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院最新報告關注疫情下的消費券發放情況

2020-11-29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新聞網1117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財富管理研究中心針對我國各地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特殊背景、發放情況和設計特徵進行了梳理,並探究了影響消費券發放決策的潛在因素。

受疫情衝擊,今年消費疲軟,一季度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0%。為促進國內消費,在國內疫情基本得以控制之時,各地政府相繼出臺各類消費券,充分發揮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拉動內需,復甦經濟。

我國各級政府對消費券政策的響應積極而有力。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20年6月,我國已有14個省市級政府發布了消費券政策,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地區;與此同時,我國共有155個地級城市推行消費券政策,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和東南部地區。與省市級消費券政策一致,4月是地市級政府發布消費券政策的高峰時期,共計有95個城市。

與此同時,各城市發放消費券的力度不盡相同。根據地級市的統計數據,發放消費券總額小於5000萬元的城市共計有93個,佔比74%;發放消費券總額在5千萬~1億元和大於1億元的城市數量分別為11和22,佔比分別為8%和18%。結果表明,近九成地級市消費券發放總額佔2018年當地財政收入總額的比例不足0.5%;僅有3%地級市的這一比例超過了1%。從省級城市發放面額總量數據來看,浙江省和北京市發放消費券的總額最高,分別為2.2億元和122億元。

在消費乘數和抵扣面額方面,報告顯示,大部分地方政府消費券在設計時,不同面額消費券的「預期槓桿」是相等的;但也存在部分地方政府不同面額的消費券所對應的「預期槓桿」並不相等。例如鄂州市的消費券抵扣規則為「滿30減10,滿50減20,滿100減50」。在符合條件的149個省市級政府中,絕大多數省市級政府消費券的槓桿率在100%~400%內。 

不同省市「最小槓桿」分布

根據疫情期間以來的消費券發放情況,其品類主要包括餐飲、零售、文旅、汽車、家電、體育、信息等七種。其中,餐飲消費券是所有披露了具體品類的省市級政府中佔比最高的,共有141個地方政府選擇發放,佔比為85%。整體來看,我國各地發放的消費券在使用人群上以本地市民為主,多數消費券同時也面向在市內工作學習、觀光旅遊外來人員。

各品類消費券的數量佔比情況

由於消費券是短期調節手段,為刺激消費儘快反彈,大部分省市級地方政府都將消費券的有效期設置得較短。從時長來看,有效時長小於或等於一個月的消費券共154輪,佔總樣本88%;從截止日角度來看,共有134輪消費券截止於2020年5月31日前,佔整個樣本的77%,說明各省市級地方政府在設計消費券時,都希望其乘數效應儘早啟動,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消費券有效期時長分布

消費券有效期截止日分布

本報告以消費券發放總額和消費券「最小槓桿」作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我國發放消費券的省市級地方政府在設計消費券的發放總額時,更多地考慮了自身財政實力。財政自給率越高的地方政府,所發放的消費券總額顯著更高。

與此同時,消費券的「滿減」門檻與地區經濟發達程度也擁有較強的解釋能力。一方面,財政自給率與「最小槓桿」顯著負相關,這表明控制想要拉動的消費目標不變,財政狀況較好的地方政府對「乘數效應」的依賴程度較小,更可能採用直接發放金額接近消費目標的消費券;另一方面,人均GDP與「最小槓桿」顯著正相關,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地區經濟越發達,人均消費能力更強,因而從企業大數據部門的「用戶畫像」或者網上問卷調查反映出來的消費意願更強,居民能夠接受「槓桿」更高的消費券。

報告原文:

http://www.pbcsf.tsinghua.edu.cn/upload/default/20200910/d636e8047a61508fb666c4385a6afa9d.pdf

供稿:金融學院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呂婷

相關焦點

  • 廣元市將發放近200萬元消費券
    11月30日,「感恩有你,禮惠利州」雲閃付惠民消費券發放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元市利州廣場舉行。該活動從今日開始至2021年4月1日結束,活動期間,廣元市將向廣大市民發放近200萬元電子消費券補貼購物消費。廣元市委常委、副市長孔祥泉,副市長彭洪出席啟動儀式。
  • 「薅羊毛」現象層出不窮 政府精準投放消費券是關鍵
    專家認為,有關部門要拓展思路,強化監管措施,做到對消費券發放流向的全流程監管;各地政府應藉助金融科技精準發放消費券,實現精準救濟的同時刺激消費。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衝擊,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激活消費市場潛力,自3月份起,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發放消費券,搶券、曬券、用券成為潮流。如今,消費券發放成效如何?還存在什麼問題?需從哪些方面改進?
  • 2020北京消費券怎麼領 發放時間幾月幾號幾點
    採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全民參與」的模式,通過線上線下全場景布局、全業態聯動、全渠道共振,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季度掀高潮、年終見實效」。據了解,北京市目前已梳理形成400餘項重點活動,其中6月北京市將開展夜京城、親子節等重點活動200餘項。  為擴大活動影響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投入旗下電視、廣播和新媒體終端進行整合宣傳報導,支持本次消費季的重點活動項目。
  • 北大光華研究團隊:疫情下消費重啟,數字消費券堪當重任
    原標題:疫情下消費重啟,數字消費券堪當重任 ——基於對杭州消費券的實證研究及政策建議近期,杭州、深圳、鄭州等多地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激發消費潛力、帶動消費回補。為評估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實際效果,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俏、沈俏蔚教授研究團隊聯合螞蟻金服以杭州為樣本進行了研究。
  • 義烏聯合天貓發放1000萬元新國貨消費券
    義烏聯合天貓發放1000萬元新國貨消費券
  • 重慶發放1.19億元消費券,等你領!
    重慶發放1.19億元消費券,等你領!今(4)日,「重慶六六數字消費節」活動新聞通氣會發布消息,支付寶將聯合重慶商家,在重慶發放超億元消費券。6月6日至6月12日,每天上午10點,重慶市民可以上支付寶搜索「消費券」,一鍵領取價值85元的消費券禮包,每天限量20萬份。
  • 南京將發放超300000000元消費券!
    近日,南京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除更大力度放開城市服務業、鼓勵機關幹部帶頭消費外,又統籌資金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消費券,通過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儘快形成現實購買力,推動服務業全面復甦。消費券發放堅持合法合規、公平合理的原則,總額度3.18億元,主要包括餐飲消費券、體育消費券、圖書消費券、鄉村旅遊消費券、信息消費券、困難群眾消費券、工會會員消費券等7大類。為體現差異化,消費券面值根據不同類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設定,其中,困難群眾、工會會員、鄉村旅遊等3類消費券按照系統內有關要求發放,餐飲、體育、圖書、信息等4類消費券採用多批次網上搖號方式面向全體市民公開發放。
  • 新消費日報|騰訊直播首個電商直播嘉年華啟動;多地發放消費券
    這裡有最新的新消費動態,億歐新消費,讓你更懂新消費。 政策指南商務部: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商務部印發關於統籌推進商務系統消費促進重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整合縣域物流快遞資源,加強名優特新農產品線上線下展銷。
  • ...消費|濟南|南京|央視|消費券|電子消費券|何永鵬|田珍祥|杭州|...
    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已經宅在家裡很久了想出門消費的心情已是蠢蠢欲動近期各地紛紛發放各種類型的消費券以鼓勵消費究竟哪些地方發了消費券又該怎麼領、怎麼用?此外,遼寧、河北等省份也在全省範圍印發文件,其中遼寧發放文旅消費券,河北發放體育消費券。消費券誰能領,怎樣領?據了解,目前各地發放的消費券多以電子券形式為主,在手機APP上申領和使用。成功領到消費券後,可在線下付款時使用,抵扣一定數額的消費。
  •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研究報告
    本報告由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數據研究中心與百融雲創聯合發布。2020年1月以來全國新冠疫情大爆發,嚴重衝擊了我國經濟發展,疫情下我國經濟和保險業的未來走向成為被廣泛關注的重點議題。
  • 北京消費券10倍槓桿撬動線上消費
    消費券發放1分鐘 京東訂單「爆棚」  消費券發放一分鐘內,京東就產生了大量線上核銷訂單,第一個用智能消費券購買的商品是華為P40 5G手機,根據消費券使用規則,消費者在疊加京東618大促優惠的基礎上通過消費券還可以節省400元。10點12分,第一筆線下核銷也產生了。
  • 為何刺激消費發消費券更有效?行為經濟學給你答案
    &nbsp&nbsp&nbsp&nbsp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刺激消費回暖,近日已有30多個城市向市民發放數十億元消費券。與此同時,美國為應對疫情,向中低收入家庭成年人每人發放1200美元現金,向兒童發放500美元現金;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也紛紛出臺政策向居民發放現金。
  • 劉俏:疫情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邏輯與施力重點
    這不僅在於境外輸入病例可能導致國內疫情二次反彈,還在於全球疫情對供應鏈、外需環境變化的影響。第二次衝擊對中國經濟的實際影響可能會超出此前評估。一季度的GDP數據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指標,可以反映出疫情衝擊的程度。此外,判斷疫情對全年經濟的影響,還需要結合美歐等國的疫情發展情況。中國經濟核心邏輯正在發生變化,經濟運行本身面臨較大挑戰。
  • 6月6日起每日10時,重慶市民連續7天可領支付寶億元消費券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劉潤 實習生 趙珂玉 /文、圖、視頻今天,市商務委舉行了「重慶六六數字消費節」活動新聞發布會:支付寶將聯合重慶商家,在我市發放超億元消費券6月6日至6月12日,每天上午10點,市民可以上支付寶搜索「消費券」,一鍵領取價值85元的消費券禮包,每天限量20萬份。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彭和良介紹,重慶消費券顯示了強勁的消費帶動能力。此前,我市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迅速點燃市民消費熱情,充分發揮了消費券乘數效應,促進經濟復甦。本次的「重慶六六數字消費節」活動又將消費券發放和使用範圍擴大到整個重慶市。
  • 億元消費券有用嗎?準備好報復性消費了嗎?專家這樣說!
    疫情期間,哪些消費新趨勢值得關注?疫情結束後,報復性消費會否出現?針對公眾關注的消費相關問題,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及崑崙健康資管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  新京報:今年1月-2月,社零總額同比下降20.5%,如何看待這一降幅?
  • 消費券真有作用?4月銀行每天流出266億,「報復性消費」開始了
    由於疫情防控逐漸放寬,群眾個人需求也得到了釋放,因此居民在存款這方面出現了下降的情況。當然這並不影響中國儲蓄率,因為中國儲蓄率在國際市場依舊排在前列,這一利好也是國人能夠應對疫情衝擊最好的保障。至於一季度住戶貸款減少超6000億元,主要也是因為群眾無法出門,暫時擱置了買房的計劃。不過在3月的時候,個人消費貸款已經從下降的局面轉變為上升了,這樣一來也能夠帶動消費需求的釋放。
  • ...力度對衝疫情影響——專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科研部...
    因此,下一步要把擴大內需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年1月份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最新統計顯示,在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降的同時,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下一步應如何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挑戰?
  • 金融界「最強大腦」共話疫情下全球金融合作新趨勢
    12月2日-3日,亞洲金融高峰論壇暨亞洲金融智庫2020年會在廣州開發區舉行。論壇以「疫情衝擊下全球金融合作新趨勢」為主題,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和金融監管機構代表,以及來自銀行、投行、協會等金融業專家學者近300人出席會議,共同推動全球金融合作持續穩步深化。
  • 2300萬臺灣居民今領消費券 每人3600元新臺幣
    為應對經濟不景氣,臺灣「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在2008年11月18日中午宣布,將給每位臺灣居民發放3600元的消費券,用來刺激消費。  臺灣「行政院院長長辦公室」主任丁乃琪介紹,每位民眾可以領到500元面值的消費券6張及200元面值的消費券3張。如果今天沒有到現場領取,2月7日到4月30日,居民可到戶籍所在地的郵局領取。
  • 體育金融跨界合作 全民健身蔚成風尚
    據省體育局副局長顏爭鳴介紹,本次體育消費券項目順應了2015年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的相關要求,計劃發放總額為5000萬元。截至4月10日,項目已累計發放金額3100萬元,拉動體育產業消費超過1億元,吸引近30萬名熱愛健身運動的民眾參與線上和線下活動,取得了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