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之旅——似曾相識燕歸來,故曲已息韻不再

2020-12-04 bigfun的小火汁

文丨Roling丶s@bigfun社區

TIP:含劇透,敬請酌情食用

(左:少女終末旅行,右:奇諾之旅17版)

如果要提兩部本世紀最偉大的公路片日漫,那說《奇諾之旅》和《少女終末旅行》的話,絕對不會有人心裡有不一樣的答案。

前者的成就已然無需過多贅述,電擊文庫早些時候的看板級別作品,輕小說原作系列銷量近800萬部以上。

後者的17年的大熱也有目共睹,末日公路+新日常系的風格獨樹一幟,在茫茫番海裡望過去,無論什麼時候它都在那最顯眼的第一梯隊中最顯眼的位置上。

而眼下最新的10月動畫季,由C2C掌舵的新作改編動畫《魔女之旅》,和前面兩個前輩比起來,就多多少少的顯得有點... ...奇奇怪怪沒有腦袋。

某個地方有一位旅人,她的名字是伊蕾娜。是一位年紀輕輕就成了魔法使中最上位「魔女」的天才。因為嚮往著幼時讀過的旅行故事,隨意地進行著漫長的旅行。

「不必理會我。我只是一介旅人罷了。接下來還得繼續前往下一個地方呢。」

這是由魔女伊蕾娜所連接的,關於相遇和離別的故事。

從作品選材分析開始的Start part

《魔女之旅》的劇情要概括起來是真的非常簡單,但是要解釋起來那是真的有點一言難盡。

如果簡介你姑且瞄過一眼倒是還好。如果你沒有看過劇情簡介就打開這部作品,那麼看第一集的時候,你絕對會和我一樣,以為這是一部和《Re:從零開始的魔法書》一樣的魔幻法師系傲天番,有明確的主線有力度大的爽點。

(《Re:從零開始的魔法書》,又名美女野獸歷險記)

說回《魔女之旅》,天才少女依蕾娜年紀輕輕突破了魔女考試,離成為真正的"魔女「就剩下最後一關,拜一個前輩為師,獲得前輩的認可,讓她為給自己」賦名「。

而當依蕾娜上門求師的時候,因為嫉妒,沒有一個魔女前輩願意收她為徒。

到了最後,父母擔心她的能力超群帶來的自大性格以後可能會讓她走上彎路,所以拜託了能力超一流,旅居依蕾娜家鄉的的宮廷供奉「星塵魔女——芙蘭」收她為徒,而且,從虐她虐到忍耐極限,鍛鍊她的心性開始... ...

然後第二集發生了什麼?

前一集還是有點自大,有點「屑」,經過一番上世紀八十年代心靈雞湯式的教導之後一下子成熟了上路開始了自己的旅行,變成了一個看透大是大非旁觀人間疾苦的「旅行者」。

溫馨公路片?Emmm... ...某種意義上講,的確挺「溫馨」的。

(主角開篇例行自吹)

一二集之間的神奇節奏跳躍引出了這樣一個結果——除了主角換了個成分,從普通人變成了魔女,多多少少凸顯了一點獨特性之外,它自己就把自己啪一下放到了和《奇諾之旅》平行對標的位置上... ...

這波一下子就成了似曾相識燕歸來

,而且不是正面意義上的那種,是負面意義上的......

《魔女之旅》讓人難受在哪裡?

我嘛,有時覺得自己難道不是一個一無是處,愚蠢矮小的傢伙嗎?自己不是一個很骯髒的人嘛?雖然說不出原因,但是確實又那種感覺。

但是,那個時候,總是覺得自己之外的一切,比如說世界啦,他人的生活啦等等,都是很完美,很溫馨的,不自覺的非常喜歡。我希望知道的多一點,更多一點,為此才想旅行。

——《奇諾之旅》

當《魔女之旅》和《奇諾之旅》自然形成對標之後,你就會發現前者的主角依蕾娜到底有多人上人。

同樣是旅行故事,奇諾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他知道自己是個普通人,非常的明白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如果有可以爭取的事情,他會儘自己所能的全力去做,有些事情自己不去伸出援手,不是不想,是無可奈何。

而身為魔女的依蕾娜,會忙不迭的幫忙用魔法修復打碎的水瓶,讓村長家的奴隸女傭免於一時的責罰,卻沒有阻止村長家的傻兒子把「裝滿幸福的瓶子」交給這個可能往前短短人生十幾年都「生活在絕望和壓迫中」的奴隸小女孩。

那麼問題來了,成為魔女的意義在哪裡?就圖個到處旅行能免差旅費?

「旁觀者」真的就只能心無波瀾像個看透了紅塵的老和尚一樣站旁邊看戲?

其實,看到第三集的時候,我對女主角不去插手他人國事,認清自己的能力,不去插手毒花花田出手試圖銷毀,不去插手村長家的家事,對抗國家整體的奴隸制度多少還能忍,多多少少都是有一點合理性在的。

用「她是旅行者,是觀察者」,「她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魔女,能力還不足,不敢硬剛國家政體和社會意識」這些個理由都能搪塞一下我自己的內心。

但是到了後面」誠實之國「的故事,最後怎麼就和手裡握著存儲了一個宮廷供奉級別魔女的所有魔力的寶具大劍的國王正面硬剛起來還剛的極其義正言辭嘴裡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呢???

人和人的悲喜並不相通.jpg

有一說一,只要邏輯出了問題怎麼看都奇怪。

把劇情內核掏掏乾淨,剩下的看點就只剩下了一個——"白毛大長腿,性格有點屑,處處留情搞百合搞的停不下的妹子主角"。

(18年原作出了漫畫版之後,才一舉登上了「這本輕小說真厲害」榜首,箇中緣由敬請各位細細品味)

這腿真白(⌒▽⌒),我先舔為敬~~~

鍋到底該誰背?

有一說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動畫製作組目前這七集裡打出來的這一套QWER。原作我多少讀了一小塊,暫時感官上還可以接受,相比動畫而言可能意外的能好好看下去。

動畫製作組這一套操作打出來的七集動畫,前後形成觀感撕裂的點實在太過於讓人難受。

第二集到第三集的性格轉變宛如精神分裂。

前一集還樂樂呵呵和妹子搞百合,後一集就成了斷絕七情六慾的女神。

要說是因為她臨行前「父母的囑託」中跟她說過:「遇到危險要好好保護自己,不要認為自己是特殊的」,導致女主做出了第三集裡面純粹旁觀而不去插手任何一點事的選擇未免也太過於沒有說服力了。

我有一位老師,他跟我說過一句話:

「一位真正有職業操守,心裡想著教好學生的老師,不會因為害怕個別學生評教的時候搞小動作就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

別人的話能夠左右行為主體的根本性格這種事,現實世界裡不可能存在,虛擬故事裡也沒有這樣寫的。

而說到編集上,更不用講這部作品前三集一集一種風格的跳脫編排了... ...

《魔女之旅》的動畫經過製作組這麼一搞,有一說一,像極了二次元版本的《意林》《故事會》或者說《讀者》... ...

更深一點還能挖到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

通過這樣的動畫編排,根本抓不到它的主題基調到底在哪裡,創作上講的「原則」不是玩具,必須一以貫之... ...

寫在後面

如果非要想看看試試這部作品,建議觀看順序:1 4 3 2 6 5 7,千萬不要順序看,第三集會引起嚴重不適... ...

另外,除了魔女之旅之外,本文中提到的《奇諾之旅》、《少女終末旅行》、《Re:從零開始的魔法書》全都是值得一看的精品... ...

相關焦點

  • 把燕子寫得出神入化的十首詩詞:似曾相識燕歸來
    把燕子寫得出神入化的十首詩詞:似曾相識燕歸來燕子是益鳥,常常在屋簷下築巢,與人類友好相處。燕子是候鳥,秋去春回,一年一度,所以有「舊燕歸巢」的成語。燕子喜歡雙宿雙飛,詩人常將雙飛燕比作「忠貞的伴侶」。這裡所選的十首詩詞中的十隻燕子,均已成為名垂千古的「詩之燕」。(1)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簡評:這是一隻從豪宅搬遷到平民區的燕子,也是一隻飽經歲月滄桑、見證歷史變遷的燕子。
  • 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
    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時間:2020-03-16 14:3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 釋義:似曾相識的燕子又回歸畫簷。 引申: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有這倆成語,這首詞好背多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這首詞很眼熟。一則是因為是晏殊的代表性詞作,在平時的時候見到的可能性比較大;另外一則,則是因為這首詞中的下闕,有兩個很眼熟的成語,一個是無可奈何,一個是似曾相識。一曲新詞酒一杯這首詞是詞人晏殊的傷春之作,有著婉約詞的典型特徵。
  • 似曾相識燕歸來
    如果把帶「燕」字的鳥限定在燕科和雨燕科兩大類的話,那麼北京一共有九種燕子:分別是崖沙燕(Riparia riparia)、家燕(Hirundo rustica)、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巖燕(Hirundo rupestris)、毛腳燕(Delichon urbica)、煙腹毛腳燕(Delichon dasypus)、普通樓燕(Apus apus)(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裡,「曾」的準確意思是什麼
    《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尒,詞之必然也。從入、丨、八,八象氣之分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稱:「尒之言如此也。後世多以爾字為之。」所以,尒的本義就是肯定句的句末語氣,相當於「然」。【猜想】「尒」的字形就像一個人說了一句肯定的話,或者做了某個「判斷」,中間的「丨」,指的是這個「判斷」,而兩邊的「八」是人的口氣分散的樣子。
  • 燕子雙飛去——家燕
    宴殊在《破陣子》中寫道「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又寫道「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可見詞人對「燕」這個意象寄予了充沛的情感,前者是將燕當作春的象徵,當作春的信號。後者燕子成雙入對,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徵。
  • 為何在陌生的地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專家:或許已進入平行世界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人麼你再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是在做一件事或者再看到一個事務處的時候,老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目前所經歷的這件事之前也發生過,而且是一模一樣的場景。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是只存在於某些特定人物。
  • 燕窩行業標準出臺,燕之屋「頭燕」歸來(二)
    如今的燕之屋,作為一直領飛燕窩行業的「頭燕」,勇擔社會責任,推動燕窩國標制定,開發標杆性產品,又展翅高飛,飛向自己理想中的燕窩王國。 (責編:李冉、呂倩) (原標題:燕窩行業標準出臺,燕之屋「頭燕」歸來)
  • 千年書韻飄詩意 紅綠秋色正芳華
    肅寧裘皮交易量佔到全國的70%;東光紙箱包裝機械創造了全國同行業中群體規模最大、產品品種最全、產品性價比最優等「五個之最」;以鹽山、孟村為代表的管道裝備製造業,中低壓管件在國內市場的覆蓋率達80%、高壓管件達70%。湧現出「中國鑄造之鄉」「中國五金機電產品進出口基地」「中國電子機箱製造基地」等一批國字號品牌。
  • 為何人類記不住三歲前的記憶;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二,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似曾相識」: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狀態下,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某個場景,卻感到在什麼地方見過、或經歷過這個情境。人群中超過2/3的人,至少有過一次「似曾相識」的感覺;大約有1/3的人有過多次類似的體驗,特別是15-25歲的年輕人。
  • 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儘管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經常扮演紅娘角色,但是,人們卻總把這種感覺視為虛構的。其實,它真實存在。早在1000年前,宋朝的晏殊就把它寫入了他的絕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道出了似曾相識與我們邂逅的真實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聲稱自己有過似曾相識的感覺。一位80歲的美國工程師最近發現自己的記憶出了問題。
  • 世界三大禁曲 僅憑聲音已致死逾千人
    魔曲之《懺魂曲》世界三大禁曲僅憑聲音已致死逾千人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三大禁曲之一。作者為美國人,曲成而亡。本是贖罪的宗教曲,但據說聽此曲子而自殺的人已達千人,所以又名為《惡魔曲》。《懺魂曲》的曲作者是美國人,據說曲成之時既是他的忌日,一首看似悉數平常的宗教贖罪曲,卻導致自殺者數以千計。故又被命名為《惡魔曲》。自殺者無外乎是最虔誠的教徒,他們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同時,又越發不堪忍受痛苦的現實生活給予自己的報應和懲罰,於是紛紛選擇了結苦難的一生,教徒們相信天堂的存在,對上帝召回更是欣然接受。
  • 草書標準常用字帖,分分鐘讓你成為書法高手,真草書法乾貨帖之三
    晉人作草,有隸書的基礎,故能得遒勁。唐人離晉人不遠,筆力尚存。宋始而筆力漸弱。宋人及宋以後作草,大多不再是由隸而草,而是由真而草。而真書在宋元幾經變遷,已不存古意,而以兩端形態為美觀,中截則多一帶而過,成了空架子。以這樣的真書寫行草,草自不能中實。
  • 八首詩詞嘆紅塵:紅塵來去一場夢,醒來已是中年
    人生就像一首詩,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讀不懂它,而當我們讀懂它的時候,早已不再年輕。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人到中年的我們,看淡了世事繁華,已懂得珍惜。珍惜了,才會無悔。淮上喜會梁川故人唐·韋應物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 笠翁對韻上卷·一東(全文注釋)
    仇兆鰲註:「天子所浴,故比之赤日也。」【蒼穹】蒼,青色。穹(qióng窮),穹隆,原意是高大圓頂的空間。這裡借指天空。蒼穹即青天。《爾雅?釋天》:「穹蒼,蒼天也。」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雷隱隱】雷聲不分明的樣子。隱隱,雷聲或車聲。舊題司馬相如《長門賦》:「雷隱隱而響起兮,象君主之車音。」古詩《孔雀東南飛》:「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霧蒙蒙】霧迷茫的樣子。
  • 魔法少女小圓中的魔法少女與魔女的關係
    故事的開頭是由本作的主人公鹿目圓的夢境而開始的,在夢境裡,小圓見到了似曾相識的擁有一頭黑色長髮正在戰鬥的美麗少女。在第二天,她就真的看到了自己夢裡見到的女孩,剛轉學而來的轉校生曉美焰。而更令她驚訝的是,這個轉校生似乎對整個校園的周邊環境都十分熟悉,仿佛她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很多年。
  • 張玉娘:百勞東去燕西飛
    閨情四首·卜歸南浦蕭條音信稀,百勞東去燕西飛。玉釵敲斷燈花冷,遊網乘空蟢子非。沉水齊心燃寶鼎,金錢織手卜靈龜。數期細認先天課,甲已多加歸未歸。張玉娘之作古體詩與長調居多,小令少且平平,挑到最後挑出一首七律來。而且萬幸,這首詩在網上還沒有賞析泛濫。南浦在古詩中多指送別之處,送別後南浦便冷清了,不見人回來,也不見信回來。
  • 詩詞大會必考題,有似曾相識感覺的一首唐詩,你能想到另一首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朝詩人晏殊曾對著春光流逝,無限感傷。然而已經遠去的歲月,早已帶走了文人墨客們的悲歡離合。但是他們創造的絕妙詩句,猶如他的那一句似曾相識一樣,即使千年過去,似曾相識的味道,依然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