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施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合一」 廣西大幅提高海域...

2021-01-12 網易

2021-01-09 11:52:42 來源: 海洋知圈

舉報

  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了解到,通過全面實施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合一」招拍掛出讓制度,廣西相關行政審批時間縮短了一半,行政手續和材料大幅度減少,有效規範了海砂開採秩序和行業管理,提高了海域資源效益。

  

  近期,一家企業以11億元的成交價競得欽州灣海域C區塊三年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聯合出讓,不僅給我們吃了定心丸,不用擔心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不能同時競得,還大大縮減了辦事流程和時間,為項目儘快開工獲得經營收益爭取了時間。」該企業副總經理李漢奎對記者說。

  在國家有關部門調整政策之前,按照相關規定,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分別單獨辦理,需在取得海域使用權的基礎上再辦理採礦權,才能合法開採海砂等礦產資源。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由於海域使用權是在省級層面辦理,採礦權是在國家層面辦理,兩者審批存在時間差,最終辦下採礦權後,海域使用權卻可能即將到期,導致「兩權」脫節;另一方面,「兩權」分開出讓可能產生不同主體而導致實際難以操作。

  為切實解決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出讓中產生的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聯合自然資源廳積極探索「兩權」聯合出讓的可行性方案。2019年3月,該局率先在廣西欽州市三墩海域B礦區回填用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開展聯合出讓試點,防城港中港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得廣西欽州灣外灣B區海砂開採項目的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成為全國首個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招拍掛聯合出讓的案例。

  2019年12月,自然資源部發文實施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合一」招拍掛出讓制度。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治區海洋局聯合發布了相關通知,以欽州市的實踐經驗和試點效果為基礎,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建立廣西海域海砂採礦權和海域使用權招拍掛聯合出讓制度,進一步加強廣西海域海砂開採秩序和行業管理。

  「兩權」聯合出讓,具體指的是海砂採礦權或海域使用權採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的,在出讓環節合併進行,「兩權」不再單獨出讓;屬於協議等其他方式出讓的,可進行聯合報批,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這是廣西海洋管理部門和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放管服」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更是海砂管理制度的重大創新。

  「『兩權』聯合出讓、聯合報批,不僅提高了行政效率,還消除了『兩權』因可能出現不同主體而導致實際難以出讓的障礙,有效保護了礦權人的合法權益。這對於進一步規範商業性用海秩序,深化海洋資源科學配置與管理,最大程度發揮海域資源的效益,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局長蔣和生說。

  

  —END—

  信息來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童政 楊曉佼 原題:廣西「兩權合一」提高海域資源效益

  轉載請註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

  ?

  ?

  ?

  ?

  海

  洋

  書

  屋

  ?

  ?

  ?

  ?《海洋環境分析監測技術》中科院煙臺海岸帶所陳令新研究院等編著

  ?

  ?

  ?

  推

  ?

  薦

  熱

  點

  海洋知圈

  知曉海洋 | 探知海洋

  宣傳海洋 | 服務海洋

  

  如您喜歡,請「點讚」並點亮「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央提出「探索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 海域空間立體分層使用...
    2014年和2016年,連雲港市和福鼎市分別探索了海域立體確權的試點,其出發點均是為解決跨海橋梁用海與核電取水口用海重疊引起的分層用海需求與現行法律框架之間的衝突。海域立體開發利用的技術複雜、潛在矛盾多,立體空間規劃、海籍管理等制度體系尚未建立,使海域立體分層設權的落地面臨嚴峻挑戰。
  • 珠海外伶仃島海砂項目正式運營!廣業海砂:保障大灣區海砂供應
    7月15 日,廣東省廣業環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62.48億元競得珠海珠江口外伶仃東海域使用權和海砂採礦權,引發關注。據悉,廣東廣業海砂資源有限公司將全權運營廣東省廣業環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珠海海砂分公司外伶仃島採砂項目。
  • 海南省嚴厲打擊盜採海砂行為
    中新網海口3月19日電 (記者 王子謙)記者19日從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監察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海南省將繼續加強海洋綜合執法力度,開展打擊盜採海砂「掃黑除惡」專項治理行動。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總隊長李東嶼介紹,2018年海南省實現盜採海砂案件移送入刑「零」的突破和全國首例跨省合作打擊盜採海砂案件移送入刑,有效遏制了盜採海砂勢頭。
  • 市政府關於建立海域使用權「直通車」制度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南通濱海園區管委會,市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進一步發揮海域資源優勢,提升用海建設項目審批效能,加快推動沿海開發,市政府決定建立海域使用權「直通車」制度,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立海域使用權「直通車」制度的必要性   海域使用權「直通車
  • 「外伶仃島海砂項目」開始募集資金?官方闢謠:為未授權冒用
    南都訊 備受關注的「外伶仃島海砂項目」開始募集資金了?日前,網上流傳消息,稱廣業海砂正在對珠海外伶仃島海砂開採項目募集資金。對此,項目運營方廣東廣業海砂資源有限公司正式發出聲明,表示目前網上使用「廣業海砂」、「珠海海砂分公司」等名稱和標識進行「外伶仃島海砂項目」的募集資金、合同商務談判、發布商業活動等行為,均是冒用該公司名義進行非法活動。7月15 日,廣東省廣業環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62.48億元競得珠海珠江口外伶仃東海域使用權和海砂採礦權,引發關注。
  • 福建海警查獲8起非法盜採海砂案 涉案海砂6萬餘噸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今天從福建海警局了解到,3月8日, 福建海警局在漳州兄弟嶼附近海域連續查獲8起非法盜採海砂案,現場抓獲嫌疑船舶8艘,查獲涉案海砂6萬餘噸。 當天凌晨,福建海警局根據掌握線索,派遣廈門、漳州兩地執法船前往漳州兄弟嶼附近海域進行查緝。
  • 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 年)
    》和《廣東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實施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實施重點海域汙染物入海總量控制。認真落實《國家海洋局關於率先在渤海等重點海域建立實施排汙總量控制制度的意見》,以環境容量為基礎,以改善水質為目的,全面推進重點海域排汙總量控制。
  • 潿洲島海域發現18頭布氏鯨 海域食物鏈較健全(圖)-廣西新聞網
    陳炳耀 攝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北海訊(記者 曾俊峰)20多隻海鷗低飛拂過海面,6頭近10米長的布氏鯨不時探頭與之嬉戲。這樣的場景頻繁出現在潿洲島海域。1月15日上午,正在潿洲島海域進行鯨類項目科考的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陳炳耀向記者透露,該團隊識別的潿洲島海域布氏鯨個體已有18頭。
  •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開展近岸海域汙染防治...
    2020年11月17日晚至18日凌晨,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由李偉光副支隊長帶隊,出動2艘執法艇、執法人員11人,再次在深圳市西部海域開展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夜間突擊執法行動,查獲涉嫌盜採海砂船隻1艘。
  • 管轄海域包括領海及其他海域
    原標題:管轄海域包括領海及其他海域據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2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發生在我國管轄海域相關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進一步明確人民法院作為沿海國法院對我國管轄海域的司法管轄權,為我國涉海行政管理部門對我國管轄海域實行綜合管理,依法維護我國海上秩序、海洋安全和海洋權益提供明確法律依據。
  • 中華白海豚數量直線下降 廣西北海海域數量最多
    中華白海豚數量直線下降 廣西北海海域數量最多 2014-06-05 23:36:37官方的統計表明,北海已成中華白海豚數量最多海域。  廣西北海市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官員張宏科5日指出,雖然現在北海從大風江口至南流江入海口中華白海豚總量接近300頭,成為目前全國中華白海豚最多的海域,但是這300頭還是個很危險的數字。  張宏科當天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指出,近年來,中華白海豚數量總體呈直線下降,保護「海上大熊貓」刻不容緩。
  • 「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保專項執法行動成效明顯 查獲海砂案件620...
    今年4月,中國海警局聯合生態環境部等三部委,部署開展為期8個月的「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圍繞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監督管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活動監督管理、海洋廢棄物傾倒汙染防治、海砂開採運輸綜合整治和陸源汙染物排放汙染防治等8個方面實施全領域覆蓋、全過程監管,集中整治破壞珊瑚礁、盜採海砂、非法傾廢、岸線破壞、溼地侵佔等突出問題。張鈞說,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 海砂價格暴漲 寧波不少建築工地幾陷停工困境
    而更主要的原因,是舟山方面對採砂船進行停產整頓,最終導致砂源供不上——據記者拿到的一份通知,基本壟斷舟山海域採砂業務的舟山瑞昌公司和舟山嚮往公司,決定於7月1日起將各自所屬全部採砂船停產整頓。  為何舟山方面停產海砂會讓甬城建築工地很「受傷」?據浙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本市年工程建設用砂量在2000萬噸以上,且仍在遞增;砂子絕大部分為淡化海砂。
  •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全文)
    近岸海域是陸地和海洋兩大生態系統的交匯區域,陸地和海洋環境因素都對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有著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綜合反映了各類涉海排汙行為的強度和汙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做好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不僅可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而且能夠促進陸域、海域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優化,帶動各相關行業的生產和治汙技術進步,有利於實現陸海統籌和區域間的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
  • 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成為中華白海豚的樂園
    2020年4月14日,廣西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的科研人員在欽州三娘灣考察時拍攝到的一隻新生中華白海豚,它正緊緊依偎著媽媽練習遊泳。據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科研人員監測,欽州三娘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逐年增長,從最初不到100隻,目前已達到280隻左右,根據種群年齡結構進行判斷,這是一個年輕、健康、有希望的種群。(趙一攝/光明圖片)
  • 人為破壞+海砂堆積 澎湖槍蝦和海筆數量銳減
    人為破壞+海砂堆積 澎湖槍蝦和海筆數量銳減 2007年12月29日 1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權威發布丨海南檢察機關發布非法開採海砂公益訴訟4件典型案例
    海南海域面積約210萬平方公裡,是中國海洋面積最大的省。海南省檢察機關自2017年7月1日公益訴訟工作全面鋪開以來,始終緊盯海洋環境資源保護突出問題。2018年9月至12月20日,在未辦理海域採砂行政許可的情況下,張某晟以月薪7500-20000元僱傭並指使船長江某福、主管陳某漢帶領15名船員駕駛 「萬祥689」輪從浙江舟山出發,前往海南海域、臺灣海峽海域進行11次抽砂作業(其中在海南海域9次)。每次的採砂地點和時間均由張某晟電話告知船長江某福,船長江某福不僅駕駛「萬祥689」輪,而且還與管事陳某漢現場指揮抽砂作業。
  • 廣東首次以非法採礦罪追究運輸海砂類人員刑責
    中新網廣州11月12日電 廣東海警局12日通報,廣東揭陽海警局日前以非法採礦罪名成功偵破一宗運輸非法開採海砂類案件,近日該案巳於揭陽市榕城區人民法院宣布判決,被告人江某因犯非法採礦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涉案海砂沒收上繳國庫。
  • 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類分級禁捕十年
    記者莫海暉報導:「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流域可以十年禁漁,應該有決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實施珠江流域十年漁業禁捕。」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珠海市政協副主席潘明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借鑑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的做法,對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級分類十年漁業禁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