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腳金內酯與其他植物激素聯動研究的探討

2020-08-23 生物技術育種

作者:劉月欣,轉載註明:生物技術育種

SL如何發揮生物學功能以及如何與其他激素髮揮協同或拮抗作用一直是植物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如今研究表明,SL與細胞分裂素(cytokinin,CK)、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煙素(karrikins)等激素在部分生物學功能中均有直接聯繫。本文將介紹SL與這些激素的聯合作用途徑。


在獨腳金內酯被鑑定為新型植物激素不久後,研究者認為獨腳金內酯參與生長素渠化模型和第二信使模型調控腋芽生長發育的模型,但這兩種模型並不是完全成熟的。2019年5月,PNAS在線發表李家洋研究組題為「Strigolactone promotes cytokinin degradation through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CYTOKININ OXIDASE/DEHYDROGENASE 9 in ric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闡述了水稻獨腳金內酯與細胞分裂素間的調控機理,獨腳金內酯人工合成類似物rac-GR24能夠快速激活水稻細胞分裂素氧化酶/脫氫酶基因OsCKX9的表達,並且對細胞分裂素A型響應調節子基因OsRR5具有抑制效應,且這種抑制效應依賴於OsCKX9,證明OsRR5是在OsCKX9下遊的一個獨腳金內酯次級響應基因。該研究結果首次證明獨腳金內酯與細胞分裂素之間存在直接的調控關係。

圖1 OsCKX9介導的獨腳金內酯信號通路模型


在調控水稻分櫱方面,研究者發現油菜素甾醇也具有一定的功能。2019年12月,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來自華中農業大學王學路和孫世勇研究組合作題為「Strigolactones and brassinosteroids antagonistically regulate the stability of D53OsBZR1 complex to determine FC1 expression in rice tillering」的研究。通過遺傳分析表明,SL信號或BR信號通過調節轉錄複合物D53和/或OsBZR1-RLA1-DLT的穩定性來控制水稻分櫱。進一步的生物化學結果表明,D53與OsBZR1相互作用以抑制FC1表達,其中OsBZR1與FC1啟動子結合,而D53抑制FC1表達。因此,該研究結果揭示了SL和BR信號通過水稻OsBZR1-D53複合物拮抗調節分櫱的遺傳和分子機制。


圖2 SL和BR信號協同調節水稻分櫱的工作模型


在獨腳金內酯與其他激素協同調控水稻中胚軸發育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中胚軸的伸長是與禾本科作物出苗密切相關的重要株型性狀。


2018年,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王學路組題為「Natural selection of a GSK3 determines rice mesocotyl domestication by coordinating strigolactone and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協同獨腳金內酯決定水稻中胚軸馴化的遺傳和分子機制。


2020年7月,The Plant 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以及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題為「Karrikin Signaling Acts Parallel to and Additively with Strigolactone Signaling to Regulate Rice Mesocotyl Elongation in Darknes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Karrikin和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途徑共同調控水稻中胚軸發育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Karrikin是一類植物燃燒形成的煙霧中的小分子,其結構與獨腳金內酯的分子結構部分相似,能調控種子萌發和幼苗發育,根系形態等植物生長發育過程。推測Karrikin有可能利用與獨腳金內酯相似的機制進行信號轉導調控植物生長發育。該研究發現D53與OsSMAX1都能與轉錄抑制因子TPRs形成複合物,分別抑制SL和KAR信號通路下遊靶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SL或KAR信號通路。當獨腳金內酯信號和KAR信號分別被受體蛋白D14和D14L感受時,相應地誘導D53和OsSMAX1被D3泛素化,再通過26S蛋白酶體降解,從而解除轉錄共抑制因子TPRs對下遊靶基因表達的抑制作用。


圖3 D14L-D3-OsSMAX1複合物介導的karrikin信號通路的工作模型


通過人們的研究,目前,對水稻中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的分子機制已經有一定得了解,但仍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激素相當於信號途徑中的樞紐,各激素信號的調控網絡對植物生長發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與獨腳金內酯相似的信號通路是否也具有其他的功能?在同一生物學功能中獨腳金內酯與其他一個或多個激素的作用關係有什麼聯繫?這些問題的回答將有助於進一步解析獨腳金內酯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分子機制。

相關焦點

  • 獨腳金內酯——具有植物保護潛力的新型植物激素
    在其發現近40年後,有研究表明其對真菌也有生理作用,能誘導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菌絲分枝,而叢枝菌根可促進有機磷和其他礦物的吸收增加,改善土壤微環境,使植物持續生長。獨腳金內酯廣泛存在於高等植物中,於2008年被認定為一種新型植物激素,近年來關於獨腳金內酯生物學功能的研究成為了植物學界研究的熱點。
  • 基於生物學功能探討獨腳金內酯類似物的相關研究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玉米,高粱和藜等多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中也分離得到獨腳金醇以及其他結構十分相似並且可以誘導獨腳金種子萌發的物質,例如高粱內醇(Sorgolactone),黑蒴醇(Alectrol),列當醇(Orobanchol)等。人們把這類結構相似並能刺激寄生植物種子萌發的化合物統稱為獨腳金內酯(Strigolactones,SLs)。
  • /王冰揭示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的新發現:既是抑制子又是轉錄因子
    2020年6月11日,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研究所李家洋及王冰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strigolactone signalling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合成的獨腳金內酯鑑定了擬南芥中的401 獨腳金內酯響應基因,並顯示這些植物激素主要通過轉錄激活BRANCHED 1,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產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微量卻能影響細胞分裂、分化、伸長以及植物的發芽生根、株高分枝、開花結實等方面,對植物生長發育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  獨腳金內酯作為近年來最新鑑定的重要植物激素,與農作物株型、產量和養分利用關係密切。獨腳金內酯如何調控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信號「交流」、如何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過程等,始終是植物學家關注的熱點話題。
  • 揭秘植物「身材」管家:獨腳金內酯信號傳導有「絕活兒」雙功能抑制...
    ,突破了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研究的瓶頸,發現一系列調控自身轉錄的轉錄因子,同時參與了抑制蛋白調控分枝等重要發育過程,揭示了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這是繼該團隊關於「闡明獨腳金內酯通過誘導其抑制因子D53降解調控水稻的分櫱和株型」的成果入選「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後,該團隊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領域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獨腳金內酯是一種新型植物激素,可同時調控株高、光形態建成、葉片形狀、花青素積累、根系形態等諸多生長發育過程以及植物對乾旱、低磷等環境脅迫的適應。
  • 讓農作物更高產耐旱 科學家研究植物激素取得新突破
    本文轉自【新華網】;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日前提出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對改良農作物株型、提高營養利用效率以及培育抗寄生作物具有指導意義。相關研究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11日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科學家揭示 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知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的研究人員,系統鑑定了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早期響應基因,闡明了獨腳金內酯調控分枝發育、葉片形狀以及花青素積累的分子機制,揭示了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 ...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清華新聞網8月4日電  8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教授與醫學院婁智勇教授、饒子和院士等合作,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DWARF14蛋白是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DWARF14 is a non-canonical hormone
  • 植物激素研究中的化學生物學的思路和應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調節物質,它們直接或間接參與調控植物從種子萌發到成熟的各個發育階段、以及植物對各類生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化學生物學的思路與方法在植物激素研究領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激素合成及信號轉導研究領域。
  • Plant Cell|生物鐘整合糖反應和獨腳金內酯途徑調節分櫱和穗發育
    該研究報告了一個調節環路,涉及生物鐘、糖和獨腳金內脂途徑來調節水稻分櫱芽和穗部的發育。生物鐘整合糖反應和獨腳金內酯途徑來調節分櫱和穗部發育,為改善水稻和其他糧食作物的植株結構和產量提供了新的見解。分櫱是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一種特殊的分枝, 它不僅是與水稻產量密切相關的重要農藝性狀, 也是揭示高等植物側枝生長發育機制的理想模型。分櫱是由生理和遺傳因素共同介導的。其中,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Strigolactones,SL),在植株根部合成, 由根向上運輸到莖, 從而抑制水稻分櫱。
  • 華南理工大學孫大文院士綜述闡述植物激素在果蔬採後貯藏期內研究
    原標題:華南理工大學孫大文院士最新綜述系統闡述植物激素在果蔬採後貯藏期內應用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日前,華南理工大學孫大文院士在食品領域國際頂級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IF = 7.862)在線發表題為「Phytohormones
  • 《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
    《其他植物激素》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掌握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2.通過對合作學習和資料的分析,提高問題解決和歸納總結的能力。3.培養嚴謹、仔細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難點: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相互關係。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複習導入,提問上節課學習的生長素的作用。(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 南京農大揭示了褪黑素控制植物開花的機制!
    iPlants,專注植物最前沿。更多前沿研究,請關注我們!該研究揭示了褪黑素和獨腳金內酯在擬南芥開花方面的內在聯繫,研究結果不僅拓展了人們對植物激素互作調控開花的認識,也為深入探索褪黑素和獨腳金內酯兩個激素調控植物花期的分子機制奠定了良好基礎,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 高二生物教案:《其他植物激素》優秀教學設計(一)
    2、植物體內所有激素相互協調,共同發揮作用。  三、專家建議: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生長素的發現及其生理作用之後,進一步的拓展。它介紹了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及其作用,評價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是其重點,並以此為基礎,進而認識和理解農業上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以及其存在的各種問題。
  • 植物激素的二次「綠色革命」
    植株高度大大降低的小麥、水稻半矮稈新品種,因表現出抗倒伏能力強、產量潛力大和對化肥反應敏感等顯著特點,迅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使得世界糧食總產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從而在全世界範圍內解決了當時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對糧食安全帶來的嚴峻危機,這一歷程即為眾所周知的「綠色革命」。Nonnan Borlaug博士因此而榮獲諾貝爾獎。
  • 獨腳金是一種珍貴的植物,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除了種地農民朋友根本賺不到錢,他們怎麼能找到其他能賺錢的出路呢?我們都知道,一些農民最近開始捕捉豆蟲,賺了很多錢,於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這樣做。他們如何找到新的方法?今天,我將向你介紹一種鄉村植物。據說它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1000元一公斤。它是最賺錢的植物之一。
  • 植物激素——正確的認識才能正確的使用
    植物激素的作用存在於作物生長的整個周期中,對於作物的抽枝、長葉、開花、結果、成熟、落葉等過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通常,我們把天然產生的植物激素叫做植物內源性激素,而把人工合成的具有跟植物內源性激素相同作用的一類物質叫做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歸屬於農藥一類,正常的生產銷售是需要遵守國家標準的。
  • ABA等植物激素調控與蛋白翻譯後修飾研究
    激素合成之後由於生理調控的需要自動運輸到作用部位,微量激素就能引起明顯的生理效應。大多數植物激素在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作用比較複雜,同一個特定的發育過程需要多種不同激素的協同作用,而同一種激素也可以調控多個發育過程植物激素髮揮特定生理功能的機制是非常複雜的。
  • 研究發現植物抗病與發育激素交互作用新機制
    文章的通訊作者發表是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何祖華研究員,密西根州立大學何勝洋(Sheng Yang He),以及阿肯色大學楊亦農教授,這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的支持。 植物抗病性往往以發育抑制作為代價,但相關的調控機制不清楚。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中文標題: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作用機制綜述發表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 影響因子:14.416發表時間:2020年7月13日研究亮點·脅迫激素和生長激素在調節植物鹽脅迫反應中都是重要的。·鹽脅迫下植物生長適應過程中不同激素之間發生了複雜的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