築的設計講究空間、細節,在選擇裝飾材料方面也很特別,每一個店面都是別具一格的作品。區別於其他商場千篇一律的白光和傳統裝修材料,北美N1在建築材料上更是獨具匠心。
  • 歐洲繪畫的空間與錯覺
    懺悔的抹大拉的瑪麗亞(油畫) 提香·韋切利奧尼古拉斯·彭尼日前,「外交使團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論壇」在北京舉辦,原英國國立美術館館長尼古拉斯·彭尼爵士以「歐洲繪畫的空間與錯覺」為題,開啟了「歐洲人與中國藝術」系列的第一場講座。
  • 臺灣設立「藝術銀行」 鼓勵本土創作
    3月25日是臺灣「美術節」,當局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宣布即日起啟動「藝術銀行」計劃,首批將斥資7000萬元新臺幣徵購本土未成名藝術家的作品,以租賃方式進入公共場所,讓民眾不用到美術館、博物館也能享受視覺藝術。
  • 《視覺遊戲hocus》評測:極簡主義的空間錯覺
    提到空間錯覺,相信大家聽《紀念碑谷》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唯美是它,錯覺也是它,《紀念碑谷》鐵塔一般攔在藝術風格或玩法風格相似的遊戲面前,頗讓人有些唏噓。同樣被提起的還有《無限迴廊》,作為空間錯覺的先驅者,它也總是被同時列出。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空間錯覺,你懂嗎?
    星空視覺迷幻藝術館你家仙女絕對會喜歡到爆周末帶上你的那個ta神遊仙境感受夏日裡的異度空間吧~神奇的世界,魔幻的場所無限星空:源自日本的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百萬光年之外的靈魂由千萬盞燈組成的一個類似於星空的夢幻空間
  • 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超逼真的立體感,果然眼睛會「騙人」
    「欺騙」性的視覺錯覺藝術,差點就信了,你的雙眼被「欺騙」了嗎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超逼真的立體感,果然眼睛會「騙人」導讀:>筆者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過古今中外眾多藝術家的不同種類的藝術作品,今天再繼續分享一種不同於一般的藝術形式——具有「欺騙性」的視覺錯覺藝術,筆者差點就相信了,超神奇、超逼真的立體感,筆者差點就信了,快來看看,你的雙眼被「欺騙」了嗎?
  • 巧用「深度錯覺」,為畫面增添空間感
    在繪畫藝術和攝影領域,我們只能使用透視或一些場景元素之間的聯繫,給人一種深度的錯覺,幫助我們傳達思想強調照片的空間邏輯。 在繪畫藝術中有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則」。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規則在攝影師的創作中也非常值得參考。學習一些有效的技術和設計元素創建深度錯覺,可以使作品喚起人們對空間的感知,將圖像中的平面轉換為三維的空間。
  • 神秘的錯覺,欺騙眼睛的視錯覺藝術
    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人容易被自己的視覺系統所欺騙。但現實生活中,人類習慣不斷的移動眼睛,使得產生各種清晰的錯覺。三,視錯覺藝術美在哪裡?藝術家利用幾何圖形錯覺(高估錯覺、對比錯覺、線條幹擾錯覺)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悖論和雙重意義。(悖論空間,一塊幕布兩個世界;請用你微弱的五感去接觸這個現實,你發現的不僅僅是自己。)
  • 對一場藝術展覽來說,空間體驗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對一場藝術展覽來說,空間體驗比你想像的還重要。首先從藝術家的層面來說,當他決定將自己的作品拿出來展示,在什麼樣的空間展示,這是他不得不首先關注的。人是視覺動物,視覺影響到我們的思維和判斷。什麼樣的空間適合呈現什麼樣的作品?藝術家常常做不了主,但是策展人必須得考慮在先——這是策展人的責任。
  • 史上最「燒腦」的畫:他創作5維空間圖,一眼看懂定是天才!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提到了這句改變人們傳統「眼見為實」認知的話,也就是所謂的「錯覺」,說起來這是一個十分玄學的事情,然而人們常說科學與玄學,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因此錯覺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好奇心,在藝術界,也有著一位對「錯覺」極其感興趣的畫家,創作出5維空間圖至今仍令人敬佩!
  • 荷蘭錯覺圖形大師埃舍爾名作在臺北故宮展出(圖)
    荷蘭錯覺圖形大師埃舍爾名作在臺北故宮展出(圖) 埃舍爾1924年至1934(圖自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2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電影《盜夢空間》主角們在迷宮裡被追殺,那座無止盡的階梯迷宮,設計靈感就是來自荷蘭藝術家埃舍爾(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名作《上和下》。埃舍爾利用人類的心理錯覺經驗,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版畫作品。
  • 【聚焦第三屆城市花博會】大學生創意描繪「城市,讓生命可棲」
    本屆城市花博會期間,組委會針對產學研、專業人士、市民大眾等不同人群打造主題賽事,吸引關注、參與,共繪「美好生活」樣本。展會期間,市民可前往園博園藝術廣場「大學生花園建造季」展區欣賞大學生們構思大膽、造型獨特,內涵豐富的作品,體驗作品傳遞的理念,感受大學生眼中城市與生命的關係。
  • 出山入山,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家,賈海泉的藝術創作之路
    ……,同時又回到自然生活中去體驗去寫生創作。同時又回到自然生活中去體驗,去寫生創作。因此,從歷史和理論兩方面對賈海泉藝術創作進行研究,這對繁榮中國美術事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賈海泉前後創作了數個系列的水墨作品,前後關聯,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脈絡,因此梳理和總結賈海泉的藝術歷程,展示研究他新近的創作成果是目前著眼的要點。也是其在藝術上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