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視野|曾戰勝伊波拉病毒的醫生怎麼看新冠病毒

2020-12-06 澎湃新聞

杜蘭大學內科住院醫師Adaora Okoli  圖片為視頻截圖 

當來自奈及利亞的醫生Adaora Okoli在美國紐奧良的一家醫院第一次接診新冠肺炎患者時,她感到了恐懼——曾與死亡擦肩而過的經歷使她動搖了。

六年前,她在家鄉的一家醫院工作時,感染了一種致死率更高的病毒——伊波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WHO)的統計,約有一半該病毒的感染者最終喪命。

如今已經33歲的Okoli活了下來。然而2013年至2016年間,伊波拉在非洲西部地區導致了超過11000人死亡。扛過病毒後,她發誓要竭盡所能去提高伊波拉患者的治療水平,以及幫助其他倖存者。

截至4月底,感染新冠病毒的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19萬人。Okoli說,她希望政府可以為未來的疾病暴發做更充分的準備,用心聽取公共衛生專家的建議。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仍然記得那是奈及利亞的第一例伊波拉病例。2014年7月20日,一個賴比瑞亞男人來卡拉巴爾參加會議。當他抵達機場時,被發現已經發病,於是被人用輪椅送到急症室。

我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防護設備(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但卻最少每隔六小時就得進去檢查他的狀況,確保他一切還好。

在加納的醫學院學習時,我曾被告知,伊波拉是那種你永遠不會遇到的疾病。它只存在於非洲中部地區,在農村地區和那些偏僻的村子。

當我們得知這位病人的伊波拉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時,情況變得一團糟。幾個小時後,他去世了。

緊接著,醫院被關閉了,在那五天內,所有出入過的人都必須進行隔離和自我觀察。

我已經開始覺得不舒服。但當時,我以為可能是壓力造成的。

幾天後,我打了求助熱線,告訴他們我發燒了。他們說,「哦,沒事的,我們會給你檢測,排查是不是伊波拉病毒。」

我被告知會在24小時內得到檢測結果。當我再次打電話過去,他們說樣本找不到了或是樣本出了問題,他們需要再取樣一次。

他們說需要安排我去隔離中心。我估計他們當時不太想告訴我,結果是陽性的。

起初,我並不知道我是要去隔離中心,直到我到了那兒。世衛組織的醫生告訴我結果是陽性,並且他有應對伊波拉暴發的經驗。

我感到非常焦慮,但同時我也變得麻木。我打電話給媽媽,告訴她「不要去我的房間,並確保門是鎖上的。」然後政府派人去給整個房子做了消毒。

我的衣服被燒掉了。所有帶去隔離中心的東西也都要丟掉。我在那兒呆了14天,與死神作鬥爭,發燒、腹瀉、無法控制地嘔吐。那時,我28歲。

我幾乎吃不下東西,嘴裡有炎症。當我看向光亮時,眼睛就會疼得不行。全身的很多關節都感到難以忍受的疼痛,以至於難以入睡。

好在我身邊帶著一個iPad。伊波拉以前暴發過,我想知道活下來的人怎麼樣了,但是我卻找不到什麼相關的資料。

我突然意識到,那些倖存下來的人並不想談論這件事,或許是害怕歧視。因為有人相信,一旦得了伊波拉,你就被病毒玷汙了。

當我感覺到自己想要吃香蕉時,我知道我正在好起來。但當時有香蕉的人卻沒法吃它們,那是一位正懷著雙胞胎的孕婦,非常不幸地,她最後過世了。

直到伊波拉過去後,我仍然滿腦子都是疑問。我想要知道伊波拉的流行病學解釋,以及為什麼它對某些人群有特別的傳染力。

因此,我加入了一個團隊,嘗試說服治癒者給仍在隔離的患者獻血。

我還加入了治癒者倡導行動:不需要害怕伊波拉的治癒者,他們其實比那些從未得過這種病的人更安全,因為他們戰勝了病毒。

作為團隊的一員,我去紐奧良參加過一個會議,在那裡遇到了杜蘭大學的教職人員,我對他們在獅子山進行的研究工作十分感興趣。因此,我決定在杜蘭大學讀公共衛生的碩士學位。

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內科住院醫師。

我打算在住院實習期結束後,繼續進行傳染性疾病的研究課題,最終目標是促進低收入國家的醫療公平性。

當我第一次聽說新冠病毒時,我以為這又是一種新型流感。但是,讓我開始擔憂的是它指數級的傳播速度。

它和伊波拉的共通之處在於,這是一種新型疾病。因此,你會更加謹慎,更加害怕,因為你不知道該如何去了解這種疾病。

所以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做,這種疾病會引起什麼和不會引起什麼。對我而言,這種未知是最令我害怕的部分。

當新冠肺炎傳染暴發後,我第一次去病房時,感到十分害怕,因為過去的記憶又回來了。

但是當我冷靜下來開始照料病人時,我沒有那麼害怕了。我意識到,曾經得過伊波拉的經歷使我能夠更加仔細小心。

我有一個四歲的女兒,她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動力。我離婚了,因此只有我和我的女兒在一起。

我覺得我們的醫療系統並沒有為新冠肺炎的暴發做好準備。

一旦像伊波拉和新冠肺炎這樣的傳染性疾病暴發了,它們不會遵守時間,不會理會政府,不會在乎人命,它們只會不斷地進行傳播。

病毒不會等政府採取行動。或許你有資源、資金、人力,然而如果你不快速採取行動,病毒就會超過你。

我們在嘗試趕上病毒,因為當我們有機會採取航班限制、社交隔離、提升醫院裝備水平、組織醫護人員、生產更多口罩和個人防護設備時,我們什麼都沒做,一直到我們被壓垮了。

我們沒能及時啟動社交隔離。社交隔離是應對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但還需要配合其他辦法。

如果你採取了社交隔離,但是沒有準備更多檢測或是快速檢測,那麼問題不會得到解決,因為人們不可能一直待在家裡。

儘早聽取公共衛生專家發出的警告吧!記住,發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在你的身上。

(本文作者Martha Holeyman供職於湯森路透基金會,此報導原文發布於https://news.trust.org/。)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還要可怕,死亡率超高,令人膽寒!
    即使人類因為一些成績已經變得非常偉大,但面對微小的病毒還是無能為力。看情況,人類現在僅僅戰勝了天花這一種病毒,這沒什麼可值得驕傲的,因為還有很多病毒都沒有消滅。就比如伊波拉病毒,這個曾經引起全人類巨大恐慌的病毒,到現在依然是大家頭痛的難題。這種病毒究竟可怕到了什麼程度呢?
  • 西方出現未知新病毒!最有發言權的醫生警告:比新冠病毒更致命
    據外媒本月24日報導,非洲大陸出現一種未知病毒,在剛果(金)偏遠小鎮,一名當地女性表現出與伊波拉出血熱相似的早期症狀,該女子和她的兩個孩子接受了伊波拉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之後,檢測結果被送到剛果(金)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INRB),以待進一步分析,接診該患者的醫生認為,這名女子是一種新未知病毒的"零號病人"。
  • 找到新冠病毒死穴,快速戰勝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會給人類製造多少災難和傷害,眾說紛紜。自始至今,新冠病毒四處遊蕩,飄忽不定,時強時弱,時緊時松,善於製造拉鋸戰。在人類發展史上,人類曾經戰勝許多極其狡猾的病毒和細菌。所以,人類實現戰勝新冠病毒目標,或者讓先行動者先戰勝,完全有可能。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來自專輯通識日曆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1日,剛果(金)政府宣布該國爆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死亡。在小小的病毒面前,自視甚高的人類只得承認,自己缺乏主宰一切的權威。
  • 剛果金或現不明疾病 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X」病毒隨時會來
    上述患者的醫生達丁·邦科爾博士指出:「伊波拉是未知的,新冠是未知的,我們必須對新疾病有所畏懼。」↑因根代位置示意圖 圖據CNN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22日報導,發現伊波拉病毒的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教授發出警告:動物傳人的疾病將會越來越多。什麼原因導致新病毒不斷增加,對人類的威脅日益加大?
  • 「伊波拉之父」確診新冠:「病毒終於要復仇了」
    據英國《衛報》等媒體13日報導,3月中旬,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院長、病毒學家彼得·皮奧特(Peter Piot)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他在醫院住了一周,此後一直在倫敦家中等待康復。皮奧特說:「我的一生都在與病毒作鬥爭,病毒終於要復仇了。」皮奧特表示:「我和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一個來自哥倫比亞的清潔工和一位來自孟加拉國的患者同住一間病房。我們連說悄悄話的力氣都沒有,所以只能度過孤獨的夜晚。生死之間,我還冒出了『恢復之後我會怎麼樣』的想法。」
  • 尋找新冠病毒死穴,讓先行動者先戰勝新冠病毒
    自始至今,新冠病毒四處遊蕩,飄忽不定,時強時弱,時緊時松,善於製造拉鋸戰。在人類發展史上,人類曾經戰勝許多極其狡猾的病毒和細菌。所以,人類實現戰勝新冠病毒目標,或者讓先行動者先戰勝,完全有可能。人類和新冠病毒,是地球生物圈裡的兩種生命。最近一年多,二者產生了密切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可以說,隨著新冠病毒跟人類交往越來越多,新冠病毒的真相,將會被看得越來越清楚。新冠病毒被看清,就會被戰勝。
  • 非洲驚現神秘病毒,排除新冠和伊波拉,專家警告:或比新冠更致命
    據最新消息顯示,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8011萬,累計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75萬,單日新增確診超過65萬。現在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全球第二波疫情也越來越嚴重,現在許多國家迫於疫情壓力已經二度封國。
  • 病死率高達90%,伊波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毒?
    據新華社報導,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6月1日說,該國西北暴發了新一輪伊波拉疫情,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隆貢多表示,實驗室檢測結果表明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發現了伊波拉病毒陽性病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也通過社交媒體確認了剛果(金)發生伊波拉新疫情,並透露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已死亡。
  • 啟動子與新冠病毒的對話
    新冠病毒:前輩好!很榮幸能與您對話。啟動子:哈哈,叫我前輩心領了。從我的化學本質說,我是DNA片段,是眾多轉錄因子的統帥,是施工合成蛋白質的首席總工程師,包括合成你的外殼S蛋白。先是非典病毒、伊波拉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鬧,現在你又出來鬧,把整個世界鬧了個天翻地覆,有沒有完啊?新冠病毒:你應該問人類怎麼啦?他們遵循了老子所說的&34;了嗎?人類自以為是地球的主宰,聲稱要改造大自然。
  • 上海援鄂醫生:與非典、伊波拉比,新冠病毒是最棘手的病毒|疫中人
    記者 | 楊舒鴻吉1從非典、伊波拉到新冠肺炎,上海瑞金醫院醫生辛海光的職業生涯中,第三次直面惡性傳染病毒。他坦言此次壓力最大。救治重症病人,他們不僅僅要採取更多複雜的診療措施,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還需要面對更高的被感染的風險。
  • 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它到底有多毒?
    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剛果(金)姆班達卡市暴發的新一輪伊波拉疫情中,已發現8例病例,其中4例死亡。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在人類遭受新冠「清洗」之際,謎一樣的伊波拉神秘歸來……它到底有多毒?
  • 伊波拉病毒發現者警告:致命病毒還在後頭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40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人類面臨著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新病毒的威脅,這些病毒數量不明,可能致命。CNN:尋找「疾病X」,在剛果熱帶雨林,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致命病毒還在後頭報導稱,在剛果(金)偏遠小鎮,一名當地女性表現出出血熱的症狀。
  • 從科學努力到科學弱點,科學如何戰勝新冠病毒?
    對於科學研究來說,疫情導致了科學研究重點的轉變,加速了科學信息的分享,更讓傳染病研究成果帶入了公眾的視野,推向大眾。首先,疫情期間,成千上萬的研究人員暫時放棄了此前耗費大量精力的研究課題,轉而開始研究這一流行病。
  • 那些致命的病毒你知道長什麼樣子嗎「新冠病毒顏值排第一」
    新冠病毒,COIVD-19,感謝人類科技和組織能力的進步,實際致死率預計10%以下,如果要論顏值,這個病毒可以排致命病毒中的第一,但是就像蛇蠍美人一樣,不要被它的美色迷惑,你只要一碰它,它就會纏著你,直到你呼吸衰竭新冠病毒愛滋病毒,HIV,致死率可以說很高,也可以說很低
  • 非洲再爆神秘病毒.病毒相繼爆發,遠古病毒逐漸被發現...人類從未戰勝病毒...
    話說,如今每天很多人都在家裡準時查看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就像我們曾經以為人類已經戰勝鼠疫,戰勝傳染病一樣天真……一例接一例發生在當下的疫情像是病毒種族約好了對人類的高調宣戰一樣魔幻扎堆。美國「諾如病毒」現賭場,200人聚集感染這次受新冠病毒影響不大的美國,其實自身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病毒危機。
  • WHO宣布:世界最強病毒伊波拉再次爆發
    這也意味著,剛果將面臨新冠、世界最大規模的麻疹疫情、伊波拉三種病毒的攻擊。人類共發現了6種伊波拉病毒,所以伊波拉其實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它包括薩伊、萊斯頓、本迪布焦、蘇丹、塔伊森林、邦巴利病毒,邦巴利病毒只在動物體內發現,至少有兩種蝙蝠攜帶這一病毒,萊斯頓型伊波拉病毒也對人不致病,其他4種都會在人身上引發嚴重且常常致命的疾病,伊波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級為
  • 新冠病毒接連變異,鍾南山再發警告……
    首當其衝的是新冠病毒。12月14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在會議上透露:英國東南部出現新冠病毒變種。與之前的毒株相比,這次變種病毒擁有更強的傳播能力(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與相關科學家證實,其傳染性比普通型高出70%)。儘管世衛組織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次變異會增加致命性或導致疫苗失效,但傳染性的顯著增加對疫情防控來說一定是噩夢一般的消息。
  • 紐約102歲老人戰勝癌症和新冠病毒 女兒:她有超人的DNA
    ▲資料圖近日,美國紐約一名102歲老人在與新冠病毒的抗爭中取得了勝利,令人震驚的是,在此之前,該名老人還曾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中倖存,後來還戰勝了癌症。該名老人的女兒在接受採訪時稱,母親具有超人的DNA。
  • 玻利維亞出現致命病毒,類似於伊波拉,並且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這是一種類似伊波拉病毒的疾病,2004年曾出現在玻利維亞查帕雷省的農村地區,隨後消失。但據一項現已公開的研究顯示,2019年至少又有五人感染了這種病毒。該病毒在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附近地區,通過體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且還造成了三人死亡。2019年爆發的5名確診患者中,有3人是醫護人員,一名是年輕住院部醫生、一名救護車醫生和一名胃腸病學家,他們在接觸感染患者的體液後都感染了病毒。據病毒專家說,2020年查帕雷病毒沒有活躍的爆發,即使進一步爆發,該病毒也不太可能導致大面積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