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撰文:秦興梅 胡莉 吳曉文
本欄攝影:向其國
12月18日,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消化疾病中心正式成立。同期,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基地也在該集團第一醫院掛牌。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楊雲生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內鏡分會會長、上海市長海醫院李兆申教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一院副院長陳旻湖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王擁軍教授,深圳市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耀培,深圳市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主任委員、市第二人民醫院劉俊教授,以及寶安區政府副區長周學良,寶安區衛計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北兵,寶醫集團黨委書記、院長黃居科,寶醫集團第一人民醫院副書記劉錦濤等專家、領導共同為消化疾病中心和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基地揭牌。
寶醫集團黨委書記、院長黃居科介紹說,寶安區委區政府為了解決看病難、看大病難問題,大手筆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今年7月20日,承載著深化醫改重任的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應運而生,並以「大綜合、精專科、強社康」為發展思路,規劃新建10個高水平的臨床診療中心服務群眾。而消化疾病中心就是寶醫集團成立後第一個揭牌運作的臨床診療中心。
據了解,該消化疾病中心通過整合集團第一醫院和第二醫院與消化系統疾病緊密相關的消化內科、普通外科、麻醉科和病理科,實行一體化管理,形成一支多學科聯合的精英團隊,現有48名醫師和77名護士,其中包括7名博士、20名碩士、近30名高級職稱醫師。集團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劉錦濤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呂志武教授、賀德教授任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消化疾病中心共有4個病區,其中第一、二醫院各設兩個病區。
在該中心,消化科醫生不只是傳統定義的內科醫生,而是正在轉型成為同時具有內科、外科思維和操作能力的「內外」兼修的醫生。每一位就診的患者,面對的將不只是一名接診醫師,而是一個醫療團隊。通過對患者症狀、體徵、檢驗、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確定最佳治療方案。適合藥物保守治療者,有多種治療方案可選;適合消化內鏡治療者,有技術精湛的醫師做微創治療;需要手術治療者,無需轉科就可安排手術,經驗豐富的麻醉醫師為患者保駕護航,由據有基因診斷水平的病理團隊做出完整、精細的診斷。
該中心還擁有目前世界上一流的設備,如奧林巴斯QH290、富士590、400、200型藍雷射電子胃腸鏡及數字胃腸機等。開放病床150張。能開展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疾病診治,如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功能性胃腸病、胃腸道腫瘤診治。開展了國內大部分內鏡手術,如鏡下食管狹窄擴張術、食管支架置入術,ESD、POYM、ERCP、十二指腸乳頭切開成形術,膽總管結石碎石取石術。開展了B超引導下穿刺肝臟、胰腺佔位病變的診斷,囊腫硬化治療,肝膿腫、肝內膽管穿刺引流術,肝癌微波治療,C臂引導下消化道動脈血管造影術,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消化道惡性腫瘤局部化療與栓塞治療等微創介入治療,消化道出血的內鏡治療、膽道及胰腺疾病診治、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活檢等先進技術。開展的消化疾病手術近90%為微創手術,如膽系複雜結石多鏡取石術,腹腔鏡下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左、右半肝切除及胰腺腫瘤微創手術,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及胰腺中段切除等高難度手術,各項技術在深圳處於領先地位,腹腔鏡巨脾切除加斷流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症手術錄像還被選入了全國外科「百人百部手術精品展」。
消化疾病中心近3年承擔了9項省市科研項目,發表了21篇高質量學術論文。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張澍田團隊籤署協議開展合作。
集團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劉錦濤教授表示,集臨床、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消化疾病中心,將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在繼承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銳意創新,以更加出色的表現,奠定在深圳市的技術和服務領先地位,為守護人民健康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