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新研究發現多種人工智慧算法在檢測糖尿病視網膜...

2021-01-11 生物谷

2021年1月9日訊/生物谷BIOON/---糖尿病仍然是美國成人失明新病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視力下降的最常見的糖尿病相關眼病。但是,目前缺乏眼科保健提供者,這將不可能滿足為這一人群提供必要的年度篩查的需求。一項新的研究考察了七種基於人工智慧的篩查算法在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方面的有效性。相關研究結果於2021年1月5日在線發表在Diabetes Ca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ulticenter, Head-to-Head, Real-World Validation Study of Seven Automa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abetic Retinopathy Screening Systems」。


圖片來自Diabetes Care, 2021, doi:10.2337/dc20-1877。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這些算法與視網膜專家的診斷專業知識進行了比較。5家公司開發了這些測試算法:兩家在美國(Eyenuk,Retina-AI Health),一家在中國(Airdoc),一家在葡萄牙(Retmarker)和一家在法國(OphtAI)。

這些研究人員將基於算法的技術部署在2006年至2018年期間在退伍軍人事務普吉特海灣衛生保健系統(Veterans Affairs Puget Sound Health Care System)和亞特蘭大退伍軍人醫療保健系統(Atlanta VA Health Care System)尋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的近2.4萬名退伍軍人的視網膜圖像上。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算法的性能並不像它們聲稱的那樣好。其中的多家公司在臨床研究中報告了出色的結果。但是,它們在真實世界環境中的表現是未知的。他們進行了一項測試:每種算法的性能和在VA遠距離視網膜篩查系統中工作的人類篩查員的表現都與專家眼科醫生在查看相同圖像時給出的診斷進行了比較。與醫生的診斷相比,有三種算法表現相當好,一種算法表現較差。但在這項測試中,只有一種算法的表現與人類篩查人員一樣好。

論文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眼科助理教授Aaron Lee說,「令人震驚的是,雖然這些算法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被使用,但是它們的表現並不一致。」

攝像設備和技術的不同可能是一種解釋。這些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試驗表明,對於任何想要先使用人工智慧篩選算法進行測試並遵循如何正確獲取患者眼睛圖像的指導原則的實踐來說,這有多麼重要,這是因為這些算法被設計為在最低質量的圖像上工作。

這項研究還發現,在分析來自西雅圖和亞特蘭大保健系統的患者群體的圖像時,這些算法的性能有所不同。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這可能表明這些算法需要用更多類型的圖像進行訓練。(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

1.Aaron Y. Lee et al. Multicenter, Head-to-Head, Real-World Validation Study of Seven Automa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abetic Retinopathy Screening Systems. Diabetes Care, 2021, doi:10.2337/dc20-1877.

2.AI algorithms detect diabetic eye disease inconsistently
https://newsroom.uw.edu/news/ai-technology-doesnt-reliably-detect-diabetic-eye-disease

相關焦點

  • Diabetes Care:血清標誌物預測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
    2014年4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根據4月17日Diabetes Care雜誌刊登的一則新研究證實:多克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與游離輕鏈(free light chains,FLCs)相結合,可能預示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疾病(CVD)結果。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研究熱點
    如內皮祖細胞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係及治療前景逐漸得到學者們的充分關注,在多種視網膜血管病動物模型中驗證了脂肪來源的幹細胞有分化為穩定視網膜血管周細胞的能力,這些研究都為幹細胞後續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2) 基於552個文獻的熱點關鍵詞分析發現,近20年幹細胞和內皮祖細胞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影響的基礎研究文章相對較多,研究內容主要涉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血管再生、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變化等方面;(3)
  • 2020年終巨獻:人工智慧研究領域重要成果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名為halicin的抗生素是第一個被人工智慧發現的抗生素。儘管人工智慧以前曾被用於協助抗生素發現過程的某些部分,但他們表示,這是人工智慧首次在不使用任何人類假設的情況下,從零開始識別出全新種類的抗生素。這項研究由劍橋麻省理工學院的合成生物學家Jim Collins領導,發表在Cell雜誌上。  研究者Jacob Durrant表示,這項研究意義非凡。
  • Diabetes:新一代藥物坎格列淨或可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
    ,來自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曾經被批准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一代藥物,在不需要與二甲雙胍結合使用時或許會更加有效;這三種名為坎格列淨(canagliflozin)、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和依帕列淨(Empagliflozin)的可以抑制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SGLT2)的新一代藥物在過去兩年裡,在歐洲和美國被批准用於作用2型糖尿病的新型療法。
  • 天然活性成分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中的應用潛力
    作者:王恆禹研究表明天然多糖、有機酸、多酚、黃酮、花青苷等多種天然活性成分具有保護視力,預防失明、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出血、改善近視、黃斑退化、糖尿病性視網膜症、色素性視網膜炎、視網膜剝落及夜盲症等功效。糖尿病是目前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危害僅次於癌症,被稱為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44:13 德國蒂賓根大學慕尼黑亥姆霍茲中心糖尿病研究與代謝疾病研究所Robert Wagner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高風險個體的基於病理生理學的亞表型
  • 2020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梳理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2.Diabetologia:新研究有助於治療糖尿病相關眼部疾病doi:10.1007/s00125-020-05313-2一項發表在《Diabetologia》上的新研究報告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最大的臨床試驗的結果。這項研究強調了一種可以改變世界範圍內糖尿病眼科檢查的新方法,從而能夠節省大量成本。
  • 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降低新冠肺炎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對於新冠肺炎來說,糖尿病是一種重要的共病。 「即使在糾正了年齡、性別、種族、肥胖、高血壓、慢性腎病和心力衰竭之後,這種有益的影響依然存在,」UAB綜合糖尿病中心主任、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醫學博士阿納特·沙列夫(Anath Shalev)說。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由於這種血管破壞,糖尿病神經病變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 最近,已經指出,阿爾茨海默氏症也可能發生併發症。 在日本,糖尿病患者的數量正在增加,包括糖尿病儲備(邊界型糖尿病),預計從1000萬到2000萬不等,許多糖尿病患者病情嚴重,並合併了前面所述的併發症。
  • Diabetes Care:每日補充葉酸或會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
    2019年5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孕前每天補充葉酸或會降低女性妊娠糖尿病或孕前相關糖尿病的風險。
  • Ascensia Diabetes Care推出更加智能的CONTOUR DIABETES應用版本
    最新版應用包含全新的個人模式(My Patterns)功能,可以使用創新型算法,更加智能地分析從CONTOUR®NEXT ONE測量儀所獲取的血糖結果,並為患者提供具有意義的個性化反饋。這種反饋旨在為幫助患者提升糖尿病自我管理和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而設計。
  • J Mol Med:新型血液檢測手段提前診斷1型糖尿病
    2015年7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發表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在患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的機體血液中發現了一種循環的特殊小分子
  • Diabetes:線粒體膜電位調控研究
    線粒體是細胞能量生成器,對於生物體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胞器,線粒體功能和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代謝綜合症。近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線粒體調節劑方面研究有新進展。李佳研究員課題組以線粒體膜電位作為線粒體功能指針,通過隨機篩選發現了低毒並且能濃度依賴性降低線粒體膜電位的小分子化合物C1。C1能夠提高L6肌細胞內AMP/ATP比率,從而激活AMPK信號通路和促進葡萄糖吸收。C1也能在HepG2肝癌細胞中激活AMPK信號通路並且降低脂含量。
  • Diabetes:基因不應答 運動也白搭
    2016年7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大家都知道經常進行體育活動可以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但是相關研究發現每5名運動參與者中就有1人無法獲得體育活動帶來的糖尿病風險降低。來自德國的研究人員現在揭示了這些所謂的「無應答者」他們肌肉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上。經常進行體育活動是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病人應答的方式存在很多不同。運動幹預研究曾經發現每5名參與者中就有1人無法獲得體育活動帶來的積極代謝影響。由Cora Weigert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對其中的原因進行了研究。
  • 如何用人工智慧算法檢測皮膚病變的方式訓練醫生?
    在學習了1萬張由醫生標記的圖像後,該系統可以在新的圖像中區分不同種類的良性和癌變。其中檢測一種被稱為色素化光性角化病的鱗狀斑塊的準確性超過了人類。研究人員通過逆向設計一種類似訓練的算法,來評估它是如何得出結論的,結果顯示,在診斷這些損傷時,該系統比一般人更關注病變區域周圍的皮膚。基特勒表示:「大多數人認為人工智慧是在人類無法理解的不同世界中活動。
  • 「谷歌」一下癌症診斷新利器,AI顯微鏡開掛,AR瞬間識別癌細胞
    谷歌布局醫療大事件以AI為核心切入點,谷歌希望在軟體技術、硬體設備以及醫藥研究方面,為多種疾病,如糖尿病、眼部疾病、心臟病、帕金森、多發性硬化症、自閉症、HIV等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軟體技術毋庸置疑,AI在谷歌布局醫療的戰略裡扮演了極度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研發疾病療法,還是開發檢測工具,谷歌的軟體技術幾乎都以AI為核心支撐。
  • 從「阿爾法摺疊」,看人工智慧發展新階段
    人工智慧不僅僅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科學家做研究的方式。   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在其官網宣布,該院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慧方法協助確定中國及美國初步診斷糖尿病人群的糖尿病分型,為糖尿病的精準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
  • 研究顯示視網膜損傷可能與記憶問題和其它認知狀況有關
    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 先前的研究表明,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一種可嚴重損害視力的糖尿病併發症)與1型糖尿病患者的認知障礙之間存在關聯。 引人注目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在記憶任務上的表現與視網膜深層血管網絡的結構變化之間存在著非常強的關聯。「記憶是影響阿爾茨海默病和認知衰退的主要認知任務,所以這是令人興奮的,」費克韋勒說。 Joslin小組還發現PDR和精神運動速度之間有很強的聯繫。
  • 老藥新用 二甲雙胍或可保護1型糖尿病患者心臟健康
    ,一種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廉價藥物療法或可幫助1型糖尿病患者保護心臟健康;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標準一線療法藥物,其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同時還能夠通過增加血管中幹細胞的數量來修復損傷的血細胞。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Jolanta Weaver表示,通過在檢測管和患者機體中進行研究我們揭示了藥物二甲雙胍心臟保護效應背後的機制,這很有可能幫助我們開發治療糖尿病患者心臟疾病的新型藥物。這項研究中我們對40歲及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觀察了如果攝入二甲雙胍,在過去三年裡這些個體機體血管中是否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水平較低的狀況。
  • JCEM:隨機血糖值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強烈相關
    2015年3月9日訊/生物谷BIOON/-研究人員發現,在常規血液檢查中葡萄糖值常常被忽視,但葡萄糖值可以對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的風險提供參考。「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血檢中隨機血糖值單獨升高是一個強烈的糖尿病危險因素信號,」Bowen博士說,「調整完傳統的糖尿病危險因素後,我們發現,個體隨機血糖值大於或等於100毫克每分升(mg / dL)的人與那些值低於100 mg / dL的人相比有20倍的可能患有未確診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