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其他植物激素》優秀教學設計(一)

2021-01-10 高考網

  一、教學目標:

  1、生長素以外,植物還有哪些植物激素。

  2、各種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上的應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植物體內的五種激素。

  2、植物體內所有激素相互協調,共同發揮作用。

  3、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上的應用。

  教學難點:

  1、植物體內的激素產生部位以及它們的生理功能。

  2、植物體內所有激素相互協調,共同發揮作用。

  三、專家建議: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生長素的發現及其生理作用之後,進一步的拓展。它介紹了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及其作用,評價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是其重點,並以此為基礎,進而認識和理解農業上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以及其存在的各種問題。本節內容也可以說是本章知識的一個綜合概括,將植物激素和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機的聯繫起來,是理論和實際有效結合的範例。

  四、教學方法

  探究教學法

  五、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實驗用具

  六、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植物體內的激素——生長素,植物體內是不是僅有這樣一種激素呢?請大家看課本「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並無澀味」(宋?蘇軾《格物粗談?果品》)。這種「氣」究竟是什麼呢?人們一直不明白。到20世紀60年代,氣相層析技術的應用使人們終於弄清楚,是成熟果實釋放出的乙烯促進了其他果實的成熟。

  師:大家邊看邊思考兩個問題。

  1、乙烯在植物體內能發揮什麼作用?

  2、你聽說過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嗎?你同意這種做法嗎?

  生1:從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乙烯能促進柿子成熟。

  生2:我聽說過,乙烯利是液體化合物,化學名稱為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在pH小於3的酸性水溶液中較為穩定,在pH大於4.1時分解。由於植物細胞的pH一般都大於4.1,乙烯利在被植物細胞吸收後,會水解釋放出乙烯。乙烯能促進果實成熟,所以我同意這種做法。

  師:大家分析的很正確,其實乙烯也是一種植物激素。多位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植物體內不光只有生長素這樣一種植物激素,還有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師:那麼幾種植物激素到底是如何發現的呢?它們的生理功能是什麼?分別在植物的哪個部位合成呢?

  赤黴素

  1926年,科學家觀察到,當水稻感染了赤黴菌後,會出現植株瘋長的現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並且結實率大大降低,因而稱為惡苗病。科學家將赤黴菌培養基的濾液噴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發現這些幼苗雖然沒有感染赤黴菌,卻出現了惡苗病的症狀。1935年,科學家從培養基濾液中分離出致使水稻患惡苗病的物質,稱之為赤黴素(簡稱GA)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種子、幼根和幼芽。

  主要作用: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物增高;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成熟

  細胞分裂素

  1955年F.Skoog等培養菸草髓部組織時,偶然在培養基中加入放置很久的鯡魚精子DNA,髓部細胞分裂加快,如加入新鮮的DNA,則全然無效,可是當新鮮的DNA與培養基一起高壓滅菌後,又能促進細胞分裂。後來從從高壓滅菌過的DNA降解物中分離出一種物質,化學成分是6—呋喃氨基嘌呤,它能促進細胞分裂,被命名為激動素。在激動素被發現後,又發現多種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具有激動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當前,把具有和激動素相同生理活性的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都稱為細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促進細胞分裂。

  乙烯

  早在1901年,俄國植物生理學家Neljubow報導,照明氣中的乙烯會引起黑暗中生長的豌豆幼苗,產生「三重反應」,他認為乙烯是生長調節劑。以後許多工作也說明煤氣、煤油爐氣體和各種煙霧,都有調節植物生長的效果,它們都含有乙烯。英國Gane(1934)首先證明乙烯是植物的天然產物。美國Crocker等認為乙烯是一種果實催熟激素,同時也有調節營養器官的作用。後來,由於氣相色譜技術的發展,大大推動了乙烯的研究。許多試驗證實,乙烯具有植物激素應有的一切特性。Burg(1965)提出,乙烯是一種植物激素,以後得到公認。

  合成部位:植物體各個部位。

  主要作用:促進果實成熟。

  脫落酸

  植物在它的生活周期中,如果生活條件不適宜,部分器官(如果實、葉片等)就會脫落;或者到了生長季節終了,葉子就會脫落,生長就會停止,進入休眠。在這些過程中,植物體內就會產生一種抑制生長發育的植物激素,即脫落酸。

  1964年,美國F.T.Addicott等從未成熟將要脫落的棉桃中,提取出一種促進棉桃脫落的激素,命名為脫落素Ⅱ(abscisinⅡ)。另外,英國P?F?Wareing等從槭樹的將要脫落的葉子中,提取出一種促進芽休眠的激素,命名為休眠素(dormin)。後來證明,脫落素Ⅱ和休眠素是同一物質。1965年確定其化學結構。1967年在第六屆國際生長物質會議上就統一稱為脫落酸(abscisicacid,簡稱ABA)。

  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葉片。

  分布:將要脫落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多。

  主要作用: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師:這是植物體內的5種激素,但是植物體內是不是僅有這樣5種激素呢?近20年來,科學家還發現植物體內還有一些天然物質也在調節著生長發育過程,如油菜素等。

  師:植物體內有多種激素,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髮揮作用是孤立的還是共同作用的呢?請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一個例子。

  材料:科學家在對黃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細胞的伸長,但生長素濃度增高到一定值時,就會促進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過來又抑制了生長素促進切段細胞伸長的作用。

  師:由上面這個例子,請大家看看能得出什麼樣結論呢?

  生:不難看出植物體內各種激素是相互聯繫,共同調節植物的各項生理活動。

相關焦點

  • 《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
    《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掌握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2.通過對合作學習和資料的分析,提高問題解決和歸納總結的能力。3.培養嚴謹、仔細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難點: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相互關係。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複習導入,提問上節課學習的生長素的作用。(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調節2》教學設計
    植物的激素調節  【自學導引】  一、植物的向性運動  1.概念: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五、其他植物激素  1.種類:  (1)赤黴素   (2)細胞分裂素  2.調節關係: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是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
  • 高二生物教案:《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優秀教學設計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也是高考中的一個命題熱點。主要包括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興奮的傳導以及高級神經調節三部分內容。
  •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2018-11-12 14:49:15 來源:3edu教育網
  • 高二生物教案:《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一)
    1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生理意義;簡述穩態的調節機制  2.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二)能力目標  關注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係  (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 鄭州中學舉行學區「基於標準的教學評一致性」優秀教學設計大賽
    評委認真對每一份作品進行評選  為了引導學區教師深入理解和掌握有關「基於標準的教學」的設計理念,提高教師的教育教研能力,鄭州中學學區(高新區教研合作體)「基於標準的教學評一致性」優秀教學設計大賽於鄭州市高新區教育局副局長張書傑,鄭州中學學區副學區長耿寶柱,學區教研負責人付秀華出席了本次優秀教學設計評選的現場。    本次教學設計大賽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政治九個學科,評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學區內學校向本校教師徵收教學設計並進行校內評選,每個學科選派2-3個優秀的教學設計送交學區長單位參加最終的評選活動。
  • 《穩態與環境》教學設計精選(上)
    「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設計及其反思——王桂玲5.「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教學設計——侯偉6.「問題驅動,價值引導」培養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嘗試——「...——辛給元第2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1.「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一節教學設計——李龍2.「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一節的探究式教學設計——李健3.
  •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高二物理教案:《原子核》教學設計 2018-11-20 14:27:32 來源:網絡整理
  •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教案:《硫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一種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質  3.問題線:通過「思考與交流」,應用初中化學知識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過設計閱讀導向性問題提綱引出濃硫酸的化學性質,最後用科學實驗解決問題。
  •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光合作用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光合作用 2012-05-08 15:59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高一政治教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教學設計(一)
    高一政治教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教學設計(一)  一、教材分析  通過上一框學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性質、執政方式等知識,為本框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現實中有許許多多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通過本課的學習,從理論的高度使學生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可結合本課內容,教育學生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 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很多小夥伴因為考場的緊張情緒,沒能寫出一份適合的教案,結果臨場發揮不佳,導致面試失敗。
  •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課標 要求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具體表現 教學 重點 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經濟互助委員會;《華沙條約》   教學 難點
  • 《食物鏈和食物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描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明確食物鏈的正確寫法。2.通過動植物之間的食物聯繫、並能正確書寫食物鏈,經過討論分析的活動過程,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3.體會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聯繫,意識到食物鏈中每一種生物重要性,樹立生態平衡意識。
  • 初中化學《空氣的成分》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空氣的成分》教學設計1.通過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並對空氣的成分有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教學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空氣的成分》是魯教版初中化學八年級全一冊第四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第一節內容。本節課共分為兩個課時,本次說課的內容是第一課時,認識空氣的組成。
  • 獨腳金內酯與其他植物激素聯動研究的探討
    作者:劉月欣,轉載註明:生物技術育種SL如何發揮生物學功能以及如何與其他激素髮揮協同或拮抗作用一直是植物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在獨腳金內酯被鑑定為新型植物激素不久後,研究者認為獨腳金內酯參與生長素渠化模型和第二信使模型調控腋芽生長發育的模型,但這兩種模型並不是完全成熟的。
  •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陸地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係,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
  •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一)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二)課標內容解讀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短短一句話,包含了兩方面的要求,在邏輯思維順序上,正好是一正一反。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案二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位於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課標教材必修1 分子與細胞 第三章第一節,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生物的物質基礎和細胞的種類的基礎上進行的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增殖》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一)細胞增殖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細胞增殖」 是《生物1(必修)──分子與細胞》第六章第1節的內容。因此,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適當的教學策略,使新知識有效地整合進學生原有的知識網絡中,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豐富和發展。  (二)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理論性強、抽象複雜,所以課前我會指導學生做好預習,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