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分布圖是浙江省選考地理卷的常考點,考試的形式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因為這類試題最具有地理特點,也能從中考出學生的能力水平,回顧已考的試題,重溫細讀答題要求,品味其中的答題方法和技巧,是我們備考時必須做的事。
一、歷次考試呈現的試題
(2015.10)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為解決城市問題、協調京津冀發展,北京加快了產業和人口向河北、天津轉移。
材料二:圖1為2011年遼、吉、黑三省和全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GDP)能耗(能源消費總量∕地區生產總值)圖。圖2為我國某區域冬季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
(1)北京此時的風向是_____,該季節的氣候特徵是____。(2分)
(2)從區域發展階段看,北京處於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在該階段,三次產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產值比重最高的是_____,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是_____。(2分)
(3)與全國相比,遼、吉、黑三省的單位GDP能耗的共同特點是_____,這和三省的產業結構偏重於_________有關。(2分)
(4)北京產業和人口的外遷,反映出城市化進程所處的階段是____。(1分)
(5)與河北相比,天津作為北京產業轉入地的優勢條件有哪些?(3分)
【答案】⑴西北(偏北) 寒冷乾燥
⑵第三產業 高新科技
⑶較高(高於全國) 重型工業
⑷逆城市化
⑸技術水平高;對外開放程度高;基礎配套設施更完善;海運便利;與北京聯繫密切。
【解析】本題以我國北方地區區域圖及東北三省和全國單位地區生產總量能源消耗圖為背景材料,考查大氣運動、氣候特徵、城市化、區域發展的特點及區域發展優勢條件等內容。第⑴題,根據北京附近的等壓線,可判斷出其風向為西北風;根據等壓線的數值及分布狀況可知,該季節為我國冬季,溫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寒冷乾燥。第⑵題,據題幹可知「北京處於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增長速度最大,產值比重最高的是第三產業,在該階段中,高科技成為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第⑶題,圖1中看出,東北三省能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說明東北三省以能耗高的重工業為主。第⑷題,北京產業和人口外遷,符合逆城市化的特點。第⑸題,與河北相比,天津的優勢在科技水平、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程度、交通等方面具有優勢。
(2017.4)下圖為某時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完成9、10題。
9.圖中甲地天氣系統及氣流運動分別是
A.氣旋,順時針輻散
B.反氣旋,順時針輻合
C.高壓系統,逆時針輻散
D.低壓系統,逆時針輻合
【解析】圖示區域為澳大利亞南部,位於南半球。甲位於高壓中心,為反氣旋,氣流呈逆時針輻散。
10.四地中天氣狀況可能是
A.甲地電閃雷鳴
B.乙地北風勁吹
C.丙地風雨交加
D.丁地陰雨連綿
【解析】甲地為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故A錯。乙地風向為偏南風(或西南風),故B錯。丙地位於低壓槽,有鋒面天氣系統,附近等壓線密集,可能風雨交加,故C正確。丁地位於高壓區的邊緣,且深居內陸,天氣晴朗乾燥,故D錯。
(2017.11)下圖為某區域某時等壓線分布圖,完成13-14題。
13. 圖中四地有冷鋒存在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 此時戊地的風向是
A. 西南風 B. 西北風
C. 東南風 D. 東北風
【解析】13.在高壓脊處,空氣是自脊線向外輻散的,冷暖氣團不交匯,不會產生鋒面,A、B錯誤。在低壓槽處,空氣是向槽線處輻合的,冷暖氣團交匯,因此可以形成鋒,根據經緯度可知,圖示區域為北半球,北半球低壓系統近地面氣流呈逆時針向中心輻合,故丁處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形成冷鋒,選D。
【解析】14.本題考查風向的畫法。先畫出丙處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然後北半球風向向右偏,形成東北風,選D。
(2018.4)下圖為北半球鋒面氣旋系統示意圖(單位:百帕)。完成5、6題。
5.雨過天晴後,若圖中甲地清晨出現濃霧天氣,原因是
A.大氣吸收強
B.大氣逆輻射弱
C.大氣反射強
D.地面反射減弱
6.圖中乙、丙兩地比較,氣流狀況
①乙近地面風力較小
②乙上升氣流較強
③丙近地面風力較小
④丙上升氣流較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5.大霧天氣,主要是指由於近地層空氣中懸浮的無數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見度,不足500米的一種天氣現象。一般大霧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條件:首先近地面層水汽比較充沛,也就是空氣中溼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氣中水汽要達到過飽和,就會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氣中有大量塵埃、煙粒等。雨過天晴後,雲層少,晚上大氣的逆輻射較弱,保溫作用較差,從而導致氣溫較低,此時空氣溼度較大,遇冷凝結導致大霧產生,故答案選B項。
【解析】6.乙處等壓線比較密集,丙處等壓線稀疏,因此丙處風力較小,③對;乙處為冷鋒,空氣被迫抬升,上升氣流較強,丙處為暖鋒,暖空氣徐徐爬升,上升氣流較弱,因此②③正確,故答案選B項。
(2018.11)2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下圖為美國部分地區略圖。圖中等壓線反映某日7時天氣形勢。
材料二:苜蓿是一種上等飼料,它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乙地附近某農場採用苜蓿與玉米輪作,用秸稈、殘茬覆蓋地表,成為一種成熟的保護性耕作方式。
(1)田納西河流城降水豐富,水汽主要來自於____________洋, 影響該河流向的主要因素為_____________。(2分)
(2)與初期階段相比,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成長階段的對外開放程度_________,整個區域處於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的加速發展狀態。(2分)
(3)此時甲地吹_________風,其風力比乙地_________,乙地將迎來____(天氣系統)天氣。(3分)
(4)從農業生態保護角度,簡述乙地農場發展苜蓿與玉米輪作的作用。(3分)
【答案】(1)大西洋 地形
(2)高 不平衡
(3)東北 小 冷鋒
(4)提高土壤肥力;減輕土壤汙染;降低水和風對土壤的侵蝕。
【解析】
【分析】
該組試題以美國部分區域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田納西河流域、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區域農業發展等高中地理主幹知識。試題涉及知識點多,綜合性強,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
【詳解】(1)田納西河流域位於美國東南部,離大西洋較近,受東南季風影響,水汽充足,降水豐富。河流總是從高處流向地處,地形是影響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
(2)與初期階段相比,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成長階段的對外開放程度更高,區域內部區位條件較好的地區發展速度更快,區域發展呈現不平衡的趨勢。
(3)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地北部為高壓中心,受其影響,該地吹偏北風,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向右偏轉,形成東北風。甲地等壓線較乙地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小,風力較小。乙地位於低壓中心西側的低壓槽附近,將受冷鋒影響。
(4)由材料可知,苜蓿根部具有固氮作用,有助於保持土壤中礦物質,而玉米秸稈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因此苜蓿與與玉米輪作提高土壤肥力,減輕因使用化肥等造成的土壤汙染,降低水和風對土壤的侵蝕。
(2017.4)28.【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圖1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2為圖1中①、②、③地的氣候統計資料。
材料二:下表為圖1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統計資料。
材料三:漁產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國家支柱性出口產品。20世紀60年代該國年平均漁產量10.7萬噸,此後快速增長,1997年產量達到峰值45.7萬噸後開始下降。
(1)說出①地1月和7月的風向,並從大氣環流角度說明7月風向成因。(3分)
(2)說出影響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從氣候特徵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帶的成因。(4分)
(3)甲地是所在國花生主產區,分析降水特徵對該地農業生產的影響。(3分)
(4)分析甲地所在國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及漁業生產目前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5分)
28.【加試題】(15分)【答案與細則】
(1)①1月東北風(1分);②7月西南風(1分);③(7月,由於太陽直射點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為西南風(1分);(3分)
關於(1):①1月東北風/信風/季風都可以;②7月西南風/季風都可以;
①②若沒答月份有順序要求,若答東北風和西南風即給2分;若答西南風和東北風不得分;
③若答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向右偏轉為西南風即得分;若東南信風答錯不得分,僅答氣壓帶和風帶移動不得分;
(2)①降水(1分);②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1分);③降水集中在6-9月(10月-4月降水稀少),年內有明顯的乾濕季(1分);④全年高溫,氣溫在24℃以上,形成熱帶草原帶(1分);(4分)
關於(2):①若答水分或降水量或降雨(量)即得1分,若答水熱(組合不同)不給分,答案中除了上述答案外還寫了其他點的都不得分;
②年降水量在700㎜左右或降水區間在500-1000㎜內即得1分;
③若答出前半句或後半句即得1分,若答降水季節變化大或季節變化顯著即得1分;
④若答全年高溫或氣溫在24℃以上,即給1分。
(3)①生產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較豐富月份;②降水量年內、年際變化大,生產易受旱澇災害影響;③降水變率大,對灌溉等水利設施依賴性強;④年內旱季時間長,土壤易鹽漬化,對農業生產影響大。(答出三點,得3分)
關於(3):①若答夏季降水多,有利於花生/農作物生長,或者答雨熱同期有利於花生生長,或者是花生生長與降水同期,或者是夏季降水多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即得1分;(註:只能寫花生或農作物,其他如玉米、鮮花都不得分,寫降水多有利於花生生長不得分,若僅回答出夏季降水多/降水集中/降水變率大亦可得1分,若降水特徵回答正確影響錯誤不得分,如:夏季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不得分)
②易受洪澇/乾旱/旱澇災害影響都可得1分,僅答自然災害/氣象災害都不得分;
③僅答前半句不得分,若答後半句即得1分,亦或答降水變率大,灌溉用水量大/乾季灌溉用水量大;
④若回答乾季/降水變率大,(不合理的灌溉)土壤易鹽漬化即得1分;
(4)①沿岸有寒流經過;②洋流為上升補償流;③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形成漁場(三點中任意兩點,得2分);④過度捕撈(1分);⑤導致資源枯竭(1分);⑥生物多樣性減少(1分);
關於(4):①②③答出寒流、上升流及如海河流帶來營養物質中的兩點即得2,①洋流性質寫對名稱寫錯不得分;②上升補償流/上升流/補償流/海水上泛/營養物質上泛都可得分;③僅寫河流入海口不得分;
④過度捕撈/海洋汙染/水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都作為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得1分;
⑤導致資源枯竭/漁業資源減少/魚類減產都可得1分;
⑥生物多樣性減少/受損/遭到破壞都可得1分;
二、典型試題一練
【2017天津卷】讀圖文材料,回答1—2題。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圖7所示浮塵天氣形成過程的是
A.乙地氣流下沉且低空風速小
B.高層氣流帶來的沙塵飄落乙地
C.上升氣流將乙地的沙塵揚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塵被大風揚起
2.下列四幅天氣圖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現圖7所示浮塵的是
【答案】1.C 2.D
【解析】
1.讀圖分析可知,乙地高空氣流是下沉,風速減小,浮塵沉積,A項與圖示相符;甲地揚沙通過高層氣流吹向乙地高空,後下沉形成浮塵,所以乙地浮塵來自高空氣流,B項與圖示相符;由上面分析可知,乙地為下沉氣流,C圖示不符;甲地的揚沙主要是大風的作用,D項與圖示相符;故與圖示不相符的為C,故答案選C。
2.根據上題結論,浮塵天氣主要與下沉氣流有關,讀A、B、C三圖可知,圖示主要受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故ABC錯誤;D圖中,亞歐大陸主要受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與浮塵天氣的形成有關,D正確;故選D。
考點:等壓線的判斷,天氣系統與天氣。
【2017江蘇地理卷】2017年5月5—6日,我國東北部分地區在立夏之後罕降暴雪。圖4為「5月6日0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回答3~4題。
3.最可能降暴雪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此時,遠在我國南方戊地的天氣狀況為
A.晴, B.陰,西北風
C.晴,東南風 D.陰,東北風
【答案】3.A 4.C
【解析】3.立夏之後罕降暴雪,說明受到冷鋒影響,冷鋒降水主要在鋒後,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位於氣旋中心附近,形成鋒面氣旋天氣系統,甲地位於冷鋒鋒後,所以最可能降暴雪的地點是甲地;乙地位於冷鋒的鋒前;丁地為暖鋒鋒後天晴晴朗,丙地受暖氣團控制,天晴晴朗。
4.讀圖可知,我國南方戊地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5月6日我國南方夏季風逐步增強,即該地吹東南風;根據圖中戊地位於高壓中心的西側,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向右偏,可知形成東南方向的風。
下圖示意某區域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完成5、6題。
5.關於甲天氣系統及水平氣流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氣旋 順時針輻合
B. 反氣旋 順時針輻合
C. 氣旋 逆時針輻散
D. 反氣旋 逆時針輻散
6.圖中
①乙鋒面鋒前多降水
②乙鋒面鋒後多降水
③丙鋒面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
④丙鋒面過境後氣溫下降,氣壓升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試題考查常見的天氣系統
5.圖中甲地氣壓較四周高,為高壓反氣旋;南半球的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為逆時針輻散,D正確。
6.南半球的氣旋為順時針輻合,圖中乙鋒面為冷鋒,降水多在鋒後;丙為暖鋒,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C正確。
下圖為某時某區域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單位:hpa)。完成7、8題。
7.①②③④四地天氣可能是
A. ①地陰雨連綿 B. ②地風和日麗
C. ③地大雪紛飛 D. ④地北風陣陣
8.圖中甲、乙、丙、丁氣壓系統的氣流運動方向和中心氣流是
A. 甲逆時針 輻合上升
B. 乙順時針 輻散上升
C. 丙逆時針 輻合下沉
D. 丁順時針 輻散下沉
【解析】7.讀圖可知,①、②地處高壓脊,天氣晴朗,A錯、B對。③地受暖氣團影響,不可能大雪紛飛,C錯。④地為偏南風,D錯。
8.甲地、丁地為北半球氣旋,氣流為逆時針、輻合上升,A對、D錯。乙地、丙地為北半球反氣旋,氣流為順時針、輻散下沉,B 、C錯。
下圖為「某區域某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9、10題。
9.從圖中海平面氣壓分布可判斷,與臺灣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
A. 風力較小,風向為西北風
B. 風力較大,風向為西北風
C. 風力較小,風向為東南風
D. 風力較大,風向為東南風
10.依據圖中相關信息可判斷,此時
A. 黃河下遊地區陰雨綿綿
B. 渤海灣沿岸雨雪交加
C. 福建沿海地區狂風暴雨
D. 金沙江河段風和日麗
【解析】9.從圖中海平面氣壓分布來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壓線分布較臺灣北部稀疏,說明珠江三角洲地區風力較小,位於氣旋的西側,應吹西北風。
10.據圖可知,黃河下遊地區和渤海灣沿岸受高壓脊控制,天氣晴朗。金沙江河段受低壓控制,可能出現陰雨天氣。福建沿海地區正受氣旋影響,會出現狂風暴雨的天氣。
下圖為北半球某地區某時鋒面氣旋示意圖。完成11、12題。
11.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氣狀況是
A. ①地吹東南風 B. ②地吹西南風
C. ③地風速最大 D. ④地氣壓最高
12.對圖中甲、乙鋒線與雨區的判斷,正確的是
A. 甲為冷鋒,雨區主要分布於鋒線之前
B. 乙為冷鋒,雨區主要分布於鋒線之後
C. 甲為暖鋒,雨區主要分布於鋒線之後
D. 乙為暖鋒,雨區主要分布於鋒線之前
【解析】考查常見天氣系統。11.讀圖,已知圖示區域位於北半球。氣旋中氣流運動方向是逆時針方向,根據鋒面氣旋的特點,氣旋左側為冷鋒,右側為暖鋒,冷鋒降雨在鋒後,暖鋒降雨在鋒前,判斷①地位於冷鋒後,吹西北風,陰雨天氣,A錯。②地位於暖鋒前吹西南風,天氣晴朗,B正確。③地位於冷氣團控制,吹東北風,天氣晴朗,②等壓線最密集,風速最大,C錯。④地位於低壓槽,較周邊氣壓低,D錯誤。故選B。
12.根據鋒面氣旋的特點,氣旋左側為冷鋒,右側為暖鋒,則甲為冷鋒,乙為暖鋒;冷鋒降雨雨區在鋒後,暖鋒降雨雨區在鋒前,故選D。
讀某區域某年11月10日2時海平面等壓線圖。完成13、14題。
13.11月10日這一天
A. ①地午後出現大風、降溫等天氣
B. ②地受高壓系統控制,沙塵肆虐
C. ③地雲層較厚,晝夜溫差較②地小
D. ④地暖氣團迅速爬升,多暴雨
14.②地氣壓中心的出現切斷了
A. 赤道低氣壓帶 B. 副熱帶高氣壓帶
C. 極地高氣壓帶 D. 副極地低氣壓帶
【解析】考查等壓線圖的判讀,北半球的冬夏氣壓中心分布。
13.讀11月10日2時海平面等壓線圖可知,圖中①地已在冷鋒後,此前已經出現過大風、降溫等天氣,A錯誤;②地受高壓系統控制,秋高氣爽,B錯誤;③地處於低壓槽部,形成冷鋒天氣,雲層較厚,晝夜溫差較②地高壓控制下的晴天小,C正確;④地暖氣團徐徐爬升,多連續性降水,D錯誤。故選C。
14.圖中②地是亞歐大陸上冬季形成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切斷了完整的副極地低壓帶,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故選D。
轉載請註明來源:高中學考選考地理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試卷及答案、重點解析word文本見會員版或知識星球上:https://t.zsxq.com/fM3FIie,知識星球上還有一些課件、視頻等資源。
知識星球是一個知識交流的APP平臺,是內容創作者連接鐵桿粉絲,是一個同公眾號配套的可自主下載的移動資料庫,給你一個學習、交流、分享的空間。
怎麼玩轉知識星球
1.在搜索框內輸入「知識星球」,點擊「搜索」
2.打開知識星球的網頁版
3.掃一掃二維碼就可
4.微信小程序版:在微信裡搜索「知識星球+」,就能找到並訪問知識星球的小程序版本。
如何加入「高中學考選考地理」及相關知識星球:只要掃一下或長按下方的二維碼就行了!
地理選考原始分差一分,高考賦分差三分!!
想試用公眾號WORD文檔的,請寫郵箱!
想同步發你公眾號WORD文檔!就加入VIP!
想自主下載已發資料!就加入知識星球!
歡迎師生、家長們諮詢!!
歡迎備課組長、課代表垂詢!!
可留言或加QQ2429204468聊!
高考路漫漫,我們陪你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