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4-反式S—ABA普遍存在於植物體中。此外,在植物體內中還發現與天然S-ABA有關的化合物,如2-反式ABA、菜豆酸、2-反式菜豆酸和脫落酸基-β-D一吡喃葡萄糖苷等,但這些化合物的活性都較低,如菜豆酸的活性只有ABA的1/10。
ABA廣泛存在於維管植物中,在一些苔蘚、藻類和真菌中也存在,但在細菌中尚未發現。高等植物的葉、芽、果實、種子和塊莖等器官中都含有ABA,但在成熟和衰老的組織以及將要脫落或進入休眠的器官中含量較多。在逆境條件植物組織的ABA含量會明顯增多。
ABA在植物體內運輸沒有極性,可在木質部、韌皮部以及維管束外面的薄壁組織中進行。
、脫落酸的生物合成
現已明確,根冠和葉片是合成ABA的主要部位;ABA在植物體內生物合成的前體物質是甲瓦龍酸(MVA)。
關於脫落酸的生物合成途徑,還不是很明確。目前認為存在有兩條可能的途徑。
一條是直接途徑(C15途徑),此途徑前一部分與赤黴素的生物合成途徑相同。甲瓦龍酸(MVA)→異戊烯基焦磷酸(iPP)→牻牛兒基焦磷酸(GPP)一法尼基售磷酸(FPP,含15C)→脫落酸。有人證明,1』-脫氧ABA是薔薇生尾孢菌(Cercospo-rarosicola)合成ABA的直接前體(Neill等,1982),以後又證實此菌能將a-芷香叉乙酸與4』-羥-a-芷香叉乙酸轉化為1』-脫氧ABA和ABA。說明這種菌的ABA生物合成主要為C15途徑。
有人用[2H]或[3H]標記的α-芷香叉乙酸(INAA)或1』-脫氧ABA飼餵幾種植物,證實INAA都能轉化為1』-脫氧ABA。但只發現蠶豆葉片以5%的效率將1』-脫氧ABA轉化為ABA,其它試驗材料(菜豆葉片、未成熟的菜豆種子、梨果實、番茄、大豆、燕麥、水稻和大麥等)都無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