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著名演員高秀敏在家中不幸去世,醫院給出的死因是"突發心臟病"。而高秀敏晚年的生活伴侶何慶魁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實事求是地講,她是打呼嚕窒息而死。"高秀敏由於身材較胖,所以長期以來不能仰著睡覺。否則,她常常會因為打呼嚕而被憋醒,或者因為憋氣而暫停呼吸十幾秒鐘。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俗稱鼾症、打鼾,是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更嚴重者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而造成窒息。
根據美國《神經醫學期刊》的定義,只要睡眠過程中平均每小時有5次以上的呼吸暫停,就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不分男女,愈容易打鼾的人,鼾聲的大小與嚴重程度呈現正相關。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病患會有哪些症狀呢?
一周有三個晚上以上的習慣性打鼾且鼾聲很大,旁人可觀察到胸廓起伏有暫停,患者醒來時口乾舌燥、疲倦,日間頭痛、嗜睡以及睡夢中常常驚醒等。
一般來說,中年男性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機率較高,但更年期過後男女發生的比例變得接近,其他的成因包括了過重(BMI>24)、不正常的顎部構造、鼻中隔偏曲、高血壓患者、家族病史者等,吸菸、酗酒,長期且大量使用鎮定劑與安眠藥者更是加重症狀。
如何預防?
市面上宣稱具有止鼾效果的保健器材,如:夾鼻器、口含止鼾牙套、止鼾貼片、鼻噴劑等,這些止鼾用品可能只對部分人有效。依原理可以分為4大類:
1.噴霧:噴霧分成兩種,一種針對鼻肉發炎、紅腫患者,鼻噴霧可以幫忙收縮鼻肉,但不能過度使用,否則會產生反彈,鼻肉反而更腫脹。建議噴三天、休一天。另一種可以改善口咽部乾燥,氣流通過時,組織摩擦更劇烈、鼾聲更不悅耳的情況,張口呼吸或抽菸的人都特別容易因此打鼾。
2.口內裝置:簡易型熱塑性口內止鼾裝置,不同於牙科訂做的固定式止鼾牙套,可以幫助下顎內縮的患者,改變咬合姿勢,使得進氣通道順暢,減緩打鼾情況。缺點是可能造成顳顎關節酸痛、下巴闔不起來、流口水、牙齒鬆脫等副作用。
3.夾鼻器:能部分拉緊鼻肉組織,減少氣流通過時的阻力,使呼吸較平緩順暢,達到降低鼾聲的效果。鼻肉中間組織較為鬆弛的人比較適合。
4.貼片:針對鼻翼狹窄,進氣量不足的病人,貼片可以幫助撐開鼻翼,使氣流通過呼吸道時較為平緩、順暢,減緩打鼾症狀。呼吸時鼻翼起伏較明顯的人,容易有這個問題。還得注意貼片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不適合每天貼。
如何治療?
如果已經確診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出現缺氧、高血壓症狀,那麼標準治療是配戴無創呼吸機,藉由給予一個外在的氣壓將患者呼吸道中阻塞部分撐開,維持患者呼吸道的暢通, 就能有效解決打鼾及呼吸中止的問題。
早期產品較大且笨重,現已開發出可攜帶式的產品,方便患者出國旅行等各種活動使用。另外一種是牙套止鼾器,其原理是防止睡眠時舌頭後方擋住呼吸道,將下顎與舌頭往前拉,或是直接壓住舌根,增加呼吸道的空間,就有效能改善睡眠中止症。上述醫療用品的選擇,務必與專科醫師討論,明了兩者利弊得失,並親身使用,方能找出最佳的治療效果。最後才考慮顱顏外科或耳鼻喉科手術治療。其次,依不同年齡有不同治療方法。
兒童(上顎撐開器或手術)
1.上顎撐開器:顎狹窄導致的顱顏構造問題可以用上顎撐開器矯正,撐開上顎後,能增加鼻腔進氣量,避免張嘴呼吸。
2.扁桃腺切除手術:因扁桃腺或腺樣體過大造成的打鼾可能合併有張口呼吸、夜尿、高血壓、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或生長遲緩情況。這時進行扁桃腺或腺樣體切除手術成效很大,一個星期後就能明顯改善打鼾症狀,成功率高達九成,且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成年人(配戴陽壓呼吸器、止鼾牙套,或進行正顎手術)
顱顏構造異常、骨板已經癒合的成人,如果不想配戴陽壓呼吸器,可能需要正顎手術治療,可改善八成以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問題。缺點是治療後臉型可能改變。
牙套止鼾器對年輕人成效好,能改善五~八成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不過,對重度睡眠呼吸中止患者的效果較差,有牙周病或佩戴假牙者也不適合。配戴時約需2~3周的適應期,地克服異物感和顳顎關節咬合不適情況。
老年人(配戴陽壓呼吸器為主)
老年人睡覺時配戴陽壓呼吸器的改善效果最好。不過,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將導致或加重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還是應該設法改善、治療。老人家若不習慣戴陽壓呼吸器,可以接受局部耳鼻喉科手術,但同樣只能改善部分打鼾,對睡眠中止症幾乎沒有效果。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