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陳熊海 通訊員/鄔晨曦)網上立案、網上開庭、庭審還可以直播。11月15日,福田法院開展「法律進企業」庭審直播活動,該活動為今年「千場直播當庭宣判」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當天,福田法院公開審理一宗典型的勞動爭議案件,庭審用時40分鐘,案件在新浪網和中國庭審公開網等全程直播、當庭宣判,並通過「巨鯨」智平臺在直播後與企業的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
庭審直播減少勞動爭議案件發生
當天庭審的案件是一宗典型的勞動爭議案件,是勞動關係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因勞動權利和義務而發生糾紛引發的訴訟案件。本案原告於2008年11月入職被告某公司,任職司機,2017年3月被告某公司以原告嚴重違反公司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原告認為該解除系違法解除,要求判處被告給予經濟補償金122400元以及支付原告律師費5000元。
被告辯稱,原告於2015年9月在工作期間發生一宗交通傷人事故,造成高達12萬元的經濟損失,嚴重違反了被告《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駕駛員崗位目標責任書》,因此該解除為合法解除。福田區勞動人事仲裁委於2017年7月作出仲裁裁決駁回原告仲裁請求,原告不服,遂訴至法院。原告表示,崗位認定書未經職工代表大會民主程序進行確認,此外,解除合同時間與事故發生時間已過了2年,不屬於崗位責任書規定的年度事件。
經審理,法庭認為,該事故最終賠償數額及賠償金於2017年3月確定,該公司崗位責任書記載,年度發生經濟損失超過8萬元,公司不予發放月度達標獎,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崗位責任書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並有原告籤字確認,對原告有約束力,解除勞動合同屬於用工自主權,據此當庭宣判本案維持仲裁裁決,駁回原告請求。
本次庭審向企業及員工宣傳了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增強企業依法用工意識,提升職工依法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案件的發生,進一步構建和諧穩定的勞資關係。
「巨鯨」智平臺還可實現網上開庭
記者了解到,此次案件部分區人大代表參加旁聽,以及通過「巨鯨」智平臺向深圳市福田區保安服務公司的50餘名員工對庭審進行直播,庭審結束後,公司員工與法官通過視頻進行了互動交流,公司員工就勞動權利與保障等問題向法官提問。
有人詢問有關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的相關問題,法官解釋稱,賠償金按照入職年限計算,對於解除勞動合同來說,要區分勞動者的主觀過錯和相關責任認定,如果勞動者按照主觀過錯要承擔賠償責任,公司不能將相關的經營風險轉移到勞動者身上,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應將理由通知工會,工會可以矯正。
遠程視頻庭審模式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突破了傳統庭審模式的空間局限使庭審觀摩更加高效、便捷,通過組織公司員工遠程旁聽庭審,近距離感受法院庭審的運行過程,有利於接受社會公眾的廣泛監督,亦強化了司法公開力度,展示了福田法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成果。
據悉,「千場直播當庭宣判」活動是福田法院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統一部署下開展的專項活動,旨在鞏固全面推進繁簡分流改革一年多以來的階段性成果,推進改革繼續深入。活動將持續至12月30日,每周都安排庭審直播,總計200場,目前已開展了126場,市民可登陸福田法院官方網站、中國庭審公開網、新浪網司法頻道觀看。
近年來,福田法院把「智慧法院」建設理念作為推進工作的統領,將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建設了「巨鯨」智平臺(即:類案全流程在線辦理平臺),可為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網上開庭、網上執行的一站式便捷司法服務,目前已實現信用卡糾紛的全流程在線快速辦理,未來將進一步覆蓋至其他類型化簡單案件,達到僅用30%左右的人力辦結全院80%的簡單案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