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EPMA超輕元素分析之六: 氮化處理工件表面缺陷的原因是什麼?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導讀

 

氮化處理工藝應用廣泛,但有時由於熱處理工藝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往往造成產品的各種表面缺陷,影響了產品使用壽命。某氮化處理的工件表面出現了內氧化開裂,使用島津電子探針EPMA對其進行了分析。



 

 

科普小課堂

 

氮化處理的特點:

氮化處理是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工件進行氮化熱處理可顯著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抗腐蝕性能、抗疲勞性能以及優秀的耐高溫特性,而且氮化處理的溫度低、工件變形小、適用材料種類多,在生產中有著大規模應用。

 




氮化處理的原理:

傳統的氣體滲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動的氨氣並加熱,氨氣熱分解產生活性氮原子,不斷吸附到工件表面,並擴散滲入表層內,形成不同含氮量的氮化鐵以及各種合金氮化物,如氮化鋁、氮化鉻等,這些氮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熱穩定性和很高的彌散度,從而改變了表層的化學成分和微觀組織,獲得了優異的表面性能。

 

裂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電子探針分析氮化後的內氧化裂紋:

通過之前的系列,已經了解了超輕元素的測試難點以及島津電子探針在輕元素和超輕元素分析方面的特點和優勢。為了查明氮化工件開裂的問題,使用島津電子探針EPMA-1720直接對失效件的橫截面進行元素的分布表徵。

 


島津電子探針EPMA-1720

 

結果顯示:裂紋內部主要富集元素CO,工件表面存在脫碳現象,工件內部存在碳化物沿晶分布,氮化層有梯度地向內擴展趨勢。氮化處理前工件是不允許出現脫碳現象的,如前期原材料或前序熱處理環節中出現脫碳現象,需要機械加工處理掉。內部的沿晶碳化物會造成晶界結合力的減弱,容易造成沿晶開裂。

 


1 表面微裂紋橫截面元素CON的分布特徵

 

對另一側的面分析顯示,滲氮處理前,試樣表面也存在脫碳層。脫碳層如未全部加工掉,將會致使工件表面脫碳層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氮,從而得到較厚的針狀或骨狀高氮相。具有這種組織形態的滲層,脆性及對裂紋的敏感性都很大。而且在表面也有尖銳的不平整凸起,這些都可能會造成後續工藝中的應力集中導致表面微裂紋。

 

同時也觀察到某些合金元素存在些微的分布不均勻現象,不過這些輕微的成分變化,對性能的影響應該不大。

 



2 另一側面表面微裂紋橫截面元素CMoO的分布特徵

 

試樣腐蝕後進行金相分析。微觀組織顯示,近表層存在55~85μm的內部微裂紋,氮化後出現連續的白亮層,白亮氮化層並未在內部裂紋中擴散,所以微裂紋應該出現在表面氮化工藝後的環節。

 

結論

 

使用島津電子探針EPMA-1720對某氮化工件表面微裂紋進行了分析,確認了表面的脫碳現象、基體的碳化物晶界分布、氮化過程中氮的近表面滲透擴展以及微裂紋中氧的擴散現象。工件原材料或工件在氮化前進行調質處理的淬火加熱時,都要注意防止產生氧化脫碳;如果工件表面已產生了脫碳,則在調質後氮化前的切削和磨削加工中,須將其去除。同時在氮化工藝前需要加入並做好去應力熱處理工藝,否則可能內應力過大造成氮化後的表面缺陷。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島津EPMA超輕元素分析之(三)| 助力新礦物的發現-含有超輕元素的...
    圖1竺可楨石在島津電子探針EPMA再排除掉可能有H2O帶來的影響,以及對元素精確定量的情況下,經過計算發現,此礦物中陰陽離子很難配平,陽離子偏少。經過反覆確認和持續的研究,最終證實了其化學式為LiAl5O8這種含有超輕元素的氧化物礦物。
  • 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大全
    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變鋼的化學成分及心部組織情況下,利用快速加熱將表層奧氏體化後進行淬火以強化零件表面的熱處理方法。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雷射和電子束等。
  • 一張圖看懂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變鋼的化學成分及心部組織情況下,利用快速加熱將表層奧氏體化後進行淬火以強化零件表面的熱處理方法。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雷射和電子束等。
  • 氮化處理的五大優勢
    氮化處理的五大優勢 發布時間:2016/1/23 11:17:08 點擊次數:1569次 氮化處理是表面熱處理的一種,表面滲氮,使表面有一定的硬度。氮化處理又稱為擴散滲氮。    氮化處理優點介紹:    ①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 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新技術-表面處理,技術-表面處理行業-hc360慧聰...
    因此,對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技術要求較高近年來,各種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不斷湧現,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大類:(1)傳統熱處理工藝的改進技術;(2)表面改性技術,包括表面熱擴滲處理、表面相變強化、電火花強化技術等;(3)塗鍍技術,包括化學鍍等。
  • 很全面,滲碳+滲氮+碳氮共滲表面處理工藝
    表面含碳量可達0.85%-1.05%。滲碳後必須熱處理,常用淬火後低溫回火。得到表面高硬度心部高韌性的耐磨抗衝擊零件。 滲氮應用最廣泛的氣體滲氮,加熱溫度500-600攝氏度。氮原子與鋼的表面中的鋁、鉻、鉬形成氮化物,一般深度為0.1-0.6毫米,氮化層不用淬火即可得到很高的硬度,這種性能可維持到600-650攝氏度。工件變形小,可防止水、蒸氣、鹼性溶液的腐蝕。
  • 鋼材的熱處理組織缺陷與預防對策
    熱處理產生的組織不合格是指通過宏觀觀察和顯微分析發現的組織不符合技術條件要求或者明顯熱處理組織缺陷。但殘餘奧氏體量過多,,常會伴隨著馬氏體針粗大,導致表面硬度下降,降低耐磨性,對不同承載能力的滲碳件,殘餘奧氏體應有一個最佳範圍,通常認為殘餘奧氏體量在20%(體積分數)以下是允許的 。引起殘餘奧氏體過量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鋼種合金元素多。
  • 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在業界的廣泛關注和推廣
    CVD技術是一種熱化學反應過程,是在特定的溫度下,對經過特別處理的基體零件(包括硬質合金和工具鋼)所進行的氣態化學反應,即利用含有膜層中各元素的揮發性化合物或單質蒸汽,在熱基體表面發生氣相化學反應,反應產物沉積形成塗層的一種表面處理技術,可適用於各種金屬成形模具和擠壓模具。一般情況下,經過處理的零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抗高溫氧化性能和耐腐蝕性能。
  • 6063鋁型材陽極氧化表面斑點腐蝕缺陷的原因分析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6063鋁型材經陽極氧化後,具有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能和裝飾性能,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鋁合金門窗、鋁合金幕牆的使用越來越普及,然而不少的鋁合金在使用一段時間以後,表面出現形態各異的腐蝕缺陷,其中斑點腐蝕較為常見,嚴重影響鋁型材的使用性能及裝飾效果。
  • 岑溪HARDOX500報價彌補表面缺陷?
    加人CTi等元素,改善耐磨板性能,並在奧氏體基本上彌散析出碳化物,增強抗磨性。耐磨鋼板用途涉及地下礦井,水泥工業,築路行業,採礦石和露天礦及冶金行業等設備耐磨部件。雙金屬複合襯板淬火時被淬硬的深淺程度:熱處理工藝過程中獲得預期熱處理效果的難易程度的工藝性能試驗。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介紹
    利用現代物理、化學、金屬學和熱處理等學科的技術來改變零件表面的狀況和性質,使之與心部材料作優化組合,以達到預定性能要求的工藝方法,稱為表面處理工藝。雷射表面強化是用聚焦的雷射束射向工件表面,在極短時間內將工件表層極薄的材料加熱到相變溫度或熔點以上的溫度,又在極短時間內冷卻,使工件表面淬硬強化。
  • 離子氮化處理注意事項
    (1)裝爐清洗工件同氣體氮化,但最好擦乾或晾乾再裝入爐內,以節省打弧時間。工件應均勻裝入爐內,工件之間,陰陽極之間必須間隔30mm以上,以免工件之間,兩極之間電流密度過大而致工件局部溫度過高。做好防滲,凡小於2mm的孔,縫隙必須屏蔽,試樣放置在能與工件溫度保持一致的位置上。在離子氮化中經常發生兩種異常輝光發射,有場致發射和電子發射,場致發射即為工件或氣隙存在小孔或小縫隙,或因油質溶化引起輝光集中,導致電流加大產生定點弧光,生成類似於電焊的效果,使工作無法進行。
  • 六方氮化硼粒徑指什麼 氮化硼粒度是幾微米
    六方氮化硼是一種白色粉末,潤滑性能良好,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熱導率高、絕緣性能好等特性,常常用於超高溫材料的原材料,在能源、航空航天、化妝品、電子等領域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六方氮化硼雖然是粉末狀,但它也是有粒徑可言的,粒徑指的是什麼呢?
  • 金屬表面處理,不鏽鋼表面鈍化處理
    1、不鏽鋼拉絲處理不鏽鋼拉絲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是當今不鏽鋼和鋁製品行業比較常用的一種表面處理技術,是對不鏽鋼及鋁產品進行的拉絲效果處理。不鏽鋼拉絲講究程序和工藝,一般配合拉絲機修復和還原產品刮花的位置及焊縫,最終達到整體的拉絲藝術效果。
  • 進行發黑處理前工件對外觀的要求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發黑處理前的工件要除油、除鏽、清洗乾淨。清洗不徹底將影響發黑效果。(對機加工件由於切削液中含有油脂成分,因此也須進行除油和酸洗以消除工件表面的鈍化層)酸洗建議用15%以上濃度的鹽酸清洗。     發黑處理對外觀具體有如下要求:     1.發黑處理外觀呈藍黑色或深黑色。
  • 常用表面處理方法有哪些?各種材料適用的表面處理方法都有什麼?
    2 不鏽鋼件產生鏽蝕的常見原因2.1 化 學腐蝕2.1.1 表面汙染:附著在工件表面的油汙、灰塵及酸、鹼、鹽等在一定條件轉化為腐蝕介質,與不鏽鋼件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化學腐蝕而生鏽。3 不鏽鋼產品加工過程中存在問題3.1 焊縫缺陷:焊縫缺陷較嚴重,採用手工機械打磨處理方法來彌補,產生的打磨痕跡,造成表面不均勻,影響美觀。3.2 表面不一致:只對焊縫進行酸洗鈍化,也造成表面不均勻,影響美觀。
  • 聽過不一定見過,達克羅是什麼表面處理?此文解開我的疑惑
    金屬的表面處理有很多種,像我們常見的有電鍍,發黑,磷化等等,有一種表面處理叫達克羅,相信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也許見到過這種表面處理後的產品,但並不知道它使用的是達克羅處理工藝。圖片來源:pixabay那麼到底什麼是達克羅表面處理工藝,這種表面處理工藝與其它金屬表面處理工藝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特別的作用?
  • 金屬表面處理——鋁和鋁合金
    鋁常用的表面處理方法: 1. 拋光:克服缺陷去毛刺和使表面光亮的作用。2.噴砂:噴砂的目的是用來克服和掩蓋鋁合金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缺陷以及滿足客戶對產品外觀的一些特殊要求。目的是用來克服和掩蓋鋁合金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缺陷以及滿足客戶對產品外觀的一些特殊要求。原理只是將加速的磨料顆粒向金屬表面撞擊,而達至除金秀、去毛刺、去氧化層或作表面預處理等,它能改變金屬表面的光潔度和應力狀態。
  • 雷射表面處理技術如何提升石油機械設備性能?
    圖1 石油採集現場圖1雷射表面處理技術是什麼?雷射表面處理技術是一種熱加工方式,利用雷射的高能量對工件進行處理。雷射束照射工件表面使材料進行無損加熱,高溫使之熔化、蒸發、氣化並濺出,隨後雷射束被切斷或移開,工件表面快速冷凝達到表面改性的目的。雷射具有高能量、高密度的特性,功率密度可達108~1010W/cm2,溫度可達10000 ℃以上,可實現無接觸加工,非常適合進行材料表面處理。
  • 氮化硼超硬材料的特性與應用簡介
    立方氮化硼(英文縮寫CBN)是由六方氮化硼和觸媒在高溫高壓下合成的超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