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屆五十,身體開始衰老,是否需要補鈣?怎麼補?醫生一文解釋清

2021-01-11 騰訊網

當我們的年齡到了50歲左右,身體開始出現明顯的衰落,很多朋友呢,以往不再關注的事也變得越來越關注了,而是否需要補鈣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那麼到了這個年齡到底是否需要補鈣如何補鈣更好?我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今天謝醫生跟大家好好的聊一聊。

關於鈣的知識,您是否知道呢?

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接觸到了關於鈣的一些知識,但是在現實當中仍然處於鈣缺乏症的人群是很多的,有數據統計,在1992年到2011年的這段時間內,全球鈣缺乏症的風險從76%降到了51%,這是很大的成績,但是大家也要知道這也是有超過一半的人群,鈣的攝入還是不足的,數據顯示亞洲許多國家的平均飲食當中所攝入的鈣低於500毫克/天,而正常情況下,我們18歲成人以後,每天需要攝入的量應該達到1000毫克左右,也就是說有一半的鈣缺口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鈣對於我們的骨骼健康非常的重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鈣對我們的血壓、心血管以及腸道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2017年的一項文獻當中,發現適當的服用鈣補充劑,對於脂質代謝也有一定的影響,服用鈣補充劑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12毫摩爾每升,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了,0.05毫摩爾每升,也就是說讓我們的脂質代謝更健康了。

所以如果鈣的攝入不足,對於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影響還真的是挺大的,那麼進入50歲這個年紀,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缺鈣,該如何補充呢?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缺鈣呢?

相信很多朋友選擇的都是採血化驗血鈣來判斷自己是否有明顯的異常,其實大多數的人群只要沒有特殊的一些內科疾病,化驗血鈣都是正常的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缺鈣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體內的鈣含量有99%集中於骨骼和牙齒當中,所以我們做骨骼方面的檢查對於判斷是否存在缺鈣,還是意義最大的,這個檢查在各大醫院現在都能夠找到叫做雙能X線,可以明確的判斷我們的骨骼強度,根據檢查我們會得到一個T值,這個T值如果在-1.1~-2.5之間,說明我們骨量減少,可以通過飲食以及生活方式幹預來補鈣,而如果我們的骨骼強度這個T值顯示為-2.5甚至更低,那麼就是骨質疏鬆了,說明鈣缺乏的非常嚴重,我們需要用藥物來控制骨量流失了。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化驗就是維生素D,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我們身體內缺鈣了,只要補鈣就會沉積到骨骼上,就會讓我們的骨骼更強健,我們就不會缺鈣了!沒有維生素D的幫忙,我們攝入再多的鈣很有可能都是在做無用功,因為只有足量的維生素D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促進腸道內鈣的吸收、鈣在骨骼的沉積以及維持我們骨骼的健康。

那麼如果您正處於五十歲左右,做了檢查發現骨量少了或者骨質疏鬆了,應該怎麼補鈣呢?

如何補鈣才好呢?

食補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了,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天攝入的鈣平均值為500毫克,而根據2016年的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成人每天攝入的鈣最好要在800-1000毫克左右,如果是骨質疏鬆的老年人還可以適當的再增加鈣的攝入,那麼50歲的這個年紀,我們假設鈣缺口是500毫克,如果能夠通知我們的飲食來適當增加鈣的攝入,補足缺乏的鈣,是不是很好的選擇呢

那麼有哪些食物當中是富含鈣質的呢?奶製品其實是最好的一個選擇,在100克牛奶當中可以給我們提供豐富的利於我們身體吸收的鈣100毫克左右,那麼每天補充300克(毫升)的奶,就可以幫助我們補充300毫克的鈣了,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多中老年人都沒有喝奶的習慣,這個習慣很不好,我們適當的補充一點還是有作用的,當然如果您喝奶會誘發腹脹、腹瀉,完全可以喝舒化奶或者是適當的增加酸奶的攝入,但是建議喝酸奶的時候不要選特別甜的產品,因為很多酸奶為了口感糖分添加的比較多。

另外也建議我們適當的增加豆製品、堅果以及新鮮蔬菜的攝入,像一些蔬菜是富含有鈣質的,比如羽衣甘藍和西蘭花,每100克食材當中可以提供100~150毫克的鈣,另外有一些水果當中也是富含鈣質的,比如無花果

在我們的主食當中穀物也是富含有鈣質的每100克當中含有30毫克左右,但是現在也有一些強化鈣的產品,比如有一些強化的燕麥,每100克可以達到180~200毫克的鈣含量。

另外前面也說,到了我們的飲食結構當中,維生素D攝入的往往比較少,造成了很多中老年人維生素D缺乏,所以在飲食當中適當的增加一些蛋、蘑菇、魚類以及一些動物肝臟的攝入,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缺乏的維生素D,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多日曬,適當的運動幫助我們更好的強化鈣的吸收和促進皮膚當中的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維生素d起到真正的作用!

那麼如果您經過粗略的測算,一天當中所攝入的鈣含量相對來講比較高,其實是沒有必要來服用鈣補充劑的,假設您一天喝了300毫升的奶,吃了半塊豆腐,吃了一些含鈣比較多的食物,同時進行了日曬和運動,那麼完全可以不用去進行鈣的補充。

如果您一天的攝入量不足,可以適當的服用鈣補充劑,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每餐服用的量不要超過600毫克(多了要分次服用),那麼怎麼服用呢?其實只要隨餐服用就可以了,因為大部分的朋友選擇服用的鈣都是碳酸鈣,而碳酸鈣需要我們胃內的胃酸幫助,才能更好的吸收,至於是早上還是晚上,哪個時間段更好,個人覺得隨您自己的喜歡,本人比較傾向於早餐的時候服用,為什麼呢?因為早上起來是相對來講事兒比較少,能夠記住。

而如果您每餐攝入的飯量相對來講比較少,鈣缺乏的比較多,那麼建議您可以補充1000毫克的鈣,但請記住一定要分次服用,最好是早上服500毫克,晚上服500毫克

不要忽視維生素d的補充

另外一個請大家一定要切記,那就是我們不要盲目的補鈣,因為前面已經說到了,如果我們體內的維生素D不足,您吃再多的鈣很有可能都隨腸道排洩出去了,並沒有沉積到骨骼上,也沒有起到它相應的作用,如果您的條件允許,一定要進行維生素D的化驗,明確維生素D是處於缺乏、不足,還是嚴重不足的狀態,諮詢您的醫生該用藥補充就要補充。

臨床上我們遇到了很多的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其實他們每年都在補鈣,但是骨骼的強度一年比一年差,大部分都是都是盲目的認為補鈣就是一切,忽略了系統的補鈣,系統的對抗骨鈣的缺失。

總結

當我們逐漸步入50歲這個年紀,身體出現缺鈣往往是比較正常的,但我們最好不要盲目的進行鈣的補充,要進行相應的檢查明確我們身體到底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之後,再該補鈣補鈣,該運動運動,該服用維生素D就服用維生素D。

對於補鈣來講,最好還是要通過食物補充更安全,更易於吸收,如果通過食補效果好的話,可以適當的、少量的服用鈣補充劑,300-500毫克即可,而且建議一定要隨餐服用,更易於吸收,過度糾結於是早上或者是晚上服用,其實意義並不大,如果我們體內的鈣吸收本來就不好,還有明顯的維生素D缺乏,無論是早上吃或者是晚上吃,可能到體內的都不多,是不是這樣的?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讚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也50多歲了,想要系統的補鈣,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相關焦點

  • 50多歲該不該補鈣?補多少?白天還是晚上補才好?醫生一文解釋清
    到了50歲這個年紀,確實應該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了,那麼到了這個年紀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缺鈣呢?怎麼知道是否低鈣呢?補鈣是多少為佳?  不是所有人到了50歲這個年紀都需要補鈣,也不是所有50歲的人補鈣的量都是一樣的,這和您的身體狀態以及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
  • 寶寶多大需要補鈣補維生素AD?
    當今的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缺營養,尤其擔心缺鈣了,寶寶需要補鈣嗎?什麼時候開始補?一般來說,寶寶不需要補鈣,一歲前的餵養以奶為主,能獲得所需的鈣,一歲以後,奶合理輔食也是可以獲得所需的鈣,所以,一般來說,只要科學合理的餵養寶寶,是不需要額外補鈣的。
  • 不論男女,50歲後身體開始慢慢衰老,需要補鈣嗎?吃什麼能補鈣?
    生活中隨著我們的年紀慢慢的增長,往往到了50歲左右的時候,無論男女就會出現缺鈣的情況,這是因為由於身體的腸胃功能下降,導致對鈣等營養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所以一些食物中的鈣,本來可以滿足我們的身體需求,但是現在卻不可以滿足,就會使得我們體內的鈣元素發生下降的情況。
  • 缺鈣怎麼補,3種常用方式,良好補鈣
    鈣元素是人體身體生長發育所必須的營養物質,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等器官的重要成分。若體內缺乏鈣元素,則容易出現各種臨床症狀。如果兒童缺鈣,會引起佝僂病、雞胸、牙齒發育不良等。孕婦缺鈣則可能會引起產前高血壓症候群等。老年人缺鈣則往往會出現駝背、骨質疏鬆症等情況。那麼既然缺鈣了,到底怎樣補鈣比較好呢,為了獲得理想的補鈣效果,下面推薦給大家三個「絕招」,讓大家輕鬆把鈣一次性補全。
  • 寶寶補鈣吃什麼好?2019年最受歡迎的幾款補鈣產品
    小編同事的小寶寶現在剛過三個月,這位新手媽媽每天的時間都投入了給寶寶購物之中,前天給孩子買的魚肝油,昨天給孩子買的益生菌,這不今天就在糾結要不要入手補鈣的。估計大多數媽媽和我這個同事有一樣的糾結,孩子應不應該補鈣,要補鈣的話怎麼補充?
  • 兒童缺鈣補鈣,能否服用澳諾鋅鈣特鋅鈣同補?
    孩子能否服用澳諾鋅鈣特鋅鈣同補?鈣鋅同補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這樣兩種聲音:鈣鋅同補,二者會有競爭關係,會降低鈣的吸收,鋅幾乎不會被吸收,應該白天補鋅,晚上補鈣。
  • 給娃補鈣的牛奶怎麼選?高鈣?巴氏殺菌?兒科醫生:主要看2點
    沒錯,超市裡的牛奶種類有很多,我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醫生點名「抵制」3種假牛奶,家長別再給娃買,價格貴還沒營養 ,提醒家長不要被廣告宣傳誤導,錯買營養價值低、添加劑多的牛奶,今天再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高鈣和巴氏殺菌的就是好?大忽悠!
  • 孩子到底如何補鈣?補多少?
    水母網11月10日訊(通訊員 李文樂)最近,隨著各地幼兒園的逐漸復學,在家裡呆了幾個月的「神獸」們也終於重返校園,但不少寶爸寶媽在開學第一天就傻了眼,這才幾個月過去,怎麼自家的寶寶就比同班小朋友矮了整整半個頭?寶貝長得矮是因為缺鈣嗎?該不該補鈣?補多少?
  • 防骨質疏鬆不止補鈣,這批長者用5個月學會為骨骼「減齡」
    「骨質疏鬆不注意的話會導致一系列骨骼疾病和疼痛,和身體的其它健康狀況也是息息相關。」研究骨骼營養的廣州市營養協會會長陳李漢說,這是吞噬長者健康的「隱形流行病」。陳李漢解釋道,「骨質疏鬆這是骨骼衰老的一種表現,但事實往往是骨骼保養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和普及,導致骨骼衰老快於人體衰老。」
  • 防骨質疏鬆不能全靠補鈣,專家提醒:多曬太陽可能更重要
    楚天都市報8月28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周建躍 溫紅蕾 黃潔瑩)每個人的身體都需要一定的鈣物質才能夠健康。長久以來,很多科普宣傳,包括一些醫療機構,都鼓勵中老年人補鈣,認為補鈣能抵抗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的風險。不過,權威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布針對中國的研究,稱補充鈣片或者維生素D並不能降低骨質疏鬆的機率,也不能降低骨折的風險。
  • 維生素D到底要怎麼補?補多少?2歲以後還要繼續補嗎?
    預防佝僂病為什麼要補維生素D而不是補鈣?維生素D和維生素D3一樣嗎,補哪種更好?什麼時候開始補,補多少?靠曬太陽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嗎?補到什麼時候,2歲以後還需要繼續補嗎?01—預防佝僂病為什麼要補維生素D?
  • 鈣質流失太快,怎麼補鈣最好?
    骨質疏鬆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只是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於發生骨折,對著這種骨質疏鬆的患者一般怎麼進行食療呢?  一、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  1、內分泌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加劇,致使中老年人的性激素分泌開始減少,而性激素的水平降低,導致了骨代謝紊亂,以致骨質疏鬆的發生。
  • 身體缺硒,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堅持補硒,或能延緩衰老速度
    尤其是在年紀大了以後,還不重視補硒,患上老年痴呆,腦梗的風險就比一般人大。若明明休息很長時間了,生活壓力也不大,還總是感覺身體沒有力氣,多半是硒元素不足,身上的肌肉萎縮引起的異常反應。很多專家學者都表示,人們注重補充硒元素,體質會得到改善,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發生,也有助於延年益壽。
  • 闢謠:骨質增生不能補鈣,骨質疏鬆才要補鈣?給你梳理補鈣小常識
    「鈣」含量的多少,會影響到骨密度是否足夠。因而,常常有人會覺得,補鈣與骨骼之間應該是這種關係:骨質增生=骨密度過多=「鈣」太多了=所以,不能補鈣?換而言之,骨質增生不代表體內「鈣」太多了,補鈣也不會促進骨質增生的形成。如果你處於發育時期,或者孕中晚期等「對鈣需求大」的時間段,不管是否骨質增生,都是可以補鈣的。
  • 這些沒搞懂,補再多鈣鐵鋅都是瞎折騰!
    骨密度不能作為寶寶是否缺鈣的依據,如果寶寶骨密度低說明孩子長的比較快,才有更多的鈣質沉著進去,也就是說骨頭再長長的過程中必然有空隙,這樣鈣質才能被吸收進骨骼內。如果過量補鈣,沒有空隙了,孩子就沒法再長高了。所以,骨密度檢測是輕度、中度偏低的寶寶,不需要幹預。這與成人檢測骨密度低即為缺鈣不同。
  • 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我姐姐知道,微量元素測量早已被叫停,所以又開始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有關骨密度檢查,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這一點,我專門諮詢過一位專業的兒科醫生朋友,我們還是聽聽醫生怎麼說吧。從骨密度檢查的原理來講,孩子檢查不準醫生說,骨密度檢查的臨床意義重大,是判斷人體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方式。該檢查是通過骨骼透射的程度,來判斷骨密度的疏密。如果透射程度低,說明骨骼中鈣的含量高,反之則鈣含量低。所以,很多家長就會通過骨密度檢查來判斷是否要給孩子補鈣。
  • 女性開始衰老,身體有6個明顯的特徵,若一個不佔,說明還年輕
    女性開始衰老,身體有6個明顯的特徵,若一個不佔,說明還年輕皮膚細胞也逐漸衰老,表現出明顯的皺紋。大家面對這些症狀時,不要太擔心,因為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要想減少皮膚鬆弛的現象,還需要從生活的調節出發,每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 孩子缺鈣身體會出現3信號,醫生:在家多吃1物,多長5釐米!
    前段時間小區裡的小柳帶著孩子去了醫院,說要好好檢查一下孩子為什麼不長個子的問題,結果一檢查發現孩子缺鈣很嚴重,身體發育停滯嚴重,比同齡人要矮上很多。但是小柳覺得很奇怪,自己還經常給孩子吃鈣片,怎麼還會缺鈣呢?
  • 我們能戰勝身體衰老嗎?專家稱人類壽命可達 135 歲
    丹麥內科醫師卡雷·克裡斯坦森(Kaare Christensen)解釋稱,當我們無法及時修復時,身體衰老就開始出現了。克裡斯坦森做了許多年的醫生,直到有一天他對治療患者開始「厭煩」,於是他開始經營一家丹麥老齡化研究中心,在那裡他試圖探索阻止人類生病的根源。他指出,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 ...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維生素D|補鈣|血鈣|骨鈣|骨骼|-健康界
    醫生說是骨質疏鬆症,需要補鈣。但李阿姨說自己一直在吃鈣片,而且血檢報告中的血鈣含量完全正常,怎麼就缺鈣了呢?其實李阿姨明顯踩中了很多人都有的補鈣誤區,那就是混淆了血鈣和骨鈣的區別!血鈣正常,不代表骨骼就不缺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