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泥土、帶露珠」 踏上助力脫貧路 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

2021-01-16 騰訊網

奔騰的長江,如一條金腰帶,穿起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盤活了長江帶狀的「一條線」,就能舞動全國經濟的「一條龍」。

地處長江下遊的江蘇,以經濟強省的擔當力爭上遊,在深化對口支援、促進區域協同、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及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主流媒體,如何更好地服務大局、貢獻力量?10月16日起江蘇衛視每周五晚21:10播出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節目《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作為深入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曆程和經驗的一大重點項目,將從雲南麗江市的寧蒗縣啟程,開啟集「探訪+公益+文化+紀實+帶貨」於一體的融媒體公益行動。

溯流而上 力推精品

講述長江沿線風土人情

今年以來,加快推進脫貧攻堅作品的創作和播出,用生動的形式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脫貧攻堅宣傳往實處走、往深裡走、往心裡走,成為主流媒體在「決勝時刻」的重要使命。

江蘇衛視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在脫貧攻堅作品創作的衝刺階段用心用情用功,節目創作集結了頻道的頂級製作力量,力爭推出重量級、標杆性作品。此前,《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已獲國家廣電總局《中華文化傳播重點工程》項目扶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重點關注長江流域部分地區的發展狀況,希望通過系統組合聯動,助力長江兩岸扶貧產品銷售,深度服務於國家大政方針,力圖以生動的鏡頭,細膩的表達,展現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長江經濟帶開花結果的新氣象。

本著「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的創作初衷,《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並不僅僅是脫貧攻堅最後時刻的響鼓一錘,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聚焦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一條龍」,從對口支援到區域協同的「一盤棋」,並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長遠大計,分享國家普惠政策,啟發扶貧致富智慧,開掘長江豐富物產,以生動的筆觸、飽滿的情懷,講述好長江沿線流域的家鄉風土人情。

腳踩泥土 心懷真情

書寫人民群眾奮鬥風貌

在江蘇最東部的啟東,有個叫圓陀角的地方,萬裡長江就從這裡流入大海。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的節目名稱,充滿了詩意和鄉愁,「回家」一詞既象徵著節目自身溯流而上的情感儀式,也意指為了生計和發展,很多人離開家鄉到各個地方奮鬥。現在,他們沿著長江這條血脈和線索,再度回到當初的家鄉或者生活過的熱土。

具體到節目模式,《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每期在長江流域的一個省區展開,主持人彭宇和每一站「回家」的明星嘉賓,將和企業家、政策專家、文化學者、網絡主播等嘉賓組成探訪小組,深入長江沿岸的鄉村小鎮探訪,還將聚合各方力量,找準適合當地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物產,精心籌備一場網絡直播,把「長江品牌」的物產資源推薦給全國觀眾,也展現脫貧攻堅進程中的好政策、好點子,以及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奮鬥風貌。

在明星嘉賓的選取上,節目特別強調其與當地的密切情感關聯。比如在即將10月16日晚播出的雲南篇中,雲南籍演員楊昆及歌唱家宗庸卓瑪以「回家嘉賓」的身份亮相節目,帶領大家領略「萬裡長江第一灣」,重走茶馬古道,採摘扶貧「金果」;而隨後的貴州篇中,貴州籍歌手龔琳娜也將回到家鄉,她對當地的物產如數家珍,情不自禁想用自己的歌聲和能量,為家鄉的脫貧攻堅工作助一份力,獻一份情,聆聽那片土地上盪氣迴腸的扶貧故事。

「長江沿線地區有著豐富的物產,可以匯集成一個寶庫」,節目組在調研中發現,很多物產有潛力被推廣到全國,節目藉助電視媒體的權威性和直播帶貨的大潮流,可以幫助當地打造出一條特色銷售產業鏈,甚至為當地留下一個具有極大價值的「網紅品牌」。

由於拍攝地域覆蓋範圍較廣,節目團隊全面鋪開,每個省區由兩位編導來重點負責。節目從去年下半年起啟動策劃,今年春節後正式跟各地政府和企業進行具體溝通,疫情期間,通過電話和網絡等方式進行「雲踩點」。在最近幾日開始的實地錄製中,節目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爬山涉水。在他們看來,這種「沾泥土、帶露珠」的工作方式,徹底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

融合創新 推介物產

奏響催人奮進的「長江之歌」

在今年的特殊大環境下,以江蘇衛視為代表的頭部衛視深耕主業優勢,擴容融合賽道,不僅力證了電視媒體在大眾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內容公信力和價值穿透力,更抓住機遇,激活著電視立足「大視頻時代」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助力復工復產、做強帶貨經濟的過程中,強勢開闢電視媒體的價值空間。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獨創全新的臺網聯動模式,把「直播帶貨」融入其中,生動呈現策劃、探訪、準備、謀劃這場直播的過程,並在節目播出的同時平臺開放直播埠,在讓網友和觀眾全方位了解產品的同時,也可以直接下單訂貨。這樣一來,既帶來立竿見影的創收效益,也打造長效賦能的品牌效應,積極拉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

「2020年是對主流媒體的融合能力進行了一次大考。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使主流媒體持續鞏固和擴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踐行好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能力,始終是我們的追求」,江蘇衛視製作團隊表示,通過這半年多的實踐,他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藉由搭載融合思維,節目內容的社會價值、商業價值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希望在銳意進取的融合創新中,扎紮實實地把長江流域的物產推薦給全國觀眾,推薦到千家萬戶。

長江是貫穿中華民族命運和歷史發展的一條河流,現在又以一種新的姿態、新的方式,記錄和串聯著脫貧攻堅路上的奮鬥故事和美好願景。一曲動人的「長江之歌」,正沿著回家的路,嘹亮開嗓!

重 點 推 薦

關注「江蘇衛視」公眾號、視頻號,解鎖更多福利!

點點「分享」「贊」,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今晚首播 雲南美景美食、美好故事與您相約
    江蘇衛視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走進長江沿線十個風格各異的地區,探訪各地美食、美景和人文故事,緊扣脫貧攻堅時代主題,推廣長江兩岸特色物產,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助力全面小康。《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每一期節目都會有一場直播帶貨,探訪小組成員們精心籌備一場場網絡直播,聯動藝人、企業家等對產品進行推廣,打通特色農產品的線上線下推廣渠道,把「長江品牌」的物產資源推薦給全國觀眾。
  • 大自然真奇妙,《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帶你欣賞山城的神奇景觀
    在江蘇衛視推出的一檔綜藝《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國家的大好河山,奇特的自然景觀還有吸引人的人文風光,通過這個節目,可以跟著鏡頭了解到長江周邊城市的景色和特色,同時關注著長江周邊的生態環境,呼籲大家保護環境,愛護自然,關注脫貧,助力脫貧,讓更多人關注到一些不知名的地方,非常的有意義
  • 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
    做實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農村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理論宣講中必須堅持守正創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講臺讓給群眾,把話筒交給群眾,使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得到有效理解和掌握,把「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宣講內容送到尋常百姓家。
  • 聚力決勝攻堅戰 見證脫貧奮進路|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系列特別...
    在全國上下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重慶湧現出許多用奮鬥戰勝貧困、用奮鬥創造幸福的脫貧典型和扶貧先鋒。作為重慶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扶持的品牌欄目,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緊跟時代重要議題,持續創新策劃理念,製作播出了脫貧攻堅系列特別節目《決戰決勝 奮鬥有我》。
  • 同題履職·基層丨沾泥土 帶露珠 看代表們帶來哪些民生關鍵詞?
    紅網時刻記者 何青 盧欣 郭薇燦 潘錦 北京報導「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從鄉村田埂到人民大會堂,從基層民聲到國家意志,接地氣,貼民生的「金點子「,飽含著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擔當的拳拳之心。教育、醫療、扶貧、人才……這些民生關鍵詞,都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
  • 帶露珠、沾泥土、冒熱氣、接地氣,福建龍巖將全會精神講到群眾心坎上
    通過「帶露珠、沾泥土、冒熱氣、接地氣」的宣講方式,將全會精神真正講到群眾心坎上。14場文藝演出讓全會精神宣講面對面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文藝演出為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新羅區紅色文藝輕騎兵活動,區委宣傳部緊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和中國共產黨建黨 100 周年等主題,精心組織藝術創作,引導文藝工作者把學習全會精神的心得融入藝術創作,創作了有特色、接地氣、受歡迎的文藝作品,創新宣講形式
  • 脫貧攻堅倒計時 人物|沾有泥土 沉澱真情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我國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據了解,我國目前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萬名縣級以上黨政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村幹部。其中,活躍在扶貧一線上的成千上萬名法院幹警,用自己實實在在的奉獻付出,切實踐行著黨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人民法院為人民的新時代風採。
  • 留下帶著露水、沾著泥土的作品
    1月6日,「筆墨當隨時代」——弘揚新金陵畫派精神江蘇美術採風系列活動研討會暨作品收藏儀式在紫金文創園舉行。這次萬裡寫生壯舉,匯集了一批當前江蘇美術界的知名畫家,以實際行動踐行新金陵畫派精神「緊跟時代、貼近生活、勇於創新」的精神與品格,交出了一份繼往開來的美術答卷。
  • 開展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 | 沾泥土、帶露珠,助農惠農走進田間地頭
    作為寶豐生態園的「老朋友」,區農技人員每個月都會來這裡兩三次,腳沾泥土、深入地頭,從果樹修剪、科學施肥,到土壤改良、防治病蟲害,為果園「傳經送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寶豐生態園銷售蘋果2萬斤、獼猴桃3萬斤;福鑫源農業銷售蘋果1000斤、預定5000斤;雙福農業銷售「煙薯」地瓜2萬斤……    助力特色農業
  • 2020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節目單完整版 江蘇衛視2020跨年演唱會明星...
    18183首頁 遇見 2020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節目單完整版 江蘇衛視2020跨年演唱會明星嘉賓 2020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節目單完整版 江蘇衛視2020跨年演唱會明星嘉賓
  • 凝聚社會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桑植縣總商會參與脫貧攻堅典型工作...
    於2020年4月、6月組織開展了統一戰線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六個一百」——發展百個產業項目和「凝聚非公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組織137個產業幫扶實施主體和137名非公代表人士,與111個貧困村和137戶邊緣戶、特殊困難群體結對。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產業項目121個,其中發展產業面積4萬多畝,結對走訪貧困戶137戶,落實幫扶措施65項,工作進展良好。
  • 姬存希品牌高規格「宣傳」,強勢登陸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
    原標題:姬存希品牌高規格「宣傳」,強勢登陸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2019年,姬存希「焦點,就是要璀璨」的口號已經通過各大綜藝節目深入人心,2020年,姬存希再次亮相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並攜手愛奇藝為億萬觀眾帶來新年祝福。
  • 廣發銀行南京分行:凝聚金融能量 「三位一體」助力脫貧攻堅
    在沭陽縣新錢村,駐村幹部通過改善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利用春節村民回家團圓之季,組織開展迎新春黨建知識競賽暨首屆「好村民」表彰大會,弘揚文明村風、家風,傳遞正能量;組織鎮村幹部考察省級「一村一品一店」示範村,學習參觀家風家訓長廊、黨員微家、志願者服務館等,提高村兩委為民服務能力,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執行力。
  • 江蘇花卉病蟲精準防控,助力脫貧攻堅
    11月17日,江蘇省花卉體系病蟲防控崗位專家沈迎春研究員帶領團隊調研宿遷市沭陽縣隴集鎮李徐村蝴蝶蘭和玫瑰切花基地,贈送「科技套餐」,助力脫貧攻堅。李徐村花卉基地由沭陽呈祥花卉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集品種研發、栽培種植、線上線下銷售於一體,直接增加村集體年收入91萬元。
  • 每秒9千米踏上歸途,網友直播試驗飛船返回艙「回家」路
    被億萬國人關注的「寵兒」終於回家了!記者注意到,飛船返回艙的「回家」路早已被不少網友關注,大家一路直播,陪伴「寵兒」回家!5月6日下午16時,就有網友發布返回艙的「回家」時間: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將於8日13時30左右 ,返回東風航天著陸區。5月6日19時12分,自媒體網友「China航天」轉發來自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試驗船後續按照計劃還將實施3次軌道提升,並最終於遠地點制動後再入返回預定落區。
  • 以地圖創新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訪自然資源部第三地理...
    製圖初衷:助力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記者:您帶領團隊負責編制的《長江經濟帶地圖集》此次獲金獎,有什麼感受?李維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地圖是反映資源環境空間分布和區域發展規劃的重要載體和技術手段。
  • 群星匯聚璀璨迎新 姬存希與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邀你共赴2020
    2019年12月31日晚19:30,江蘇衛視2020跨年演唱會將在中國澳門金光綜藝館進行全球直播,蔡徐坤、陳偉霆、鄧紫棋、董寶石、馮提莫、李好、李響、李宇春、劉維、歐陽娜娜、潘瑋柏、樸樹、孫燕姿、譚維維、王力宏、謝霆鋒、薛之謙、楊和蘇、張純燁、張杰、張韶涵等流量新星和實力唱將的全明星組合,將帶來精彩紛呈的感官盛宴,用歌聲點亮2020。
  • 共抓長江大保護 央企綠色發展路
    2016年1月5日 重慶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自此拉開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序幕 五年來 國資央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接連打響了一場場生態保護攻堅戰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龍頭」騰飛 長江中遊城市群「龍身」支撐 成渝雙城經濟圈「龍尾」舞動 三大城市群集聚程度和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五年後的今天
  • 《帶露珠的綠色葉子》病關索-協助拍攝
    帶露珠的綠色葉子圖片一組>帶露珠的綠色葉子【第1幅圖】此作品由紹興攝影愛好者璩先生在著名的鹽城地區拍攝帶露珠的綠色葉子【第2幅圖】>此作品由湛江攝影愛好者秋先生在著名的嘉興地區拍攝帶露珠的綠色葉子【第3幅圖】此作品由包頭攝影愛好者楊先生在著名的蘭州地區拍攝