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2020-07-29 環球檔案室

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極為關注的星球,若是要強行給八大行星的關注度排一下名,那麼佔據第一的肯定是火星,這不僅是因為其自身環境與地球十分相似,更是因為它可能是一個「生命星球」,而且還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生命星球」,這樣一顆星球怎麼可能會不吸引人呢?

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在偌大的宇宙面前,地球和火星的距離可以用「嘴貼嘴」來形容,可對於人類來說,兩者之間的距離依舊是極為遙遠的。地球和火星的距離為5600萬-4億公裡,若火星探測器以最短的路程(即5600萬公裡)來計算,大概要180天左右才能到達。

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在這樣的距離前,人類要將探測衛星準確無誤的降落在火星上,這就相當於在法國打高爾夫球,一棒下去,這個球還必須要準確無誤的掉落在美國華爾街上的球洞中。事實上,許多國家在探索火星的時候都遭遇過失敗,就比如日本,俄羅斯,就連如今在火星探索領域領先世界的美國也曾失敗過,可見其難度之大。然而,有一個國家確實另外,那就是印度,印度首次探索火星便獲得了成功。

那麼,為何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呢?是因為他們技術過硬,還是運氣太好?

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事實上,印度的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的造價很低,僅為7300萬美元,因為其造價低廉,所以其幾乎沒有任何探索功能,只能飛到火星軌道上拍一些簡單的照片,至於深入研究火星成分,那就別想了。

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曼加裡安號之所以能成功飛到火星,完全是NASA的功勞,因為其為印度提供了運行軌道,而且一直從旁輔助。要知道,NASA玩火星玩的可是很6的,其熟練程度完全不亞於我們如今玩的月球,在「大佬」的輔佐下,印度的火星探測器只要能飛,想達到火星軌道上基本不成問題。有網友還表示:若不是美國,或許印度連去火星的路都找不到。

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至於我國,我們和之前的月球探測任務一樣,是獨立去幹的。毫不誇張的說,此次的火星探測任務是我國將現有航天技術發揮到極致的一項任務,我們沒有前人指路,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其的難度可想而知。

印度首次探索火星就成功了,為何還說「天問一號」面臨極大挑戰?

要知道的是,我們此次前去火星的任務不單單是「繞」,而是「繞」,「落」,「巡」三項任務,其中「落」將成為重中之重,因為此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稍有不慎一切可能會前功盡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說「天問一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印度首次火星探測都成功了,為什麼還說天問一號的挑戰極大?
    但火星探測的難度,確實也是肉眼可見的,如果我們將火星探測經常取得成功的美國排除在外,單看曾向火星探問過的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就知道了。俄羅斯跟日本的火星探測都失敗了,而歐洲的火星登陸也失敗了,只有印度的成功了,而且還是首次探測就成功的那種。那為什麼印度首次火星探測就取得了成功呢?
  • 印度首次火星探測都成功了,為什麼還說天問一號的挑戰更大?
    21世紀前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中,此前美國、俄羅斯、歐盟、印度都已經成功將探測器送到火星。可能有一些朋友認為,連印度都能夠成功「探火」,是不是意味著探索火星沒什麼難度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天問一號也沒有什麼挑戰性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看看印度的火星探測器情況就知道了。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要飛多遠?比嫦娥五號任務更難,為何探索火星?
    2020年的中國航天充滿驚喜,2021年開年的重頭戲則是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大國人卻有點等得不耐煩了。天問一號到底要飛多久,飛多遠,怎麼還沒到火星?探索火星難度很大,為何還要堅持呢?
  • 外媒:中國首次執行的火星探測「天問一號」,意味著什麼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即將發射,德國媒體7月4日刊文解析,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背後一些重要信息你了解多少?此外,德國之聲提到中國面臨來自阿聯、美國以及印度和以色列等國家的激烈競爭,各國都積極展現太空探索的實力。此外,2020年標誌著中國開啟太空時代50年。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屈原在2000多年前寫了一首詩《天問》,詩的前半部分充滿了中國古人對日月星辰、陰陽變化等自然現象的好奇和探索精神。直到2020年7月的一天,屈原的天問終於穿越歷史銘刻在火箭上了。我們中國人終於有能力去探索那顆神秘的螢惑,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振奮的事情。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著陸火星的挑戰
    前幾集裡,我們聊了如何把天問一號送往火星(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長徵五號,終於等到你),如何與探測火星的天問一號保持通訊(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4億公裡外的訊息傳遞)。然而,即使順利飛到火星附近,地面站也沒和探測器失聯,對於一個著陸任務來說,其實才只成功了一半。這一點也沒有誇張。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但一些國家的反應很耐人尋味
    ​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於7月23日12:41成功發射,預計明年到達火星。現已成功進入預定的飛行軌道,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已正式涉足。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許多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的航天成就發出了賀電。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中國的首次火星探勘天問一號通過一次發射任務進行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一年多前(2019年1月),中國的&34;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天問一號被形容為雄心勃勃的太空任務,不僅是因為它配備軌道飛行器和火星探測器,將一次性完成&34;,還因為這場任務從正式立項到執行只經過六年的時間。天問一號何時發射?目前的預定日期是7月23日,視天候狀況等發射條件而定。發射地點在哪裡?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 印度2013年成功探測火星,能和中國天問一號相提並論嗎?
    印度在2013年11月5日,成功發射了火星軌道探測器「曼加裡安」號(Mangalyaan)。由此印度成為人類航天史上唯一首次探測火星就取得成功的國家,也是繼蘇聯、美國、歐盟之後全世界第四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印度的「曼加裡安」號只是單純的火星軌道探測器,並不能和中國天問一號相提並論。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印度:我們早就去過了
    文/蟲汝不驚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胖五」成功發射升空,一切都十分順利,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將飛行約5500萬公裡,在七個月後將會登陸火星。這對於中國來說可謂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在我國的探月工程順利完成後,我們的航天英雄們依舊沒有停下探索浩瀚宇宙的腳步,此次探索火星計劃,開啟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徵程。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天問之旅正式開啟。,探測器飛行起來省時間還省燃料。 「天問一號」的任務是要一次挑戰「繞、落、巡」,所以此次的探測器包括三部分——環繞器、著陸器和火星車。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將挑戰「三步...
    作為本輪火星探測競賽第二位出場的選手,總重約 5 噸的「天問一號」作為世界領先探測器之一,設計更為獨特,包括:一架軌道飛行器,置有探測火星地形地貌、巖石分布和氣候變化的 7 臺科學儀器;在火星車探測期間還將作為通信中繼器;一個著陸器,將完成進入大氣減速下降、落火、延伸坡道等一系列動作,以便火星車駛向火星表面;
  • 「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要成功奔向火星,還得闖多少關?
    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在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之前,世界各國已經進行了40多次火星探測任務。但是在這40多次嘗試中,僅有半數成功。深空探索的難度,可想而知。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向火星探險邁出第一步
    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國家航天局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利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本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並且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火轉移軌道】發射。在失敗中前進的星際探索雖然現在已經發射成功,並且有了「霍曼轉移軌道」的助力,但是就此宣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還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