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每到秋冬之際大雁都會遷徙飛往我國南部地區過冬,來年春天又經過幾千公裡的漫長旅途飛回西伯利亞產蛋繁殖。
在長途旅行中,雁群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大雁有一種團隊合作的本能,它們飛行時都呈v型。這些雁飛行時定期變換領導者,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經驗的,由於頭雁扇動翅膀的作用,帶動氣流,若排成V 字形或一 字飛行,後面的大雁飛起來會很輕鬆,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頭雁飛行的過程中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緊跟其後的大雁飛行時就可以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於整個群體的持續飛行能力。
它們整天的飛,單靠一隻大雁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互相幫助,才能飛得快飛得遠。有勁的大雁在撲翅膀飛的時候,翅膀尖扇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輕輕地抬起來,長途跋涉的小雁就不會掉隊。
科學家發現雁以這種團隊合作形式飛行,要比單獨飛行快上12%左右的距離。
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倍增效果。據統計,諾貝爾獲獎項目中,因協作獲獎的佔三分之二以上。在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獎佔41%,而現在則躍居80%。
故事告訴我們,團隊分工合作正成為一種企業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們能把容易的事情變得簡單,把簡單的事情也變得很容易,我們做事的效率就會倍增合作,就是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的一個關鍵,世界正逐步向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於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產物。
本視藝制覺得在團隊合作中,把一個由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若干部分組成的整體,經過優化設計後,整體功能能夠大於部分之和,產生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