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農村長大的孩子,說自己從沒有吃過任何的野果野菜,那肯定是騙人的,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很多野生植物,都是童年的美好回憶,那時候農村經濟還沒發展,買零食什麼的,都是奢望,而野外生長的果實蔬菜,就是我們充飢解饞的最好零食,今天所說的「橡果」就是其中一種!
據說在水稻、小麥這些糧食還沒普及之前,佔據我國糧食主要地位的是「橡果」,一種歷史悠久,比前兩者資格都要老的糧食,最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
但浩浩蕩蕩的歷史車輪碾壓而過,直到唐代末年,都是民間主要糧食的橡果,最終還是被水稻小麥取代了,在山野間,徹底淪為野生植物。那些生活貧困的日子裡,農村朋友經常是餓得飢腸轆轆,有上頓沒下頓,但就是靠著這些野生橡果,生存了下來。
橡果在鄉下農村,被人稱作是橡籽,意思是橡樹上結的果實,從遠處看去,有些像是我們常見到的板慄,底端尖尖的,呈圓錐形,相信有不少朋友見到後,都會有種熟悉感,這不就是小時候,我們玩的迷你陀螺嗎?
將一根牙籤掐成兩段,插到橡果的頂端,放在地上稍一用力,橡果就會像是小陀螺一樣,滴溜溜的旋轉起來。就是這種植物,成為我們童年的玩具之一。
在農村的橡樹下撿到橡果,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方法後,才能徹底的食用,若是直接生吃,會有些苦澀,但把它們處理好後,就可以做成非常美味的佳餚,例如製成橡子面、橡子豆腐、橡子米酒、橡子醬、橡子餅等,都是味道上好的美食。
而且橡果本身的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如鉀、鈣、鎂、鐵、銅等,擁有的多種胺基酸能夠而人體蛋白質的合成,提供原料,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著很高的美容養顏的功效。
現在都講究養生,這些歷史悠久的古老植物,自然再次煥發生機,如今很多人在山上將橡果撿回來,將其曬乾後,研磨成粉,放入滾燙的熱水中攪拌均勻,冷卻後就成了美味的橡子面,一碗價格要在六七元。如今的橡果在開發和利用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能應用在飼料工業、食品工業和發酵等工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