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腳金內酯——具有植物保護潛力的新型植物激素

2020-07-24 生物技術育種


1996年科研人員從棉花根分泌液中分離出來獨腳金內酯的一種——獨腳金醇,科研人員發現其可以刺激萌髮根寄生植物如獨腳金屬(Striga spp.)、黑蒴屬(Alectra spp.)和列當屬(Orobanche 和Phelipanche spp.)。在其發現近40年後,有研究表明其對真菌也有生理作用,能誘導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菌絲分枝,而叢枝菌根可促進有機磷和其他礦物的吸收增加,改善土壤微環境,使植物持續生長。獨腳金內酯廣泛存在於高等植物中,於2008年被認定為一種新型植物激素,近年來關於獨腳金內酯生物學功能的研究成為了植物學界研究的熱點。


獨腳金內酯的結構

目前已鑑定的植物內源性(天然)SLs在化學結構上都包含 1 個三環內酯(ABC-ring)和 1 個由烯醇醚鍵連接在一起的單環內酯(D-ring)(圖 1);不同形式的天然 SLs主要是 ABC-ring 上不同形式或位置的基團修飾引起的,而各種天然SLs的D-ring嚴格保持不變。

獨腳金內酯——具有植物保護潛力的新型植物激素

圖1 獨腳金內酯(+)-strigol (獨腳金醇)的分子結構(姚瑞楓等, 科技導報, 2018, 36(7): 22)


獨腳金內酯功能研究熱點

天然獨腳金內酯可誘導根寄生植物種子的萌發,但誘導效果不同。獨腳金作為寄生雜草,掠奪寄主營養使寄主植物枯萎,給非洲等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但獨腳金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我國南方民間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傷食、夏季熱、黃疸肝炎等。科研人員認為施用獨腳金內酯類化合物對根寄生雜草種子的萌發進行化學調控,可以有效防治根寄生雜草,因此高效、低成本和規模化合成穩定的獨腳金內酯類化合物作為植物保護產品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作為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在調控植物的分枝和側枝的生長也具有重要作用。水稻的分櫱決定了稻穗的數目、影響作物株型,對水稻的產量至關重要。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合作解析了單子葉模式植物水稻中獨腳金內酯的感知機制。

獨腳金內酯——具有植物保護潛力的新型植物激素

圖2 獨腳金內酯調控植物分枝的受體感知機制(姚瑞楓等, 科技導報, 2018, 36(7): 22)


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新機制

獨腳金內酯也能影響植物根繫結構,並且和其他激素聯繫十分緊密。2020年6月1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團隊在《自然》上發表題為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strigolactone signalling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為突破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研究的瓶頸,該研究合成了GR24的四種對映異構體,發現GR244DO能夠以依賴於獨腳金內酯受體D14的方式特異激活擬南芥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並系統鑑定了401個獨腳金內酯早期響應基因。研究發現,獨腳金內酯通過激活BRC1的表達上調HB40的表達,進而提高側芽中ABA的含量抑制分枝發育;通過上調TCP1的表達,促進葉片伸長;通過激活PAP1、PAP2、MYB113和MYB114的表達,上調花青素合成基因DFR、ANS和TT7的表達促進花青的合成與積累。

獨腳金內酯——具有植物保護潛力的新型植物激素

圖3 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新機制

相關焦點

  • 揭秘植物「身材」管家:獨腳金內酯信號傳導有「絕活兒」雙功能抑制...
    ,突破了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研究的瓶頸,發現一系列調控自身轉錄的轉錄因子,同時參與了抑制蛋白調控分枝等重要發育過程,揭示了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這是繼該團隊關於「闡明獨腳金內酯通過誘導其抑制因子D53降解調控水稻的分櫱和株型」的成果入選「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後,該團隊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領域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獨腳金內酯是一種新型植物激素,可同時調控株高、光形態建成、葉片形狀、花青素積累、根系形態等諸多生長發育過程以及植物對乾旱、低磷等環境脅迫的適應。
  • 獨腳金內酯與其他植物激素聯動研究的探討
    在獨腳金內酯被鑑定為新型植物激素不久後,研究者認為獨腳金內酯參與生長素渠化模型和第二信使模型調控腋芽生長發育的模型,但這兩種模型並不是完全成熟的。能夠快速激活水稻細胞分裂素氧化酶/脫氫酶基因OsCKX9的表達,並且對細胞分裂素A型響應調節子基因OsRR5具有抑制效應,且這種抑制效應依賴於OsCKX9,證明OsRR5是在OsCKX9下遊的一個獨腳金內酯次級響應基因。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產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微量卻能影響細胞分裂、分化、伸長以及植物的發芽生根、株高分枝、開花結實等方面,對植物生長發育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  獨腳金內酯作為近年來最新鑑定的重要植物激素,與農作物株型、產量和養分利用關係密切。獨腳金內酯如何調控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信號「交流」、如何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過程等,始終是植物學家關注的熱點話題。
  • 科學家揭示 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知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的研究人員,系統鑑定了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早期響應基因,闡明了獨腳金內酯調控分枝發育、葉片形狀以及花青素積累的分子機制,揭示了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
  • 基於生物學功能探討獨腳金內酯類似物的相關研究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玉米,高粱和藜等多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中也分離得到獨腳金醇以及其他結構十分相似並且可以誘導獨腳金種子萌發的物質,例如高粱內醇(Sorgolactone),黑蒴醇(Alectrol),列當醇(Orobanchol)等。人們把這類結構相似並能刺激寄生植物種子萌發的化合物統稱為獨腳金內酯(Strigolactones,SLs)。
  • ...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課題組和醫學院饒子和課題組等闡明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清華新聞網8月4日電  8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道昕教授與醫學院婁智勇教授、饒子和院士等合作,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DWARF14蛋白是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的受體》(DWARF14 is a non-canonical hormone
  • 讓農作物更高產耐旱 科學家研究植物激素取得新突破
    本文轉自【新華網】;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日前提出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對改良農作物株型、提高營養利用效率以及培育抗寄生作物具有指導意義。相關研究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11日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王冰揭示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的新發現:既是抑制子又是轉錄因子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植物激素被稱為獨腳金內酯,它控制植物的發育以及宿主植物與共生真菌或寄生雜草之間的相互作用
  • Plant Cell|生物鐘整合糖反應和獨腳金內酯途徑調節分櫱和穗發育
    生物鐘整合糖反應和獨腳金內酯途徑來調節分櫱和穗部發育,為改善水稻和其他糧食作物的植株結構和產量提供了新的見解。分櫱是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一種特殊的分枝, 它不僅是與水稻產量密切相關的重要農藝性狀, 也是揭示高等植物側枝生長發育機制的理想模型。分櫱是由生理和遺傳因素共同介導的。其中,植物激素獨腳金內酯(Strigolactones,SL),在植株根部合成, 由根向上運輸到莖, 從而抑制水稻分櫱。
  • 植物激素研究中的化學生物學的思路和應用
    本文總結了脫落酸(ABA)、赤黴素(GA)、生長素(IAA)、細胞分裂素(CDK)、乙烯(ET)、獨腳金內脂(SLs)、茉莉酸(JA)七大植物激素的小分子類似物,概述了這些小分子類似物在植物生長發育和生物/非生物逆境響應等方面的作用機制,並討論了這些類似物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潛力及未來研究方向。
  • 研究發現小菜蛾感受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的味覺受體
    該研究發現了小菜蛾感受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的味覺受體。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一種世界性的大害蟲,專門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為揭開小菜蛾專食十字花科植物之謎,王琛柱團隊把研究重點放在對小菜蛾苦味受體的功能分析上。
  • 南京農大揭示了褪黑素控制植物開花的機制!
    iPlants,專注植物最前沿。更多前沿研究,請關注我們!該研究揭示了褪黑素和獨腳金內酯在擬南芥開花方面的內在聯繫,研究結果不僅拓展了人們對植物激素互作調控開花的認識,也為深入探索褪黑素和獨腳金內酯兩個激素調控植物花期的分子機制奠定了良好基礎,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 茉莉素:激活植物防禦反應
    茉莉素:激活植物防禦反應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6-12-26 甘曉  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植物獲得了複雜而精巧的機制調控可塑性生長能力,以增強其對多變複雜環境的適應性。激素對於植物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繁衍生息等各種生命活動起重要調節作用。闡明植物激素的感知及其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和防禦反應的機制,是植物生物學的前沿領域。
  • 植物激素的二次「綠色革命」
    植株高度大大降低的小麥、水稻半矮稈新品種,因表現出抗倒伏能力強、產量潛力大和對化肥反應敏感等顯著特點,迅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使得世界糧食總產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從而在全世界範圍內解決了當時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對糧食安全帶來的嚴峻危機,這一歷程即為眾所周知的「綠色革命」。Nonnan Borlaug博士因此而榮獲諾貝爾獎。
  • 植物激素——正確的認識才能正確的使用
    在種植業從事者中,大部分人群都有用過植物「激素」類產品,但對這類產品的使用不明所以,導致各類問題的出現;嚴重點的,可能也跟普通大眾一樣,認定這是不好的東西,始終抱著抵制的態度。什麼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天然產生的或者人工合成的一類具有調節植物生長發育能力的物質。
  • 科普:植物激素並不可怕,植調劑也沒那麼神奇!
    一 什麼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體內合成,並從產生之處運送到別處,對生長發育產生顯著作用的微量(1μmo1/L以下)有機物。也被稱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內源激素。
  • 植物激素與植物生長調劑的正確認識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植物生長調節劑:指通過化學合成和微生物發酵等方式研究並生產出的一些與天然植物激素有類似生理和生物學效應的化學物質,也稱為外源激素。   兩者在化學結構上可以相同,也可能有很大不同,不過其生理和生物學效應基本相同。有些植物生長調節劑本身就是植物激素。   在農資行業中,我們談到的「激素」一般都是指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萜類化學防禦與形成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萜類化合物是天然產物中最大的類群,結構多樣、活性廣泛,具有重要的藥用和經濟價值。植物合成萜類化合物目的通常被認為是調節其自身生長發育(如植物激素赤黴素、脫落酸和獨腳金內酯)以及抵禦各種生物脅迫(如昆蟲拒食劑印楝素和除蟲菊酯)。倍半萜為萜類化合物中的一個重要家族,具有豐富的化學結構和生物功能雙重多樣性。
  • 芸苔素內酯可代替鋅肥嗎?鋅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可代替
    芸苔素內酯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不能代替鋅肥!鋅是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鋅是植物機體出現問題,而芸苔素內酯是強身健體的作用,類似喝牛奶、吃營養品,因為不用芸苔素內酯,最多是抵抗力方面差些,長得一般,但缺少鋅肥的情況下不用鋅肥是會導致植株生長緩慢甚至整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