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mol. Rapid Commun.:芳綸纖維穩定化凝膠乳液:多孔聚合物塊材的模板製備 及其在甲醛高效去除中的應用

2021-02-13 AdvancedScienceNews

多孔材料的製備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踐價值,多孔材料一般可通過硬模版法或軟模板法製備。通過硬模板法製備的多孔材料孔徑比較均一,但要犧牲模板,且難以規模製備。與硬模板法不同,軟模板法製備具有孔徑結構、孔徑尺寸易於調節,放大製備易於實現等優點,凝膠乳液就是一種典型的可用於多孔材料製備的軟模板,備受人們關注。

與傳統乳液一樣,凝膠乳液也是由分散相(內相)和連續相(外相)組成,但凝膠乳液呈現的是物理凝膠類流變學性質。凝膠乳液能夠穩定存在的關鍵是穩定劑。傳統上,能夠作為凝膠乳液穩定劑的物質主要是表面活性劑和固體微納米顆粒。前者存在用量大、去除困難、易於汙染環境等問題,後者穩定的凝膠乳液體系在內相體積分數接近臨界值(74%)時易發生相反轉,從而破壞體系的凝膠態。針對這些問題,陝西師範大學房喻教授小組首次提出將酸化後的芳綸纖維作為穩定劑製備凝膠乳液,比較好地解決了傳統穩定劑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以這種酸化的芳綸纖維作為穩定劑其用量可低至連續相體積的0.05%(g/mL),且以此類凝膠乳液為模板製備的多孔材料不需要超臨界、低溫冷凍等高耗能方法乾燥,材料後續處理要簡單得多。此外,以酸化芳綸纖維穩定的凝膠乳液還可用於高分子氣凝膠的直接製備,材料密度可小至0.06 g/cm3。應用研究表明該類多孔材料對甲醛表現出十分優異的吸附能力,室溫下甲醛吸附量可達 2,700mg/g,且材料易於回收再使用,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相關文章發表在 Macromolecular RapidCommunications(DOI: 10.1002/marc.201700270)上。原文連結為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arc.201700270/full,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行閱讀。

Wiley Advanced Science News官方微信平臺

如希望發表科研新聞或申請信息分享,請聯繫:ASNChina@wiley.com。

關注方式: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AdvancedScienceNews」或下方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基於Pickering乳液技術製備新穎的纖維素納米纖-聚合物複合氣凝膠
    該研究使用纖維素納米纖(CNF)穩定的Pickering乳液技術並結合冷凍乾燥法,簡便快速地製備結構新穎和性能優異的CNF/聚合物複合氣凝膠。該方法具有很好普適性,適用於各種油溶性聚合物以及功能小分子與CNF來構築複合氣凝膠,為纖維素氣凝膠複合化和功能化提供了新方法。
  • Sci:電紡聚合物生物材料
    局部給藥系統主要由乳液電紡聚合物貼片組成,親水性茶多酚(TP)和疏水性10-羥基喜樹鹼(HCPT)形成了納米纖維的核心和外殼,這類核心殼結構納米纖維膜表現出持續和順序釋放。HCPT可抑制肝癌的惡性轉化和增殖,TP可降低肝癌的氧自由基水平,進一步阻止腫瘤細胞的轉移和侵襲。因此,核心殼納米纖維墊在載藥輸送方面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圖2 PVP/PCL核心殼納米纖維墊的表徵和抗菌活性。
  • 多孔碳酸鈣製備技術及最新研究進展
    目前,國內外在製備多孔碳酸鈣時常採用的方法有模板法、乳狀液膜法、共沉澱法、溶劑/水熱法、凝膠結晶法、鹽析法等。    1、模板法    在眾多製備工藝中,模板法是常用且技術較成熟的一種,其主要原理是:將選好的模板劑通過一定的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層碳酸鈣,使其形成核殼結構,繼而通過溶劑溶解、高溫煅燒或化學反應等方法將模板劑去除,最終得到中空結構粒子。    模板法主要分為軟、硬模板法兩種,在多孔碳酸鈣的製備過程中主要以軟模板法為主。
  • 北航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應用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就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在自清潔、油水分離、乳液分離、有機液體分離、定向集水、液體單向透過和智能相應材料等多種領域的應用作了深入研究,並取得進展。
  • 乳液聚合過程中常用乳化劑介紹
    乳液聚合在現代社會運用非常廣泛,工業化品種有聚丙烯酸酯乳液,乳膠丁苯橡膠,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等。乳化劑作為乳液聚合體系重要的添加劑,其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大家都知道,在乳液聚合體系中,乳化劑雖然不直接參加化學反應,但它是最重要的組分之一。乳化劑的種類和濃度將直接影響引發速率及鏈增長速率。
  • 餘桂華團隊《AM》:基於新型凝膠電催化劑的電化學能源轉換技術
    凝膠材料一般具有三維多級網絡結構,這種高比表面積的多孔結構可以為催化反應提供更多的活性位點。凝膠及其及衍生物還具有易官能團化和組分易調節等特點,並可通過金屬/非金屬進行摻雜、缺陷等修飾,為實現高效的電催化提供可能。此外,凝膠材料還具有獨特的力學行為、自支撐性,以及其他獨特的理化性質(親水性,響應性,溶脹性),為凝膠及其衍生物在電催化方面的廣泛應用提供可能。
  • 楊萬泰院士團隊:自穩定沉澱聚合原理、方法及應用
    該聚合新方法簡單高效, 具有以下特點: (1) 所製備聚合產物形貌尺寸均勻可控; (2) 通過α-烯烴-馬來酸酐交替共聚合, 提高烯烴單體自由基聚合的活性; (3) 特別是可用於混合烯烴單體聚合, 製備多元共聚物粒子, 為巨量烯烴資源的利用提供新途徑.
  • 氨基改性矽乳液在紡織整理中的應用
    氨基改性有機矽是在聚矽氧烷大分子鏈上引入氨基,使聚矽氧烷的性能在許多方面得到了改善,氨基矽油微乳液的製備方法有兩種:一是本體聚合法製備氨基矽油,然後將它乳化成微乳液:二是乳液聚合法,製備氨基矽微乳液。
  • 知識科普 中空纖維陶瓷膜
    中空纖維陶瓷膜的製備方法有模板法、靜電紡絲法、擠壓成型法、相轉化法。①模板法模板法是指以有機聚合物中空纖維或活化碳纖維為模板,先將經過預處理的模板浸入預先製備的穩定氧化物先驅體溶膠中,通過浸漬塗覆法,在纖維模板表面形成一層凝膠層,然後經乾燥和高溫燒成獲得中空纖維陶瓷膜。
  • 氧化鋁空心球的製備方法和製備機理
    由於這種特殊的結構,與相同粒徑的其他材料相比較,具有高比表面積,低密度,表面滲透性,熱絕緣性及其光散射能性能,空心球材料作為一種新型功能材料廣泛的應用於壓電轉換、材料科學及其催化學等領域同時,空心球材料由於其殼層折光指數遠高於核層的折光指數,便於形成反射電磁場及其「黑洞」隔離,基於這一性能,其可以應用於高性能的雷達隱身材料。
  • 電紡碳/鐵納米纖維:鐵的催化作用及其在去除六價鉻中的應用
    Carbon:電紡碳/鐵納米纖維:鐵的催化作用及其在去除六價鉻中的應用DOI:10.1016/j.carbon.2020.05.031 本研究製備了電紡聚丙烯腈/硝酸鐵(PAN/Fe(NO3)3)納米纖維,並將其用作通過碳化工藝生產碳/鐵納米纖維的前驅體
  • 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
    成孔技術是多孔隔熱材料發展的基礎。成孔劑的選擇對材料的成型和服役過程中顯微結構的演變以及使用性能的優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燃盡物加入法、發泡法、氣體發生法、冷凍乾燥法、凝膠注模法和多孔隔熱材料法等。
  • 陶瓷纖維的製造工藝及應用前景
    陶瓷膜與有機聚合物膜相比,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如耐高溫、耐化學腐蝕、機械強度高、孔徑均勻分布窄、微觀結構可控、使用壽命長等,因而可滿足特別苛刻的使用要求,在石油化工、化學工業、冶金工業、食品工業、環境工程、新能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正日益受到重視。但實用的陶瓷膜一般為非對稱結構,膜製備工藝過程複雜,製造周期長,成本高。
  • 百鍊鋼不如繞指柔(上)——纖維防彈材料之芳綸(凱芙拉)
    芳綸是首當其衝的攪局者。芳綸,學名「芳族聚醯胺纖維」,是一種高功能纖維。按照我國紡織品命名慣例,簡稱為芳綸。芳綸分間位芳綸(代表:杜邦™ Nomex® 諾邁柯斯®)和對位芳綸(代表:杜邦™ Kevlar® 凱芙拉®)。一般防護應用產品都是以對位芳綸(Para-Aramid)為主。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是指三維空間網狀結構中填充氣體介質的凝膠,一種固體物質形態,也稱幹凝膠。另外,它還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且強度較高,並且具備超級高能量吸收能力而起到緩衝的作用:在理想狀態下,將一枚雞蛋包裹在微格氣凝膠中,即使從25層高樓扔下也不會導致雞蛋破損。但實際上,微格氣凝膠的壓縮過程中力學性能衰減嚴重,機械穩定性較差,規模化製備也比較困難,應用遇到一定瓶頸。
  • 西北大學於遊課題組《自然·通訊》:基於正交可見光化學反應的多重聚合物網絡凝膠快速高效構築策略
    2003年,北海道大學龔劍萍教授以「Double‐Network Hydrogels with Extremely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為題首次提出以多重聚合物網絡設計策略來提高凝膠力學性能和韌性(Advanced Materials, 2003, 15, 1155),為解決傳統凝膠力學和韌性兼容性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
  • 多孔陶瓷助力有機廢水處理
    多孔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較強的機械強度、耐高溫高壓、耐衝蝕性好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異性能,在催化、過濾、熱交換、生物醫學支架、能量存儲等領域都展現了良好的應用潛能。通常多孔陶瓷的製備方法主要有發泡造孔法、溶膠-凝膠法以及乳液或泡沫模板法。近年來,因在自由設計與複雜形狀構築方面的優勢,3D列印陶瓷材料備受關注。
  • 深圳大學研發出加速傷口癒合的超疏液ZIF-8水凝膠敷料
    近期,深圳大學孔湉湉副教授、劉洲副研究員等通過微流控乳液模板法製備了一種由金屬有機骨架(MOFs)複合水凝膠製成的超疏液傷口敷料。如圖1所示,研究人員使用水包油乳液模板法,採用道康寧749表面活性劑來穩定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的矽油液滴,並將ZIF-8納米顆粒懸浮在水相中;然後將得到水包油乳液收集在培養皿中,油滴逐漸緊密地堆積成六邊形結構;當水被蒸發後,PVA與嵌入的ZIF-8納米顆粒被固化;最後去除油滴,即可得到乾燥多孔的ZIF-8 @ PVA水凝膠膜。
  • 芳綸纖維的改性研究進展
    芳綸納米纖維通過物理的吸附和氫鍵與纖維的結合,使通過在芳綸納米纖維溶液中浸漬塗覆單向膠帶獲得複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強度增加了70.27%,短波剪切長度增加25.6%。 物理表面塗覆處理的缺點在於所選塗層種類受到限制,所得複合物應用範圍受到限制;塗層的厚度難以控制且會影響到處理效果,具有較差工藝的可操作性和重複性。
  • 液相色譜柱進展及其在藥品標準中的應用(一)
    液相色譜柱進展及其在藥品標準中的應用(一)——液相色譜柱及其填料種類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已成為藥物分析,特別是多組分分析和雜質控制中最重要、最廣泛的分析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