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刺的刺蛾

2021-03-01 自然紀錄

刺蛾科Limacodidae鱗翅目的一科。世界記載有近400屬1000餘種,中國記錄約90種。刺蛾俗稱為Slug moths,因其幼蟲形似蛞蝓,也被稱為Cup moths因其蛹的外殼呈卵圓形。

提到刺蛾,大家就會想到他們的幼蟲都是這樣的——刺是多得數都數不清,如果扎一下更酸爽。皮膚會紅腫起小水泡,又疼又癢,康復的過程,不免最後掉一層皮。其幼蟲俗稱癢辣子、火辣子、八架子等等,光聽這些名字就知道不是善類。




中國北方十分常見的黃刺蛾(小區綠化帶裡):蛹、成蟲、幼蟲。

提到黃刺蛾讓我想到以前無意中發現的天敵——上海青蜂Chrysis shanghaiensis,等刺蛾幼蟲化蛹後將其殺死,青蜂羽化後在繭內越冬。

青蜂Cuckoo Wasp,俗稱:杜鵑蜂,有些種產卵在其他獨棲胡蜂或蜜蜂類的巢中,好像杜鵑產卵於其他鳥巢一樣,故名。它的卵產在別的胡蜂或蜜蜂類尚未完成的巢內,後來巢主產下自己的卵,貯備好幼蟲的食物就封巢而去。青蜂的幼蟲把宿主的幼蟲吃掉,或者吃掉宿主的食物而把它餓死。


另一些刺蛾幼蟲卻長成了「蛋蛋」狀,或者說,像一顆水果軟糖的質感。




「水果軟糖」顏值雖然高,成蟲則不然,以上是背刺蛾Belippa屬幼蟲,而成蟲則是這樣的:灰頭土臉


刺蛾幼蟲放棄了用於保護自身的刺到底為何?讓天敵難以辨認嗎?我們僅僅是猜測。

另一種背刺蛾幼蟲,簡直像一顆大湯圓(難道我沒吃飽嘛?看什麼都像吃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另外一種刺蛾幼蟲(未定屬)


長得雖然酷似葉子,也沒有逃過被寄生的命運。被寄生後,顏色變紅,變得很「可口」的樣子(更像橘子味的水果軟糖)。

毛蟲(雖然沒有毛)體內已經被寄生蜂幼蟲掏空,寄生蜂在毛蟲體內化蛹,直到羽化後再鑽出來。幼蟲的皮也成為寄生蜂的保護罩。隔著幼蟲半透明的皮,可以看到蠕動的蜂幼蟲,可怕,真可怕。


17年第一天,孵化箱裡,最先羽化了一隻刺蛾——冠刺蛾 Phrixolepia屬。

幼蟲的顏值真是高——體表很多肉狀突起,形似海參,還披著卷卷的絨毛。讓我好期待成蟲的樣子。


蛹像大部分刺蛾一樣呈「蛋狀」。


然而成蟲還是一樣地不起眼,感覺很失望。


好吧,讓我吃幾顆水果軟糖壓壓驚。


歡迎更多愛好者與我們分享自己探索自然的記錄,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陪伴。

自然紀錄QQ群:417752945 歡迎大家入群交流

相關焦點

  • 這是刺蛾幼蟲,碰不得!
    帶刺毛毛蟲 網友供圖武漢晚報訊 一大群長著刺毛的綠色毛毛蟲,爬到樹葉上「聚會」。不小心觸碰這種毛毛蟲後,皮膚上出現連片紅色疹子。11月26日,家住江夏區的網友「Es推廣委員會」說,他想知道這種蟲子叫什麼名字?
  • 核桃樹遭到了刺蛾怎麼辦
    我們會很常見核桃樹上長了像小獅子一樣的小蟲子,爬滿了樹幹,這就是核桃樹遭遇了刺蛾,刺蛾(俗稱洋辣毛、刺八角) 常見的有黃刺蛾、福刺蛾、綠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齡幼蟲取食葉面下表皮和葉肉,僅留表皮呈網狀透明斑,幼蟲食性雜,危害多種林木和果樹後,影響樹勢和翌年果樹的結果。
  • ...黃刺蛾 麗綠刺蛾 毒蛾科 刺蛾科 幼蟲形態 落葉 不能 本草綱目...
    思茅松毛蟲的幼蟲,遇到危險會主動甩毛攻擊  接著來說說刺蛾科的毛毛蟲。刺蛾引起的過敏反應  被刺蛾幼蟲的毒毛刺傷之後,首先感覺較為劇烈的刺痛,隨後被刺毛孔周圍皮膚發硬,可能不發紅而快速腫大,繼而被刺毛孔處出現小水泡。對於過敏的人來說,脹大可能持續幾天不等,後繼消腫時候會發癢。
  • 綠色帶刺毛毛蟲「聚會」啃樹葉 這是刺蛾幼蟲碰不得
    這是刺蛾幼蟲,碰不得!綠色帶刺毛毛蟲「聚會」啃樹葉武漢晚報訊(記者陳奇雄)一大群長著刺毛的綠色毛毛蟲,爬到樹葉上「聚會」。不小心觸碰這種毛毛蟲後,皮膚上出現連片紅色疹子。11月26日,家住江夏區的網友「Es推廣委員會」說,他想知道這種蟲子叫什麼名字?也想搞清楚人被這種蟲子蜇傷後,應該如何醫治?
  • 花卉有害生物防治之扁刺蛾
    扁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別名洋黑點刺蛾、洋辣子。寄主、分布與危害扁刺蛾危害西府海棠、枙子花、桂花、石榴、櫻花、桃花、月季、山茶等數十種花卉,國內廣泛分布。以幼蟲取食葉片為害,甚至可將寄主葉片吃光,嚴重影響花卉生長。
  • 黃刺蛾的毛「容嬤嬤」的針 聊城市民頻被蟄
    黃刺蛾幼蟲。「洋辣子」、「把架子」、「刺毛蟲」,記者發現,市民對這種綠毛蟲的稱呼也是五花八門,不少市民對被它蜇傷的慘痛經歷記憶猶新:「小的時候經常被它欺負,我們家石榴樹上就有這個,扎得疼癢難受。」記者在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了解到,進入9月,類似患者非常集中,平均每天有一到兩位被蜇傷的患者前來就診,多數就是被刺蛾幼蟲蜇傷。  這種令市民談而色變的小綠蟲子究竟是什麼來路呢?
  • 動物界昆蟲綱刺蛾類害蟲認識
    刺蛾類(一)黃刺蛾又名洋辣子、毒毛蟲。腹部各節有向背向腹斜引一一白線, 各節有刺突4個。體側各有紅點一列。繭長14mm卵圓形,黑褐色,常結於樹木周圍淺土層中。牛腩、華東地區每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幹基部周圍土中結繭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蝦,5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產卵。幼蟲發生期分別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至第二年4月。
  • 冬棗種植技術:教你如何防治刺蛾,趕緊來看看吧
    教你如何防治刺蛾,趕緊來看看吧!(1)生活習性及危害:危害冬棗及其他棗樹的刺蛾種類很多,有黃刺蝦、扁刺蛾、褐緣綠剌蛾、棕邊綠刺蛾、黑紋白刺蛾、棗刺蛾、梨刺蛾和油桐黑刺蛾等多種。雖然種類多,但發生時期、生活習性和防治方法都比較接除黃刺蛾、黑紋白刺蛾在樹上結繭越冬外,其餘種類的刺蛾都在棗樹根頸附近4~7釐米深的土層內做繭越冬。①黃刺城又名八角罐、洋辣子和掃角,屬鱗翅目刺蝦科。各地發生非常普遍,食性雜。除危害冬棗及其他棗樹外,還危害蘋果、梨、柿、杏核桃和山楂等果樹,以及楊樹與楓樹等林木。初解幼蟲只食葉肉,將葉片咬食成網狀。
  • 藍莓刺蛾防治技術
    為害藍莓的害蟲大部分為鱗翅目幼蟲,主要有刺蛾幼蟲、毒蛾幼蟲、蠶蛾幼蟲、桑毛蟲等,此類害蟲主要蠶食葉片,形成缺刻,嚴重時可將整片葉吃光,僅剩枝幹。其中,刺蛾幼蟲最可惡!不僅為害藍莓植株,還會蜇人,一旦被蜇特別癢特別痛,更嚴重的可能會出現水腫、皮疹等不良症狀,需要進醫院治療。藍莓樹上一旦出現刺蛾幼蟲,種植戶總會提心弔膽,害怕被蜇痛,所以一定要提前採取預防措施。
  • 煙臺業達醫院提醒:忌抓撓刺毛蟲刺傷傷口
    大眾網煙臺6月11日訊 (通訊員 徐鵬 記者 曹平 見習記者 蔣也) 夏季到來,各種昆蟲開始活躍起來,被刺毛蟲刺傷前來醫院就診的患者開始增多,為此,煙臺業達醫院(
  • 煙臺業達醫院專家:被刺毛蟲刺傷後嚴禁抓撓
    煙臺齊魯網6月12日訊 (通訊員 徐鵬)夏季到來,各種昆蟲開始活躍起來,被刺毛蟲刺傷前來醫院就診的病人也開始多起來。煙臺業達醫院專家給您講講被刺毛蟲刺傷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刺毛蟲,是刺蛾幼蟲,俗稱「洋辣子」、「八架子」,每年6~9月間比較常見。我國常見的為黃刺蛾幼蟲和青刺蛾幼蟲。
  • 種桑葚如何防治褐邊綠刺蛾?營養價值有哪些?
    褐邊綠刺蛾對桑葚有哪些危害?褐邊綠刺蛾一般在什麼時候發生?種植桑葚用什麼農藥可以防治褐邊綠刺蛾? 一、褐邊綠刺蛾對桑葚的危害 褐邊綠刺蛾又叫青刺蛾、褐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洋辣子,主要危害茶樹、桑、板慄、柑橘、海棠、核桃、梨、李、梅、枇杷、蘋果、山楂、石榴、柿、桃、杏、櫻桃、棗等。 褐邊綠刺蛾的幼蟲取食葉片。低齡幼蟲取食葉肉,僅留表皮,老齡時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有時僅留葉柄,嚴重影響樹勢。
  • 種芒果如何防治褐邊綠刺蛾?種植效益有多高?
    褐邊綠刺蛾對芒果樹有哪些危害?褐邊綠刺蛾一般在什麼時候發生?種植芒果用什麼農藥可以防治褐邊綠刺蛾? 一、褐邊綠刺蛾對芒果樹的危害 褐邊綠刺蛾又叫綠刺蛾、青刺蛾、褐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洋辣子。主要危害蘋果、梨、柑橘、桃、李、杏、櫻桃、海棠、梅、棗、山楂、枇杷、核桃、柿、石榴、榆等50多種植物。 褐邊綠刺蛾以低齡幼蟲取食下表皮和葉肉,留下上表皮,葉片上呈現不規則黃色斑塊;大齡幼蟲食葉,呈現平直的缺刻。
  • 刺蛾和金龜子,是桑葉最常見的害蟲,桑農朋友可以這樣有效預防
    刺蛾和褐金龜子、銅綠金龜子、黑絨金龜子等桑葉害蟲,嚴重的時候可以降低桑葉的產量,使桑農朋友的收入降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防治刺蛾和褐金龜子、銅綠金龜子、黑絨金龜子害蟲的方法,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刺蛾刺蛾土名洋辣毛,刺毛蟲等,分布,食性雜,除為害桑樹外,還為害多種樹木。桑樹上常見有褐刺蛾、青刺蛾、綠刺蛾、扁刺蛾、黃刺蛾。為害狀:幼齡幼蟲多在葉背為害,啃食葉肉,使葉片出現透明點或枯斑,長大後吃成大缺口,嚴重時全葉僅留葉柄。
  • 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蓑蛾?蓑蛾屬鱗翅目科害蟲,該蟲食性雜,以幼蟲取食陽臺植物的葉片,易暴發成災。怎麼識別刺蛾?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害蟲,又名洋辣子,是一種雜食性食葉害蟲,以幼蟲取食葉片,常將葉片吃光,識別以黃刺蛾為例:成蟲體橙黃色。觸角絲狀。前翅黃褐色,基半部黃色,端半部褐色,有兩條暗褐色斜線,在翅尖上匯合於一點,呈倒「V」字形,內面一條伸到中室下角,為黃色與褐色的分界線,後翅灰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