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那些事|長徵、神舟、嫦娥、天宮……都有啥區別?

2020-12-08 湖南頻道

2016年10月17日,酒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點火。(圖片:視覺中國)

繼11月5日發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之後,23日上午,長徵三號乙火箭再次將兩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8天兩發!「一月雙射」的壯舉,中國北鬥導航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自此,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大家在歡呼和驕傲祖國航天成就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這些不同名字的飛行器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各自承擔著怎樣的職責?

「長徵」系列    

長徵火箭1965年開始研製,「東方紅一號」衛星便是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由我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就是把「神舟」「天宮」「嫦娥」「天舟」「東方紅」等各種航空航天設備送到太空的一種運輸工具。衛星、飛船本身不能去太空,需要長徵系列火箭運輸。

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高強密度發射的「主力」,也是我國目前高軌道任務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系列。

「神舟」系列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載人飛船,是航天員天地往返的載人工具

飛船結構分為: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附加段,四部分。軌道艙被稱為「多功能廳」,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它時間都在軌道艙裡。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和清潔等諸多功能於一體。

1999年11月20日,我國發射了神舟一號無人飛船。

目前,我國已研製和發射了11艘「神舟」飛船,先後把11名航天員送上了太空,掌握了太空行走和空間交會對接兩項載人航天的關鍵技術,為未來空間站的建造和運行奠定了基礎。

「嫦娥」系列

「嫦娥工程」是2004年我國正式開展的月球探測工程。

「嫦娥」是探月衛星的名字,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

2007年10月24日,第一顆繞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順利發射;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它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玉兔號」月球車是跟隨嫦娥三號探測器一起登陸的月面巡視器,「玉兔號」留下了我國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

「天宮」系列

「天宮」是我國的空間實驗室,是空間站的前期,相當於我們的太空基地。

我國目前還沒有空間,空間站是一種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居住和工作的太空飛行器。「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於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天宮」系列與「神舟」系列實現了四次對接。

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對接;

2012年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成功對接;

2013年6月1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對接;

2016年10月19日「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天舟」系列

「天舟一號」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是往返天地間用來運貨的飛船,可以對未來空間站中航天員長期駐留和空間科學實驗進行貨物補給的支持。

相比「客運」的神舟系列飛船,它不必考慮複雜的生命保障系統、再入大氣時的保護系統,成本大大降低,運輸的有效重量大大提高。

目前,我國進行太空貨運的「天舟」系列,只發射有「天舟一號」。

(參考資料:人民網、知乎、山西中公教育)

來源:紅網

作者:丁晴

編輯:丁晴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1/28/6264922.html

相關焦點

  • 長徵、神舟、嫦娥、天宮……都有啥區別?
    自此,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大家在歡呼和驕傲祖國航天成就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這些不同名字的飛行器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各自承擔著怎樣的職責?「長徵」系列長徵火箭1965年開始研製,「東方紅一號」衛星便是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
  • 長徵、神舟、嫦娥、天宮、東方紅,這些飛行器您分得清麼
    航天神舟天宮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航天大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登月計劃、太空實驗室等多個項目成功落地。長徵、神舟、嫦娥、天宮、東方紅,也成為經常在新聞中出現的名字,這些飛行器您分得清嗎?
  • 一文讀懂:嫦娥、長徵、天問、神舟……它們分別是什麼神器
    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嫦娥」、「長徵」、「月球探測器」、「運載火箭」……隨著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包括天問、天舟、天宮、神舟……各種航天名詞時常出現在我們眼前耳邊,這些不同名字的飛行器、行動代號有什麼區別?它們各自承擔著怎樣的職責?一起來了解一下。
  • 海報派丨嫦娥、長徵、神舟、天宮……它們分別是什麼神器?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長徵」「神州」「天宮」……有什麼區別?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中國航天一甲子:神舟11本月發射 長徵五號即將首飛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十三五,多個航天重大工程進入關鍵階段,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於本月發射,我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進入首飛準備,這些任務完成後,中國航天將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經過了近30年發展,整個工程已經歷了兩型火箭(長徵2F和長徵7號)、11艘神舟載人飛船、1艘天舟貨運飛船、兩批航天員和兩個天宮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的巨大成功。中國以極低的成本、最高效率地利用有限任務次數,完成了天宮空間站建站的全部準備,可謂是人類航天史上的奇蹟。
  • 中國明年將發射神舟十號、嫦娥三號和近20顆衛星
    中國明年將發射神舟十號、嫦娥三號和近20顆衛星 Shenzhou-10 and Chang'e-3 to be launched in 2013
  • 嫦娥奔月成為現實,天宮展翅再次飛翔
    中秋月兒圓時,崛起的中國已經進入天宮二號遨遊天穹,健步登月的「天宮時間」,海內外都在關注,都在激奮,都在盡享。  在中國人民喜迎祥和溫馨,充滿獲得感和幸福感的2016年中秋節前夕,也就是9月14日下午,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FT2火箭,已開始加注推進劑。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後,將開展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準備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
  • 我國立項研製"長徵七號" 天宮一號明年發射
    昨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我國已經立項研製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此外,梁小虹還表示,將於明年把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送進軌道的長二F(改)火箭已經出廠,即將進行合練。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經過了近30年發展,整個工程已經歷了兩型火箭(長徵2F和長徵7號)、11艘神舟載人飛船、1艘天舟貨運飛船、兩批航天員和兩個天宮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的巨大成功。中國以極低的成本、最高效率地利用有限任務次數,完成了天宮空間站建站的全部準備,可謂是人類航天史上的奇蹟。
  •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航天人奮鬥的四十年,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四十年。神舟升空,嫦娥奔月,天宮與神舟成功對接……一幕幕激蕩人心的瞬間是中國人最為驕傲的記憶,也是改革開放歷史下,中國航天發展壯大的有力佐證。
  • 科技日曆 |「神八」追吻「天宮一號」八周年,長徵五號「大火箭...
    到11月14日20時00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又與神舟八號第二次成功交會對接。任務中,共有航天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著陸場系統、空間實驗室系統等載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統參加任務。飛船在前期具備57天自主飛行的能力基礎上,已具備停靠180天的能力。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將由長徵二號F火箭承擔發射
    2010年11月16日,觀眾參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當日,第八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開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重磅推出代表月球探測工程最新成果的「嫦娥二號」衛星模型,代表「北鬥導航」工程、直徑達7米、蔚為壯觀的天地一體衛星運行沙盤,1比1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新一代運載火箭以及代表深空探測計劃的「螢火一號」衛星模型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近100項新展品首次亮相。
  • 公共基礎知識:中國航天科技常識
    其實,縱觀我們事業單位的考情,不難發現這樣一條規律:出題人命題的角度,考察的重點都是圍繞科技時政來展開。而在近兩年所有科技創新的成果中,中國航天科技是一顆耀眼的明星,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梳理一下相關的重要考點:  一、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非太空梭) 座駕:長徵二號 發射中心:酒泉  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無人飛船  神舟三號、神舟四號:搭載模擬人  神舟五號:楊利偉(中國航天第一人)  神舟六號:費俊龍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神舟載人航天成就集錦
    事業單位考試中,神舟載人航天成就這個部分作為科技常識的熱點,且考查類型多樣;中公教育關於2020年事業單位考試之神舟載人航天成就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整「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4圈後,
  • 神舟12號飛船座駕:長徵二號F火箭總裝現場曝光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圓滿完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踏上徵程,嫦娥七號月球探測任務和小行星探測任務官宣,中國航天事業正在邁上全新的臺階。那麼,仿佛很久沒有進展的載人航天項目怎麼樣了呢?
  • 2020事業單位 神舟載人航天成就集錦【黔進達人教育】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整「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4圈後,返回艙於2003年10月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載著兩位中國太空人費俊龍和聶海勝發射升空。2007年10月24日北京時間18時0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
  • 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4月初,一張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組裝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 實力科普中國航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號「921工程」。其成員「神舟」、「天舟」、「天宮」系列發射基地都在地勢平、雲量小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運載火箭由長徵二號F、長徵五號乙、長徵七號承擔。成員:神舟系列載人飛船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十二個編號的神舟系列飛船。2013年12月2日,我國成功發射的嫦娥三號於當月14日著陸在月球雨海西北部,使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後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綜述: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  新華社記者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19日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中國在實現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