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毛筆這種書寫工具是中國人發明的,毛筆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由於毛筆這種書寫工具在實際使用時,因書寫者運筆的力度、角度、提按和蘸墨等的不同,其點畫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表現效果,能夠把漢字本書所具有的圖畫美富於意象性地表現出來,給人以多方面的審美享受。
晉人作草,有隸書的基礎,故能得遒勁。唐人離晉人不遠,筆力尚存。宋始而筆力漸弱。宋人及宋以後作草,大多不再是由隸而草,而是由真而草。而真書在宋元幾經變遷,已不存古意,而以兩端形態為美觀,中截則多一帶而過,成了空架子。以這樣的真書寫行草,草自不能中實。故包世臣《藝舟雙楫》提出了著名的「中實」說
草書臨習紀要:
草書是最能體現書法藝術靈性的形體,如果能在草書藝術天地獨得一技,那麼肯定是功封雲端的藝術成就。時下,傾意草書的書者隊伍相當壯大,但是真正能入草書之門的人卻十之一二。然草書貴通暢,下墨易於疾,疾時須令少緩,緩以仿古,疾以出奇,或斂束相抱,或婆嬰四垂,或陰森而高舉,或脫落而參差,勿往復收,乍斷復連,承上生下,戀子顧母,種種筆法,如人坐臥、行立、奔趨、揖讓、歌舞、璧踴、醉狂、顛伏,各盡意態,方為有得。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屬十數字而不斷.縈結
如遊絲一片,乃不善學者之大弊也。古人見蛇鬥與擔夫爭道而悟草書,顏魯公曰:張長史觀孤篷自振、驚沙塵飛與公孫大娘舞劍器,始得低昂迴翔之狀,可見草體無定,必以古人為法,而後能悟生於古法之外也。悟生於古法之外而後能自我作古,以定我法也。草書標準常用字帖欣賞之三
草書筆鋒韻律簡要
筆鋒的轉體運動和豎直運動均不能獨立形成韻律 ,必須同水平運動合成起來才有韻 律 效果。我們這樣規定:有豎直運動參與造成韻律 稱為豎直韻律;有轉體運動參與造成韻律 稱為轉體韻律。先考查豎直韻 律 。豎直韻 律的表象決定於豎直運動的速 度,古人用筆的速度只有勻速 運動和勻變速 運動。勻速 運動是一次函數運動,點畫的邊線表現直線,我們稱為直線韻律;勻變速 運動是二次函數運動,點畫和邊線表現為曲線,我們稱為曲線韻律。
我們再看轉韻 ,筆鋒的轉體運動同水平運動結合起來,就全產生一種翻轉紙條或摺疊紙條的效果。這種效果極具裝飾性,用在點畫起筆或收筆處能收到極佳的審美效果。轉韻是晉人的偉大發現,更為晉人所最愛。我們看二王的行草書,轉韻比比皆是。曲線韻律是最原始的韻 律 ,有意追求曲韻 的是漢人,隸書的波畫就體現了漢人的這種追求。曲韻同樣也為晉 人所鍾愛。善用曲線韻律也是晉書的突出特色。所謂「晉尚韻」,指的就是晉人這種對轉韻 和曲韻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