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賀龍元帥!毛澤東說了一句話 「兩把菜刀」便流傳開來

2020-12-08 北晚新視覺網

兩把菜刀鬧革命

半個多世紀生涯中建立了不朽功勳

他是新中國首位體委主任

兩個「小球」搞體育

身居高位

但他嚴格要求子女

「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如今

賀龍元帥逝世已經50年了

如果說

要給賀龍元帥「畫像」

或許離不開這三樣

新華社圖

菜刀:為將者的精神圖騰

「兩把菜刀鬧革命」已經成為賀龍元帥不可磨滅的標誌。這個故事更是被寫進小學課本,膾炙人口。

1914年秋,18歲的賀龍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投入到反對袁世凱賣國和復闢帝制的鬥爭。

清朝末年,湖南當局為控制川鹽入湘,在芭茅溪設卡查緝。1916年3月17日,賀龍帶領20位與他要好的青年壯丁,連夜奔往芭茅溪,奪九子毛瑟槍12支,繳獲了貴重的鹽巴和貨物。他們把4500公斤鹽巴分發給貧苦百姓,還用繳獲的兩箱銅錢製作了200套軍服。

此後,正式成立了桑植「討袁軍」,賀龍任總指揮。

據考證,刀劈鹽局之時,賀龍的隊伍使用了包括棍棒、梭鏢、匕首、菜刀等多種原始武器。1927年,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曾說:「賀龍兩把菜刀起家,現在當了軍長。眼下我們有兩個營的部隊,還怕成不了大事?」經毛澤東這麼一說,「兩把菜刀」便逐漸流傳開來。

如今的軍人,不會再像賀龍元帥那樣拿著菜刀去打仗,但是「菜刀」所象徵的革命精神,永遠不會過時,那是一名為將者不屈不撓的鬥爭意志,是立足現有裝備取得鬥爭勝利的藝術和決心。時至今日,這種精神養料,依然是我們所需要的。

菸斗:困境中的樂觀態度

賀龍元帥的第二個標誌物,就是他不離手的那隻菸斗。不論是歷史照片中,還是影視劇中,隨處可見這隻菸斗。

以至於民間有了各種各樣的傳說。說賀龍的菸斗是幫助他思考的工具,有了菸斗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還有人說,他的菸斗是指揮作戰的武器,好像吞雲吐霧之間,敵軍就會被大霧所籠罩,如鑽進風箱的老鼠一般。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的演繹。但是一隻菸斗,的確給賀龍元帥增添了諸多的人格魅力。

自參加革命以來,雖在艱苦環境中,但手握菸斗的賀龍,留下的卻是豁達、樂觀和幽默的美名。

長徵期間,賀龍率紅二、六軍團撤離畢節,進入烏蒙山區。2月的貴州山區天寒地凍,缺少補給,紅軍面對敵軍圍追堵截,困難重重。

當時賀龍的腳板上裂了一寸多長的口子,拄著一根拐棍一步一跛地走。任弼時患了肺病,賀龍動員他躺在擔架上,自己一邊拄著木棍走,一邊給任弼時講笑話,而他的雙腳正在流血。

在這種情況下召開作戰會議,賀龍還能樂觀地說:「我認為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隱蔽地從敵人的接合部鑽出去,兼程進入雲南,捅捅龍雲這個馬蜂窩!」

也許那個時候條件困難,菸斗裡得不到菸葉的補給,但是看見賀龍菸斗在手,身邊的戰士們或許也會安心吧!曾擔任過紅3軍警衛營通信排長的胡守富曾幾乎天天與賀龍在一起,他回憶說:「賀老總一高興,就用菸斗敲我的頭。」

鬍子:褒貶間的不變追尋

賀龍18歲就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正因為是抱著革命初心踏上武裝鬥爭這條路,所以,這個留著鬍子的革命青年才會毅然跟著共產黨。

1927年3月,國民黨武漢駐軍建立國民黨黨部時,唐生智就來請過賀龍,讓他任師黨部委員。蔣介石也曾許諾賀龍,讓他做國民黨中央委員和江西省主席,並贈送一棟豪華大洋樓。對此,賀龍斷然拒絕。

賀龍自己說過:「十多年來,我東走西闖,親眼看到的儘是軍閥政客的爭權奪利、腐化墮落,國家四分五裂,人民多災多難。我本人出身貧苦,窮人的痛苦我知道得很深,跟我走的也都是些窮光蛋。我感到個人沒有出路,整個軍隊也沒有出路。國民黨一盤散沙,革的什麼命呢?」

也正是如此,賀龍才會看到共產黨雖然力量弱小,但卻朝氣蓬勃。共產黨雖然受到打壓,卻是象徵著中國進步的力量。他曾說:「看來只有找到共產黨,革命才有辦法。」

有人笑稱賀龍為「鬍子」,但他毫不在意,正確的事情,就要自己堅定地走下去。投身革命、追求真理之信仰不變,救國救民、獻身報國之志向不變,這大概就是賀龍元帥的初心吧。

 

 

來源:每天晚8點

綜合共青團中央 整理自軍報記者、新華網、人民網、中國軍網、解放軍畫報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略論賀龍元帥的十大精神
    賀龍元帥一生功勳卓著,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既有老一輩革命家的共性又有賀龍自身個性特點的賀龍精神。    一、尋找真理,追求真理,執著堅定的探索精神    賀龍一生經歷了無數不平事,且最愛打抱不平。他想要給窮人找到一條好路子。在探索中,他認為窮人要不受欺負就要抱成團,所以他參加哥老會。
  • 關於元帥軍銜的四個疑問
    有人說,蔣介石當過大元帥,簡直是胡扯。1927年國民黨政府成立後,有明確規定,不再繼續使用大元帥名稱,當時的老蔣可以說自己是主席或者陸海空軍總司令,就是不能說自己是大元帥。有些人可能會說,一直都稱呼元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習慣使然,叫別的肯定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其實,不管是不是叫習慣了,從始至終,我軍都只承認一種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 鄧小平在1955年元帥名單中曾經位列第七
    今天,就讓我們從軍事家的角度去緬懷下這位偉人……鄧小平在其革命生涯中,曾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政委、第二野戰軍政委、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等重要軍職,不僅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6個軍事家之一,而且在1955年評定軍銜時,曾被定為元帥。
  • 賀龍元帥的數千名族親烈士
    革命必然會有犧牲,但一家人當中為革命捐軀者達到數百人,再加上族人和遠近親戚,竟多達數千人,這在中國革命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賀龍元帥的數千名族親烈士
  • 賀龍傳奇起義故事,12條槍就敢樹旗起義,除惡霸開糧倉保一方安定
    賀龍在接到任務後,欣然回到家鄉。但天有不測風雲,賀龍這次回鄉並沒有完成任務,但在風起雲湧的革命浪潮中,賀龍更加堅定了自己革命的信念。1916年,護國軍在戰場上取得了節節勝利,賀龍認為自己發動起義的時機已到。
  • 哪位元帥去世引毛澤東夜不能寐寫詩弔唁
    原標題:哪位元帥去世引毛澤東夜不能寐寫詩弔唁   毛澤東與羅榮桓1963年2月16日,羅榮桓與世長辭,毛澤東為此夜不能寐,寫了《吊羅榮桓》一詩以表哀思。   羅榮桓從秋收起義擔任特務連黨代表起,就與黨的政治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此後,黨代表、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總政治部主任、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等我軍政治工作的各級領導崗位便一直伴隨著他光輝的一生。
  • 解放軍史上各大山頭形成始末:毛澤東有8字方針
    這一傳說流傳甚廣,但無獨有偶,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百戰將星——韓先楚》中,有這樣一段文字:「1955年下半年實行軍銜制時,組織上從韓先楚的職務和資歷考慮,以評中將軍銜的意見上報的。毛澤東主席審閱時批示:『韓有功,中晉上』。所以命令公布時,韓先楚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軍銜……」不過,實事求是地講,根據毛主席的文採,這兩個傳聞至少有一個不可信。
  • 《毛澤東和中國兩彈一星事業》暨《百名將軍·名家書贊毛澤東...
    聶榮臻元帥和王淦昌、朱光亞1966年12月28日在氫彈原理試驗現場。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1964年4月2日接見鈾礦地質會議人員,在接見中,鄧小平說:「你們要大膽去幹,幹好了是你們的,幹錯了是我們書記處的。
  • 再說秋收起義:毛澤東為什麼要當「山大王」?
    部隊進入蓮花縣城後,在餘灑度召集的軍事會議上,毛澤東剛介紹完情況,餘灑度立即表示反對:「前番說去湘南,一本正經決議下來,這會兒又說要去寧岡,簡直是朝秦暮楚,讓人無所適從!」  毛澤東平靜地說:「這並不是朝秦暮楚,而是適應形勢的變化。中央有明確規定,前委到了哪個省,就要受哪個省委的節制。
  • 解讀長徵(38):毛澤東為何說烏蒙山迴旋戰是個奇蹟
    紅軍便改向西進,擬經貴州省威寧以東的媽姑地區折向南行,趕到李、郭兩縱隊前頭,再進入滇東的南北盤江之間地區。4日,紅二、紅六軍團到達媽姑、回水塘地區時,李縱隊已經進到水城、威寧之間,紅軍的南進道路又被截斷。而此時國民黨萬耀煌、樊嵩甫和郝夢齡3個縱隊的追擊也接近了紅軍的後衛,樊嵩甫的先頭部隊竟然已經跑到了紅二、紅六軍團的左前方。
  • 男子深夜手持菜刀上高速 高速交警成功勸服
    湘潭在線9月24日訊(通訊員 般若)9月23日晚,潭衡西大隊楊嘉橋中隊民警成功制服一名手持菜刀的疑患精神病男子,並協助當地派出所將其送回家中。  當晚8點40分,民警巡邏至轄區路段253KM時,看見一名身著紅色外套的男子仰臥在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上,隨時有跌落路面被過往車輛撞到的危險。
  • 毛澤東湖南韶山魅力不減當年 民間流傳神奇故事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四日電題:韶山毛澤東的魅力依然不減  中新社記者豐冰白祖偕  一代偉人毛澤東影響深遠,魅力無限。來自境內外一百餘名記者九月中旬參加二OO三中國湖南旅遊節,活動第一站便是到已故領袖毛澤東故裡韶山參觀,親身感受到毛主席的在民眾心目中的魅力不減當年。
  • 上帝說要有光,便有了「周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
    上帝說要有光,便有了「周有光」。2017年1月14日,出生於江蘇常州的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在當天赫然長辭。時至今日,正好兩年整,謹以此文章緬懷周有光先生,以表達小編對於老先生為中國乃至世界作出傑出貢獻的崇高的敬意。
  • 毛澤東與槍的故事
    代表之一的龍超清參加此會後便在毛澤東和袁文才之間奔走傳遞雙方的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繫溝通,袁文才終於同意在大蒼村林風和家裡與毛澤東會面。 10月6日,毛澤東一行七人來到大蒼村赴約。尚未完全放下戒備的袁文才備下了一席鴻門宴等待毛澤東到來,還預先在林家祠堂裡埋伏了20多個荷槍實彈的士兵。毛澤東深知此行兇險萬分,但為了部隊能夠在井岡山地區站住腳,明知有危險也要淡定赴會。
  • 廬山會議賀龍批彭德懷:對毛澤東同志很不服氣(1)
    悲壯一生    廬山會議上的彭德懷與元帥們    1959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開幕。    受毛澤東表示願意多聽反對意見的鼓舞,彭德懷從7月3日到10日的8天時間內,在小組會上一連作了7次發言或插話。    客觀地說,彭德懷的發言和插話,鋒芒畢露,言辭尖銳,但是,這些意見在當時卻是能引起大家共鳴的。
  • 毛澤東的"12月26日":自己不做壽 常祝賀別人生日
    在毛澤東的堅持下,黨中央和邊區各界都沒有給毛澤東祝壽。  不過,黨內的同志還時常惦記著毛澤東的生日。1945年冬,葉子龍因病住進延安中央醫院。這時,毛澤東剛參加重慶談判回來不久,因身體不適也在醫院休養。賀龍、張聞天、王觀瀾等也住在這裡。一天,張聞天找到葉子龍,說:毛主席的生日快到了,是不是要給他寫一封祝壽信?
  • 廬山會議後誰向毛澤東密報:彭德懷暗地煽動軍隊?
    核心提示:8月20日,柯慶施、陳伯達分別給毛澤東、劉少奇打電話,說:「會議開得糟透了」,「彭德懷表面做檢討,暗地裡煽動軍隊向党進攻」本文摘自:《毛澤東與林彪》,作者:葉健君 程波 王龍彪,出版:東方出版社1959年中共中央廬山會議剛閉幕,在北京舉行的軍委擴大會議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