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傳奇起義故事,12條槍就敢樹旗起義,除惡霸開糧倉保一方安定

2020-12-05 狼君歷史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1914年,賀龍剛剛18歲,但小小年紀的他已經做了三年的「趕騾客」。不過這一年賀龍的命運來到了轉折點,他在革命黨人陳圖南的介紹下,加入了中華革命黨,投身反袁護國的革命運動當中。

不久,賀龍便接到任務,命令他潛回家鄉桑植,伺機除掉劣紳朱海珊,再想辦法帶兵當團總,並派人潛伏進入警備隊,以便了解敵人情況。賀龍在接到任務後,欣然回到家鄉。

但天有不測風雲,賀龍這次回鄉並沒有完成任務,但在風起雲湧的革命浪潮中,賀龍更加堅定了自己革命的信念。1916年,護國軍在戰場上取得了節節勝利,賀龍認為自己發動起義的時機已到。

1916年3月16日晚,賀龍與韋進齋各手握一把菜刀,帶領一群被壓迫剝削的窮哥們,借著夜色從洪家關出發直奔芭茅溪鹽局。賀龍親手砍死了稅警隊長姜玉清,同大家一起搗毀了鹽局,一把火燒毀了所謂的「借據」,繳獲了12支步槍。

這就是人盡皆知的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在搗毀芭茅溪鹽局後,賀龍一行人回到了洪家關。在談及下一步的行動時,有人主張把槍藏起來,然後散貨,各自繼續操起老本行討生活。

但是賀龍不同意,他認為都已經到了殺人奪槍這一步了,如果現在散夥,結局只能是一個一個的被抓起來殺掉,只有趁熱打鐵,樹旗起義,把旗號扯起來,和袁大頭拼到底。

賀龍要樹旗起義,他的家人也非常支持他,賀龍的父母親自為賀龍縫製起義大旗。「討袁軍」三個大字赫然旗上,靠著兩把菜刀,賀龍有了第一支自己的隊伍。

但就靠12支槍就像樹旗起義,賀龍自己也知道難度太大了,必須先造聲勢,嚇破敵人的膽子,起義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賀龍讓韋子云挑著他們繳獲的那幾支槍,每天從不同的路上走過,讓百姓們看到很多槍枝進進出出的假象。

同時賀龍放出風去,說是賀龍要打江山,正在四處購買武器。這立刻成了當地轟動事件,一傳十,十傳百,而且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又多了許多誇大和神秘的色彩。竟一時傳說賀龍有10萬兵馬,正躲在大山裡訓練;還有的說賀龍光是從國外就買了5萬支洋槍,就等著運過來了。

傳說越來越邪乎,在傳說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人投奔賀龍。賀龍見時機已到,便將做好的大旗豎了起來,帶領著起義軍向著縣城殺去。

桑植的惡霸朱海珊得知了賀龍即將攻擊縣城的事情,連忙吩咐家人疏散財產,並派人向府裡求援,請求派兵「圍剿」賀龍。不過為時已晚,賀龍帶領的討袁軍早已經攻進了縣城,而且一路上加入的人越來越多。

起義軍手舉大刀長矛,高喊「打倒袁世凱」、「打倒貪官汙吏」的口號,將衙門圍了個水洩不通,把惡霸朱海珊堵在了衙門裡面。在賀龍的指揮下,起義軍衝進衙門,將朱海珊和其他人全都抓了出來。

賀龍高聲喊道:「通知全城老百姓開大會,審判這條大毒蛇!」在全城百姓的見證下,賀龍細數了惡霸朱海珊的罪行,在場的百姓高呼斃了這個惡霸,在百姓的呼聲下,惡貫滿盈的朱海珊被拉出去處決了,在場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處決了朱海珊,賀龍將朱海珊的幾個心腹關了起來,以觀後效。其他舊職人員,有罪的治罪,無罪的原職留用。而後賀龍下令打開糧倉,讓全縣的百姓過來領糧食。六萬擔稻穀,全被賀龍分給了全縣百姓,讓百姓們以此度過了春荒。

賀龍名聲大振,他又憑此招兵買馬,各地英雄好漢奔著賀龍的名聲,紛紛來投,賀龍的實力迅速增長起來。賀龍沒有停下起義的腳步,在在湘鄂的交界山區中多次組織暴動和起義,接連擊退多次圍剿。

賀龍的實力迅速擴張,起義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反動當局只得變圍剿為「招安」,主動承認了賀龍的身份,「任命」其為桑植縣獨立營營長,此時賀龍的實際身份是湘西護國軍第1團第2營營長。

賀龍後來帶領隊伍跟隨護法軍北伐,護法戰爭失敗後,賀龍重新返回桑植,成為了家鄉的父母官。賀龍一心為家鄉百姓服務,他的部下紀律嚴明,他本人又積極推動家鄉建設,得到了家鄉百姓的稱讚,為他贈旗立碑,賀龍算是完成了他先救一方百姓的心願。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出錯,也想讓更多人知道老一輩人的故事,請長按點讚把它推薦給更多人吧

本文章為狼君歷史原創,未經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賀龍元帥的數千名族親烈士
    ●洪家關:因為賀龍而三遭血洗之災  翻開英烈名錄,聳立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又一座英雄的雕像:「賀士道,賀龍的父親,1920年犧牲在桑植;賀文棠,賀龍的弟弟,1920年犧牲在桑植;賀英,賀龍的大姐,1933年犧牲在長灣;賀戊姐,賀龍的二姐,1933年犧牲在長灣;賀滿姑,賀龍的四妹,1928年犧牲在桑植梭場坪;賀文新,賀龍的堂弟,護旗兵班長,1928年為了向賀龍送緊急情報活活累死途中
  • 傳奇廖氏兄弟:時隔五個月策劃兩個一一〇師起義
    淮海前線廖運周高舉義旗1948年11月初,淮海戰役打響,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捷報頻傳。蔣介石萬分驚恐,急調黃維、李延年兵團急馳徐州、蚌埠增援。第八十五軍也劃歸黃維的第十二兵團。11月8日,兵團接到東進命令,從確山、廣水一帶匆忙出發,行動遲緩,走走停停,於11月23日才到達阜陽。
  • 「第一槍」是這樣打響的
    (《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6頁)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的領導下,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在黨直接掌握和影響下的軍隊2萬餘人,舉行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用血和火的語言,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暴、堅持革命的堅強決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 陳卓林與兩航起義
    陳卓林提出"振興央航"的口號得以進行實踐,這一次啟用的絕大多數正駕駛都是中國飛行員,並借勢培養充實了機務骨幹,同期建立和更新了電臺、電傳機線路;業增添了新型飛機,開闢出國內幹線5條,運輸業務迅速發展。1948年,在陳卓林的建設下,"央航"已擁有各型飛機42架,航線26條,員工2381人。
  • 武昌起義對中國影響深遠,其實起義的過程並不順利
    在武昌起義之前,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已經大大小小地搞了很多次起義了,可由於規模以及實力等方面跟不上,這些起義都先後宣告失敗,大清對於這樣不安分的人當然不能輕易放過,下令全國通緝,孫中山沒辦法,只好流亡海外,在日本繼續遙控指揮自己手下的革命黨。
  • 略論賀龍元帥的十大精神
    賀龍正是無數個反帝愛國志士中的一員。在鬥爭中展現了他不屈不撓卻又熱情似火的愛國主義精神。    1923年護國戰爭時期,吳佩孚利用日本商船運送軍火打內戰,結果讓賀龍扣押。賀龍扣押「宜陽丸」號,這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不僅敢扣,還敢索賠。面對日方的強橫交涉,賀龍針鋒相對,寸步不讓,並將對方批駁得體無完膚,展示了他作為一個真正中國人應有的愛國立場和一個中國軍人的嚴正態度。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比較中國和歐洲的中古歷史,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中國自秦末以來,每隔百十年就會暴發一次驚天動地的農民大起義--陳勝吳廣、赤眉軍、黃巾軍、瓦崗寨、黃巢、紅巾軍、李自成、白蓮教、洪秀全等等,每一次都是狂飆突進,能量驚人。農民起義這樣頻繁,可能以為這是階級鬥爭的必然現象,可是中國式的農民起義在世界歷史上是個獨一無二的現象。
  • 平江起義戰士給延安的「奠基禮」
    平江起義戰士給延安的「奠基禮」 曾小龍 1928年7月22日爆發的平江起義
  •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安徽省鳳臺縣有一個廖家灣,廖村素來忠實文化教育,世代遵奉孔孟之道,崇尚民族起義,讀書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在近代歷史上,這裡還出現了3個國民黨將軍,他們是廖運澤、廖運周、廖運升。其中,廖運周是中共臥底。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導演了「廖氏三兄弟和兩個一一〇師起義」的傳奇。
  • 榆林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巡禮第10站丨橫山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1946年7月1日,西北局常委擴大會議決定及時組織橫山起義。毛澤東聽取匯報後,立即予以批准,並指示邊區部隊趁勢發起榆橫戰役,相機奪取榆林城。▲1946年10月,胡景鐸舉行橫山起義通電(《解放日報》1946.10.23)10月12日晚,胡景鐸按照預定計劃,在波羅堡指揮部隊控制全城,把妨礙起義的頑固分子全部軟禁,逮捕堡內所有反動地方頭目。
  • 美國歷史:德意志西裡西亞織工起義的經過和意義如何?
    這支歌名叫《血的裁判》,其中幾節這樣唱道:馬克思說:「這是一個勇 敢的戰鬥的呼聲。在這支歌中根本沒有提到家庭、工廠、地區,相反地,無產階級在這支歌中一下子就毫不含糊地、尖銳地、直截了當地、威風凜凜地厲聲宣布,它反對私有制社會。《血的裁判》這支歌成了動員群眾的宣言書,成了組織群眾的動員令,成了織工起義的」「馬賽曲」。
  • 人吃人的黃巢起義到底有多恐怖
    黃巢起義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據說黃巢起義義軍在以人肉為軍餉,人吃人現象到處可見。黃巢之亂禍延大唐半壁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
  • 引爆甲午戰爭的朝鮮版「太平天國」——1894年「東學黨起義」
    1894年1月10日,東學黨領袖全琫準率領農民軍隊在全羅道古阜郡舉行起義,反抗當地郡守趙秉甲的壓迫,課本上提到的「東學黨起義」正式爆發。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4月28日,全琫準的起義軍攻下重鎮全州。攻佔全州後,起義軍準備進攻首都漢城。
  • 歷史上最愛起義造反的省,從秦朝就開始,每到王朝末尾就揭竿而起...
    可以說,新王朝的基石就是無數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活下來的人,如果造反起義成功了,則必然有所收穫,而死去的人,只能長眠地下,埋沒在無盡的歷史長河之中。在我國古代,根據歷史資料統計,有一個省份造反次數最多,那就是四川省,每到王朝末尾,都有四川的身影。
  • 西羅馬帝國的覆滅:哥特人起義暴動,羅馬帝皇帝戰死沙場
    四、起義軍隊擊潰羅馬援軍,控制了整個色雷斯平原 哥特人反抗羅馬的暴動,得到了米西亞省和色雷斯的奴隸、隸農和破產農民的熱烈響應,在羅馬軍隊中充當僱傭兵的哥特人也紛紛逃亡,投奔起義隊伍。
  • 淺談中秋與月餅的起源,元末一場農民起義讓月餅成為中秋標配食物
    作為傳統大節,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一項便是傳說與典故,這些傳說與典故廣泛流傳於民間,民眾代代相傳,諸如「嫦娥奔月」、「月中蟾蜍」、「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幾乎人人知曉,成為飯後閒暇之餘相聊的談資,講故事的人說得投入,深情並茂,引人入勝,聽故事的人聽得專心,聚精會神,銘記於心,而後代代相傳,中秋的傳說與故事傳唱至今不衰。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五大農民起義口號,各有千秋,你服哪一句?
    自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以來,農民起義就沒有斷過。從秦朝建立,到清朝滅亡,幾乎每個朝代都會發生農民起義。農民起義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說白了根本原因就是四個字——官逼民反。農民起義也是一項技術活,要想成功,首先一個好的口號就是非常重要的。
  • 假如秦始皇還活著,項羽和劉邦會起義嗎?三個事實揭曉答案
    28 11:43:39 來源: 我是米琪美食日記 舉報   假如秦始皇還活著,項羽和劉邦會起義嗎
  • 明末時,李自成起義成也農民,敗也農民!
    由於王國剋扣軍餉,士兵早就不滿,在途經金縣(甘肅榆中)時,李自成率眾將王國和當地知縣殺害後,舉兵起義,開始了他的徵戰生活。李自成起事後,先後投靠王左掛、張存孟、高迎祥等農民軍。打著「均田免糧」的口號,經過中原之戰、三攻開封之戰、洛陽之戰。
  • 明朝開國大帝朱元璋之起義前的他
    導語:本文主要講述朱元璋生平三大階段中,有關其參加起義之前的部分,閱讀約需要3分鐘。 朱元璋同志的生平可分為三大階段,分別為 1:1328——1352年,起義前的不幸生活; 2:1352——1368年,進擊的大帝朱元璋; 3:1368——1398年,好好當皇帝; 今天主要講述的就是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其實也可以分為三個小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