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車輛行駛時準確的測量加速度

2020-11-29 電子發燒友

現代車載數字視頻記錄系統(DVR)或OBD均使用加速度計(重力傳感器)測量車輛加速度。因此,在發生車輛緊急剎車或碰撞等預定義事件時,DVR可以對記錄視頻添加日期/時間/加速度等信息。

將視頻保存至硬碟或SD卡等系統存儲器時,這些信息非常有用。例如,可以藉助這些信息方便識別和回放目標事件視頻。此外,僅保留這些有用視頻並刪除其他視頻可顯著節約系統存儲空間。但是,由於地球引力偏置和車輛振動等對加速度計的共同影響,因此在車輛行駛時準確測量加速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本文介紹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解決此問題。

圖1所示為一種車載DVR系統框圖。來自CMOS傳感器的視頻經提取、處理並最終保存在SD卡或硬碟等獨立存儲器上。如藍色高亮部分所示,加速度計(例如ADXL313)用於測量車輛加速度。

圖1. 車載DVR系統框圖

圖2說明了配備加速度計的DVR系統的工作原理。發生急剎車等預定義事件時,加速度會隨著車輛的速度變化而大幅提升或降低。加速度計將檢測並測量此加速度,MCU/處理器則可捕捉並處理此加速度數據。一旦加速度超過預定義的閾值(例如–1.5 g),DVR系統便會開始對記錄視頻添加日期/時間/加速度值等信息。

圖2. 車輛急剎車時加速度及速度與時間的關係

在實際情況中,地球引力偏置和車輛振動等引起的失真會使加速度計測得的加速度並不能準確反映實際的車輛加速度。很多情況會引入地球引力偏置。例如,當DVR安裝在後視鏡上時,由於乘客可手動調整鏡面角度,因而鏡面和地球引力的夾角是不確定的。另一個例子是車輛正在並非完全水平的道路上行駛。此外,車輛發動機和高低不平的路面狀況造成的振動會隨機影響加速度測量,從而產生誤差。

表1. 地球引力偏置引入加速度測量誤差

表1表明,地球引力偏置可能引入的誤差是非常顯著的。第一列是相對於地平面的路面傾角;第二列是Z軸上由地球引力引入的傳感器偏置;第四列是Z軸上由傳感器測得的加速度。車輛的加速度為1 g時,在Z軸上測得的加速度隨路面傾角增大而增大,如第四列所示。例如,傾角為15°時測得的加速度約為1.26g,而Z軸上的實際加速度為1 g,因而測量誤差約為26%。

圖3所示為加速度計測得的實際加速事件,此加速度輸出耦合了引力偏置和車輛振動等。在此圖中,藍線代表加速度計測得的加速度,黃線代表由地球引力引入的引力偏置。如圖所示,可觀察到三個峰值點:A、B和C。

A點測得的值約為1.25 g,B點測得的值約為2.25 g,C點測得的值約為1.75 g。將閾值預定義為1.5 g,B點和C點均超過閾值,而A點則低於閾值。但是,事實上此結果是錯誤的,因為加速度計上的引力偏置未得到補償。如圖中紅色高亮部分所示,消除引力偏置影響後,A點的實際加速度約為1.5 g,B點約為2 g,C點約為1.25 g。此例中閾值預定義為1.5 g,A點和B點均超過閾值,而C點則低於閾值。

此例清楚表明,引力偏置會在測得的加速度上引入誤差,從而導致系統做出錯誤決定。在實際情況中,引力偏置和振動均無法預測,因而其引入的測量誤差也無法預測。從無法預測失真的數據中提取實際加速度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圖3. 耦合了引力偏置和車輛振動的加速度輸出數據

但是,使用自適應參考基準的方法可自適應地消除引力偏置和振動等引入的誤差。它會實時監控加速度計的數據,並將任何隨時間出現的較小和緩慢變化的數據視為由引力偏置和振動等引入的誤差,如圖3中的黃線高亮部分所示。真實的加速度隨時間表現為較大和快速的變化,因而可被確認並通過消除引力偏置和振動等引入的誤差從測得的數據中提取,如圖3中高亮顯示的脈衝A、B和C所示。

在每個測量周期,加速度計會測量並保存數據,並以此用作下一周期計算的參考值。在下一測量周期,將把測得的數據與前一周期的參考值進行相減計算,然後把結果數據與預定義閾值進行比較。如果結果數據超過預定義閾值,則將其視為較大和快速的加速度變化,並用系統軟體進一步處理判斷。如果結果數據未超過閾值,則將其視為由引力和振動引入的偏置和噪聲,系統軟體不做處理,只是將此次測得的數據作為下次測量計算的參考。測量周期需要微調以達到在不同環境下都能進行準確的加速度檢測。上述過程可用下式表示:

ABS [gn – gn – 1] > gth

其中

gn = 當前測量周期中測得的g數據

gn – 1 = 前一周期中測得的g參考值

gth = 預定義的g閾值

圖4表示消除了引力和振動引入的誤差後計算出的實際加速度。如圖中所示,現在黃線接近於零,這意味著幾乎消除了所有重力偏移和振動。A點、B點和C點能準確反映實際的加速度。

圖4. 運用自適應參考基準後方法後獲得的準確加速度

一般而言,上述自適應參考基準方法可以由軟體來實現,但在實際情況中希望MCU或處理器單用軟體完成此過程不太實際,因為視頻應用為實時的,MCU或處理器的資源可能不足。

ADI ADXL313W加速度計可作為一種解決方案,它具有AC工作模式和內置32深度FIFO,這對運用自適應參考基準獲得準確的加速度數據很有幫助,即使後臺MCU或處理器資源有限也無影響。AC工作模式可使ADXL313W保存測得的數據,將其用作下一周期計算的參考,而內置32 FIFO則可使ADXL313W保存最多32字的測量數據,這兩者可大幅減輕後臺MCU或處理器的負載。

圖5是ADXL313WAC工作模式的流程圖。激活A C工作模式後,ADXL313W會自動將之前測得的數據作為參考基準用作下一周期的計算並與預定義閾值進行比較。如果其超過閾值,則會激活中斷信號,通知MCU或處理器進行處理。在此流程圖中,延遲X ms設為兩個測量周期之間的間隔時間,可根據具體應用進行微調,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

圖5. 利用ADXL313W的AC工作模式準確計算加速度的流程圖

圖6是ADXL313W 32 FIFO模式工作的流程圖。啟用32 FIFO模式工作時,ADXL313W最多可將32字的數據自動保存在FIFO中,如果FIFO已滿,則會激活中斷信號,通知相應的MCU或處理器進行處理判斷,處理器一次可以獲得32此測量數據,從而節省了處理器的功耗和負荷。

圖6. 利用ADXL313W FIFO準確計算加速度的流程圖

為了以有限的存儲容量記錄目標視頻並方便視頻獲取,現代車載DVR或OBD設備需要準確檢測並測量加速度。測量誤差主要由地球引力偏置和車輛振動等引入,這些誤差是不可預測的,這對系統設計人員是一個挑戰。可通過軟體運用自適應參考基準的方法來消除此誤差,但在實際情況中,這可能又不太實際,因為DVR或OBD系統的資源非常有限。

ADI ADXL313W加速度計具有AC工作模式和內置32深度FIFO,這不僅可以直接運用自適應參考基準方法,而且還可以大幅減輕後臺MCU或處理器的負荷。ADXL313W還具有其它很多特性,例如通過車規認證、高解析度、低噪聲和低功耗,因而能夠大幅提升DVR系統的性能。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利用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測量車輛運動
    當測試車輛時,人們常常需要測量車輛的動態運動以及車輛相對於道路的傾角。我們可以通過加速度計來獲得車輛轉彎、加速或者制動時產生的衝擊力,但是,除非車輛在進行上述運動時保持水平,否側測試結果是不準確的。比如,你想用加速度計測量車輛的制動力,但車輛是向前傾斜的,測量結果中就會有重力分量。大多數傾斜傳感器把重力方向當作參考方向。重力是一種加速度,並且不斷變化(應該是隨高度變化吧)。制動、加速和轉彎時,車輛會產生加速度。
  • 橫向加速度傳感器原理
    什麼是加速度 加速度,速度變化的速率.加速度不代表速度.橫向就是與汽車行駛方向垂直的方向,指在車輛進行轉彎行駛時產生的離心力所帶來的加速度.也就是車被「甩飛」的趨勢.這個加速度越大車子理論上就容易被「甩」離行駛路徑.
  • 無線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分類介紹
    通常僅靠ABS和牽引控制系統無法滿足車輛在彎曲路段上的行車安全要求。該場合下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 (ESC) 就能夠通過修正駕駛員操作中的轉向不足或過度轉向,來控制車輛使其不偏離道路。該系統通過使用一個陀螺儀來測量車輛的偏航角,同時用一個低重力加速度傳感器來測量橫向加速度。
  • 什麼是弱加速度傳感器 作用是什麼
    什麼是弱加速度傳感器 汽車弱加速傳感器,使用在E-OBD系統中,是發動機管理系統中對車輛在起伏路面行駛狀態進行判定的重要元件。根據公式A=F/M,即加速度=慣性力/質量,只需對慣性力F進行測量即可得出加速度A的大小。那麼問題來了,慣性力F如何進行測量呢?可以用電磁力來平衡這個力,得出這個力與電流之間的對應關係,然後在實驗中標定這個比例係數就哦啦。
  • 手動擋的那些血淚史:高速一直在4擋行駛,對車輛有損傷嗎?
    手動擋車輛雖然很多,但真正會駕駛手動擋車輛的人數卻非常少,好多車主在駕駛手動擋車輛時,不知道如何切換檔位,甚至有些新手在高速行駛時,一直保持著4擋行駛,壓根沒有升到最高擋位5擋或6擋,長期4擋高速行駛,對車輛究竟有沒有損害呢?
  • 車輛NVH的測試技術與發展的簡介
    儘管測量噪聲和振動相對比較輕鬆,但是聲振粗糙度更像是一種主觀感受,可以通過體驗團隊評估,或使用可以提供反映人類主觀印象的分析工具進行測量。後一種的這些工具被稱為"心理聲學"工具。在汽車工業高度發展的時代,優質的NVH往往也是吸引用戶的亮點,如何在產品定型前完成可靠的NVH測試,提高產品用戶體驗,就需要依靠不斷發展的NVH測試技術。
  • 細數加速度傳感器的7大應用場景
    通常僅靠ABS和牽引控制系統無法滿足車輛在彎曲路段上的行車安全要求。該場合下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 (ESC) 就能夠通過修正駕駛員操作中的轉向不足或過度轉向,來控制車輛使其不偏離道路。該系統通過使用一個陀螺儀來測量車輛的偏航角,同時用一個低重力加速度傳感器來測量橫向加速度。將所得測量數據與通過行駛速度和車輪傾斜角兩項數據計算得到的結果進行比對,從而調整車輛轉向以防止發生側滑。
  • 如何預防夏季車輛爆胎
    時間是下午2時,也是當天氣溫最高的時候,路面溫度為52℃。抵達廣州大學城之後,特地將車輛置於陰涼處半個小時,讓輪胎的溫度和胎壓回落到「冷啟動」的狀態。在「冷啟動」狀態下,先分別測量四條輪胎的胎壓,得到「初始」數據,隨後出發。
  • 探地雷達如何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安全行駛?
    打開APP 探地雷達如何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安全行駛? 胡薇 發表於 2018-10-04 09:08:00 當其它傳感器在雨雪天氣失效時,WaveSense的探地雷達(ground-penetrating radar)可以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安全行駛
  • 四大加速度傳感器在振動、衝擊測量中的應用全解
    各種傳感器、信號適調儀、分析、記錄、處理儀器就是為了滿足這種要求而發展起來的,其中①傳感器是獲得準確、真實數據的第一關;②將所需測量的物理量轉換為便於測量的物理量是使用傳感器的目的。振動、衝擊測量今天,在振動、衝擊測量方面,廣泛使用的是各種結構型式的壓電式、集成電路壓電式、壓阻式和變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
  • 天文學家如何測量恆星間的距離,結果準確嗎
    你有沒有想過這是如何測量的? 其實,天文學家可以用各種方法來確定與另一顆恆星的距離,其中最可靠的是視差法,這種方法利用了當你駕車行駛在一條路上,遠處的物體似乎相對靜止,而近處的物體似乎從你身邊呼嘯而過時所體驗到的效果。 事實證明,這種效應也會影響到恆星物體,並且在六個月的時間裡,它可以用來確定到另一顆恆星的距離。
  • 脈衝星加速度的測量揭示了銀河系隱藏的秘密
    在一項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獲得了對我們母星系銀河系中平均加速度的首次直接測量。圖註:顯示了銀河系盤中的波紋,以及射手座矮星系的潮汐碎片。插圖顯示了由查克拉巴蒂等人2021分析以計算銀河加速度的脈衝星。
  • 為什麼GPS測速更準確?速度計不僅有機械誤差,還有商家貼心設置
    機械速度計在20世紀初就出現了,而電子速度計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出現,現代車輛中大多數都使用電子速度計來測量和顯示車輛的速度。車輛在行駛中,GPS設備會不斷跟蹤汽車的位置,並測量車輛行駛的距離。行駛距離除以車輛在兩個地點之間行駛的時間,那麼得到的數字就是車輛在兩點之間行駛的速度。鑑於GPS設備利用車輛的位置來計算速度,因此它們也被稱為位置速度計。
  • 三軸加速度、磁力計和陀螺儀的應用知多少...
    是不是有著磁力傳感器不能準確定位的困擾?還有陀螺儀在應用中檢測到角度卻檢測不到方位等一系列的問題?現在,就這些問題,我們就一起淺談一下,加速度,磁力計和陀螺儀在應用時怎麼互相地彌補他們的優勢與劣勢。它的強項就在於測量設備自身的旋轉角度,而這個值也非常的準確,但是卻不能確定設備的方向。
  • 哈弗H6 R擋無法行駛、儀錶板不顯示R擋
    一輛行駛裡程約13.8萬km、搭載1.5T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的2016年長城哈弗H6運動型多功能車。用戶反映:該車掛入R擋後,偶爾發生踩下加速踏板無法行駛的現象,而且儀錶板不顯示R擋。 檢查分析:維修人員接車後起動車輛,將換擋杆從P擋換入R擋。
  • 數字式MEMS加速度傳感器在車載導航中的應用
    車載導航系統的功能是幫助用戶確定車輛位置並提供正確的操作指示,因此定位的精確程度成為衡量一套系統性能優劣的重要指標。目前,隨著城市道路的發展,高架路日益成為城市交通的樞紐,因此如何對車輛是否位於高架上的定位成為了車載導航系統急需解決的問題。
  • 加速度傳感器的動作測量原理與基本構成
    加速度測量的原理十分簡單並且相當可靠,其理論基礎為與慣性質量有關的牛頓第二定律。 加速度傳感器元件的基本構成包括主體、彈簧和慣性質體。當傳感器主體的速度發生變化時,會產生隨著速度變化而變化的力,該力將通過彈簧被施加於慣性質體上。具體來說,首先該力使彈簧發生彎曲,然後元件主體與慣性質體的距離會與加速度成比例地發生變化。 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會根據主體與慣性質體相對移動的檢測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 別克VELITE6行駛時故障指示燈點亮檢修
    一輛行駛裡程僅有60km的別克VELITE6純電轎車。客戶反映:該車正常行駛過程中,故障指示燈點亮,儀表顯示儘快檢修車輛,如圖1所示。故障診斷:接車後,首先進行故障驗證。參考維修手冊故障碼錶DTC-PlB17和混合動力/電動車輛電路圖,如圖3所示,並按照診斷步驟進行測量。(1)電路系統檢驗,連接通用全球診斷系統GDS,執行冷卻風扇PWM控制的強制輸出,沒有相應的響應或動作。
  •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在智能車控制與道路識別中的應用
    MMA7260Q可以測量智能車慣性大小,選取最佳重心位置,並能準確定位智能車處於直線、彎道、坡道、漂移等運行狀態;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具有很強的抗幹擾性,提取角度信息更準確,確保了智能車在直道上能夠以較高的速度行駛,在彎道則能基本不失速平滑地過彎。1.
  • 如何使功率分析儀測量結果更準確
    高端測量儀器是如何解決溫度對自身精度的影響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4/358250.htm  溫度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性能  1.對二極體伏安特性的影響  在環境溫度升高時,二極體的正向特性曲線將左移,反向特性曲線將下移,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