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兒童節,小磊的禮物是一場「新生」的手術。來自雲南的小磊,今年13歲,剛讀初一的他已長到1米70的個子。兩個月前,小磊在體檢中查出腎臟有積水,母親便帶他去當地醫院做了進一步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顯示小磊的胰頭部長了一個大約9公分的巨大腫瘤!
「當時醫生說,情況很不樂觀,必須儘快手術切除。」小磊母親哽咽道。然而胰腺手術本就難度高,加之腫瘤又巨大,當地醫院沒有能力實施手術。「當時跑遍了雲南、四川兩省的大醫院,都表示沒有辦法進行手術根治,那幾天我們去一次醫院就要哭一次。」
多方打聽後,小磊母親在網上找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胰腺中心金佳斌醫師進行諮詢,慶幸的是,她得到了肯定的答覆,於是趕緊帶著小磊來到上海。
「瑞金醫院彭承宏教授當時告訴我,『腫瘤看上去是有點麻煩,但孩子那麼小,我們會儘量想辦法做好的。』聽到這句話,當時就覺得胸口的一塊大石頭落下了。」小磊母親回憶道。
經過穿刺檢查,小磊被明確診斷為胰頭部假乳頭實體腫瘤,這是一種好發於青少年及年輕女性的腫瘤。據醫生推測,腫瘤可能從小就有了,伴隨著小磊成長而長大,目前已經大到侵犯到了動靜脈,如不儘快實施手術,就會危及生命。
入院後,胰腺中心迅速召集兒科、放射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進行多學科討論,為小磊制定了詳細的手術計劃。雖然小磊已經一米七了,但考慮到只有13歲,彭承宏教授特地邀請小兒外科醫生共同參加手術。此時,完善全身檢查後的小磊被發現左腋窩淋巴結腫大,有腫瘤轉移可能。醫生立即為他進行B超定位下的穿刺,所幸結果顯示為陰性,小磊得以有驚無險的進入到手術進程中。
根據影像學資料及三維重建顯示,胰腺腫瘤周圍被盤根錯節的動脈靜脈供血血管所包裹,由於胰腺腫瘤侵犯靜脈,導致門脈高壓繼而發生了側支循環。好比人的血管是高速公路,公路上面有維修或者堵塞,導致高速上的車流量越來越大,但是旁邊的支路上還通,當主血管發生阻塞時,部分支流血流循環會補充主幹血循環的不足。醫生們不但需要完全從血管中剝離腫瘤,又不能傷及重要的營養和回流血管,否則稍有不慎,就可能大出血。手術的難度與風險,可想而知。
最後,手術組確定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聯合血管切除的手術治療方案,由於靜脈缺損預計有超過5cm,動脈受壓侵犯可能,醫院輸血科為本次手術備足了血,一切準備就緒。
6月1日兒童節,彭承宏主任、金佳斌醫生等為小磊施行手術,小心翼翼地將腫瘤從血管中剝離。因為腫瘤已經侵犯血管,切除後血管存在缺損,彭主任迅速將三條分支靜脈與一條主靜脈進行吻合,還截取了一段靜脈,在接口處為血管打上了「補丁」,減少了張力。同時切除了胰頭、膽囊、膽總管,十二指腸及部分胃,並做了4個吻合口和血管重建,手術歷時8小時。
手術非常順利,而之後的病理報告也證實了醫生的術前判斷,周圍臟器和淋巴結都沒有轉移,這讓小磊的家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彭承宏說,「我們為小磊定製了專門的手術方案,雖然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由於其複雜性和高難度,曾被稱作為外科手術的『珠穆朗瑪峰』,但現在珠峰在瑞金醫院早已不是高不可攀。」
據悉,瑞金醫院胰腺中心作為國內最具規模的綜合性胰腺腫瘤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心,手術覆蓋人群最小14個月,最高齡達到94歲,在機器人腹腔鏡微創領域的技術達到世界領先。
小磊的腫瘤屬於低度惡性,未來他將很快返回校園,過上同齡人一樣的生活,這個成功的手術,就是他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專家也提醒,大部分胰腺腫瘤發病比較隱匿,平時要重視體檢,可增做B超、CT或磁共振檢查,發現有症狀應及時就醫。若能早期發現,胰腺腫瘤在臨床上依然是可能治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