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刀」拿下化學諾獎,一位華人先驅與榮耀失之交臂

2020-12-02 IT之家

北京時間 10 月 7 日下午,諾貝爾委員會將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兩位女性科學家,分別是來自法國的埃馬紐爾·夏彭蒂(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她們「研發出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具體來說,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 基因剪刀。利用這一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確地改造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被視為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可用於遺傳疾病的精準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在諾獎 120 年的歷史上,在 2019 年之前只有 4 位女性物理獎獲得者,和 5 位女性化學家獲得者。但在昨天,女性科學獎安德裡亞·格茲和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一同摘得物理獎,今天又同時產生了兩位女性化學獎獲得者。

歡欣鼓舞之餘,對於本屆化學獎,人們也在關注另一個事情:華裔科學家張鋒為什麼失之交臂?記者拋向諾獎委員會的第一個問題非常尖銳,「是不是還有其他人也能拿這個獎?」

上帝的剪刀

什麼是 CRISPR?當病毒想要攻擊細菌時,也就是將自己的 DNA 注入細菌體內,細菌為了避免死亡就會開啟防禦系統 CRISPR。CRISPR 看起來就像是普通的 DNA 序列,但如果放大看,會發現這條序列有一個巨大的病毒資料庫。

這套防禦系統還會不斷生產各種蛋白質(Cas),每當有新病毒入侵,這些像是剪刀的蛋白質就會跑出來剪斷病毒的 DNA,然後把敵人的 DNA 片段藏進病毒庫。如果以後再遇到同樣的病毒,CRISPR 就能迅速匹配,然後消滅侵染。

CRISPR 序列圖解|諾獎官網

早在 1987 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了 CRISPR 序列,直到 2012 年,夏彭蒂和杜德納兩位先驅在《科學》雜誌上首次證明了 CRISPR 的其中一把「剪刀」CRISPR/Cas9 可以進行基因編輯。她們的原創工作在於純化了 Cas9 蛋白,發現它是雙 RNA 引導的 DNA 內切酶,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 Cas9 的 CRISPR 系統可以切割任意 DNA 鏈,指出 CRISPR 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

近年來,科學家利用 CRISPR 便能高效、精確地改變、編輯或替換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的基因,經過改造的 CRISPR 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農業和生物醫藥領域。比如,在 2018 年,就有研究證實利用 CRISPR 技術成功治療了四隻患有 Duchenne 型肌營養不良症的狗,並將其肌肉和心臟組織中的營養不良蛋白恢復到正常水平的 92%。

「近期很少有一個發現能夠像 CRISPR 在生物領域一樣,改變整個領域的研究。它在人類健康與疾病等方面有極大的應用潛力。」2018 年 8 月,美國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委員會主席 Vincent Verdile 說道。

就這樣,CRISPR 被認為是「上帝的剪刀」。

還有誰發現了這把剪刀?

2013 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博德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張鋒和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喬治·徹奇同時在《科學》上分別發表論文,證明 CRISPR/Cas9 可以編輯哺乳動物細胞基因,他們將這項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地運用到小鼠和人類細胞上。

左為本屆諾獎得主杜德納,右為現年 38 歲的張鋒|Bloomberg

張鋒表示在 2011 年就開始有了把 Cas 蛋白簇和 tracrRNA 放到哺乳動物細胞中的想法,並早於杜德納團隊拿出了 CRISPR 技術從最初的構想到在哺乳動物細胞成功應用的證據,完整證明了 CRISPR/Cas9 整個概念。這位華人科學家在 2014 年拿到了美國專利與商標局關於 CRISPR 的首個專利授權,這意味著他和研究所在美國擁有 CRISPR/Cas9 技術應用於所有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人類——的專利,這是 CRISPR 技術商業化最為核心的專利之一。

但這場專利之爭並沒有結束。2016 年,杜德納一方認為張鋒是在她論文的基礎上進行的實踐,而後者認為杜德納只是預測 CRISPR 會在人類細胞上有效,而自己包含實際運動,證明了 CRISPR/Cas9 整個概念。2017 年,法官判定專利仍歸張鋒一方所有。

「基於 CRISPR 的基因編輯技術有四個關鍵的發現者:夏彭蒂耶、徹奇、杜德納和張鋒。所以,諾獎最多頒給三人的規則顯然就是個問題。」1993 年諾獎得主菲利普·夏普曾說過。他認為,一個比較明智的決定可能是:諾貝爾化學獎頒給杜德納和夏彭蒂,她們的工作是純生化,生理或醫學獎給徹奇和張鋒,他們在活體細胞中成功應用 CRISPR,為醫學的應用鋪平了道路。

獲獎者生平簡介

埃馬紐爾·夏彭蒂,法籍微生物學家,1995 年在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在 CRISPR 的發展中,其主要的貢獻在於發現 Cas9 蛋白的活性仰賴 tracrRNA。

詹妮弗·杜德納,出生於 1964 年 2 月 19 日,為伯克利大學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夏彭蒂因發現 CRISPR/Cas9 系統曾獲得了 2015 年生命科學突破獎。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中被譽為「理科綜合獎」的化學獎正式揭曉!10月7日,諾貝爾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史上第一次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
  • 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華人張鋒,卻因「基因編輯」專利坐擁百億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基因編輯「一哥」張鋒無緣科學大獎,卻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專利上佔據上風!華人科學家張鋒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是第一個將CRISPR應用在真核細胞上的科學家。
  • 與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的華人張鋒,卻因為專利已坐擁百萬
    我們今天看一下張鋒和諾貝爾化學獎為什麼失之交臂了。要知道,雖然這兩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實至名歸,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諾貝爾化學獎。當然,與這次諾貝爾獎遺憾擦肩而過的人不止一個,總共三個。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人錯過了。
  • 「基因剪刀」發明者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華裔科學家張鋒無緣該獎項
    也許你沒有聽說過兩位科學家,但你一定聽過這一常年引起巨大爭議的科學領域 —— 基因編輯。卡彭蒂耶和杜德納正是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強大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 基因剪刀。現在,CRISPR/Cas9 基因剪刀已經徹底改變分子生命科學,為植物育種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同時,它也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了貢獻,還有可能使人類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 「基因剪刀,早兩年拿諾獎也沒問題」
    作為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發現者,她們在2012年邁出的一小步,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步。很顯然,她在美國也是「超級明星」教授,得過許多獎。她很年輕,富有朝氣、喜歡跑步!她本身是做RNA生物學的,對事物的把握很敏銳,她在很短時間能捕捉到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術機理和運用,就能看到她的潛質和能力。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原標題: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基因編輯技術新探索新成像技術用「基因剪刀」酶搜尋變異基因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科學家 11 月發布公告稱,他們研發出一種全新納米成像技術,能更快、更準地為大片段基因組繪製圖譜。新技術將高速原子力顯微鏡(AFM)與「基因剪刀」CRISPR 化學條形碼技術相結合使用,讓 CRISPR 酶只與變異基因結合,不對其剪切,從而為致病性基因變異提供了革命性診斷工具。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為何沒有華人科學家張鋒的名字?
    當然,在此之前,她們已經因為這把神奇剪刀,獲得了多個重量級獎項。八年時間,基因剪刀已經攪動風雲,對整個人類社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兩位女科學家其實對CRISPR的生物化學機制進行了闡明,向大家提供了基因編輯的便捷高效的工具。其實,化學獎這些年來本來也是「理綜獎」,很多獎也確實是發給了偏生物醫學領域的成果。為什麼只有她倆的名字?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後,很多人問道:為什麼沒有張鋒?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這一技術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揭曉,但它似乎遺漏了一位華人科學家
    他們被授獎的理由是「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同時,他們將獲得 900 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 695 萬元)。其中,詹姆斯·艾利森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作為癌症免疫療法先驅,艾利森博士已經把生理和醫學相關的獎項幾乎拿遍,唯一缺的就是諾貝爾獎。他 2014 年獲生命科學突破獎等大獎。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張鋒錯失諾獎,CRISPR三巨頭...
    2011年,Charpentier將研究成果公諸於世,並在同年與具有豐富RNA知識的資深生物化學家Jennifer Doudna達成合作,二人成功地在試管中重建了細菌的基因剪刀,並簡化了其分子成分,使之更易於使用。更為重要的是,她們開啟了基因編輯史的新篇章:人工設計的嚮導RNA可以讓Cas9蛋白切割任意指定的片段DNA序列。
  • 「基因剪刀」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竟然缺了張鋒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給了「基因剪刀」,法、美科學家卡彭蒂耶、杜德納獲此殊榮。本來,獲獎名單中應該還有一人,那就是張鋒。遺憾的是,張鋒的名字沒有出現。張鋒有基因編輯第一人之稱,張鋒沒有與卡彭蒂耶、杜德納一同獲獎,很多人感到不公平。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張鋒錯失諾獎,CRISPR三巨頭「恩怨」落幕?
    Doudna博士因發現了CRISPR / Cas9基因剪刀這一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而斬獲該獎項。諾獎官網指出,CRISPR / Cas9基因剪刀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
  • 「基因剪刀,早兩年拿諾獎也沒問題」
    作為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發現者,她們在2012年邁出的一小步,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步。很顯然,她在美國也是「超級明星」教授,得過許多獎。她很年輕,富有朝氣、喜歡跑步!她本身是做RNA生物學的,對事物的把握很敏銳,她在很短時間能捕捉到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術機理和運用,就能看到她的潛質和能力。
  • 2020年阿貝爾獎公布,又一位數學「三大獎」大滿貫得主誕生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前天,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宣布,2020 年度的阿貝爾獎將授予兩位著名數學家,一位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 Hillel Furstenberg,另一位是耶魯大學教授 Gregory Margulis。二人都曾獲沃爾夫數學獎,Gregory Margulis 還是 1978 年菲爾茨獎得主。
  • 諾貝爾化學獎:發明「基因剪刀」開創基因工程,兩名女學者折桂
    基因是生物最基本的遺傳單位,可視為構成地球所有生命「說明書」的材料。由不同基因組合「寫成」的說明書指示著各種蛋白質的生產及運作,最終構成不同細胞、不同生物,人類亦不例外。要研究不同基因組合,也就是生命內部的運作原理,往往需要通過修改基因實現,但這在過去是一個非常耗時且困難的工作。
  • 兩名女科學家因「基因剪刀」獲諾獎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這項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
  • 這把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基因剪刀將把人類帶到何處?
    在諾獎的加持下,基因編輯將走向何方呢?一位記者想採訪她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感受。「誰獲獎了?」 杜德娜驚詫地問。在當天晚些時候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杜德娜說,「這有點令人尷尬,我當時真得睡得很死」。然後記者說,她與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同事伊曼紐爾·夏彭蒂耶一起獲得了諾獎。
  • 「基因剪刀」背後的專利之爭
    據悉杜德納和卡彭蒂耶開發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可謂是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提起CRISPR,又不得不提起一位美籍華人科學家——張鋒。他與杜德納和卡彭蒂耶被人們稱為CRISPR三巨頭。三人曾是隊友,因為專利之爭,如今三人卻是對手。
  • 分子遺傳學第三座裡程碑終獲諾獎 「基因魔剪」將生命科學帶入新的...
    昨天,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給了兩位女性科學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所法國籍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自從這兩位女科學家研發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以來,這把神奇的「基因剪刀」就將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