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陽不會變成黑洞?我來告訴你

2020-09-05 科學之美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

太陽會變成黑洞嗎?不,它太小了!太陽需要大約再大20倍的質量才能成為黑洞,出生在這個大小或更大的恆星可以在生命結束時爆炸成超新星,然後坍縮回黑洞,這樣的物體(黑洞)引力如此之強,以至於沒有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脫。一些較小的恆星大到足以變成超新星,但太小而不能成為黑洞,它們在爆炸為超新星後會塌縮成超稠密的結構,稱為中子星。

但太陽的大小也不足以應付這種命運:它只有最終成為中子星所需質量的十分之一左右。那麼太陽會發生什麼呢?在大約60億年後,太陽將最終從紅巨星演化成為一顆白矮星:恆星小而緻密的殘餘物,通過剩餘的熱量發光,這個過程將在大約50億年後開始,那時太陽開始耗盡燃料。像大多數恆星一樣,在其生命的主要階段,太陽通過在其核心中融合氫原子來創造能量。在大約50億年後,太陽將開始耗盡其核心中的氫來進行聚變,然後它將開始坍塌。

這將讓太陽開始融合核心中較重的元素,同時將氫融合在包裹在核心周圍的外殼中。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太陽的溫度將會升高,太陽大氣的外層將擴展到太空,它們將吞噬地球。這將使我們所知的地球不適合生命居住,儘管行星進化中的其他因素可能會使其在此之前不適合居住。這是紅巨星階段,在太陽塌陷成白矮星之前,它將持續大約10億年。

博科園|研究/來自: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相關焦點

  • 太陽會變成黑洞嗎?
    撰文 | 阿輝大個 首先宣布答案:不會。 太陽是一種恆星,恆星有點像有生命的個體,也會有從出生,壯年到死亡的演化歷程。恆星肯定會「死亡」,但「死亡」的狀態不一定是黑洞。至於太陽會不會變成黑洞,要從一些基本概念講起。
  • 我是黑洞,今年諾獎與我有關,一口氣告訴你我前世今生的秘密
    我是黑洞,今年你們地球上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都頒給了與我有關的成就。能獲得如此殊榮,我究竟有何神奇的魅力和奧妙?估計你已經按耐不住的想知道真相了,這刻,我必須站出來,給你說說我前世今生的秘密。經科學家們計算得出,地球的逃逸速度是 11千米/秒 ,太陽的逃逸速度是617千米/秒。你的速度達到11千米/秒,你就可以逃離地球了。
  • 如果太陽變成黑洞,會吞了整個太陽系?答案出乎意料!
    太陽是太陽系的靈魂,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也再難存在生命!而黑洞則是天體的終結者,沒有任何天體能在黑洞面前討到好處,那麼假如太陽突然變成黑洞,接下來它會吞噬掉整個太陽系嗎?答案是不會,除了沒有陽光以外,啥都不會發生?
  • 如果太陽「執意」變成黑洞,地球會被「吃」掉嗎?它的命運如何?
    那麼,你是否會好奇,我們的太陽會不會變成黑洞,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會怎麼樣呢?看到這個問題,你是不是想都不想就會脫口而出:地球完蛋了!其實霍金在《果殼中的宇宙》一書中告訴我們並非如此。即便是太陽變成了黑洞,所有處於太陽系的行星仍將保持著原有的圍繞動作運行,只不過中心恆星太陽變成了黑洞而已。出乎你意料了吧!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黑洞的類型只要恆星坍縮成了一個黑洞,那麼從此之後,它就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由於核心的引力很強,核心下沉穿過時空結構,形成一個洞。原來恆星的核心現在變成了黑洞的中心部分——它被稱為奇點,這個洞的開口叫做事件視界。你可以把黑洞的事件視界想像成黑洞的入口。
  • 假如有一天太陽變成了黑洞,那麼地球以及其它星體會被吸進去嗎?
    如果太陽真的變成一顆黑洞,那麼地球會被變成黑洞的太陽吸進去嗎?如果太陽變成黑洞了……圖:知乎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答案是不會,地球不會被變成黑洞的太陽吸進去,即使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也不會,太陽系裡的各個天體還是相安無事的繞著太陽運行。
  • 為什麼黑洞如此明亮?黑洞本該是看不見的,卻照亮了整個銀河系
    在大家的認知中,宇宙中最黑暗的天體莫過於黑洞了,黑洞甚至還比恆星消亡後變成的黑矮星還要黑,黑洞不會反射光線,只會無窮無盡地吸收。理論上應該就是這樣子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我們看到的很多照片中,都會發現,黑洞很亮。
  • 如果你想把你的貓變成黑洞,那麼你有兩個選擇!
    黑洞是非常非常重(質量大)的天文物體,當我第一次了解黑洞的時候覺得這些黑洞非常的炫酷,而且屬性怪異,如果自己能製造一個黑洞就好了。哈哈,說道要製造一個黑洞,那我們今天就來假設一下,如果可以的話。順便說一句,史瓦西(Schwarzschild)在德語中意為「黑盾」,對於為黑洞事件視界命名的物理學家來說這是不是非常恰當啊。好了現在讓我們盲目地使用這個公式來開始計算其它物體的史瓦西半徑吧,比如太陽的史瓦西半徑大概是3千米,地球大概是1釐米,那一隻貓呢?咳咳,我們今天就放過這隻小貓咪吧。你問我這些是什麼意思呢?好吧,沒什麼,因為太陽,地球和貓不是黑洞。
  • 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後果?
    如果我們的太陽被黑洞取代會發生什麼?根據目前的理論,在30-4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會變得更熱,然後它將在大約50億年內膨脹成紅巨星。然後吞下內部行星,最終縮回到白矮星。變成白矮星後,這種亮度水平足夠強烈,壽命足夠長,有可能允許新生命的出現,如果不是在地球上,那麼可能是金星或水星。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那麼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後果?
  • 為什麼太陽沒有資格成為質量最小的黑洞?
    為什麼太陽連變成質量最小的黑洞的條件都達不到?那麼需要多少質量才能擠壓到如此緻密的地步呢?原則上,不存在所需的最小質量量。如果你能把一大塊物質擠壓得足夠硬,它最終會達到坍縮點。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當你擠壓物質時,物質會往回推。
  • 黑洞你了解多少,什麼是黑洞?告訴你黑洞7個不知道的事實
    行星,衛星甚至恆星都不會逃脫,它根本不發光!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任何接近它的物體都被吸入,這實質上就是一個黑洞。但是它們是怎麼變成的呢?在下面查看有關這些驚人對象的這7個事實。1. X射線天文學發現的第一個黑洞。
  • 太陽死亡後並非變成黑洞
    今些年來通過科學家的觀測宇宙也許也會走走向死亡,但是他究竟會何時走向死亡我們不得而知,他對於我們來說相距甚遠而且概念模糊。太陽是我們整個地球上的生物賴以生存的巨大恆星,我們的地球是他始終圍繞的一顆小小的衛星,太陽的一切運動基本上都會關乎我們人類的生死存亡,地球上的科學家對於太陽何時死亡也十分好奇而且也已經做出了相關的研究,那麼太陽究竟何時死亡,在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太陽未來會變成黑洞嗎?地球也會被吸進去嗎
    太陽未來會變成黑洞嗎?地球也會被吸進去嗎很多人喜歡談論黑洞,也有人聽說黑洞是恆星死亡的結局,於是就很關心:太陽未來會變成黑洞嗎?地球也會被吸進去嗎?不用擔心,地球不會被吸進去的,科學家說:因為太陽根本就不會變成黑洞。
  • 太陽之死:太陽燃燒殆盡之後會怎樣?會變成一個黑洞麼?
    也就是說,目前太陽是靠分子原子這種基本粒子的無規則運動來頂住引力的。 那麼太陽燃燒完了以後呢?那麼,帶正電的質子和帶負電的電子會不會結合起來然後就呈中性了? 你別說,答案還真是這樣的,電子被壓入原子核以後,就和質子結合形成了中子。而中子是不帶電的,這樣一來,原子內部再沒有質子沒有電子,全部變成了中子。 然後你就看到我們的恆星變成了一堆中子。
  • 我是引力,我還有三兄弟,一口氣告訴你我前世今生的秘密
    我的力量雖然很微弱,但是在巨大質量的物體中,積聚起來的力量就是可怕的。我可以讓一個恆星坍縮成為一個白矮星、中子星甚至變成為一個黑洞。作為老大哥,就負責把原子、分子組成的物質聚集在一起,比如讓物質結聚成了行星、恆星和星系,還讓你不會容易脫離地球掉到太空中,也讓地球一直繞著太陽轉,不讓它隨便的脫離軌道......。
  • 恆星黑洞的質量都很小,那宇宙中660億太陽質量黑洞是咋來的?
    你在哪裡跌倒,哪裡就有屬於你的寶藏。」——約瑟夫·坎貝爾遙望夜空,穿越層層蔽障,我們看到的星系越遠,看到的宇宙就越古老。我們甚至能看到宇宙發出的第一縷光線、第一批恆星、第一批星系。當我們觀察這些最遙遠的天體時,我們發現其中一些星系其核心有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往往有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
  • 像M87星系中心65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咋來的?
    我們都知道小質量黑洞怎麼來的,8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死亡後都會演化為較小質量的黑洞,但是例如我們銀河系中心400萬個太陽質量、M87星系中心65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怎麼來的?有這麼大的恆星能通過超新星演化出這麼大的黑洞嗎?顯然不可能!所以我們今天就了解下宇宙早期的超大質量黑洞演化過程,它咋來的!
  • 最適合兒童的乾貨|當黑洞刷屏朋友圈,你應該給孩子講什麼?
    在此之前,就已經有好多小朋友給我PO出了超多關於黑洞的問題,簡直是腦洞大開!「黑洞裡有沒有黑咒魔王?」黑洞自己就是一個可怕的黑咒魔王,這一點賽先生待會會告訴你們為什麼。「我要是到了黑洞裡面,會變成什麼樣子?」
  • 告訴你《星際穿越》裡的黑洞大得多恐怖
    1億倍太陽質量的高速自轉的克爾黑洞。電影裡你可能覺得它轉得很慢,那是因為它太大了,單看電影你絕對猜不出它直徑有多大。你就把它簡化成史瓦西黑洞算算1億倍太陽質量的史瓦西半徑有多大。而你看到的黑色部分並不是黑洞的視界邊緣,那只是黑洞的發光部分——吸積盤的內邊緣。而吸積盤至少在視界半徑的1.5倍以外,劃重點是以外。也就是說你剛才算出來的史瓦西半徑至少再乘上1.5才有可能是你看到的黑色部分的半徑。
  • 【人民日報】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黑洞
    張雙南:現在大家認識最普遍、最明確並且可以精確計算出來的一個形成機制是:黑洞是宇宙中恆星自身能量耗盡時所演變成的一個天體。恆星原始質量不同,它最終的結果就不同。質量比較大的恆星,當其能量耗盡就會變成一個黑洞,小一點的就會變成中子星,再小點的就會變成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