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認六大植物激素,作物體內含量都很少,個個作用卻很強大!

2021-01-10 天山植保

一、生長素(IAA)

生長素(auxin)是一類含有一個不飽和芳香族環和一個乙酸側鏈的內源激素,英文簡稱IAA,國際通用是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羥-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為類生長素。因而習慣上常把吲哚乙酸作為生長素的同義詞。

生長素對生長的促進作用主要是促進細胞的生長,特別是細胞的伸長。還能夠促進果實的發育和扦插的枝條生根。但趨於衰老的組織生長素是不起作用的。

作用特點:

1、頂端優勢;

2、細胞核分裂、細胞縱向伸長;

3、葉片增大;4、插枝髮根;

5、愈傷組織;6、抑制塊根;

7、氣孔開放;8、延長休眠。

二、赤黴素

別名:920。1938年日本藪田貞治郎和住木諭介從赤黴菌培養基的濾液中分離出這種活性物質,並鑑定了它的化學結構。命名為赤黴酸。到1983年已分離和鑑定出60多種類似赤黴酸的物質。一般分為自由態及結合態兩類,統稱赤黴素,分別被命名為GA1、GA2。不同的赤黴素生物活性不同,赤黴酸(GA3)的活性最高。

赤黴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細胞的伸長(赤黴素可以提高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含量,而生長素直接調節細胞的伸長),對細胞的分裂也有促進作用,它可以促進細胞的擴大(但不引起細胞壁的酸化)。

作用特點:

1、防止器官脫落和打破休眠等;

2、促進麥芽糖的轉化(誘導α—澱粉酶形成);

3、促進營養生長(對根的生長無促進作用,但顯著促進莖葉的生長)。

三、細胞分裂素(CTK)

細胞分裂素(CTK)是一類促進細胞分裂、誘導芽的形成並促進其生長的植物激素。1955年美國斯庫格(Skoog)等在研究植物組織培養時,發現了一種促進細胞分裂的物質,被命名為激動素。

它的化學名稱為6-糠基氨基嘌呤。激動素在植物體中並不存在。之後在植物中分離出了十幾種具有激動素生理活性的物質。現把凡具有激動素相同生理活性的物質,不管是天然的還是人工合成的,統稱為細胞分裂素。

它們的基本結構是有一個6-氨基嘌呤環。植物體內天然的細胞分裂素有玉米素、二氫玉米素、異戊烯腺嘌呤、玉米素核苷、異戊烯腺苷等。人工合成的細胞分裂素除了激動素外,還有6-苄基氨基嘌呤等。

細胞分裂素最明顯的生理作用有兩種:

1、促進細胞分裂和調控其分化。

2、延緩蛋白質和葉綠素的降解,延遲衰老,有保綠的作用。

雖然各種細胞分裂素的活性有差異,但作用特點有共性:

1、細胞質分裂、細胞橫向伸長;

2、解除頂端優勢;3、促芽分化;

4、抑制莖伸長;5、氣孔開放;

6、抑制葉綠素分解。

四、脫落酸(ABA)

脫落酸(Abscisic Acid,縮寫為ABA)是植物天然生長調節劑之一。天然活性脫落酸(+)-ABA和傳統的化學合成法生產的脫落酸成本都極高,由於昂貴的價格和活性上的差異,脫落酸一直未被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所以目前只有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應用於大規模農業生產。各國科學家都在尋找天然型脫落酸廉價生產的方法。

脫落酸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導致休眠及促進脫落。脫落酸的作用也與細胞分裂素相反,脫落酸在植物體內既有拮抗赤黴素的作用,也有拮抗細胞分裂素的作用。

作用特點:

1、促進脫落;2、抑制生長;

3、促進休眠;4、引起氣孔關閉;

5、增加抗逆性;6、影響性分化;

7、調節種子胚的發育。

五、乙烯(ETH)

乙烯是一種植物內源激素,高等植物的所有部分,如葉、莖、根、花、果實、塊莖、種子及幼苗在一定條件下都會產生乙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它是植物激素中分子最小者,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進果實、細胞擴大。籽粒成熟,促進葉、花、果脫落,也有誘導花芽分化、打破休眠、促進發芽、抑制開花、器官脫落,矮化植株及促進不定根生成等作用。

乙烯是氣體,難於在田間應用,直到開發出乙烯利,才為農業提供可實用的乙烯類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產品有乙烯利、乙烯矽、乙二肟、甲氯硝吡唑、脫葉膦、環己醯亞胺(放線菌酮),它們都能釋放出乙烯,所以統稱之為乙烯釋放劑。目前國內外最為常用的僅是乙烯利,廣泛應用於果實催熟、棉花採收前脫葉和促進棉鈴開裂吐絮、刺激橡膠乳汁分泌、水稻矮化、增加瓜類雌花及促進菠蘿開花等。

作用特點:

1、三重反應;

2、促進果實成熟;

3、促進葉片衰老;

4、誘導不定根和根毛髮生;

5、打破植物種子和芽的休眠;

6、抑制許多植物開花(但能誘導、促進菠蘿及其同屬植物開花);

7、在雌雄異花同株植物中可以在花發育早期改變花的性別分化方向等。

六、芸苔素內酯(BR)

又名芸苔素、油菜素內酯;英文通用名:Brassinolide,簡稱BR。1970年由美國農業部研究中心農學家Mitchell在油菜花粉中發現。對作物的各生長階段都有調節作用,兼具赤黴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的綜合功效;且其有著平衡植物體內上述這些內源激素的發展的功能。油菜素內酯促進生長的效果非常顯著,其作用濃度要比生長素低好幾個數量級。

其作用機理是通過促進細胞膜系統質子泵對氫離子的泵出,導致自由空間酸化,使細胞壁鬆弛從而促進生長。油菜素內酯還能抑制生長素氧化酶的活性,調節植物內源生長素的含量,調節植物生長。油菜素內酯還能調節植物體內營養物質的分配,促進弱勢植枝的生長。油菜素內酯也能影響核酸類物質的代謝,還能延緩植物離體細胞的衰老。

目前,在各種作物中已經發現40多種油菜素內酯化合物,它們總稱為油菜素內酯類化合物(簡稱BRs)。它們廣泛分布於不同科屬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器官中,其生理活性和含量也各不相同。其中含量較高、活性最強的一種在油菜花粉中叫油菜素內酯。目前已有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內酯,又叫表-油菜內酯即芸苔素內酯(BR),其施用效果與天然油菜素內酯相同。

作用特點:

1、打破休眠、促進種子發芽;

2、促進弱勢器官部位的發育;

3、提高花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4、打破頂端優勢,促進側芽萌發;

5、調節植物體內營養物質的分配;

6、促進細胞分裂,葉片增大,促進果實膨大;

7、促進光合作用,提高葉綠素含量,延緩葉片衰老;

8、改善植物生理代謝作用,提高蛋白質、糖分等養分的合成;

9、增強抗逆性,減輕不利環境(溫度、病害、農藥、抗鹽、乾旱)的危害。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到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運常伴您!

相關焦點

  • 科普:植物激素並不可怕,植調劑也沒那麼神奇!
    一 什麼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體內合成,並從產生之處運送到別處,對生長發育產生顯著作用的微量(1μmo1/L以下)有機物。也被稱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內源激素。
  • 世界上公認的植物激素:赤黴素類、細胞分裂素類、脫落酸和乙烯
    植物生長物質(plant growth substances)是指具有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包括植物體內產生的和人工合成的。在植物體內合成,並能從合成部位轉移到其它部位,對生長發育產生顯著作用的微量有機物質,稱為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或phytohormones)。
  • 胺基酸對作物生長的作用有哪些?
    胺基酸在人體內通過I可以發揮下列一些作用:①合成組織蛋白質;②變成酸、激素、抗體、肌酸等含氨物質;③轉變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④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產生能量。胺基酸是生命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命機體營養、生存和發展極為重要的物質,在生命體內物質代謝調控、信息傳遞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植物體內磷的含量與分布、功能及缺磷反應
    一、植物體內磷的含量與分布 植物體內磷的含量一般為植物乾重的0.1%~0.5%。其中有機態磷約佔全磷的85%,無機態磷僅佔15%左右。
  • 植物激素——正確的認識才能正確的使用
    在種植業從事者中,大部分人群都有用過植物「激素」類產品,但對這類產品的使用不明所以,導致各類問題的出現;嚴重點的,可能也跟普通大眾一樣,認定這是不好的東西,始終抱著抵制的態度。什麼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天然產生的或者人工合成的一類具有調節植物生長發育能力的物質。
  • 植物激素與植物生長調劑的正確認識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我們先一起了解一個概念,什麼是植物激素,什麼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激素:指植物體內各器官分泌的一些數量微少而效應很大的有機物質,也稱內源激素,它從特定的器官形成後,就地或運輸到別的部位發揮生理作用,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 硼在植物體內作用
    硼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硼能促進根系生長,對光合作用的產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轉運有重要作用,對受精過程的正常進行有特殊作用。油菜、棉花、大豆、甜菜、蘋果、柑橘等施硼都有顯著增產,並改善品質。中國缺硼土壤在南方和北方都有,所以合理施用硼肥對發展中國農業有重要意義。
  • 植物激素的二次「綠色革命」
    中國園林網11月1日消息:一個世紀以來的實踐證明,植物激素在作物遺傳改良和育種方面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在日前舉行的以「植物激素和綠色革命」為主題的第286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專家指出,在當前我國主要農作物產量長期徘徊不前的形勢下,充分利用植物基因組學知識,主動探索主要植物激素關鍵基因在植物生長發育中的調控作用,將有望使作物產量再次實現大的突破。
  • 一文真正講透「芸苔素」,用好絕對是個寶!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體內各器官分泌的一些數量微少而效應很大的有機物質,也稱內源激素,它從特定的器官形成後,就地或運輸到別的部位發揮生理作用。 目前已發現具有調控植物生長和發育功能的植物激素按其生理效應分類有生長素類、赤黴素類、乙烯類、細胞分裂素類、脫落酸類等五大類,而具有五大類植物生長調節劑綜合功能的芸苔素內酯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植物生理學會」命名為世界第六大類植物激素。
  • 三年連考生物知識點:植物激素的作用
    應用:  植物激素應用面廣泛,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五大植物激素主要指:赤黴素、脫落酸、乙烯、細胞分裂素、生長素。  1、赤黴素:  大多應用在蔬菜生產上,常用赤黴素來提高莖葉用蔬菜的產量。
  • 高二生物教案:《其他植物激素》優秀教學設計(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植物體內的五種激素。  2、植物體內所有激素相互協調,共同發揮作用。  3、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上的應用。  教學難點:  1、植物體內的激素產生部位以及它們的生理功能。
  • 都說作物要高產,硼肥不可少,硼對作物有哪些作用,具體如何使用
    1 硼在農作物中的作用  硼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6種微量營養元素之一。硼在植物體內的生理作用十分複雜,被稱為微量調節元素。  植物體內含硼量適宜,能改善作物各器官的有機質供應,使農作物正常生長提高結實率和座果率。  1.2 特殊作用  硼在受精過程有特殊作用,缺硼會使植物細胞形成不完整導致活力下降,不能進行正常的細胞分裂,造成細胞退化,引起花粉細胞分裂和發育不良,或因糖分和激素運轉不良,使生長點枯死。硼在花粉中的量,以柱頭和子房含量最多,硼能刺激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使授粉能順利進行。
  • 提前拌種用這一招,省藥、省肥、省工,讓作物贏在起跑線上!
    碩豐481(14-羥基芸苔素甾醇)是國際上公認第六大植物生長調節劑。源於植物,用於植物,活性更高,與植物相容性更好,對環境生態更友好,對作物及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看一下作物加入碩豐481之後有哪些好處:1、提高種子萌發率在植物成熟的種子中,脫落酸含量較高,而脫落酸具有抑制種子萌發的作用。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中文標題: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作用機制綜述發表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 影響因子:14.416發表時間:2020年7月13日研究亮點·脅迫激素和生長激素在調節植物鹽脅迫反應中都是重要的。·鹽脅迫下植物生長適應過程中不同激素之間發生了複雜的串擾。
  • 植物的抗逆性
    植物自身以細胞和整個生物有機體來抵抗逆境,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1)逆境對水分代謝的影響。多種不同的環境脅迫作用於植物體均能對植物造成水分脅迫。 (2)逆境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逆境下植物的氣孔關閉,光合作用都表現出下降的趨勢,同化產物供應減少。 (3)逆境對呼吸作用的影響。
  • 這些元素的作用你知道幾個?含量雖然不多,但是絕對不能缺少
    微量元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大量元素無法替代的作用,科學地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對植物的正常生長,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搜索重要的作用。那麼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有什麼作用?1、B的營養作用硼在植物體內比較集中於莖尖、根尖、葉片和花器官中,雙子葉植物中的含量常常高於單子葉植物。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產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微量卻能影響細胞分裂、分化、伸長以及植物的發芽生根、株高分枝、開花結實等方面,對植物生長發育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  獨腳金內酯作為近年來最新鑑定的重要植物激素,與農作物株型、產量和養分利用關係密切。獨腳金內酯如何調控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信號「交流」、如何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過程等,始終是植物學家關注的熱點話題。
  • 天然植物激素茉莉酸可防治農作物害蟲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 日本新研究發現,將一種植物激素噴灑到作物上能夠驅除害蟲,而另外一種植物激素則能吸引害蟲。在農作物和周邊植物上配合使用兩者,有望不依賴化學農藥來保護作物。     茉莉酸是存在於高等植物體內的內源生長調節物質,植物遭到蟲咬後會在體內合成茉莉酸,與細胞的受體結合後會產生苦味的生物鹼和害蟲討厭的氣體以抗擊害蟲。而水楊酸則會吸引害蟲。     薊馬是一種吸取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體長通常只有1至2毫米,會給西紅柿、草莓、葉菜等多種農作物造成危害,還會傳播植物病毒。
  • 鎂(Mg)在作物中的作用機制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鋅(Zn)在作物中的作用機制」,接下來將給朋友們帶來另一中量元素的作用機制——鎂(Mg),希望瀏覽、轉發。鎂被土肥學者看作氮、磷、鉀之後,植物的第四大必須的營養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約在0.1%—0.5%。由於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葉綠素中唯一的金屬元素。
  • 獨腳金內酯——具有植物保護潛力的新型植物激素
    在其發現近40年後,有研究表明其對真菌也有生理作用,能誘導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菌絲分枝,而叢枝菌根可促進有機磷和其他礦物的吸收增加,改善土壤微環境,使植物持續生長。獨腳金內酯廣泛存在於高等植物中,於2008年被認定為一種新型植物激素,近年來關於獨腳金內酯生物學功能的研究成為了植物學界研究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