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際知名雜誌《Angew》刊登有關性別歧視的文章,但好在眾多清醒的科研學者紛紛抗議,促使期刊立馬將該文撤回。可是在多年前,人們的思想還沒有這麼包容,女性科學家的道路比之今天更加艱難。好在有Rita Colwell這樣堅持不懈的女性科學家榜樣,讓眾多女性科研學者更加堅定自己所喜歡熱愛以及從事的領域。
Rita Colwell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前主任,女性在科學上堅忍不拔和蓬勃發展的代表
RitaColwell是馬裡蘭大學帕克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傑出教授。1998年至2004年,她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任,也是生物信息公司CosmosID的創始人。
Rita Colwell於2017年獲得Vannevar Bush Award, 國家科學委員會很榮幸授予她這個獎項並表示:「Rita Colwell的領導能力和對科學和人性的貢獻是非凡的。她在科學上取得了許多進步和革命性的發現,防止了無數人患上霍亂。
我在麻薩諸塞州的貝弗利灣長大,那是一個位于波士頓以北30英裡的海濱小鎮。我的父母是來自義大利的移民。我的父親是一個工人,然後成為工頭,並建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他非常支持婦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一直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我拒絕了拉德克利夫學院,去了普渡大學——那時候,女人不能去哈佛。
(Rita Colwell對科學的熱情在很小的時候就很明顯。讀六年級時,學校校長對她說:「你的理科成績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你有責任發揮你的潛力,你必須上大學。」但那是在20世紀40年代,對女性的歧視,尤其是在科學領域,是一個障礙。她面臨的障礙還包括:一位高中理科老師告訴她在大學不要在化學上費神,因為這不是一個適合女性的職業;一位系主任拒絕給她碩士獎學金,因為那是「浪費在女性身上。」)
在我那個時代,女性在實驗室是不受歡迎的。毅力和導師(男性導師,偶爾也有女性導師,如果有的話)極大地幫助了我。在那個時候,科學領域沒有很多女性全職教授,雙手都能數得過來。而現在有了更多的女性導師,但女性正教授的數量依然很少;雖然有很多助理教授和終身副教授,但沒有高級教授和系主任。
最困難的事情是,當我的科學成果受到攻擊時,我要堅持下去。我認為這和我是一個女人有關。值得慶幸的是,其他研究者也充分支持這一發現。這就是科學進行的方式。人身攻擊不是科學的出路。科學家會查看實驗結果,重複實驗,如果他們不能重複,就會挑戰。你不會出於偏見,在沒有批評依據的情況下,首先提出挑戰。
我很容易集中注意力。我的孩子們有時會拿我取樂,因為我在工作時全神貫注。有一次,我坐在壁爐旁的沙發上,一小團餘燼彈了出來,落在我身後的墊子上,開始冒煙,而當時我正忙著編輯一份手稿。我女兒下樓說:「媽媽,沙發著火了!」所以,我想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
我曾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委員會的主席,該委員會一年前發表了一份關於女性在科學領域遭受性騷擾的重要報告。它發表的時機非常好,提供了大量文獻記錄的研究結果,那時候也正值MeToo運動中許多關於不公的內容的支撐。
現在人們不那麼不情願說出來了。就聯合國系統而言,人們更願意記錄騷擾,並努力落實所吸取的教訓。
我曾在柯林頓和布希政府中擔任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任。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我使該機構的預算增加了63%,並建立了許多重要的科學和工程項目。我能夠與國會兩黨合作。那時人們互相交談。他們看待社會問題的方式可能不同,但當涉及到科學時,他們都持支持的態度。如今,兩極分化使得科學的發展更加困難。
科學家不是完美的人,但我們在尋找最佳的認知方式。褻瀆科學對人類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威脅。也就是說,大量的偽科學,對科學的捏造,以及缺乏對最好的科學知識的尊重,是危險的。
錯誤信息也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比如顱相學——一種認為頭的形狀可以預測智力的理論。但是在過去的十年裡,錯誤信息和偽科學似乎以一種新強度出現。它看起來就像一種正在傳播的疾病,有點像一種智力上的冠狀病毒。
其實無論男女都可以,並且有責任搞好科研。Rita Colwell也更加激勵女性科研工作者堅定自己的道路。科學無界,我們追求科學也是期待進步。科學追求真相,要求坦誠,希望科學保持其純粹性。期望人們早日消除新冠病毒,也早日清除智力上的新冠病毒。
網址連結: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culture/rita-colwell-pseudoscience-is-almost-like-a-disease/4011478.article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