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於人類自身來說,最多大概為100年左右的長度。但是地質專家的生活,可以與百年之間去探尋億年的地球故事。
地質專家的生活,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可能是嚴肅又枯燥的。而最近我們《家鄉》欄目採訪的地質專家胡雄健,他的生活卻著實讓我們有點羨慕。約上三五好友,探訪永嘉各處的奇山異水是他的日常。呼吸著清新的山間空氣,聆聽著大自然發出的最悅耳的聲音,不知不覺間讀懂了成千上萬年間,山水的動人故事。
來自瑞安的地質專家胡雄健,在1年前因為機緣巧合結識了永嘉的一些好友,就被永嘉的美麗山水所吸引。從而一發不可收拾,探訪了永嘉大大小小30來處在他看來有著地質研究價值的地方。短短10個月之間,他在永嘉的總行程達到2400多公裡。我們和胡老師的地質之旅,從位於陡門溪的龍井開始。
整個陡門溪從上遊到下遊,差不多有5公裡長。是非常典型的河床基巖的風化侵蝕地貌。這種景觀地貌在浙江省,乃至全國都是非常罕見的。這裡的石頭都是沉凝灰巖,以前都是湖泊,現在變成像萬卷書一樣的巖石。
當天龍井的水流非常大,而且水質很清。如玉般色彩的水流不停衝刷著光滑圓潤的沉凝灰巖。在溪邊的一面傾斜的石壁上,我們發現了很多形狀各異的孔穴,有的像是龍爪印,有的像是搗臼。大自然很隨性地在石頭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在胡老師的解讀下,我們看到的石頭不再只是簡單的石頭。仿佛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什麼促成了他們的生長,胡老師都抽絲剝繭為我們娓娓道來。
胡老師說,龍井的地貌是在兩次火山噴發以後形成的。在上百萬年前龍井曾是一個湖泊。在兩次火山噴發當中,有過平靜的時候。因為波浪高低,漲水的漲落。就在平潮的時候,火山灰落下來,變成了湖泊。這樣又過了一百萬年,幾十萬年,再一次火山爆發,湖泊就消失了,變成了現在龍井的樣子。
胡老師感慨,地質的年齡單位是百萬年為一個單位,最小的年齡單位是百萬年,人才一百年左右。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確實太渺小了。
雖然山水無言,但是在胡老師看來,每塊石頭的紋路,每個水流的走向都是語言。大自然在用自己的語言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地球在上億年間發生的精彩故事。我們走在龍井的河床上,仿佛走在時間的長流中,穿越了上億年的時間,解讀精彩的地球語言。
胡雄健老師的清單上又羅列了很多永嘉的地點,他也將帶著對永嘉山水的熱愛,繼續呼朋喚友,去解讀更多的奇山異水。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永嘉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美佳 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