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兩個見證後,信主二十多年的我,決定下樓去買一張彩票。為什麼我會有如此衝動的想法?因為這「恩典福音」所表達出來的恩典太誘惑人了,著實讓人羨慕。
有一個人是這樣向人傳福音的,他對人說:「神愛你,神在你的生命中有個美好的計劃!神愛你為你預備了永生的福份,只要來信耶穌就會讓你的生命更好、婚姻更好、經濟更好,並會賜福你的家庭,兒女……」。這樣的福音講神為我們作了什麼?福音有多少好處,信耶穌得什麼福氣,只講恩典,以致很多人就為了這些而來信主,還有更甚的說:「來信耶穌包你病得醫治,包你凡事亨通……」同樣現在的有些教會也是受成功神學的影響,在講臺的信息
這福音不僅是天國的福音,有關耶穌基督的福音,並且也是關乎萬民的福音。就如天使報喜訊給牧羊的人,說,「今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我們所講的福音乃是聖經所教導的福音,也是耶穌基督自己所傳的福音。上次我們已經分享過耶穌所傳的福音是天國的福音,這天國就是彌賽亞的國度。故此,天國的福音必然也是有關天國君王的福音,也就是說,聖經所教導的福音同時也是有關耶穌基督的福音,有關耶穌生、死、復活、升天、再來的福音。
我們這裡有句俗語稱「做主工,沒空空」,就反映了某些人想通過積極侍奉而獲取好處的心理。這種想法是一種交易思維,將侍奉作為獲利的手段。
福音就是好消息。先知以賽亞說,「在山上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息,傳揚救恩,那人的腳蹤何等佳美啊!他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在這裡,以賽亞描述了這樣一幅美好的場景,就是有一位使者向錫安的居民報告了一個好消息,那使者向錫安的民說,你的神作王了。這個好消息的核心就是耶和華神親自成了以色列的王。
明星見證是當前很多弟兄姐妹喜聞樂見的信息之一,不少基督徒也將其拿來傳福音,希望通過明星的見證,來吸引人接受基督。不過有些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傳福音靠的是生命,而非名人代言。那麼我們該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在當前教會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受洗歸主,加入教會並非是出於對福音的渴慕,而是看到教會的人脈資源,各種免費的活動,抱著社交、找對象、娛樂甚至騙錢的目的進來的。
作門徒的代價 我們都知道朋霍費爾德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著名的基督教神學家,同時他也是耶穌基督忠實的門徒,為了信仰,他甘願與同胞一同受苦,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朋霍費爾德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在他看來,恩典是昂貴的,是需要付代價的。表面看來,這似乎與恩典是白白得來的,這一觀點相矛盾,其實不然。因為白白得來的意思是,主的恩典不是用我們的功德換來的,這是出於他對我們無條件的憐憫與接納。雖然
當前華人教會中對於律法的價值,存在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認為既然「因信稱義」了,就沒有必要行律法,甚至有激進者指出,即使每天縱情聲色,故意犯罪,但由於得到救恩了,也不會沉淪。而另一種觀點認為,基督徒得救必須聽上主的話,而遵行律法就是做好的方式。法利賽人因為不信主,所以無法行,但我們有聖靈帶領,可以完成所有的律法。比較極端者甚至要求過安息日、逾越節、住棚節等舊約時期的節日,並作為獲得救恩的手段。對於「
「阿拉丁神燈」是《一千零一夜》中的著名故事。有位叫阿拉丁的貧寒青年,陰差陽錯地得到了一盞「神燈」,燈中的精靈擁有超能力,能滿足人們的種種需求。阿拉丁也藉此發財致富,迎娶了美麗的公主,享受美好人生。這個故事之所以超越國家、民族、宗教,為全世界人們所喜愛。除了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充滿魔幻的意境外。神燈中精靈的有求必應,滿足主人公種種欲望的能力,符合了人們追求享樂生活的心理。在很多人心中,無不希望自己也能
很多基督徒都熱心傳道,希望更多人接受耶穌基督的真理。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當前傳播的一些道理卻出現了偏差,將耶穌重價救贖的恩典變為廉價的福音,導致了不少弟兄姐妹在信仰上出現了問題。養生之道;這種道理在當前最為普遍,影響範圍也最大。具體表現為強調醫治神跡,認為上主是全能的,能夠醫治各種各樣的疾病,我們只要信主,任何病痛都能痊癒。從中國社科院的統計看,當代因為醫治神跡而信主的基督徒,佔到了70%。而筆者從
毋庸置疑,苦難並不是神創造的一部分,因為神所造的世界是完美的。苦難不是一開始便存在的,而是伴隨著人的墮落出現的。所謂的墮落就是指從神的恩典中墜落,落在一個充滿勞苦愁煩、甚至死亡的境況中。神這樣作,是要讓人有迴轉的機會。另一方面,這也是人犯罪必有的結果。即便神不主動採取措施懲罰人,人也不會再活得像之前那樣幸福了。人的裡面已經被罪腐蝕了,罪若不被拔出,痛苦的根源便無法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