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熱持續!注意提防午後雷陣雨|誰影響了我的冷熱?溼度?溫度……

2021-01-07 麗水網

  清晨起來陽光熱情出場,預示著又將是一個晴熱天氣,預計白天最高氣溫35~36℃。

  今天開始到周五高空槽東移南壓雲系增多,對流條件轉好,每天午後部分有雷陣雨雷雨時短時風雨較大。

  市民多關注臨近預報、預警信息,出行需攜帶雨具並注意防暑降溫。

  18日起到23日副高再次西伸加強

  晴到多雲天氣,屆時氣溫將明顯升高

  午後局部有熱雷雨

  氣象科普

  誰影響了我的冷熱?溼度?溫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在這炎炎夏日

  30℃左右的時候

  有人覺得很熱

  但是在春秋的30℃下

  卻並不覺得那麼悶熱了

  難道是

  太陽出了問題麼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現在

  再來說說我們感受到的「溫度」

  它的學名叫做體感溫度

  體感溫度重在「感」

  即人體對冷熱的感覺

  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人體皮膚的溫度。

  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的氣溫

  是不同的概念

  天氣預報的氣溫是在觀測場中

  離地面1.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上測得的

  研究表明

  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

  人們會因

  溼度、風速、太陽輻射(或日射等的不同)

  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甚至於

  從太陽下走向一片樹蔭都會有驚人的體感溫差

  溼度,很多時候溫度比較高,但是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的體表的水分被高溫所蒸發掉而比較乾爽;

  風速,一定的風速會使人感覺到氣流在流動,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都被吹離體表,溫度雖然比較高,但是比較乾爽;

  輻射,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到人,會感覺到難受,如果在樹陰底下或遮陽棚下,感覺與太陽直接輻射就完全不一樣,一般陰天與晴天的溫度相差4~6℃,甚至更大。地表輻射也是如此,假如說站在地表比較熱的地方,熱地表的蒸汽蒸得人難受,假如地表是比較涼爽的水體或是溼地,體感溫度就大不一樣。

  夏季外出時,不少朋友感覺到地面溫度較高,超過了天氣預報的氣溫,甚至有「燙腳」的感覺。是因為隨著高度的降低,溫度呈迅速升高趨勢,加上地面物質(如柏油路面)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地面溫度比天氣預報中的1.5米高處的氣溫高出10~20℃是正常情況。

  而且體感溫度、實際溫度和溼度關係很密切。

  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提出過「炎熱指數」的概念,根據美國炎熱指數的標準,在相同的溫度下,相對溼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儘管這是美國「標準」,在中國可能「水土不服」,或許和中國人的感受稍有差別(人種不同,體表的汗腺、體毛可能有一些差異,導致散熱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根據美國炎熱指數的標準,在相同的溫度下,相對溼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比如,同樣是30℃時,當相對溼度只有50%時,體感溫度達到31.1℃,與實際氣溫比上升了1.1℃;而當相對溼度達到90%,體感溫度飆升至40.6℃,比實際氣溫高出10.6℃。可見,夏季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

  而在同樣的相對溼度下,溫度越高,相對溼度對體感的增溫作用也越明顯。伊朗的例子就是如此,當天,當地實際氣溫達到46℃,相對溼度47%,體感溫度便飆升至74℃。而在相同的溼度下,如果實際氣溫只有40℃,體感溫度也不會超過55℃。可見,夏季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空氣裡的水分、穿衣服的顏色、長度、是否有風、是否在水邊等等,這些都是影響我們對溫度感知的因素,所以現在雖說有著跟三伏天一樣的溫度,卻沒有三伏天那般令人難以忍受,看來是外界因素和體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不過,就算未到桑拿天,高溫還是很強烈的,所以防護措施不能少,文末給小夥伴們奉上高溫應對技能,希望小夥伴們及時get:

  穿著:最好選擇易吸汗、寬鬆、透氣的衣服,注意勤洗勤換;

  飲食:適量飲淡鹽開水、涼茶、綠豆湯等,不可過度吃冷飲,飯菜宜清淡,不宜吃剩菜剩飯。

  起居:適當增加午休,保證睡眠時間;渾身大汗時,不要立即衝涼;電扇不要直接對著身體長時間吹,進出空調房間注意適應室內外溫差。

  出行:儘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若外出,應採取必要防護措施,如打遮陽傘,並帶上充足的水和防暑藥品。儘量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注意到陰涼處休息。
  來源:麗水氣象

相關焦點

  • 誰影響了我的冷熱?溼度?溫度?還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這炎炎夏日,30℃左右的時候,有人覺得很熱,但是在春秋的30℃下卻並不覺得那麼悶熱了,這是怎麼回事?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現在再來說說我們感受到的「溫度」,它的學名叫做體感溫度,體感溫度重在「感」,即人體對冷熱的感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人體皮膚的溫度。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的氣溫是不同的概念,天氣預報的氣溫是在觀測場中離地面1.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上測得的。
  • 溫度?溼度?到底是誰影響了我的冷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這炎炎夏日30℃左右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熱
  • 北京天氣最新預報:今日空氣溼度大 明後兩天有雷陣雨氣溫回落
    本周北京地區前期天空雲量比較多,後期是晴到多雲天氣,最高氣溫在28℃至32℃之間,夜間最低氣溫為20℃到23℃,午後天氣比較悶熱或晴熱,沒有了高溫炎熱,總體來看天氣比較舒適。今天白天是晴到多雲天氣,午後山區局地有雷陣雨,最高氣溫30℃左右,空氣溼度增大,午後天氣比較悶熱。明天白天是多雲轉陰天氣,最高氣溫31℃,午後依然是比較悶熱,請市民注意防暑降溫。受低渦天氣系統影響,明後兩天有一次雷陣雨天氣過程,外出要有防雨防雷電準備,及時關注臨近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信號。明天雷陣雨明顯,有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短時雨強較大。
  • |雙颱風|颱風|熱帶低壓|體感溫度|雷陣雨
    秋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相比颱風,溫州小夥伴在未來的日子裡更需要警惕的是高溫。進入立秋節氣後,江浙地區也往往會有「秋老虎」的說法。老一輩的人說立秋後有「十八隻秋老虎」,也就是立秋之後還會熱18天,過了這「十八隻秋老虎」天氣也就開始涼爽了。但今天,「秋老虎」似乎有些懶洋洋,天空中厚厚的雲層讓太陽的威力無處釋放。
  • 這幾天廈門天氣很任性:氣溫高溼度大 午後多陣雨
    昨日,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廈門天氣不穩定,白天陽光普照,午後局部降下雷陣雨。  氣象部門表示,副熱帶高壓這幾天開始北抬,廈門處在它的邊緣地帶,受偏南氣流影響,廈門氣溫高、溼度大,天氣變得「任性」起來,午後容易出現雷陣雨。  今天,廈門最高氣溫在33℃-34℃,島外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5℃-36℃。
  • 高壓籠罩熱翻天!臺灣北部地區體感溫度達40度!
    今(28日)依舊為多雲到晴天氣,西半部、東北部高溫36度,北部體感溫度甚至上看40度。第12號颱風「楊柳」已於昨日8點生成,短時間內對臺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然周四(29日)起,各地降雨機率增。    據報導,熱翻天!這幾天受被太平洋高壓壟罩影響,今日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高溫炎熱,僅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各地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
  • 考英語注意防範雷陣雨影響
    今天進入高考第二天,同學們注意了,據氣象預報,湖南部分地區午後多雷陣雨天氣,可能對英語聽力測試帶來影響,注意防範。   7日,記者從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6月4日至6日以來的降雨,共造成衡陽、邵陽、張家界、郴州、永州、湘西州6個市州33縣(市、區)280個鄉鎮29.84萬人受災,緊急轉移0.73萬人,倒塌房屋33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7.49千公頃。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明天持續晴曬天氣,周日還有雷陣雨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雷蕾介紹,受副高外圍偏南暖溼氣流和高空槽共同影響,12日京津冀地區出現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本市大部分地區出現暴雨(≥50毫米),沿山一帶大暴雨(≥100毫米),伴有雷電和局地7至9級短時大風。
  • 臺灣各地天氣炎熱高溫上看40度 午後防西北雨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今天各地高溫依然在32到35度間,而臺北地區中午後體感溫度上看39至40度,天氣炎熱、紫外線指數偏高;降雨方面,上半天除了南部、東南部有一些局部短暫陣雨外,各地大致都還是晴朗的天氣,不過由於水氣較為增多加上風向的關係,午後雷陣雨的範圍擴大,除各地山區降雨機率高以外,西半部的平地出現午後雷雨的機率也明顯提高
  • 體感溫度最高41℃!熱化了,今日廣州最高溫度再刷新,出行注意防暑
    熱爆了!今天,廣州各區高溫橙色預警持續生效中。有網友表示:「感覺今天熱到要化了,氣溫像有40 ℃。」 這不是錯覺。目前,廣州各區氣溫「一片紅」,據@廣州天氣,在溫度分布圖上,12:15,增城區確實出現了41 ℃的高溫。
  • 臺灣各地今明兩天本周最熱 臺北體感溫度飆42度
    (圖/臺灣東森新聞資料照)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持續炎熱天氣!今天各地還是多雲到晴,中午過後則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高溫約在33至35度左右,臺北更是上看36度,紫外線指數容易過量或危險級,「天氣實時預報」也在臉書提醒,「今明兩天,將是本周最熱!今天上午8點50分左右,臺灣許多地方就已有31度,且持續上升」。
  • 杭州「晴好+午後雷陣雨」的夏日模式 即將開啟
    市氣象臺說,受到梅雨帶北抬的影響,截至昨天10點,市區雨量是整個杭州地區最大的,降雨量達到14.6毫米。最厲害的是蕭山錢江農場附近,30.8毫米;濱江也很猛,29.4毫米。  不過午後剛過,雨水就收得一乾二淨,再過幾個小時,連帶著天上層層疊疊的烏雲也逐漸散開。
  • 溫度溼度齊高,濟南今日迎來雙重「烤」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嶽璋 濟南報導7月15日,濟南迎來了溫度與溼度均高的雙重「烤」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市氣象部門了解到,今天泉城多雲,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23℃,南風2級。此外,濟南今日最大相對溼度91%,截至上午9時,相對溼度62%。
  • 北京7月15日天氣晴曬需防暑 16日起4天雷雨「盤踞」
    來源標題:北京今日天氣晴曬需防暑 明起四天雷雨「盤踞」 預計7月15日,北京天氣晴曬,紫外線強,提醒公眾注意防暑。16日開始,北京將進入新一輪降水周期,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
  • 人體冷熱和什麼有關,僅僅是和溫度有關嗎,有其他因素影響嗎?
    人體冷熱感覺屬於觸覺問題。很多人習慣於只用溫度作為唯一的標準來推斷人體的冷熱感。事實上,人體的感知溫度和實際溫度有時相差很大。影響人體冷暖感覺的因素很多。除了溼度和風力,還與人的體質、情緒、年齡有關。溼度能使冷熱加劇人們常說「熱在三伏」,但我們看氣象資料,大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不是出現在三伏,而是出現在三伏前後。人們之所以覺得三伏天最熱的一天,是因為「熱」加上了「溼」,悶熱。同樣,在寒冷的冬天,潮溼會使人感到更冷。因為南方的溼度比北方高,在同樣的溫度下,人們會感到特別冷。
  • 溫州發布今年首個高溫報告…高溫+午後雷陣雨繼續
    本周溫州將開啟 高溫+午後雷陣雨的 「夏日標配套餐」 這個太陽 這個溫度>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今、明兩天我市大部分地區 白天最高溫度可達35-37℃ 西部局部可達37-39℃!
  • 熱!廣東遭颱風下沉氣流,高溫持續,午後仍多雷雨
    中國天氣網訊 颱風「利奇馬」正向浙江一帶沿海靠近,不會登陸廣東,但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起三天(8-10日)廣東大部地區天氣炎熱,但部分地區午後雷雨仍然較多。預計,受颱風「利奇馬」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明天廣東天氣炎熱,部分市縣有雷陣雨,10日,中東部、南部沿海市縣雷雨較明顯。具體預報如下:8日,河源、梅州和粵東市縣多雲轉(雷)陣雨局部暴雨,其餘市縣多雲到晴天,有分散(雷)陣雨。最高氣溫:全省大部分市縣35℃~38℃,局部39℃。
  • 天氣預報丨今夏重慶有點熱,41個高溫日居全國前列 未來三天將衝上...
    環球同熱大趨勢下,今年夏天,中國南北高溫「無縫對接」,7月14日至8月15日,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發布高溫預警,罕見程度為2010年有統計記錄以來最長一次。這個夏天到底熱成什麼樣?以後夏天會越來越熱嗎?中國天氣網今天發布高溫大數據:近68年,我國夏天越來越熱!
  • 周二熱到爆!臺灣北部、花東體感溫度達40度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暑假到了,這幾天依舊熱到爆!今(9日)「氣象局」針對雙北、花東發布高溫特報,可能出現36度高溫,體感上看40度。另日南部、午後中部以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今早「氣象局」也針對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發布大雨特報,外出請注意。
  • 每日一"局":雷陣雨為何如此規律?
    氣象專家解釋,一個主要原因是日變化的特徵決定了大部分強對流過程容易在午後到傍晚發生。白天地面不斷吸收太陽發出的短波輻射,溫度上升,並且放出長波輻射加熱大氣。當近地面的空氣從地表面接受到足夠的熱量,就會膨脹,密度減小,這時大氣處於不穩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